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鞭根种植(竹鞭种植方法)
1. 竹子的鞭根种植
如果在三月初的时候种植竹根,那么竹根(带着嫩芽和鞭子)种上一个月左右就能够生根,尤其是在四月初,经过春雨滋润后,竹笋就会长出来。竹子的繁殖方法有哪些主要有:分枝、埋枝、埋鞭和播种四种方法。
埋鞭:埋鞭法主要适用于散竹和混竹。埋鞭的主要方法是选择健康的竹根,保留一些根部周围的土壤,把竹根切成50厘米左右的长度,然后将它们埋在土壤中,土壤要比较平坦,然后再覆盖上一层薄土,并且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将只跟埋好后,天气干燥时注意浇水,下雨时注意排水。出苗后应适当施肥除草。
埋枝:埋枝使用的是丛生的竹子。主要的方法是选择粗壮的竹子,将这些竹子都切成段,将切好的竹段放入清水中浸泡,竹段内部盛满水后用泥土密封,将切好的竹段切口向上埋入土中,保持土壤湿润。
侧枝育苗:这种方法也适用于丛生的竹子。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从粗壮的竹子上剪下侧枝,向其喷水以保持湿润,然后在侧枝上长出新芽时再将其扦插。
2. 竹鞭种植方法
一、种植时间竹子喜欢温暖的气候,在春末夏初种植比较好,正好气候适宜,符合生长的需求,种植后能尽快促进生长成活。时间太早太晚都不合适,都可能会影响到成活
二、种植地点选好竹子的种植地点,可选在向阳背风的位置,可以保证好光照,利于竹子生长
三、种植土壤竹子种植,土壤的选择也很重要,可选在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一定不能选择黏重、板结不透气的土壤。为了保证好营养,可以施足基肥,可选择有机肥料,施足肥料后进行深耕,保持土壤疏松。
四、选择竹鞭竹子一般是用竹鞭来种植,可选择一到两年生长旺盛、没有病虫害、竹芽饱满的竹鞭,一些干瘪的竹鞭很难成活。
五、进行种植将竹鞭栽种到土壤中,一般深度在20-25厘米左右,不用种植的太深,具体的深度要根据土壤决定。竹鞭栽种进去后,覆盖上土壤浇足水分。
3. 竹鞭移栽方法
3月中旬选择生长健壮的在母竹根基附近15cm处挖竹鞭,挖出来以后,将竹秆上各节的次枝剪掉,重新移栽,效果比较不错。
刚竹适宜生长在土层较肥厚、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带种植,穴底施放基肥,选择生长健壮、分枝低、无病虫害的植株种植,种植深20厘米,2-3年可以长成林。
4. 竹子的鞭怎么生长
会。
会从旁边的土里头长出来的,只要根部没有破坏到,先长一个笋尖,再就是长成竹子了。
多采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种法繁殖,竹鞭萌芽力与丛生性都很强,早春发芽前剪断竹鞭,连同竹竿分别栽种,当年夏季就可长出新竹。竹子通过任何一种无性繁殖方法都是一种突变,从而导致开花,栽种竹子宜选背风向阳、潮湿的环境。竹子生长快,生长量大,对水肥要求高,要求有充足的水湿。
5. 竹鞭是竹子的根吗
竹子细长的地下茎 横走于底下 竹鞭上有节,节上生根,称为鞭根。
节的侧面着生芽,有的发育成笋,有的发育为新鞭。一片竹林地上竹株分立,地下竹鞭则联成一体,起源于一个或少数“竹树”。竹鞭横卧地下,具较长的节间,节上有芽和不定根,由芽长成笋或新竹鞭。英文:bamboo rhizome竹类植物在土壤中横向生长的地下茎。中小型散生竹如刚竹、淡竹、哺鸡竹等的竹鞭分布较浅,一般为10~25厘米,寿命为6~8年。3~5年的壮龄竹鞭颜色鲜黄,芽饱满,发笋能力较强。6. 竹鞭如何种植
庭院竹子 种植办法,1:竹子喜欢土壤疏松,这样竹子的竹鞭(根),才能有好的生长环境,因为竹子是靠根来繁殖的。在种竹子前,对土进行一定的改造,使疏松保水。可以加进腐殖土、珍珠岩、农村喜欢用碳渣,效果也很好。
2:竹子喜湿润,保持土壤湿润很重要。有效的办法是在竹子下面覆盖竹叶、树皮、或者石块,现代家庭种竹用石块或者陶粒好一点,野外种就用竹叶、树皮、或者种点阴生植物,像鸢尾、射干等,既保湿,也覆盖泥土,更加清洁美观。
7. 竹鞭是根状茎吗
一般三年已成材可采伐,时间无规定而根据需要,但以冬春最好。因竹子已停止生长,并砍伐后不久就有竹笋冒出来,可连接更新竹林。
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竹子的地上茎木质而中空(我们称为竹杆),它是从竹的地下茎(根状茎)成簇状生出来的。
竹的地下茎(俗称竹鞭)是横着生长的,中间稍空,也有节并且多而密,在节上长着许多须根和芽。一些芽发育成为竹笋钻出地面长成竹子,另一些芽并不长出地面,而是横着生长,发育成新的地下茎。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长。嫩的竹鞭和竹笋可以食用。
8. 竹子鞭根种植多久发芽
毛竹施肥一般在锄草、松土后施用土杂肥或化肥,第一次在5—6月,每株施尿素100—200g,可采取环沟施或用水冲施;第二次在9—10月,这时可施有机肥或化肥,每株可施放有机肥3— 5kg或化肥200—300g。
丰产毛竹林一年应施4次肥,第一次在早春2月施速效肥,促进春笋的早发和生长,也称长笋肥,每公倾可施尿素375kg,采用环沟施放法。
第二次应在5—6月施速效肥,此期间,春笋已挖完,留养新竹,开始抽枝展叶,地下开始行鞭,也称发鞭肥,每公倾可施尿素375kg,可结合锄草松土进行,方法是除草后撒施,然后松土覆盖,也可将肥料直接施放于砍伐后的竹蔸内,先打通竹蔸内的竹节,施后复土。
第三次应在9月进行,这时毛竹鞭根笋芽开始分化孕笋,也称发芽孕笋肥,每公顷施复合肥(毛竹专用肥)225kg,施肥方法与第二次相同。
第四次应在11—12月施一次有机肥,也称发笋肥,此次可施放土杂肥、牛粪肥或堆肥,每公顷施肥7500kg,可结合挖冬笋时施放,也可用撒施后翻土覆盖。
9. 楠竹竹鞭种植方法
如果从播种开始,至少需要7年才可以成大竹材;如果是2年生苗或山上的小竹子移栽开始,要长大成材,一般需要5年左右。竹子用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在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二、竹子的生长过程
竹笋—幼竹生长,竹笋在土中生长阶段,经过顶端分生组织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节、节间、节隔、笋箨、侧芽和居间分生组织。
到出土前全笋(也是全株)的节数已定,出土后不再增加新节。竹笋生长从基部开始,先是笋箨生长,继而是居间分生组织逐节分裂生长,推动竹笋向上移动,穿过土层,长出地面。
(1)竹笋—幼林的生长期:
竹笋出土后到幼林高生长停止所需的时间,因竹种而有差异。毛竹笋的生长量大,需时较长,早期出土的竹笋约60天左右,末期笋约需40~50天。
中、小型散生竹如刚竹、淡竹、水竹、脯鸡竹等的生长量较小,需时也较短,一般为25~30天。出笋迟的比出笋早的竹种,竹笋一幼竹的生长期要短些。
(2)竹笋幼竹节间生长的规律:
在生长过程中,全笋各节的节间伸长活动并不是同时,也不是以等同速度进行的,而是从基部开始,自下而上,按慢一快一慢的规律,逐节伸长,并由一定数量正在伸长的节间构成竹笋高生长的延伸区段。
毛竹竹笋的延伸区段长,节数多至14~15节,中、小型散生竹竹笋的伸长区短,节数也少些,一般为6~10节。
10. 竹子怎么用竹鞭繁殖
竹子可埋鞭来繁殖,选取健康的竹鞭,准备好疏松、透气的土壤作为苗床,将竹鞭切成半米左右,之后将竹鞭埋到苗床上。也可以用播种的方法,收集好种子,均匀播撒到土壤中。还可以埋枝繁殖,将竹子切成段状,浸满清水后埋在土壤中。或可以分株繁殖,切下侧枝喷水促进长芽,之后进行扦插。
一、埋鞭
竹子可以埋鞭繁殖,从竹子上选取健康的竹鞭,然后将鞭根保留起来,附着在根部的土壤要保留。准备好疏松、透气的土壤作为苗床,将竹鞭切成半米左右,之后将竹鞭埋到苗床上面,在苗床上覆盖上一层薄薄的土壤,适当浇水保持湿润,促进竹鞭尽快的出苗。等到竹子出苗后,需要适当施肥,合理进行除草。
二、播种
竹子也可以播种进行繁殖,事先将竹子的种子收集好,之后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播种,播种土壤可以是疏松透气、排水方便的酸性沙质土。播种之前提前将土壤深翻,然后将基肥施入保证好营养。
三、埋枝
这个繁殖方法主要是用于丛生的竹子,选择健壮生长的竹子,然后将竹子切成一段一段的。切好的竹子段要放在清水中,等到里面浸满清水后用粘土封起来,然后将竹竿切口向上埋在苗土中,将竹竿埋进去后,后期注意定期的浇水,保持好土壤湿润。
四、分株
这个方法适用于丛生竹子,如果竹子上长出侧枝,可以用这个侧枝来繁殖。从健壮竹子上切下侧枝,往侧枝上喷水保持湿度,侧枝上长芽后扦插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