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赤楠盆栽怎么养护(小叶赤楠木的养护方法)
1. 小叶赤楠木的养护方法
小叶赤楠的桩型不但独特,并还是叶小枝密之命,且四季常绿,木质也是较为坚硬的一种树木类型。由此,比较受到众多盆景爱好者的喜爱。然而,很多朋友在养护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很容易出现缩枝的情况,给人造成一种小叶赤楠不容易久养的问题。
根据小叶赤楠原本生长地的情况来看,它更加喜欢偏酸一些的壤土,在栽培过程中可使用河沙、搭配黄土进行栽植。施肥的配合也要跟上,交替使用饼肥、人畜粪、复合肥是个不错的方法,能够养分较为均匀,可以给予它各种微量元素的有效补充。
2. 小叶赤楠怎样养护
小叶赤楠对于光照没有较高要求,既喜欢光照充足环境又具有一定耐阴性,所以在北方进行养殖时候可以将其摆放在光线明亮处,夏季可摆放在半光半阴位置上,避免强烈直射光暴晒。
小叶赤楠喜欢生长在湿润环境中,在北方天气是比较干燥的,所以要经常进行喷水,来达到空气和盆土湿润状态。冬季之前要浇足水,不能出现干冻现象。每次浇水要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3. 小叶赤楠木的养护方法和管理
赤楠它是常绿植物,可盆栽室内养殖,不但能装饰家居环境,还寓意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赤楠可以送给朋友,也可送给同事,代表着美好的祝福。赤楠盆景可修剪造型,也可栽植到庭院中,或者是配植于草坪林缘、假山等地。
4. 小叶赤楠可以放在室内养吗
缺少光照。
室内养殖的小叶赤楠,有可能因为缺少光照,在秋天时,染上白粘菌。可以使用工具把白粘菌刮干净,移到光照好的环境里,接受阳光的照射。而不通风的情况下,还会有煤烟病产生。所以,在室内养护,一定要注意光照和通风的环境。仅供参考。
5. 小叶赤楠木怎么修剪
第一,土壤。种植赤楠木要选择土质疏松、排水透气良好、肥力适中的土壤,如用腐叶土最好。
第二,光照。赤楠喜荫,要放在荫凉避风处培养,每天光照两小时左右即可。
第三,浇水。盆土处于半湿半干的状态最好,盆土内不要积水,要保持盆土湿润,经常向树桩、枝叶喷水,促使新根、新叶萌生。
第四,摘芽。新芽长到4厘米左右时,应进行摘芽,将长歪的和过于密集的芽摘去,摘芽可分2-3次进行,第一次摘芽时要留预备芽,以防意外损伤。
第五,施肥。新种植的树桩根系幼嫩,切忌施用浓肥,以薄肥勤施为好,施浓肥会把根系烧伤。
第六,修剪。赤楠树桩一般在每年的九月份修剪,截去多余的枝干,将长枝短截,以刺激剪口下侧芽的生长,促使树桩一年多发枝茶,这样才能增加分枝级数,缩短每级枝序间的距离,使树桩尽早成型。
第七,整形。选用合适的金属丝或棕丝对树枝进行盘扎,如弯曲的弧度较大,要分2—3次进行,以防枝条折断或受伤严重而枯死,要在枝条弯曲处包裹苔藓、布或湿稻草等保湿,新栽植的赤楠树桩必须在完全成活后再盘扎,以免造成树液流动受阻而枯死。
第八,翻盆。一般赤楠盆景3年左右翻盆一次,时间以春季萌芽前进行为宜。翻盆时适当剪去部分老根枯根及过长过密的根系,盆旧土去一半留一半。
第九,防虫害。赤楠容易遭到病虫的危害,赤楠主要病害有腐烂病,煤污病,会引起落叶现象,要经常向叶面喷水,若发现病虫侵害要及时进行人工捕捉或对症下药,杀灭病虫,以防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6. 小叶赤楠木盆栽怎么养
从硬度上比较来看,继木坚硬一些。
继木,是金缕梅科糍木属植物,灌木,有时为小乔木,分多枝,小枝有星毛。叶革质,卵形,长2至5厘米,宽1.5至2.5厘米。分布于中国、日本及印度,喜生于向阳的丘陵及山地,也常出现马尾松林及杉林下,是一种常见的灌木。适用于制作盆景,也可供药用。
赤楠又名赤兰、山乌珠等,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灌木,小乔木,多产于越南、我国的安徽、浙江、台湾等也有种植。也是中药材。赤楠也很坚硬但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火刺木是比较普通的硬木,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又名火棘、火把果、救命粮、是一种即可食用又可入药,春季看花、冬季观果的多用途花果植物。
7. 小叶赤楠木木质如何
金丝楠的木材稳定性比较高,能够经过长久岁月不变形不开裂,还能够防虫蚁叮咬。金丝楠多为金色,比较稀有。金丝楠必须是楠木老料,大多出自桢楠老料,质地晶莹通透,有如琥珀猫眼。而赤楠则不是。金丝楠金丝成色(结晶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金丝楠的耐腐性是赤楠木所不具备的,它能够抗腐木菌、虫蚁侵蚀,香味独特,质量上乘。
而且金丝楠木比赤楠木更容易雕刻,切面光滑,光泽度好,金丝的美观性也比较高,是不多得的雕刻良材。
赤楠为普通木质材料,金丝极少或没有,多为棕色或灰色,比较常见。
8. 小叶赤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叶赤楠喜肥,但不能施浓肥,防止浓度过高,出现烂根的现象,新桩第一年不需施肥,从第二年起,视植株长势,在生长季节每隔半月或一个月施有机肥一次,如果挂有果实,要加大施肥密度。薄肥勤施,以氮钾肥为主,配以微量元素兑水浇施,老树可多喷叶面肥。
盆栽不宜让其开花结果。开花结果不仅多耗养份,而且容易造成枝条老化,严重的可造成整株衰竭。避免开花可以从施肥控制和调整修剪方法两方面入手。
蓄枝有度,不宜蓄枝过长。修剪有法,宜采用疏枝蓄枝法,剪片留枝。不宜采用截干蓄枝法,如果采用截干蓄枝法时,畜枝粗度不宜超过1厘米,裁杆后内侧,最好有枝或叶。裁杆必须封口,须多浇叶面水。不宜用捆扎法。如一定要捆扎时,必须提前拆线,否则容易造成缩枝。重剪时应选在一月至五月,尽量避免在八九月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