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带的修剪(五彩锦带的修剪方法)
1. 五彩锦带的修剪方法
不适合在室内养
五彩锦带较为耐寒,其花色艳丽,花期长,绿化效果比较的好。五彩锦带是很好养的开花灌木,不需要经常照顾就可以长得很好。但若想让五彩锦带长势更好,每天需要保证至少有6个小时的光照。
种植五彩锦带需要根据植株的大小挖栽植穴或栽植沟,表土里土要分开放置,若土壤较贫瘠需要客土。苗木在移栽时,不需要带土球,在夏秋两季移栽时需要带土球。栽植前要修剪根系,修剪枝干。
二、五彩锦带的介绍
五彩锦带是落叶亚乔木,株高1至2厘米,枝条扶疏,嫩枝绿色,老枝灰褐色。五彩锦带叶子边缘有锯齿,幼枝及叶脉具有柔毛,花冠五裂,漏斗状钟型。花冠中部以下变细,雄蕊5枚,雌蕊1枚。
五彩锦带可以进行插扦繁殖,扦插分为硬枝扦插和半木质化扦插两种。硬枝扦插时,需要用一年生的成熟枝条,剪成15至20厘米的插穗进行露地扦插。半木质扦插于6月份至7月份进行,剪取半木质化的顶枝作为插穗,可以用生根粉促进生根。
2. 五彩锦带的修剪方法图片
一、合理浇水
五彩锦带比较抗干旱,但是比较害怕水涝,所以浇水时需要注意,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春季生长速度较快,此时需要增加浇水,提供充足的水分来维持生长。夏季时注意喷水降温,还要及时排水涝。
二、定期修剪
五彩锦带要想保持美观的株型,需要根据生长情况来修剪,及时修剪掉其病弱枝和枯枝,花后要及时修剪残花和开花枝。在修剪之后,需要对切口进行消毒杀菌,避免产生新病害。通过修剪,能减少养分的消耗,也能增加透风透光性,促进茁壮生长。
三、土壤要求
土壤是促进生长的基础因素,可以给它提供疏松、透气、排水好、透气好的沙土,可用腐殖土、沙土、珍珠岩混合配制,添加少量的基肥补充养分。栽培养护期间可定期松松土,利于根系吸收水肥。
四、充足阳光
阳光是促进五彩锦带生长的重要因素,需要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不能长期不见光,栽种在向阳处,多见见阳光才能利于生长。
3. 五彩锦带的修剪方法图解
土壤:首先要选择疏松、透气、排水好、透气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这样的土壤才能适合五彩锦带的生长。
水分:五彩锦带抗干旱,忌积水,所以平时浇水的时候,只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夏季高温炎热,可增加水量,可在植株周围喷水来降温。雨季的时候要及时排水,避免烂根。
阳光:五彩锦带喜阳光照射,所以不能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养护。适合植株生长的温度一般为15-35摄氏度之间,花期为18~22摄氏度之间。
施肥:五彩锦带喜肥,除了基本的底肥以外,生长期间还需定期追肥。生长季节可每半个月追肥一次腐熟的液态肥。每隔2年可在早春的时候在根部开沟追肥一次。
修剪:想要保持植株的优美造型,就需要定期对其进行修剪。主要是剪掉病弱枝和枯枝,花后剪掉残花和开花枝。修剪之后对切口进行消毒杀菌,避免病害的发生。通过修剪,能提高植株的观赏性。
病虫害:如果在其枝条上出现茶褐色的病斑并带有黑色小粒点,可每隔半个月喷洒40%多菌灵溶液来防止病害发生;可将病枝剪掉销毁,然后喷药水杀菌;如果发现有蚜虫和红蜘蛛危害,可用乐果喷杀。
4. 锦带花的修剪方法
冬季整理树形时,将过密枝、交叉枝疏去,一般培养2~3年即可成形。
成熟期的养护修剪在早春进行,由于锦带花属于当年分化型,花芽主要着生在1~2年生枝条上,因此,早春修剪要特别注意,一般只需整理杂枝和适当疏剪强枝,其余枝条轻短截或回缩,尽量不用中、重短截,以免刺激发生徒长。
2~3年进行1次更新修剪,去除3年以上老枝,以促进新枝生长
5. 锦带花画法
中国四大园林是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 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历史悠久的中国园林,具有与欧洲古代园林不同的独特体系,无论是帝王营造的皇家园林,还是官宦豪富兴建的私家园林,都刻意追求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颐和园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园内分宫廷区,万寿山和昆明湖三大部份,占地约290公顷。 进东宫门前行,便是以仁寿殿为中心的宫廷区。仁寿殿,曾名勤政殿,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门两旁有两块青石分别象征着孙悟空和猪八戒伫立警卫。殿中平床上设宝座、屏风、掌扇、鼎炉、鹤灯等,屏风上有九条巨龙,226个不同写法的“寿”字。然而,在宫廷区的玉澜堂,却记载着一段皇权失落的凄凉历史,光绪皇后住在玉澜堂后的宜芸馆。宜芸馆西北的乐寿堂,则是慈禧太后的处所。据说,她起居于斯,每天饭费就要花掉白银60两。在仁寿殿北面不远处是德和园,是清代所建三大戏台最大的一个(另处有故宫的畅音阁和承德避署山庄的清音阁),每年慈禧做寿,都有吉祥戏目演出。从乐寿堂往西过邀月门,有一条728米的长廊,这条中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游廊,沿昆明湖北岸向西伸展,如一条锦带将远山近水和园内各种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长廊上8000多幅彩色绘画,构成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洋溢着浓重的民族文化气息。 出长廊,进排云门,面前就是紧依万寿山的排云殿。沿殿两边斜线上行,穿德辉殿,登114级台阶,就到了万寿山的佛香阁。这座八面三层四生檐的佛香阁建在58米高的山坡上,内供接引佛,当年每月朔望,慈禧便在此烧香礼佛。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杰出的代表。 从佛香阁下望,东侧有转轮藏,西侧有宝云阁,又名铜亭。铜亭的铸造用铜207吨,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造型精美,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品。佛香阁往上是颐和园的制高建筑智慧海,俗称“无梁殿”内部结构以纵横交错的拱券支撑顶部,不用柱梁承重,堪称绝活。 万寿山以南,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西部是仿杭州苏堤而建的西堤,将湖面分为东西两半,西堤有六座桥梁,以玉带桥最为有名,远远望去,如玉带轻飘。据说,乾隆皇帝,慈禧太后都爱游西堤。慈禧曾在这里化装成渔婆,命太监李莲英扮成渔公,二人合影留念。与西堤相接的东堤是一道石造长堤,中段有仿卢沟桥而建的十七孔桥,望柱上有神态各异的石狮564只。昆明湖烟波浩渺,气象万千。三座大岛,十七孔桥等与万寿山遥相呼应。 颐和园三大景区,既有湖光山色,又有庭园美景;各式宫殿,寺庙和园林建筑3000余间,不同特点的建筑群落自成一格又相互联系。它巧妙地借西部玉泉山作为它的大背景,把人工建设与自然风光和谐地融汇在一起,从而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作为清代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颐和园记录了宫廷生活的许多史实,反映出清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侧面。万寿山古称瓮山,山下之湖名瓮山泊,明代被喻为杭州西湖,称为“西湖景”,引来不少文人墨客的登临,留下许多优美诗篇。由于这里山青水秀,每至盛夏,十里荷花,香气袭人,这样的佳景不久就被封建皇帝看中而营造御苑。清代在此造园最为集中,最著名的“三山五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完成于彼。其中的清漪园,即颐和园的前身,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筹备庆贺太后60寿辰的名义,乾隆帝大兴土木修建清漪园,瓮山改名万寿山,瓮山泊改名昆明湖。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三山五园”皆化为焦土,所有珍宝也被洗劫一空。慈禧垂帘听政后对清漪园进行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 颐和园造景百余处,虽然寓意繁丰,但突出地体现着皇权与神权的至高无尚,无一处不是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无一处不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丰厚蕴涵。 这座历史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自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数百万人,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 久居宫廷的帝王们都乐此不疲地外出巡视.两千年来历代皇帝为其出行在全国各地修建了许多离宫(又称行宫),至今保存完好的极少.然而,清代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仍焕发着昔日的风采,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发现承德这片地方地势良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又直达清王朝的发祥地——北方,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还可俯视关内,外控蒙古各部,于是选定在这里建行宫.康熙42年开始在此大兴土木,疏浚湖泊,修路造宫,至康熙52年(1713年)建成36景,并建好山庄的围墙.雍正朝代暂停修建.乾隆6年(1741年)到乾隆57年(1792年)又继续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庄新增加乾隆36景和山庄外的外八庙,形成界墙内约占地564公顷,其规模壮观,是别具一格的皇家园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古代园林建筑杰作. 山庄根据地形划分为四大景区: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建有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洲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富有一派江南景色;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山岳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 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山庄营造,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 山庄融南北建筑艺术之精华,园内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计策,简朴适度,与京城的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避暑山庄之外,半环于山庄的是雄伟的寺庙群,它象征民族团结和中央集权.清朝建国初期,就奉行扶持喇嘛教的政策,以此笼络中国的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为此在营建避暑山庄的同时,在其周围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庙群,供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及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这些庙宇多利用向阳山坡层层修建,主要殿堂耸立突出,雄伟壮观.普宁寺是仿新疆伊犁固尔扎庙修建.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前者仿拉萨布达拉宫后者仿扎什伦布寺修建.这些建筑艺术形象既反映了民族团结,又起到民族间建筑文化交流的作用.山庄周围寺庙,环山庄半圆建成,呈众星捧月之势,政治寓义十分明确.从收效看也确实是"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如今,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早已对外开放,每年盛夏季节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前去观光.1994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以独特的风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拙政园位于娄门内东北街178号,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据记载,此前园址一带曾有不少名士第宅——三国时有吴郁林太守陆绩宅第,东晋时有高士戴颙园居,晚唐有诗人陆龟蒙宅,北宋时有山阴县主薄胡稷言五柳堂,元代建有大弘寺,张士诚据苏时,其婿潘元绍在此建驸马府。明御史王献臣解官隐苏州,于正德四年,以原大弘寺址为基础,拓建为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名“拙政园”。 王献臣死后,园宅屡易其主,或属私家宅第,或为官府衙署,几经分合兴衰。先是其子一夜巨赌,将园输给徐氏。徐氏居此园五世,后家道衰而其园废 。崇祯四年,侍郎王心一购得园东部荒地十余亩,别营归田园居。清初,钱谦益曾构曲房于园西部安置爱妻柳如是。顺治十年,大学士海宁陈之遴购得此园,重加修葺,备极侈丽。内有宝珠山茶三四株,花妍色鲜,江南仅见,最为时人称道,吴梅村题有《咏拙政园山茶花》长歌。康熙元年,园没入官府,先后为驻防将军府、兵备道行馆。后为吴三桂女婿王永宁居所,构筑斑竹厅、娘娘厅、楠木厅等,雕龙刻凤。康熙十八年,改为苏松常道署。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南巡曾游此园。乾隆初年,园中部归太守蒋欹,葺旧成新,名“复园”;西部归太守叶书宽,名“书园”。后又属程、赵、汪等姓。嘉庆二十五年,又归平湖吴敬,时称吴园 。咸丰十年,太平军入苏,忠王李秀成以西部潘宅、西部汪宅为忠王府,拙政园全部归属王府范围。同治二年,清军攻占苏州,园中部作价入官,为巡抚行辕。同治十年冬,江苏巡抚张之万入居吴园,同治十一年改为"八旗奉直会馆",园仍名“拙政园”。光绪三年,园西部归富商张覆谦,改名“补园”。 辛亥革命时,曾在拙政园召开江苏临时省议会。1938年,日伪江苏省政府在此办公。日本投降后,一度作为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校舍。解放后,曾由苏南行署苏州专员公署使用。1951年拙政园划归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当时,园中小飞虹及西部曲廊等处已坍毁,见山楼腐朽倾斜,亭阁残破。苏南文馆会筹措资金,按原样工修复,并连通中西两部,1952年10月竣工,11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1954年1月,园划归市园林管理处。1955年重建东部,1960年9月完工。至此,拙政园东、中、西三部重归统一。 拙政园历时400余年,变迁繁多,或增或废,或兴或衰,历经沧桑。现存建筑大多为太平天国及其后修建的,然而明清旧制大体尚在。该园规模之宏大,为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之首,占地5.195万平方米,园分东、中、西三部分,南有住宅一区。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水分血脉。水是拙政园的灵魂,水面占全园面积的1/3,有聚有分,或静或动。聚处浩淼旷荡,如"远香堂"北面,池中列岛两座,贯一短堤小桥,遥望山林苍莽,湖水渊波;分则迂回曲折,如"小沧浪"水院,曲岸湾头,水流曲折,来去无尽,若隐若现,有深壑藏幽之感。 园东部疏朗自然,野趣横生。池水萦绕,岗屿错落,芳草遍地,林木葱郁。黑松、金桂、青枫、香樟、玉兰等古木佳树广植园中,与竹坞曲水、平岗远屿相映照,顿生古旷、山野之趣。园中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放眼亭(亦称"补拙亭")等。天泉亭中有一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弘寺遗物,名"天泉"。 园的中部长廊迂回,亭阁疏朗,水面弯环,园中有园,系全园精华之所在。倚虹亭又称东半亭,依墙而筑,三面临空,廊如卧虹。西半亭以月洞门通往西部,题额“别有洞天”。“倚虹桥”长不逾丈,雕镂古朴,系明代遗构。主亭“远香堂”古朴精美,屹立于山池之间,透过窗格,四周景物尽收眼底。远香堂东有土石假山一座,山顶有"锈绮亭",亭内悬有“晓丹晚翠”额。山南有"枇杷园"小院,布局简洁,内有玲珑馆和嘉实亭,枇杷、芭蕉、竹丛与山石、亭馆相掩映,闲适风雅,独具魅力,为有名的园中之园。 院东有 "听雨轩"自成园落。山东以花墙为隔,为又一闲亭小院"海棠春坞"。有倚虹亭西眺,亭桥贴水,绿阴蔽岸,报恩寺塔遥遥相望,波光塔影,为园林接景一绝。"小飞虹"廊桥跃然清流之上。旱船"香洲"集亭、轩、楼于一体,玲珑别致。此外,梧竹幽居、倚玉轩、荷风四面亭、得真亭、小沧浪、志清意远、玉兰堂、见山楼等俱为佳构。园西部台馆分峙,水廊起伏。中为一"之"字形水池,池东有一波形曲廊沿墙挑出水面,人行其上,宛如凌波踏水。池南主厅为鸳鸯厅式,北名"三十六鸳鸯馆",南称"十八曼陀罗花馆"。曼陀罗花即山茶花,因馆南小院种有山茶名种"十八学士"而得名。池南端有八角形"塔影亭",倒映水中,宛如宝塔。从亭顶窗格到地面,都拼成八角形图案,是园中最精美的建筑物之一。园西竹篱笆内系1954年辟建的盆景园,现有树桩盆景50余种计700余盆,有老梅、迎春,山茶、紫藤、杜鹃、石榴、紫薇等,千姿百态,极具风韵。其余还有留听阁、笠亭、与谁同坐轩、拜文揖沈之斋(倒影楼)、宜两亭诸胜。 拙政园初建时"广袤二百余亩,茂树曲池,胜甲吴下",共有若墅堂、梦隐楼等31景。嘉靖十二年文征明作《王氏拙政园记》,依园中景物绘图31幅,各系以诗。现拜文揖沈之斋内嵌有清代所镌文氏园记。 园中部枇杷园以南的住宅建于清代,主要建筑为康熙年间遗构。中轴线上有轿厅、大厅和两进楼厅,其间还有砖雕门楼、明代紫藤,外有隔河照墙。东路有鸳鸯花篮厅、四面厅等。此宅于1992年辟为苏州园林博物馆。 留园:大阊门外留园路,明中叶为徐泰时“东园”,清嘉庆间(约公元1800年左右)刘恕重建,以园中多白皮松,故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园中旧有十二峰,为太湖石之上选。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间归盛康,易名留园。园占地五十市亩,面积为苏州诸园之冠。 是园可划分为东西中北四部,中部以水为主,环绕山石楼阁,贯以长廊小桥。东部以建筑为主,列大型厅堂,参置轩齐,间列立峰斧劈,在平面上曲折多变。西部以大假山为主,漫山枫林,亭榭一二,南面环以曲水,仿晋人武陵桃源。是区与中部以云墙相隔,红叶出粉墙之上,望之若云霞,为中部最好的借景。北部旧构已毁,今又重辟,平淡无足观,从略。 中部:入园门经二小院至绿荫,自漏窗北望,隐约见山池楼阁片断。向西达涵碧山房三间,硬山造,为中部的主要建筑。前为小院,中置牡丹台,后临荷池。其左明瑟楼倚涵碧山房而筑,高二层,屋顶用单面歇山,外观玲珑,由云梯可导至二层。复从涵碧山房西折上爬山游廊,登“闻木樨香轩”,坐此可周视中部,尤其东部之曲溪楼、清风池馆、汲古得绠处及远翠阁等参差前后、高下相呼的诸楼阁,掩映于古木奇石之间。南面则廊屋花墙,水阁联续,而明瑟楼微突水面,涵碧山房之凉台再突水面,层层布局,略作环抱之势。楼前清水一池,倒影历历在目。自闻木樨香轩向北东折,经游廊,达远翠阁。是阁位置于中部东北角,其用意与拙政园见山楼相同,不过一在水一在陆,又紧依东部,隔花墙为东部最好的借景。小蓬莱宛在水中央,濠濮亭列其旁,皆几与水平。如此对比,容易显山之峻与楼之高。曲溪楼底层西墙皆列砖框、漏窗,游者至此,感觉处处邻墟,移步换影,眼底如画。而尤其举目西望,秋时枫林如醉,衬托于云墙之后,其下高低起伏若波然,最令人依恋不已。北面为假山,可亭六角假山之上,其后则为长廊了。
6. 五彩锦带用什么嫁接
五彩锦带主要分布在辽宁地区,是比较耐寒的树种,长势强,花色艳丽,花期长,绿化效果较好。它属于落性亚乔木,株高约1-2米。嫩枝颜色为绿色,老枝为灰褐色。叶片对生,形状 为椭圆形 。花冠为漏斗状钟形,聚伞花序。它通常是通过扦插,压条或者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的,成活率比较高。
7. 五彩锦带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土壤
五彩锦带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能耐瘠薄土壤,但是怕水涝,所以要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要求土壤深厚、湿润而腐殖质丰富,这样的土壤最适合锦带花的生长。
2、浇水
五彩锦带花生长季节要注意浇水,在春季重新生长时,要逐步增加浇水量,保持盆土湿润。夏季高温时,可以适当多浇水保持充足水分并喷水降温。由于锦带花怕水涝,在雨季要注意防涝。每月要浇1至2次透水,以满足生长需求。
3、光照
五彩锦带喜阳光照射,所以不能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养护。适合植株生长的温度一般为15-35摄氏度之间,花期为18~22摄氏度之间。
4、施肥
五彩锦带花喜欢肥沃的土壤,盆栽时可用园土和砻糠灰混合,并施入少量的基肥。锦带花在生长季每月要施肥1-2次,肥料可以选择腐熟的液态肥。每隔2年至3年还要于冬季或早春的休眠期在根部开沟施一次肥。
5、温度
五彩锦带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5-35度之间,花期适宜温度18~22度之间。较耐寒,北方地区也可以露地越冬,可以在背风向阳处。
6、修剪
锦带花对春旱与春寒敏感,易干梢,故花前应剪除干枯枝条,盛花后及时剪除花枝,以促进枝条生长。老枝寿命短,需从基部重剪更新。
7、病虫害
如果在其枝条上出现茶褐色的病斑并带有黑色小粒点,可每隔半个月喷洒40%多菌灵溶液来防止病害发生;可将病枝剪掉销毁,然后喷药水杀菌;如果发现有蚜虫和红蜘蛛危害,可用乐果喷杀。
8. 五彩锦带如何修剪
想要保持植株的优美造型,就需要定期对其进行修剪。主要是剪掉病弱枝和枯枝,花后剪掉残花和开花枝。修剪之后对切口进行消毒杀菌,避免病害的发生。通过修剪,能提高植株的观赏性。
五色万代锦的修剪方法比较简单,和其他龙舌兰一样,只需要将底部的老叶剪去即可。如果植株患病的话,也可以将生病的叶子剪掉,并集中烧掉,以免病菌传播。另外,修剪后需要擦拭流出的汁液,以免其吸引蚊虫。
9. 五彩锦带的种植方法
要
根据生长情况来修剪,及时修剪掉其病弱枝和枯枝,花后要及时修剪残花和开花枝。提供疏松、透气、排水好、透气好的沙土,栽培养护期间可定期松松土。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栽种在向阳处。
10. 锦带花开花后怎样修剪
锦带花是一种忍冬科的灌木植物,在我国华北地区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是一种观赏性较高的花卉。运用于各种园林中,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并且还能够作为盆栽放在家中养护,其经济价值也比较可观。那么锦带花该如何养殖呢?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锦带花的养殖方法好注意事项吧!
1、土壤选择
在养殖锦带花之前,我们首先要选择好锦带花的养殖土壤。虽然锦带花对土壤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能够在较为瘠薄的土壤上正常生长,但是它的耐涝性时非常差的。而且一个优质的土壤环境对于锦带花的生长也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我们要以排灌正常、腐殖质丰富、土层深厚的土壤为主,土壤还要有着良好的通透性,可让锦带花正常生长,保证锦带花的开花率及花朵品质。
2、水肥管理
在养殖锦带花时,追肥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锦带花养殖之前,便要向土壤内施入充足的基肥,如果基肥充足的话,那么在其养殖前期是不用太注重追肥工作的。一般在生长期两周左右追肥一次即可,肥料一般以有机肥或者是复合肥为主。在浇水时,要随着锦带花的生长而适当改变浇水量。在萌芽期的时候,要逐渐提高,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高温水分蒸发快,因此要注意向叶片进行喷水,避免因为缺乏水分导致锦带花叶片发黄。
3、合理修剪
锦带花的长速是比较快的,而且枝条再生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因此我们在养殖过程中还要做好修剪工作,如果没有及时修剪的话,那么枝条过多,生长过于茂盛的话会导致植株内部过于郁闭,影响内部枝条的生长。因此应在冬季等锦带花生长速度较慢的时候进行修剪,修剪对象以残花枯枝,病虫害枝条为主。既能够提高植株内部通透性,又能够避免消耗过多的养分,保证锦带花第二年的生长能力。
4、注意事项
在养殖锦带花的时候,我们要着重注意控制好温度,锦带花喜欢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适温应控制在20-30度左右,在花期的时候,温度要逐渐降低,保持在20度左右即可。夏季要做好降温工作,冬季则要注意防寒保暖。然后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虽然锦带花的病害比较少,但是也容易受到红蜘蛛、蚜虫的虫害的威胁。因此我们要注意做好这些虫害的预防与防治工作,保证锦带花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