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花卉展(日本花卉节)
1. 日本花卉节
世界三大花都是荷兰,哥伦比亚和中国昆明。
荷兰
世界鲜花王国---荷兰,荷兰有“欧洲后花园”的美誉,其潮湿的沙质土,最适合地下茎类鲜花生长。玫瑰、菊花、水仙、风信子等花卉路边随处可见,郁金香更被奉为国花。
荷兰是欧洲的花园,鲜花之国,是种植葱属植物的全球领袖,有大约44430英亩鲜花,花卉产量占荷兰农业总产量的3.5%。而郁金香是其中种植最广泛的花卉,也是荷兰的国花,是美好、庄严、华贵和成功的象征。 荷兰花卉品种繁多,现有鲜切花品种5 500种,盆栽植物2000多种,庭院植物2 200种。主要鲜切花有:玫瑰、菊花、香石竹、郁金香、唐菖蒲、百合、非洲菊、六出花、洋兰、小苍兰等。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哥伦比亚鲜花约占美国进口花卉的59%。同时,哥伦比亚还是全球最大的康乃馨生产国。
昆明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享有“金斗南”之称。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现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花都。云南省80%以上的鲜切花和周边省份、周边国家的花卉入场交易。在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中占据70%的市场份额,出口46个国家和地区,有全国10枝鲜切花7枝产自云南之说。多年来借助“斗南”花卉这一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效应和市场优势,斗南已成为中国花卉市场的“风向标”和花卉价格的“晴雨表”。
2. 日本的赏花节
2018东京赏樱时间表
日本赏花最佳观赏期:4月2日-4月9日
上野公园是东京最有名的赏樱圣地,这里的樱花规模大,品种多,1300多株各品种的樱花树千姿百态。作为传统经典的赏樱胜地,上野的名声早已远播海内外。也有不少人来这里观赏夜樱,大家带着精致的自制便当,和亲朋坐在树下聊天、小酌,看着孩子们在樱花雨中追逐,奔跑。
3. 日本 花火节
比较有名的烟火节有两个:
一是澎湖花火节,二是台北大稻埕音乐烟火节。
这二者都是举办较久,且小有知名度的。
前者时间约在每年四月到六月,实际施放日期请洽澎湖县政府旅游处公告。
後者则还在规划,根据四月初的新闻报导,因为受去年新北市八仙尘爆影响,以及台北市长本人不喜欢一次性烟火(放一天的烟火,只有一天的效益),这次倾向转型音乐为主轴,并且拉长时间为期2个月。至於实际如何,还要等台北市观传局规划,时间不外乎暑假或九月。
4. 日本桃花节
每年的三月三日,是日本的桃花节,亦称偶人节。偶人节是日本的传统节日,又称为女儿节或桃花节。
偶人节是日本的传统节日,又称为女儿节或桃花节,源于中国。据说古时中国4日历的3月上旬,人们会来到河边洗手和脚,把罪孽、污秽、厄运洗,求得平安。到汉代己渐渐演变成在河边咏诗、饮酒,享受湖光春色了。
5. 日本花魁节
身处秦楼楚馆的女子,身份也有高低之分,一般来说最受欢迎的女子有个别名叫花魁,她受到了无数男子的追捧,甚至连馆中老鸨都要巴结花魁,在老鸨看来这可是摇钱树啊。
除了我国古代的花魁之外,日本的花魁文化更加浓重,日本历史上花魁和游廊占据的比例非常大。花魁是日本江户时代对高级游女的称呼,日本花魁的地位一般较高,即便是达官贵人想要目睹一位花魁的容颜都需要进行三次试炼。那时的花魁财名双收,甚至影响了日本的文化历史。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的妓女唤作游女,是一个合法职业。
6. 日本花祭节
我已经在网上找到了,第二部的名字叫做<封印的卡片>,里面我已经看了几集了,详细信息如下:封印的卡片是《魔卡少女樱》又名《百变小樱》或《库洛魔法使》《CardCaptorSakura》的第2部剧场版,第1部没有名字,大家公认为《香港之旅》。《封印的卡片》紧接在TV版70集后,是整个故事的大结局(不过后面还有一部同时上映的剧场版3,但与整个故事无关)
故事讲述李小狼回到香港4个月(正好是暑假)友枝市正要举行“抚子花祭”小樱正好在话剧中扮演公主。
一天小樱从学校排练回家,发现艾利欧的家已经拆除,盖上了游乐园,但却遇上怪事,她感觉到本应全部收集完的库洛牌的气息,跟这气息却撞上了小狼,原来他刚好和莓铃受知世邀请,来到日本。小狼临走前,曾向小樱表白,小樱却一直没有回复,小樱准备表明自己的心意,但却一直被打断。这时怪事开始接二连三的发生,邮箱和桥都消失了。当小樱知世小狼和莓铃四人来到游乐园时,小樱和小狼再次感觉到了库洛牌,两人追入镜子迷宫里看见了一个女孩(库洛牌),小樱发动攻击却完全无效,反而使用过的小樱牌被她夺走后一起消失了。小樱回到家,艾利欧打来了电话,告诉小樱那就是最后一张库洛牌,让万物消失的“无”(nothing),收服的唯一方法要用最珍贵的感情去交换。
由于扮演王子的山崎受伤,王子就有小狼扮演。表演刚达到高潮,“无”出现了,拿走了42张小樱牌,顿时,街上的人集体消失。知世莓铃小可月也在随后的战斗中一个一个的消失,因为无牌专门对服其它52张库洛牌,所有小樱,小可和月都对她无法造成伤害,只有小狼的魔法才起来作用,但魔法差距实在太大,还是败下镇来。小樱以为小狼消失(小狼本应消失,但后来又突然出现,这一直是一个迷)愤怒的追赶“无”却连最后的一张牌也被夺走。小樱明白了“无”的孤独,用真情打动了她,最后终于收服,但“无”却拿走小狼的感情交换,这时小樱才大声表白出来,可已经迟了。
奇迹还是出现了,小樱自己创造的“爱”牌响映了感应,与“无”合体成为“希望”(hope)牌,小狼的感情恢复,所有的人都回来了。小樱高兴的跳起,投入小狼的怀抱。
所出现的歌曲:
1.谢谢(丹下樱)
2.快来到这里(岩男润子)
3.明日旋律图片如下:封印的卡片是《魔卡少女樱》又名《百变小樱》或《库洛魔法使》《CardCaptorSakura》的第2部剧场版,第1部没有名字,大家公认为《香港之旅》。《封印的卡片》紧接在TV版70集后,是整个故事的大结局(不过后面还有一部同时上映的剧场版3,但与整个故事无关)
故事讲述李小狼回到香港4个月(正好是暑假)友枝市正要举行“抚子花祭”小樱正好在话剧中扮演公主。
一天小樱从学校排练回家,发现艾利欧的家已经拆除,盖上了游乐园,但却遇上怪事,她感觉到本应全部收集完的库洛牌的气息,跟这气息却撞上了小狼,原来他刚好和莓铃受知世邀请,来到日本。小狼临走前,曾向小樱表白,小樱却一直没有回复,小樱准备表明自己的心意,但却一直被打断。这时怪事开始接二连三的发生,邮箱和桥都消失了。当小樱知世小狼和莓铃四人来到游乐园时,小樱和小狼再次感觉到了库洛牌,两人追入镜子迷宫里看见了一个女孩(库洛牌),小樱发动攻击却完全无效,反而使用过的小樱牌被她夺走后一起消失了。小樱回到家,艾利欧打来了电话,告诉小樱那就是最后一张库洛牌,让万物消失的“无”(nothing),收服的唯一方法要用最珍贵的感情去交换。
由于扮演王子的山崎受伤,王子就有小狼扮演。表演刚达到高潮,“无”出现了,拿走了42张小樱牌,顿时,街上的人集体消失。知世莓铃小可月也在随后的战斗中一个一个的消失,因为无牌专门对服其它52张库洛牌,所有小樱,小可和月都对她无法造成伤害,只有小狼的魔法才起来作用,但魔法差距实在太大,还是败下镇来。小樱以为小狼消失(小狼本应消失,但后来又突然出现,这一直是一个迷)愤怒的追赶“无”却连最后的一张牌也被夺走。小樱明白了“无”的孤独,用真情打动了她,最后终于收服,但“无”却拿走小狼的感情交换,这时小樱才大声表白出来,可已经迟了。
奇迹还是出现了,小樱自己创造的“爱”牌响映了感应,与“无”合体成为“希望”(hope)牌,小狼的感情恢复,所有的人都回来了。小樱高兴的跳起,投入小狼的怀抱。
所出现的歌曲:
1.谢谢(丹下樱)
2.快来到这里(岩男润子)
3.明日旋律其实苺铃与小狼已经订婚了,但是苺铃知道小狼喜欢小樱,于是就取消了婚约......
7. 日本撄花节
樱花祭
每年三月十五日至四月十五为樱花节,也称作樱花祭。己有一千余年历史。樱花自开花至花残只有七天。也有称作(樱花七日)的说法。是日本自南至北樱花开放的季节,人们在樱花树下摆上丰盛的酒宴,或合家欢聚一堂,或邀请三五好友,一边吟诗作画,一边开怀畅饮,一醉方休。青年男女们在樱花丛中追逐嬉戏,谈情说爱,更多的人是携带米酒和樱花等,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
8. 日本花灯节
1月7日 袁政府正式照会日、英两国,声明取消战区,请撤退英、日军队,日本仍不撤兵。
1月18日 日本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
1月 袁世凯以大总统令公布《颁定教育要旨》。
1月9日 一战中,丘吉尔组织的加里波利战役开始。
2月
2月11日 中国留日学生千余人,抗议日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
2月15日 北京市政府公布《权度法施行细则》,开始施行度量衡标准。
2月20日 留日学生代表回国,参加抵制活动。
2月 李大钊散发《警告全国父老书》。
2月伍连德等在上海成立了全国性的中华医学会。
3月
3月14日 日派3万人来华威胁,外交部向日使提出质问。
3月24日 上海4万人在张园召开反对“二十一条”大会,并发起抵制日货运动。
4月
4月1日 上海掀起震动全国的储金救国运动。
4月 湖南大王岩煤矿工人为反对延长工作时间,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
4月9日,张弼士率中国代表团启程赴美参加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
4月12日 台湾余清风发起抗日暴动。
4月13日 珠江上游堤围崩决,造成广州空前大水灾。避水商民因午炊失慎又造成特大火灾。
5月
5月9日 袁世凯屈服日本,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同日 各城市纷纷集会,拒不承认“二十一条”,誓雪国耻。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各学校每年以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
5月13日,汉口日侨准备举行提灯会,庆祝日本所取得的“外交胜利”。当地学生和商民怒不可遏,群起捣毁日本商店。
5月15日 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的虹口靶子花园隆重举行。
5月23日,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以后与奥地利开战,
在意大利与奥匈帝国交战的第一天,奥地利飞机轰炸了意大利亚德利亚海岸上的7个城市。意大利于5月22日下午8点15分向奥地利宣战并下达总动员令。宣战及总动员令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热烈的响应。
当月初,意大利退出3国同盟。3天前,内阁获得了战时的一切权力,德国召回她的驻罗马大使,与奥地利共同对意大利作战。意大利已经同英、法、俄联合起来反对同盟国。德奥阻止3万多名意大利人离开这两个国家回国参战,这已在意大利国内引起了强烈愤慨。
奥地利首先发起攻击。奥地利飞机轰炸了亚得里亚海岸的威尼斯、波托、
科尔西尼、安科纳和其它四个地方的军火库。据报,意大利高射炮击退了奥地利的飞机,然后,两艘奥地利战舰参加了进攻。据意大利最新报道,奥军战舰被意方鱼雷艇击退。
意大利在两个关键地点准备战斗,其中之一是亚德里亚海,奥地利海军已经在那里部署了舰队。但是,意大利相信它自己的舰队更为强大。意大利同奥匈帝国接壤的西北边界是另一个易受攻击的前线。在那里,国王维克多·伊曼纽尔的军队面临着奥地利善于山地作战十分难于对付的部队,他们还可能得到德军的增援。
9. 日本花卉节是哪些
在日本学会"送礼"也是一大学问,因为"礼"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直接起到一种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的作用,加之"礼尚往来"的传统习俗,使得日本社会的相互馈赠礼品之风盛行。人们在社交生活中不仅非常重视送礼,而且也十分讲究"还礼",无论是访亲问友还是做客赴宴,都要随身携带相应的礼物。
"送礼"和"还礼"的费用因此成了每个日本家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开支。
日本人的赠答行为是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感谢,是报恩的义理,是亲朋好友间善意的交换,是为了保持体面的社交,是希望得到回报的一种投资等等,有着各种各样的意味。并不仅仅局限于某种单纯的物质上的往来,而是人们在心理上更多地期望着得到某种形式的回报,因为在这种交换中传统的对等原则始终发生着作用。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应答酬谢的送礼外,全国还有统一的季节性送礼习俗,这就是每年的岁末(岁暮)和仲夏(中元)。
所谓"中元"说的是,道教在7月15日这一天要祭祀土地神。与佛教的盂兰盆节合在一起,成为一年一度的节日。这时为了供奉死者,亲朋好友们有带着米、面、冷面、果子等食品来看望的习惯。
岁暮则始于年末之际,孩子们带着饼、米、鱼等食品来祝贺看望健在的父母。到了明汉时期,这种赠答的对象逐渐推广开来,形成了馈赠客户、上司和帮助过自己的人的人风俗,回赠的风气也同时形成,馈赠物品也由手工制作的东西变成了商品。
岁暮主要是上级给下级、长辈给晚辈、大人给孩子及孩子的老师送礼,以示关怀。
仲夏则主要是下级给上级、晚辈给长辈及关照过自己的人送礼,以表谢意。
商店的中元·岁暮大卖出加速了这一习惯的发展,出现了百货商店后这一风气则更加盛行了起来。现在,几乎所有的百货商店和超市都设有赠物用品专柜,并且商店还代为送货,通过利用电视、广告、购货征询单等方式进行宣传和主动向企业推销以及举行订货会等各种营业活动,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商战。
日本的礼品业为此而十分发达,每到"中元"、"岁暮"之时,各大百货商店都要推出各式各样不同档次和价格的馈赠礼品供人们挑选;而且礼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有包装精美的日常生活用品、食品、酒类、饮料、鱼贝海鲜和工艺品等。商店根据客人的需要还同时提供免费送货的服务,消费者只要填写一份送货单即可,十分方便。
日本人喜欢送名牌货,因为当礼品对受礼人一时无用时,他还可将名牌礼品再转送给别人,使礼品发挥转赠的作用。一般说来,喜事送慰问品或海产品等,丧事送茶叶等素食,也有的时兴送现金,但要在装现金的信封上注明赠送数量和目的。
日本人的礼品十分讲究包装,往往要包上好几层后,再按一定的规格系上一条缎带或精美的纸绳。
日本人认为,绳结之处有人的灵魂,标志着送礼人的诚意。喜庆送礼结剪刀状红白纸绳,预示吉庆之路愈走愈宽;丧事则结钳状墨白纸绳,希望丧事不再降临。此外,日本人送礼时总喜欢在礼品上写上"粗品"两字以示客气。商店也备有印着"粗品"两字的包装纸供人们送礼时选用。
日本人送礼时一般不用偶数,这是因为偶数中有"4"。这样,久而久之,人们对2、4、6的数字失去了兴趣,转而喜爱上了单数,尤其是3、5、7这三个单数,但切勿送数字为"9"的礼物,因为那样会引起误会,以为你把他看成了强盗。向人家表示祝贺,或是在生日、毕业典礼、母亲节、教师退休、看望病人时大多送鲜花。
但日本人忌讳送菊花和盆景花给病人,因为菊花通常是供在坟墓和灵牌前的,而盆景花意味着"扎根",日语中的"扎根"与"卧床不起"是同音词。
当收到礼品时要立即还礼,回赠礼品的价值应和赠礼价值相等。但生孩子时要在7天后再还礼,办丧事时还礼要推到35天或49天之后进行。
对别人买的东西不要问"多少钱?"即便是知道了多少钱,也不能说"真便宜",因为日本人不这样说,认为这很失礼。
日本人在平时的互赠礼品时,还喜欢将自己用过的东西赠送给对方,以示情深和尊敬。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举止无不遵循着一定的准则和格式,几乎已达到了规范化和程式化的程度。
就是在家里夫妻间和父母子女之间也都以礼相待,相敬如宾。"早安"、"晚安"、"谢谢"、"辛苦了"等一类的客套话天天都要挂在嘴上。无论是谁,外出离开家门时,总要说句"我走了",回来的时候又必定要打招呼"我回来了"。家里人总要相应地说"路上小心"、"回来啦"等寒暄语。
甚至连一日三餐也都规定了用餐前的程式化的用语,饭前要说"ITADAKIMASU",饭后要说"GOCHISOSAMA"。对外国人来说,这两句话大概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如直译出来定然索然无味了。
日本人称呼自己的亲属时也常使用表示谦虚的自谦语以贬低自己,如愚父、荆妻、豚儿等。
尤其是中年男子习惯于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愚妻",并说她做事无条理,烹调技术也不高。接着又说自己的孩子正在读书,脑子不聪明,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最后说自己,没受到教育,无知也无能等等。在日本人看来,贬低自己是为了抬高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也是一种礼物。
"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日本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就像"圣旨"一样支配着日本人的思想和行为。无论做什么事,日本人都要想"这样做是不是会给别人添麻烦",凡是会给别人添麻烦的事,日本人是决不会去做的,如果因为自己的一时不慎而麻烦了别人,日本人会立刻"改过"并当面赔礼道歉和承担相应的责任的。
日本人的等级观念很强,可以说脱离了等级日本社会就会因无章可循而乱套,等级已经成了日本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规范。日本人居室中的传统摆设形式就很清楚地反映出这种等级差别。最高的座位总是居中,背后是壁龛,布置着彩饰和花卉,最低的座位最靠近房门。
这种布置永远是一个一个地由上而下排列下来,不论举行何种性质的集会,与会者各自谦让一番后,最终总是按最恰当的等级次序入席。
日本人在与人交谈时很少注视对方的眼睛,大多是看着对方的鼻尖。特别是对上司和长辈,常常要垂目低视。也有人闭上眼睛表示洗耳恭听。
当与他人对视时,有些人会感到难为情而赶紧移开目光。当冒犯或妨碍他人时,要马上说"对不起",以示歉意,如果不这样,彼此关系往往会搞得很僵。
下级同上司在一起时,在上司没讲完之前一般不能插话。说话方式多是围绕所商讨的事项交换看法,以求得意见的一致。
人们很重视交谈的气氛并琢磨对方的立场和看法,有时就是自己不同意,也会因考虑到彼此的关系和对方的处境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迎合对方。即便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时,日本人也不喜欢争执,往往习惯于避免正面冲突,拐弯抹角地说"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是……",并将自己的理由陈述一下。
还常说:"我倒无所谓,只是社长说……",或"某某先生三番两次这样说,所以……"等等,往往推出第三者来婉转地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在日本,一个人如过分强调自己的主张,往往会被周围的人视为不成熟,日本人认为,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能靠权力和以势压人,而应采取和蔼的态度。
而对觉得行不通的事就干脆别开口。
对他人的要求、请求,如果日本人说"请让我考虑一下"的话,通常则意味着否定。而且事后对方若不催促答复,多不会告知考虑的结果的。
遇上尴尬局面时,日本人出于礼节一般是继续留在那里,静静地忍耐,而不会公开表示抵触或退席。
通常人们或是想办法改变一下气氛,或是无可奈何地忍耐下去。人们很注重揣度当时的微妙气氛。
在学校是按年龄(年级),在单位则按经验(进入单位的年限而非年龄)将周围的人划分为"前辈"和"后辈"。"前辈"和"后辈"的关系一旦确定,"前辈"就要处处关心和体谅"后辈",作为报答,"后辈"要对"前辈"表示服从和尊敬,这已成为缔结人际关系的规则,人们都自觉与不自觉地遵守。
由于彼此关系清楚,权责分明,因此日本人的人际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被整理和安排得十分妥贴而得体,在群体中,无论谁都能迅速地找到和发现自己的位置,并得到周围人的普遍认可和承认,从而做到各就各位,安分守己,群而不乱。日本的人际关系就这样从最底层开始,就具有了一定的末端组织结构,而这种结构又是靠一定的礼节规程来框定的。
。
10. 日本花卉节事活动
3-6月份开花,日本长寿梅一般一年只可以开花一次,花期集中在春季额3-6月份,花朵颜色多为白色或者是红色的,花朵多是3-5朵簇生,花瓣为倒卵形,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日本长寿梅是一种充满生机的花卉植物,有着寿比南山、蓬勃向上、福寿绵长的花语含义。
11. 日本花朝节
二月份的节日有:圣烛节、世界湿地日、世界抗癌日、国际声援南非日、国际气象节、日本的建国日、情人节、台湾的和平纪念日、龙抬头、国际母语日。1、情人节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这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的节日 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
2、国际气象节每年的2月10日为国际气象节,在1991年2月10日,在法国巴黎附近的一个叫依西·雷莫里诺的地方举办了第一个国际气象节。
3、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4、世界癌症日世界癌症日是由国际抗癌联盟于2000年发起的,活动时间定于每年的2月4日,旨在倡导新的方法促进各组织间的合作,加快癌症研究、预防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为人类造福。
预防癌症和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是“世界癌症日”反复出现的主题。5、世界湿地日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