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转基因花卉(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种植)
1. 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种植
世界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转基因大豆。
2. 转基因作物发展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1983年全球第一例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1996年美国最早开始商业化生产和销售的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土豆和西红柿。 我国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位于美国、阿根廷、巴西、印度、加拿大、之后,位于第六位,如果转基因农作物真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话,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不会从1996年的0.017亿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1.25亿公顷,所以,推广转基因技术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是解决今天我们面临的粮食问题的有力的手段和必经之路。
3. 转基因大面积种植
种子法对转基因植物品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是为了维护和合理运用种子质量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的依据。
4. 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转基因技术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来源于不同生物(或同种生物)的有利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中,使目标生物在原有遗传特性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特性,获得新的品种,生产新的产品。作为传统杂交育种技术的延伸与发展,农业转基因技术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界限,实现了有利功能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交换和转移,因而大大提高了作物育种效率,加快了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和更新换代的速度。自20世纪70年代转基因技术首次出现以来,时至今日,转基因技术已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截止2010年底,全球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已达到10亿公顷,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的8倍。其中仅2010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1.48亿公顷,约占全球作物种植面积的10%。
转基因技术已成为人类历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重大技术之一。
一、转基因技术应用现状及趋势
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应用以来,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进入飞速发展阶段。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研发已从抗虫、抗除草剂等第一代产品,向改善营养品质和提高产量的第二代产品转变。一大批富含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优质、高产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陆续研发成功,并显示出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此外,转基因技术应用进一步向医药、加工、能源、环保领域等方向渗透和发展。利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功能蛋白包括药用蛋白、饲料用酶制剂、生物材料、工业原料等也已成为转基因研发的一个重要领域。伴随着转基因作物研发速度的逐步加快,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应用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的统计资料,201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比1996年增长了87倍,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已到达29个,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达105亿美元。2010年,全球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3/4以上,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约占1/2,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占1/4以上,转基因油菜种植面积占1/5以上。美国作为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2009年种植面积为6
400万公顷,其次为巴西,种植面积为2 140万公顷,阿根廷为2
130万公顷,印度840万公顷,加拿大820万公顷,中国370万公顷,巴拉圭220万公顷,南非210万公顷。预计到2025年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将达到2亿公顷。转基因作物推广应用这一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创造了近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奇迹。
二、转基因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
我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始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头等大事。近10多年以来,由于气候变化、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以及可耕种土地面积逐年萎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均出现徘徊局面,新育出的品种在产量潜力上没有大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缺乏较好的抗性或品质资源,部分农作物在抗病、抗虫、抗除草剂、耐盐、耐旱、品质改良等方面的改良效果一直不明显。
综合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①主要农作物的病虫危害逐年加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同时,大量施用农药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②部分地区水资源日趋短缺,旱灾发生区域和频率逐步扩大,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③盐碱地、酸性土壤等不良环境限制了作物的种植和产量潜力的发挥。④化肥的大量施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并造成土壤退化、江河湖海的富营养化,阻碍了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⑤主要作物的品质较差,国际竞争力较低,亟待改良。
由于转基因技术打破了物种界限,突破了常规育种中种质资源的限制,实现了有利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重组转移,加快了对农作物品种抗性、品质、产量等多种性状的协调改良,从而为解决上述农业发展中的诸多制约因素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目前,我国已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了一大批抗虫、抗除草剂、抗病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主要包括棉花、西红柿、番木瓜和甜椒等。以抗虫棉为例,1998—2009年,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已达2
100万公顷,新增产值超过440亿元,平均每公顷减支增收1
950元,累计实现农民增收250亿元。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不仅有效控制了棉铃虫的危害,而且大幅度降低了农药使用量,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减少了农药中毒事故。抗虫转基因棉在我国的成功应用为其他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商业应用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转基因农作物研发速度逐步加快,一大批新型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包括SmartstaTM玉米(携带8个基因,抗地上害虫、地下害虫且耐除草剂)、高油酸大豆、高Ω-3油用大豆、富含维生素A的“金米”等即将或已投放市场。这些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商业化种植将进一步巩固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在这一国际背景下,我国应该牢牢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转基因技术研发力度,提升我国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研发水平,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5. 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
转基因大豆作为世界上推广时间最早、推广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2018年全球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9590万公顷,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78%,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作为大豆原产地的中国,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已由进口转基因大豆占据。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戴景瑞院士表示,价格优势是进口大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
此外,进口大豆含油量高、出油率高
6. 转基因作物种植成本很高
首先,种植有机蔬菜的土地要经过3年的自然沉降,使水体、土壤、大气等达到必要的指标才可以!
其次,有机蔬菜必须是使用的有机的肥料,它比普通肥料贵好多倍的!
再者,有机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杂草、虫害等主要是靠人工打理的!
最后,有机蔬菜它的生长周期是要比普通蔬菜的生长周期要长一定时间,且产量也比正常蔬菜低!
总之,以上均对成本的支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旦蔬菜产品定位不对、赶不上好形式、没有固定销路,真的是同行没同利,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7. 大面积应用的转基因农作物
你可以到中国转基因作物检测网上看到,国内的大豆,玉米等基本也都是大面积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了。所以饲料的比例肯定超过50%。可以说没有纯的饲料不含有转基因作物成分了。不光是从美国进口的,国产的也是转基因的。
转基因的危害,并不是说吃了这些食品有啥危害,因为到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证据。毕竟这些基因都是自然存在的。转基因的产物都是一些酶(蛋白质),人吃进去后都消化了,或者可能有过敏反应。而转入的DNA更是不会被人吸收的,也被消化了。
最大的担忧是原来无法得到这些基因的物种,由于转基因作物的出现,通过花粉,或者其他的途径,获得了这些基因,导致生态失控。再有就是因为转基因,导致农药的滥用增加。比如一种作物转基因后,抗除草剂的能力增加,可能就会导致滥用除草剂的增多,导致环境污染的恶化,等等。
8. 我国大规模种植的转基因作物
1.玉米:玉米是美国种植的第一大作物,几乎所有作物 --88% - 都是经过基因改造的。除了加入无数加工食品外,转基因玉米还是动物饲料的主食。
2.大豆:93%的大豆经过基因改造。大豆是各种名称的加工食品的主食,包括氢化油,卵磷脂,乳化剂,生育酚(维生素E补充剂)和蛋白质。
3.棉籽:据美国农业部称,美国94%的棉花是经过基因改造的。棉籽从棉花中剔除,然后用于植物油,人造黄油或起酥油生产,或油炸食品,如薯片。
4.紫花苜蓿:农民将苜蓿喂给奶牛,牛奶,黄油,酸奶,肉类等等。紫花苜蓿是美国第四大作物,仅次于玉米,大豆和小麦(尽管市场上没有转基因小麦)。
5.木瓜:75%的夏威夷木瓜作物经过基因改造以抵御木瓜环斑病毒。
6.油菜籽:美国大约90%的油菜作物经过基因改造。菜籽油用于烹饪以及生物燃料。在北达科他州,发现转基因油菜籽远离任何种植田地,这引发了对“ 逃脱”的GE油菜籽与野生植物竞争会发生什么的疑问。
7.甜菜:美国销售的糖超过一半(54%)来自甜菜。转基因甜菜占作物的90%; 然而,在环境影响声明完成之前,美国农业部去年决定对糖用甜菜种植开绿灯之后,这一比例预计会增加。
9. 目前转基因农作物
世界种植的主要转基因农作物有4种:即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籽;这4种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1998年占转基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99%,占该4种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约16%。其它转基因农作物包括烟草、番木瓜、土豆、西红柿、亚麻、向日葵、香蕉和瓜菜类。未来3~5年内将要正式投入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农作物有甜菜、水稻、甜椒、草莓等。
10. 是否支持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种植
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美国累计种植转基因作物7500万公顷以上,接近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40%,其中大豆种植面积中有95%为转基因,玉米达到93%,棉花有97%,而油菜和甜菜接近100%。
由于美国本身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其生产的大豆、玉米等每年除了出口外,还有一半多是留在国内消费,这样侧面说明本身美国也在消费转基因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