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大全 >

竹子的栽植(竹子栽植密度)

更新:2022-12-14 09:25归类:花卉大全人气:88

1. 竹子栽植密度

竹子的根深一般为1-2米。随着竹子的生长,竹子的根会越来越密。当水平空间生长达到一定密度时,根系向下生长,通常通过地下匍匐根茎成片的生长。

养殖竹子应使用疏松肥沃的沙土,并调整为中性或酸性。不要使用太黏重的或碱性的土壤。可以将田园土与腐殖土混合,并加入一些细砂以提高其透气性。

2. 竹子种植间隔

四方竹养殖方法及适应范围!

一、 群植:

每丛3至5支,径粗1—3分,高度2米,行间距各1米。一排排地种植,形成片方竹林。初期竹叶不多,好象一个青绿竹架子,在欣赏方竹慢慢出叶的同时,感觉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一年后的方竹林,整片绿色婆娑成塔形,青翠欲滴,华丽高雅,以其独特的竹种和清幽脱俗的品质深受人们的喜爱。突出人造景观的意境,增强了观赏竹类清幽挺秀,超俗脱群的崇高韵味,使人们在成片的观赏竹种植园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竹海涛涛,返朴归真,浮想联翩。

适应范围:

旅游风景区的方竹观光竹林、楼盘的围墙竹林景观,别墅区小广场,家居小园林方竹石景,方生和树木的混生景观等。

二、 孤植:

观赏竹子植物以丛植为主,营造古典苏杭式园林,也不防让其独领风骚。弧植宜选用多枝成丛或几丛方竹并种在一起,以罗汉松、杜鹃、盘架子等树木和谐地相配合,展示竹韵飘逸,栩栩如生的品性。设计规格:每丛10至18支,径粗1—3分,高度2米。

适应范围:

石景、树旁、墙角、水沟边、家居小园林等。

观赏竹类植物千姿百态和绚丽丰富的竹秆色彩,令人叹为观止。孤植是将其个体美与群体美展现出来的最佳方式。同种观赏竹类植物成组植、疏密有致,再配以球形灌木或片植草坪,高低错落,顾盼生情。方竹在四季常绿树木的衬托下,充分展示万象生机,使人感到如沐春风。

3. 竹子种植密度

造林地选择:

1、交通方便:造林地点须利于竹林作业,管护以及产品、物资的运输。

2、土壤条件:毛竹生长快,有强大的地下系统(竹鞭、竹根)。要求土壤深度在60厘米以上,呈酸性,微酸性或中性的通透性能好的沙质壤土,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

3、地形:毛竹造林最好选择海拔600米以下的背风朝阳的山谷,山麓地带。坡度在20度以下为好,南坡比北坡日照强,温度高,有利于竹笋、竹材产量提高。

二、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工作一般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进行,种类可分为:全垦、带垦和穴垦等。

1、全垦整地:包括清理林地,全面开垦和挖定植穴三个工序。造林地上如有杂草、灌木,在全面开垦前应将柴草劈下,干燥后放火炼山。挖栽植穴前,首先要确定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根据各地的经验,毛竹造林密度为30-35株/亩,株行距为5×4米,按此要求定点挖穴,栽植穴规格长、宽、深为:1米×0.5米×0.4米。全面垦复能彻底改变造林地,有利于毛竹造林成活,又可在造林后的二、三年内,实行竹农混作,以耕代抚。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山脚应留2米宽的草带。林地坡度在15度以上的不宜推行全垦。

2、带垦和穴垦:带垦用于坡度为20°-30°的造林地,沿等高线带状垦挖,带宽及带间距离可根据竹种及植被条件确定,一般毛竹移杆造林带宽3米,带距2米。带的坡向为南北向,在有风害的地方可与主风向垂直。穴垦主要用于坡度大于30°的造林地,按品字型设置穴垦。当坡面长超过200米,每隔100米,保留3米左右的水平植被带,或修筑1-2米宽的环山林道,以保持水土;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保留山顶、沟边地段的自然植被。

三、造林季节:

一般来说,竹子造林除大伏天、冰冻天和竹笋生长期外,其它时间均可种植,但毛竹以早春为好,春季雨水多,湿度大、造林成活率高,竹鞭生长快。

四、造林方法:

竹子造林的方法主要是移竹造林,现简述如下:

1、母竹的选择:线竹的选择是造林的关键。优质母竹造林容易成活和成林,劣质母竹不易栽活成林,母竹质量主要反映在年龄、粗度和生长状况等方面。母竹年龄最好是一、二年生,这时竹鞭处于壮龄阶段,鞭色鲜黄,鞭芽饱满,鞭根健全,这种母竹容易栽活和长出新竹、新鞭。三年生以上的老竹,不宜作母竹。造林母竹胸径3-6厘米为宜。粗大的母竹易受风吹摇晃,不易栽活;过细的竹子,往往生长不良,也不适宜作母竹,母竹长势以生长健壮,分枝较低的为好。病虫竹、开花竹均不宜作母竹。

2、母竹的挖掘:挖掘母竹的工具常用锋利的山锄,挖竹前应先判断竹鞭的走向,挖掘母竹时,先在距竹子30-50厘米处用山锄挖开土层,找到竹鞭,再沿母竹的来鞭、去鞭两侧,按一定长度截取,留来鞭20-30厘米,去鞭30-40厘米。挖母竹时,不要摇动竹杆,否则容易损伤螺丝钉,不易成活。挖出母竹后,留枝四、五盘,砍去顶梢,要求切口平滑,鞭蔸多留宿土。

3、母竹的运输:短距离搬运母竹不必包扎。但必须防止鞭芽和螺丝钉受伤以及宿土震落。挑运或抬运时,可用绳绑在宿土上,竹秆直立,切不可把母竹扛在肩上,这样容易使螺丝钉受伤,宿土震落。

4. 竹子种植深度和要求

竹子栽种前需要对种植地进行全面的耕翻,深度在50厘米左右。栽植竹子的种植穴的深度一般在40至50厘米,坑的直径要大于母竹根部直径10厘米即可。

竹子栽植好后,要浇第一次水,也就是“定根水”,一定要浇足,等栽植穴内的水渗完之后,还要进行缺土补土工作。栽植母株后,一般2到3天浇第二次水,并浇足浇透。同时检查竹子是否有歪倒的现象,及时扶正,以免影响观赏的效果。一个星期后,开始浇第三次水。

5. 竹子种植间距多大

一米左右,

至少50厘米深的肥沃土壤,长度和宽度都要一米左右,因为竹子繁殖很快,如果有地方,应该再大一些才可以。你种植的不属于高大的毛竹,所以根系不会太大,不会影响地基。

竹子的种植间距取决于种植的竹子的品种,竹子依生长状态可分两大类,散生型和丛生型,散生型的竹子种植间距较大,大约为两米,而丛生型的竹子种植间距较小,只需1、5米左右。

竹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有70余属,一千多种,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一般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在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竹子性喜温暖,湿润,土壤要求通气良好,忌涝,耐寒,忌直射阳光。

6. 竹子需要种植土厚度

一、水湿栽竹法

先挖好长1.5米、宽1米、深0.5米的栽植穴。留2/3的送土在穴内,浇入6-8公斤水,调成泥浆,拌入钙镁磷肥4。5-5公斤。然后将母竹栽入穴中央,将鞭根和竹蒲头轻埋入泥浆中,上面用1/3松土盖住,成馒头状。

二、移笋栽竹法

既只挖掘鞭笋栽竹,当年栽竹当年出笋。方法是:每年2-3月,挖取2-3年生长健壮的母竹竹鞭附近的笋芽,留来鞭长0.3-0.4米,去鞭长1-1.2米。挖掘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损伤损芽与鞭的连接处(螺丝顶),挖去后用稻草包扎运往林地栽竹。栽竹方法与水湿栽竹方法相同,但竹鞭入土深度要控制这5厘米以内,太深对竹笋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

三、埋鞭栽竹法

埋鞭栽竹主要依靠竹鞭上的芽发育成新竹。竹林要选择肥沃、疏松、湿润的沙质壤土。翻耕林地,深耕24-25厘米,并挖好栽竹穴,穴长0.2-1.5米,宽70-100厘米,深50-75厘米。穴底施入腐熟猪牛粪25--30公斤,上盖7-1-厘米厚的泥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出笋前挖鞭栽竹。母鞭要求选择1-2年生的母竹竹鞭,鞭色深黄或黄铜色,鞭芽饱满,直径2-3厘米,每段鞭长60-70厘米。鞭上带13-14个笋芽。栽竹时,将母鞭埋入穴中压实,上盖12-15厘米的土。一般每亩栽竹鞭40-50根。若遇干旱,上面必须盖草保湿。

四、竹蔸栽竹法

先在林缘或竹林稀疏处选择2-3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竹枝分桠低、竹叶墨绿的母竹。再将母竹留来鞭长30-40厘米,去鞭长70-100厘米后挖起(注意不要伤螺丝顶),然后在竹蔸20-25厘米处锯断竹竿,留下竹蔸用稻草包扎,保护好鞭根后运往林地栽植。栽植方法与水湿栽植方法相同,但栽植不能过深,控制竹鞭入土深度这5厘米左右。

7. 竹子种植宽度

凤尾竹。

凤尾竹的植株高度为3~6米,枝干稍微向下弯曲,直径为1.5~2.5厘米,颜色为绿色,节间的长度为30~50厘米,生长初期表面覆盖有蜡质白色粉末状的物质,后来会长有暗棕色的小刺,叶片边缘有锯齿状,长度为3.3~6.5厘米,宽度为4~7毫米。

米竹。

米竹的植株高度为20~40厘米,枝干细长,直径为0.5~1毫米,颜色为黄绿色,表面光滑平整,节间的长度为5~7厘米,叶片的颜色为翠绿色,正面无毛,背面长有稀疏的细短绒毛,长度为3~5厘米,宽度为1~2厘米。

8. 竹子栽植密度大吗

竹子是一种比较好养活的竹类,通常1平方米可以种植10棵左右。但是具体情况还是得看具体品种而决定种植密度大小。长景园林里有许多品种供广大群众选择,不论哪个品种,哪个样式应有尽有。从1公分到5公分的竹苗具体定价由品种数量决定价格取向。

9. 竹子的栽植深度及间距

25厘米左右。

种植竹子是根据竹子粗细大小,安排种植密度与棵数,正常株距在25厘米左右为宜,种植深度在15到20厘米左右,种植过密不利于竹子生长分枝,竹子需要大量阳光充足,土壤潮湿,种植前要注意改良土壤的肥沃,有利于竹子生根发芽。

10. 竹子栽植密度是多少

竹子的密度约为1.49g/cm³,那么1m³就是1490kg

上一篇:大竹子怎么种(大竹子怎么种植) 下一篇:种植竹子的前景如何(农村种植竹子前景)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