金边黄杨灌木(金边黄杨的植物介绍)
1. 金边黄杨的植物介绍
气候湿润更适合金边黄杨的根部和嫩枝生长,其实大部分灌木类植物都是比较喜欢这样的生长环境,对其种植土壤环境也是要求不高的,能耐干旱,抗寒冷性强,在我们基地种植一般分为两种,营养袋杯苗和地面地苗两种,成年地苗还可进行进行造型呈球类植物。
2. 金边黄杨是什么植物
黄杨,也叫山黄杨、千年矮、小黄杨、百日红、万年青、豆板黄杨、瓜子黄杨。
银边黄杨
是大叶黄杨的一个小分支,顾名思义,银边黄杨最大的特点就是叶子的边缘是白色的。
金边黄杨
和银边黄杨类似,只是叶子的边缘是金黄色的,所以叫金边黄杨。
银心黄杨
特点是,叶子的边缘和叶子表面有一些白色的斑点。
金心黄杨
叶子边缘和表面的斑点是金黄色的。
瓜子黄杨
叶子的形状就是一颗瓜子,呈现出迷人的椭圆形。
豆瓣黄杨
叶子的形状就像豆瓣一样,表面光滑圆润。
雀舌黄杨
因叶片的长相就像鸟的舌头而得雀舌黄杨一名。
大叶黄杨
大叶黄杨是一个笼统的分类,也是大叶黄杨中一个普通的品种,如果细分,它还有很多小分支,都是基于大叶黄杨但增加了一些独有的特点袭。
小叶黄杨
灌木,生长低矮,枝条密集,节间通常长3-6毫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叶薄革质,阔椭圆形或阔卵形,长7-10毫米,宽5-7毫米,叶面无光或光亮,侧脉明显凸出;叶柄长1-2毫米,上面被毛。
3. 金边黄杨是草本植物吗
小叶冬青。
金边黄杨是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又名:金边冬青卫矛、正木、金边七里香。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冬青卫矛的变种之一。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树冠球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叶缘金黄色,有光泽。聚伞花序腋生,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形,淡红色,假种皮桔红色。
4. 金边黄杨的植物介绍图片
金边黄杨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能耐干旱,耐寒性强,栽培简单。金边黄杨的抗污染性也非常好,对二氧化硫有非常强的抗性,是污染严重的工矿区首选的常绿植物。景观用途主要以观叶为主,养护成本很低,移栽成活率非常高,一般养护得当可达97%的成活率。金边黄杨多为扦插繁殖,扦插后30天即可生根。
5. 金边黄杨的学名
黄杨没有毒。
黄杨木材细腻质坚,色泽洁白,不易断裂,是制作筷子、棋子的上等木料。同时也是种中药材,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晒干。另外,黄杨木还有杀菌和消炎止血的功效,在黄杨木生长地的山民,就有采黄杨叶用做止血药和放置黄杨树枝来驱蚊蝇的习惯。
6. 金边黄杨盆栽
这是因为金边黄杨得了叶斑病,危害严重时,造成黄杨提前落叶,形成秃枝,影响观赏,甚至造成死亡。
金边黄杨叶斑病病害发生在新叶上,产生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边缘隆起,褐色边缘较宽。隆起的边缘外有延伸的黄色晕圈,中心黄褐色或灰褐色,上面密布黑色小点。
7. 金边黄杨的生长环境
金边黄杨的花期在六月份到七月份之间。
金边黄杨是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冬青卫矛的一个栽培品种。常绿灌木,高可达3-5米;小枝四棱,具细微皱突;叶革质,有光泽,倒卵形或椭圆形;叶柄长约1厘米;叶片有较宽的黄色边缘;聚伞花序5-12花,花序梗长2-5厘米;小花梗长3-5毫米;花白绿色,直径5-7毫米;花瓣近卵圆形,长宽各约2毫米,雄蕊花药长圆状,内向;花丝长2-4毫米;子房每室2胚珠,着生中轴顶部;蒴果近球状,直径约8毫米,淡红色;种子每室1,顶生,椭圆状,长约6毫米,直径约4毫米,假种皮桔红色,全包种子。
8. 金边黄杨的植物介绍和特点
黄杨通常分为大叶和小叶两类,其中大叶包括普通大叶黄杨、银边黄杨、金边黄杨、银心黄杨以及金心黄杨等,小叶包括瓜子黄杨、豆瓣黄杨以及雀舌黄杨。大叶和小叶除了叶子的大小不同外,小枝也有差异。另外前者更喜阳,后者喜半阴,生长环境也不一样。
一、黄杨种类
黄杨可以分为大叶和小叶两类。其中大叶黄杨可以根据叶子的造型继续细分,分为普通大叶黄叶、银边黄杨、金边黄杨、银心黄杨以及金心黄杨五种。而小叶黄叶有三种,分别是瓜子黄杨、豆瓣黄杨以及雀舌黄杨。
二、黄杨区别
1、外形不同:大叶黄杨和小叶黄杨虽然都是黄杨,但看名字就知道叶子的大小不一样。前者的叶子在4-8厘米左右,很少的可以长到9厘米,宽一般为1.5-3厘米。后者的叶子则要小得多,长度不足1厘米,宽只有5-7毫米。另外它们的枝条也有区别,前者小枝为四棱形,表面光滑无毛,后者的小枝上有短柔毛。
2、习性不同:大叶黄杨比较喜阳,耐阴性一般,不过比较耐寒,在我国华北地区也能生长,但越冬时需要做好保护措施,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酸性或碱性土中都能发育。而小叶黄杨更喜欢半阴环境,由于根系比较浅,生长速度也很难,寿命比较长。
3、分布不同:大叶黄杨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400米的地方,一般在山地、山谷、河岸以及山坡林下都有发现,在广东、广西、贵州、湖南以及江西一带也有种植。小叶黄杨主要生长在岩上,海拔在1000米左右,我国的安徽、浙江、江西以及湖北都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