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大全 >

所有养殖图片大全图片大全(养殖小知识图片)

更新:2022-11-07 01:39归类:花卉大全人气:100

1. 养殖小知识图片

海鲜存养技术是随海鲜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养殖技术,它包括海水配制技术、增氧技术、饲料配制技术、污水过滤技术、水循环技术、光电技术等。运用物理吸附、化学调控、生物净化。封闭式水循环等技术,建造海鲜存养池。

一、配制人工海水。活海鲜品运抵目的地后,先要进行清拣,剔除那些死亡、严重受伤及患病的海鲜品,然后进行冲洗。如果使用城市中自来水作为存养海鲜的水源,一定要除氯后方可使用。消除氯的方法,最简单的是晾晒法,把水预先搁置3-4天后再用。如无条件晾晒,可采用化学法去氯,常用去氯药品是硫代硫酸钠,其用量一般为10公斤自来水加入1克硫代硫酸钠。经去氯后的水用浓缩海水或固体海水素调配至所需要的盐度,即制成人工海水,便可用以存养海鲜品了。

二、适宜的水温。水温是海鲜存养的重要因素。海鲜适宜的水温一般保持在18℃-21℃,但鲍鱼、象拔蚌属低温高盐品种,其适应温度为12℃-15℃。温度过高时,对存养生物不利,易引起病害,造成损失。

三、充足的溶氧。鱼类、虾、贝等均是用鳃呼吸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存养海鲜水中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低于3毫克/升时,不适合鱼类生存。改良水质,配置增氧装置,增加换水次数,减少存养的数量,增加光照时间,采用水循环系统过滤暂养池的水,均可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四、调节水的酸碱度。水的酸碱度与各类海鲜的生存息息相关。调节水质的酸碱度常用的是磷酸二氢钠和碳酸氢钠。在使用前要把这两种药品分别溶解在纯水中,配成1:100的溶液使用。磷酸二氧钠可增大水的酸性;碳酸氢钠可增大水的碱性。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把配制好的溶液逐滴加到水里,充分搅拌,并不断用PH纸测试,直到水的酸碱度达到要求为止,水的酸碱度的变化应控制在±0.1范围内。

五、存养省理。管理好封闭式循环系统,需要做到“三勤”:勤检查。检查系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充气是否足够,水流是否畅顺。勤清理。及时清理存养池内死亡的海鲜品,避免由于死海鲜品腐烂而引起水质恶化。勤观察。要经常观察存养海鲜品是否有不正常的反应,水质状况是否保持良好,遇到情况,应及时查出原因,立即进行处理

2. 养殖基础知识

 (1)控制水位。塘内水位不能过高或过低,要依据天气,水草长势,控制好水位,一般浅水区水位调节在40~50cm左右。防止梅雨期间雨量过大,水位突然升高,水草浮起,水体生态环境恶化。  

(2)管好水草。河蟹养殖水草是关键,梅雨季节阳光少,水 草控制要做好。过密要梳,过少要栽,控制在50~60%左右。及 时清除浮起和死亡的水草。  

(3)调节水质。螃蟹养殖户在梅雨季节应每天了解气象信息, 一旦天气转好,应及时对蟹塘使用微生物制剂和生物肥料,调节 水质,保证养殖池水质鲜、活、嫩、爽,透明度为40~50cm。  

(4)增氧防病。梅雨季节一旦出现高温或阴雨闷热天气,要 及时开启增氧机或抛撒增氧剂,用于水体增氧。同时要根据塘内 水体环境,预防病害。 

 (5)注意安全。“黄梅”期间高温、高湿,应防止饲料受潮发 霉。同时,梅雨季节又是雷电、大风多发季节,广大养殖户在投 喂饲料、池塘管理时应注意避开雷雨天气进行作业。池塘防护栏 和看护舍应注意加固,有条件的可增设防雷措施,以减少人身安 全隐患。  

3. 养殖科普大全

1、孵化。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我们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

2、长大。蚕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她便开始脱皮。蚕就眠时不吃不动,表面是睡眠,实际是脱掉旧皮,换上新皮以继续生长。蚕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要蜕皮4次,每次蜕皮的时候它不吃不动,这时尽量不要干扰它,也不要以为它生病了就把它丢掉。蚕每次眠期大概持续一天时间。

3、吐丝。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4、结茧。一般25天左右开始结茧。等蚕宝宝背脊亮晶晶,发黄发透,就表示它要吐丝结茧了,这时要提供个交叉的空间好让蚕宝宝结茧。需要两天时间才能结成一个完整的茧,并在茧中完成最后一次蜕皮,成为蛹。

5、破茧而出。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4. 养殖环境图片

1、资源化利用。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业产生的粪便量大,往往难以还田,必须借助设备才能把畜禽粪便转化成可利用的资源。

2、减量化处理。在畜禽饲养生产中,通过多种途径,实施“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粪尿分离”等手段消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少处理和利用难度,降低处理成本,为提高资源化水平创造条件。

3、无害化处理。禽畜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微生物,畜禽粪便在资源化利用或合法排放时,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4、生态化处理。将畜牧业回归农村,促进种植业和畜牧业紧密结合,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强农牧结合,又可为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生产提供基础保证。

5、低廉化治理。在资源化和减量化的前提下使用高效、实用、廉价的治理技术,才能真正实现畜禽养殖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6、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为专业化处理与利用畜禽养殖粪污提供条件,并提供优质肥料,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发展方向。

5. 科学养殖图片

一、养殖成功的要素——天时:

1、从无白痢、支原体病的鸡场进雏。

2、选择性价比高,无霉菌及毒素的饲料。

3、选用优质的疫苗,进行正确的免疫操作。

二、养殖成功的基础(标准鸡舍)——地利:

能够满足鸡群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生活环境。如鸡舍温度通风可控,易清理消毒等。

三、养殖成功的关键(饲养管理)——人和:

要想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就要把肉鸡的饲养周期细化,有针对性地去管理。一般分为三个时期:育雏期(0~14日龄)、育成期(15~30日龄)、育肥期(31日龄~出栏)。

6. 养殖科普知识

龙骨花从名字开始就独树一帜,霸气侧漏。它身上带刺,一戳还会流出毒性汁液。但其实它的花观赏价值并不低,再加之它通体绿色,十分高大,兼之有净化空气之效,因而受不少人喜爱。今天便为大家科普龙骨花如何养殖。

一、土壤选择

龙骨花对土壤要求并不苛刻。使用疏松肥沃、透气性佳的沙质土壤即可。还可以掺入一些粗砂提高排水性能。在平时需要经常松松土,避免土壤板结,从而更好地保证土壤的透气性。

二、肥水管理

龙骨花耐旱性强,少量浇水进行养护即可,一般春秋季节每隔一旬浇一次水即可,若是温度较高的夏季可以每五天浇水一次补充水分,太干燥时可以喷喷水增加湿度。生长期可以适当施肥,一般一个月施一次薄薄的磷钾肥料即可。

三、光照和温度

龙骨花喜光,要保证充足的光照,春秋季节时可以把它放置在光线明亮的地方接受散射光。但切忌强光暴晒,容易损伤叶片,使叶片发黄。夏日温度超过35°C时可以将它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暴晒温度过高。冬天要保持温度在10°C以上,避免低温冻害。

7. 养殖小知识图片大全

1、养龟者,养心也。心态最重要。

2、每一只龟都是一个生命,当你决定要养它的时候,它的生命就到你手上了,请对它负责。

3、理论上爬行类动物都有冬眠的能力,但是龟也要看生存环境和生存习惯,热带龟就没有冬眠的习惯。冬眠对于龟就是渡劫一般,渡不过去就是死路一条。

4、不盲目养龟,养的越多,负担越重,做到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不要让龟变成自己的负担。

5、不盲目追求品种,很多新手在入门的时候,都想一个品种买一只或者买一对,这是不好的。

6、不盲目混养,每一种龟的生活习惯和环境都不同,而且龟与龟之间也会发生撕咬,尽量不要不同品种混养。

7、混养要注意要有足够的躲避物和活动空间,最少每只龟要分到背甲5倍左右的活动面积。

8、养龟是一种学问,要虚心学习,更要有耐心。

9、养龟更要学会未雨绸缪,多看看资料,不要等龟病了才着急,从根本上避免这类问题。

10、龟苗得白眼病的概论远远大于成体龟,其中,生命力最强的巴西龟得白眼的概率是最高。

11、自来水请晾晒2-3天后再使用,也可以加入除氯气的化学药物(鱼乐宝之类的),但是个人不喜欢用化学品。

12、感冒肺炎的病因都是着凉了。

13、其实很多皮实的龟对水质要求并不高,比方说巴西草龟鳄龟黄喉,不用过滤都没什么问题,关键是除氯。

14、深水养龟,任何过滤器都适用,但是最强的过滤应该是同程底滤反冲加上滤。

15、很少并不是没有,也有水霉真菌这种很常见,但是这并不致命,龟在野外生存的时候也会经常遇到。

16、极简就是裸缸不要底砂,一个晒台,完事,过滤都不需要。好处是环境极简,极容易控制,比较注意的话得病概率极小,缺点是需要主人很勤快的换水。极复杂就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环境稳定自愈能力强,接近原生环境,不需要过多的打理,缺点是前期投入大,折腾这个环境很累人的。

17、水龟中也有偏陆和偏水,比方说猪鼻和蛇颈,一辈子除了生蛋就不上岸,也有草龟这种在陆地半水环境也能很好生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龟的脚,有没有蹼,腿上面有没有大块鳞片。

18、龟有种“病”叫状态不好,没有任何病的症状但是就是不吃不喝不下水,最后活活把自己饿死渴死。

19、要培养龟的食物多样性,不能龟喜欢吃什么就喂什么,龟也是会挑食的,龟粮(主食),鱼(肉类),虾干(补钙)都顾及到。

20、龟如果不开食,红血虫是神器。

21、冬眠是大事,也有风险,但是最好不要加温剥夺龟冬眠的权利,每次成功冬眠都对龟十分有利。

22、冬眠的方法也有好几种,椰土冬眠,苔藓冬眠,细沙冬眠,蛭石冬眠,浅水过背冬眠,毛巾冬眠,甚至有冰箱冬眠。

23、如果水里20多度,气温才几度,我敢保证你的龟一定会感冒肺炎。

24、不要用手给成年鳄龟喂食,被咬了轻则掉肉,重则断指。

25、鳄龟在国内是完全没有天敌的,千万千万别放生,后果比放生巴西大的多。

26、小鳄在小时候很可爱,很乖巧,大了就各种凶残。

27、鹰嘴龟是水龟里比较奇葩的一种,是喜冷怕热,所以鹰嘴怎么度过夏天是需要注意的事情。

28、麝香类都是深水龟,泥龟类水性有好有差。

29、活红虫很容易携带病菌,红虫干和冰冻血虫(化开后投食)是很好的代替品。

30、海龟是国内明禁饲养的。

31、马来食螺龟只喜欢吃螺,而且国内的螺壳比较厚咬不动,而且对水温水质要求很高,所以不容易养。不过也有人工繁殖的个体开始吃龟粮。

32、比较通用的龟性别分辨方法是,雄性尾巴粗长,生殖口离龟壳较远,雌性尾巴细短,生殖口离龟壳较近或者在龟壳内。

33、所有的苗子都分辨不出公母,因为还没性成熟。

34、对于龟来说,一个可以躲藏的阴暗的角落可以提升它的安全感。

35、也有特别没安全感的龟喜欢在底砂里挖个坑把自己埋了。

36、龟偶尔会有吃便便和吃底砂的情况,一般没有任何问题的,不用担心。

37、龟虽然有个坚硬的龟壳,但是受到冲击还是会受内伤,所以不要让龟磕着摔着,内伤治愈的概率好低的。

38、苗子-亚成体-成体,一个比一个贵,一个比一个好养,苗子的死亡率有点小高,所以很多人选择亚成体或者成体开始养,但是从小养起的感情却是无法替代的。

39、黄喉会根据环境颜色不同而改变颜色,这个过程大概一两个月可以初显成效。

40、简单的说几个最常见的龟的特点吧,草龟有灵性,花龟怕腐甲,巴西很皮实,西锦爱晒背,黄喉会变色,鳄龟很能吃,食螺很挑食,猪鼻水质要求高,蛇颈脖子真的很长,黄头侧颈水性很好,麝香很调皮,剃刀很胆小,地图神经质,火焰长大变深红色。

41、总体来说,饲养难度,陆龟大于半水龟大于水龟,当然这也是趋势。

8. 养殖小知识图片配文字

答:养猪是一项综合性专业较强的一一门学科。设计知识面学科比较广泛。

今天主要介绍一下关于养猪涉及到的主要学科:1.养猪生产与经营管理;2猪病防治学科科3繁殖学科4三理主要指药理、生理解刨、病理5微生物主要掌握有关免疫系统相关知识6环境与卫生学7动物营养学8简单的化验知识等与养猪的相关专业知识。

以上是笔者研究养猪与猪病学,涉及到的主要相关知识,但是个人建议应该在附加一些主场管理学,以及猪病防治图谱,和中兽医基础等学科,再拓宽知识面,甚至计算机网络专业也应该了解一下,因为现在猪场好多时候,都是要输入电脑系统,做统计的,实现互联网+养猪。会让你学习养猪专业知识,更全面,更专业!这就是我推荐养猪学习需要了解的养猪相关专业知识。希望能帮助到你,也能帮助到更多想从事养猪的人等。

此次推荐仅代表个人观点和看法!

9. 养殖图片大全

蝴蝶兰的养殖方法

1、养好蝴蝶兰绝对不能暴晒

首先要把自己养的蝴蝶兰盆栽,找对一个位置,一定要放在通风好的环境里,冬天的时候,可以适当给它晒晒太阳,但是在炎热的夏天,在气温高的时候,一定不要这样晒太阳哦。

另外在冬季或是平时晒太阳的时候,要有纱窗隔着,或是一部分遮阴,如果气温超过20度的时候,晒太阳的话,那就一定要注意。有的朋友是放在露台上,在遮阳棚的下面,可以淋一点雨,但是不完全淋雨,夏季也晒不到太阳。

2、养蝴蝶兰的盆和植料要备好

在温度太低的时候,不适宜给蝴蝶兰花盆,比如说在特别寒冷的冬季,就不能给它换盆,如果温度差不多在20度的时候,可以换盆。换盆的时候,其实可以用陶盆,可以用塑料盆,甚至有的朋友用打了很多孔的塑料饭盒,也是养得挺好的。

另外植料非常重要,一定要透气排水,花友们用得最简单的就是用水苔加上树皮,比例大约是在1:1的样子,如果开始一直用的是纯水苔的植料,也可以加点树皮进去。这样就会让蝴蝶兰长得非常健康。

3、另外养蝴蝶兰在冬季要保持一定的室温

因为蝴蝶兰它是一种不耐寒的花卉绿植,所以它是比较喜欢高温,又有点潮湿的生长环境,如果生长期温度,能一直保持在20度以上是最合适的。只要温度适宜的话,蝴蝶兰就会经常开出好美丽好精致的花儿来,花箭上的一朵朵花儿,花朵舒展,枝叶特别挺拔,而且花色很鲜艳,花瓣大,真的是美不胜收。

蝴蝶兰开完花之后,花箭是否需要剪掉呢?

其实有几种选择,如果觉得自己家的蝴蝶兰盆栽,长势还有点弱的话,不够繁茂,想要让它多长长枝条,长得壮实一些,不想让它继续开花消耗养分,就可以直接剪掉,从底部剪掉,如果希望它继续开花,只要花箭不干枯的状态下,就可以不用剪。

因为它开完了花儿之后,还会继续萌发出花苞来,继续开花,但是不剪的话,开花快,复花快,花量较少,剪了之后,长出新的花苞的速度慢,但是花量多一些,有一些花友直接从剪掉了顶端的一部分,留下三节,这样也可以继续长出花箭出来,继续开花继续赏花。

10. 养殖的知识

1、投饵率:100千克鱼吃多少饲料,用百分之几表示。如:投饵率为3%表示100千克鱼吃3千克饲料。

2、夏花:鱼苗经过20-25天的培育,长成3厘米左右称为夏花。也有把这一阶段分成1.5-2厘米的乌子和3厘米的夏花两个培育阶段。

3、一龄鱼种:夏花分塘后至冬天或翌年春天,一般长到10厘米以上称为一龄鱼种。亦称冬片、春片、仔口、新口。

4、二龄鱼种:一龄鱼种再培育一年称二龄鱼种,亦称老口鱼种。

5、水温:指水体的温度,一般用温度计测量,测量位置为水表以下50厘米。

⑴ 水温是影响鱼类摄食和生长的第一因子。一般来讲,鱼类在1-33℃水温中都能生长,10-15℃为弱度生长期,15-24℃为一般生长期,20-32℃为适宜生长期,24-30℃为最适生长期;水温超过32℃,鱼类摄食明显下降;水温超过33℃,鱼类停止生长;水温超过36℃,鱼类开始死亡。草鱼在27-30℃摄食最旺,低于20℃,生长速度明显下降;鲤鱼在23-29℃摄食最旺,低于15℃生长受到抑制。

⑵ 水温也是鱼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水温高低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密切的关系。一般病毒和细菌疾病发在水温为25℃-30℃时传染性最强,32℃以上和18℃以下时感染减弱。而有些疾病,如水霉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和鱼波豆虫病通常在20℃以下发病,属于低温季节流行病。

6、透明度:透明度是用测定萨氏盘(黑白间隔的圆盘)的深度来间接表示光透入水的深浅程度。

⑴ 其大小取决于水的混浊度(指水中混有的浮游生物和悬浮物所造成的混浊程度)和色度(浮游生物、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盐形成的颜色)。

⑵ 透明度的测定方法为:将黑白盘缓缓放入水中,当盘上黑白界线模糊时,水面到黑白盘的距离就是它的透明度,单位用“厘米”表示。

⑶ 在鱼类生长季节,透明度应保持在20-40厘米之间。

7、酸碱度:又称PH值,它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指标,是与水产养殖密切相关的重要水化因子和生态因子。

⑴ 在常温下,PH<7.0为酸性,PH>7.0为碱性,PH=7.0为中性。

⑵ 对于水产养殖而言,PH=7.5-8.0的微碱性条件下是大多数鱼类获得稳产、高产较为理想的酸碱度。

⑶ 在没有外来废水污染的情况下,PH值主要受光照、水温、有机物的含量影响。

8、溶解氧:又称溶氧,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气,通常简记为DO,单位为mg/L(毫克每升)。

⑴ 对于水产养殖而言,在一天24小时中,16小时必须大于5mg/L,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mg/L。

⑵ 溶解氧多少往往是鱼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据统计,直接或间接缺氧致死的鱼类,约占养殖鱼类死亡总数的60%。

⑶ 改善池塘溶氧条件的措施有:

①根据季节、天气合理投饵施肥,防止鱼类浮头。

②及时加注新水,以增加池水透明度和补偿深度。

③合理使用增氧机,特别是应抓住每一个晴天,在中午将上层过饱和氧气输送至下层,以保持溶氧平衡。

④施用无机肥料,特别是施用磷肥,以改善池水氮磷比,促进浮游植物生长。

9、氨态氮:又称氨氮,是鱼类等水生动物主要代谢物及有机质氧化分解的产物。

⑴ 氨态氮包括离子氨和分子氨,离子氨不仅无毒,还是水生植物较易吸收的氮肥;分子氨的毒性较强,对于水产养殖而言,分子氨应低于0.2mg/L。

⑵ 分子氨和离子氨在水中可以相互转化。它们的数量取决于养殖水体的PH值和水温;PH值越小,水温越低,分子氨的比例也越小,其毒性越低,PH<7.0时,氨态氮几乎无毒;PH越大,水温越高,分子氨的比例越大,其毒性也就大大增加;所以,如果氨氮已经超标,千万不要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否则,易引起氨氮中毒。

⑶ 氨氮中毒特点:没有季节,没有昼夜,没有天气好坏之分;但多见于成鱼池、高产池、密养池及能灌不能排的鱼池。

⑷ 氨氮中毒症状: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时而浮起,时而下沉,时而跳跃挣扎,游动迟缓,麻痹乏力;体暗,鳃乌,口腔发紫,粘液增多。最后活动力丧失,慢慢沉入水底而死亡。氨氮中毒后,开启增氧机,池鱼四散回避,不敢靠近。撒泼增氧剂,浮游鱼群仍毫无反应。

⑸ 控制氨氮超量的方法有:

①换水。

②合理施用磷肥。

③全池泼洒沸石粉。

④全池泼洒硼酸钠(硼砂)。

⑤全池泼洒硫代硫酸钠。

⑥全池泼洒生物制剂。

⑦晴天中午打开增氧机曝气。

⑧应急时全池泼洒食盐,干扰阻止氨氮继续入侵鱼体,然后立即加换新水。

10、亚硝酸盐: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在溶氧充足时可进一步氧化为无毒的硝酸盐,当溶氧不足情况下则生成亚硝酸盐。

⑴ 亚硝酸盐主要受水温,PH值和溶解氧影响,水温越高,PH值越大,溶解氧越高,则亚硝酸盐的水平越低,反之亦然。

⑵ 对于水产养殖而言,亚硝酸盐应低于0.1mg/L。

⑶ 亚硝酸盐中毒一般为慢性反应,表现为摄食量下降,鳃丝及鳃盖内表面血管呈暗紫红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体力衰退,游泳无力,鱼体柔软,背部底面呈黄色,某些代谢器官功能衰竭,情况严重将导致死亡。长期处于高浓度亚硝酸盐的水体中,草鱼会发生出血病。

⑷ 控制亚硝酸盐超量的方法同控制氨氮超量的方法。

11、摄食性鱼类:指能直接吞食饵料的鱼类,如:草鱼、鲤鱼、鲫鱼、青鱼等。

12、滤食性鱼类:指不能直接吞食人工饵料,只能摄取水中的饲料粉末和浮游生物的鱼类,主要指花鲢和白鲢。

13、饲料系数:指生产1千克鱼所需要的饲料量。如饲料系数为2.0,代表吃2千克饲料长1千克鱼。

14、三防:指防浮头泛池,防敌害侵扰,防洪涝逃鱼。

15、四消:指池塘消毒,鱼种消毒,水体消毒,食场、饵料、工具消毒。

16、八字精养法:1958年,我国池塘养鱼工作者将复杂的养鱼生态系统进行简化和提炼,形成了“水、种、饵 、密、混、轮、防、管”八个要素,形成了概念模型,简称“八字精养法”。

⑴ 水: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水是鱼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这里主要指水质、水温、水深、水的透明度、水源情况等。管好水是管好鱼的基本条件。

⑵ 种:包括优良的鱼苗、鱼种的繁殖培育,新品种引进驯化,苗种的提纯优选以及投入品种的合理搭配。苗种必须来源于经国家批准的苗种场,并经检疫合格。

⑶ 饵 :包括投饵的方法、饵料的种类、配合饲料的配方、饵料与水质的关系、饵料与鱼病的关系等。饵料的使用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⑷ 密:指合理密养,因地制宜地确定科学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与鱼的种类有较大的关系。以草鱼为主养鱼的池塘密度要比鲤、鲫为主养鱼的密度稀一些。

⑸ 混:指合理的混养搭配。包括不同品种的混养,以及同一种鱼大中小规格的混养。这样既可达到充分利用水体和天然饵料的目的,又为轮捕轮放打下了基础,还为第二年的生产准备了大规格鱼种。

⑹ 轮:指捕大留小,捕大补小的操作制度,轮的目的是为了不断调整合理的池塘载鱼量,既充分利用了养殖水体,又能使商品均衡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⑺ 防:指防治鱼病,防治虫、鸟、兽的危害,防逃,防偷盗,防止水源和水质的污染,防止水质的恶化和缺氧、浮头等,这是饲养管理中较为重要的措施,与水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⑻ 管:是八字精养的关键,以上叙述的七个方面的技术和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这个管字上。主要包括饲养管理,巡塘,看管拦鱼设备等。要管好养殖的鱼,不仅要求饲养人员有较好的技术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

17、肥、活、嫩、爽:这四个指标为水质的感官指标。

⑴ 肥:是指水中的浮游生物含量多,池水呈黄褐色和绿色,饲料养鱼与肥水养鱼不同,水质要求不要太肥,透明度在25-40厘米为宜。

⑵ 活:是指水体在活动,水色早、晚有变化,早上淡,下午浓,俗称“早青晚绿”。

⑶ 嫩:是指水体肥而不老,易消化的浮游生物种类多,水面有光泽,看起来比较舒展,不凝重。

⑷“爽”是指水质清爽,无浑浊感,水体不清爽是鱼浮头,泛池的主要原因。

18、四看:四看是指“看水温、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类吃食情况”。四看是投饵量的现场确定标准,投饵时应遵照执行。

⑴ 看水温:水温10℃以上即可开食,15℃以上可开始投嫩草、粉碎的贝类和少量配合饲料,水温20℃以上,可逐渐加大投料量,在鱼类发病水温和季节时应限制投料。

⑵ 看水色:池塘水色以“肥、活、嫩、爽”为好,可正常投饵。

⑶ 看天气:天气晴朗,池水溶氧条件好,应多投,而阴雨天溶氧条件差,则少投。

⑷ 看鱼类吃食情况:投料时根据鱼群争食情况适当调整投料时间和投料量,并借正常情况下早上10点鱼群争食情况判断水质的优劣。

19、五定:五定是指“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查”。做好这“五定”是池鱼丰产的重要措施。

⑴ 定质:是指投喂的饲料要新鲜、适口,营养平衡,不含病原体和有毒物质。在生产中,一定要选择优质饲料,不可随意变动饲料配方。

⑵ 定量:是根据鱼体大小,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适当均匀投喂饲料,不能忽多忽少,每天的投饵量要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 般以投饵30分钟左右为宜。

⑶ 定时:指投饵要有一定的时间,应准时投饵。精饲料和配合饲料养殖应根据季节,水温和天气等情况适当调整。高密度养殖投饵应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

⑷ 定位:是指投饵要有固定的位置,使鱼类形成条件反射后方便管理。

⑸ 定查:指鱼类吃食完毕后,一定要检查残饵情况,以便及时判断鱼的吃食情况,以确定鱼类有无反常行为。

20、匀、好、足:在投饵时,应尽量满足这三个基本条件。

⑴ 匀:表示一年中连续不断地投以足够数量的饵料,在正常情况下,前后两次投饵量应相差不大。

⑵ 好:表示饵料、肥料的质量好。

⑶ 足:表示施肥投饵量适当,在规定的时间内鱼将饲料吃完,不使鱼过饥或过饱。

⑷ 必须强调指出,在当前饵料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为了降低饵料成本,充分发挥饵料的生产潜力,应坚持做到一年中连续不断的投喂足够数量的饵料,特别是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应坚持每天投饵,以保证鱼类吃食均匀。渔谚有“一天不吃,三天不长”或“一天不投,三天白投”的说法,形象的说明时断时续的投饵对鱼类生长所带来的影响。据统计,同样的单位投饵量(即每放养1kg摄食该种饵料的鱼类一年的投饵量),年投饵次数比正常少30%-50%(即每次投饵量多),青鱼、草鱼、鲂鱼、鲤鱼、鲫鱼的净产量比正常池低50%,滤食性鱼类的净产量比正常池低30%。因此,投饵必须坚持匀字当头,匀中求足,匀中求好的要求。

上一篇:水仙花怎么养殖方法图片(水仙花的怎么养殖方法) 下一篇:所有养殖图片大全图片搜索(种植养殖图片)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