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休眠期(花卉休眠期对土壤水分的需求最低)
1. 花卉休眠期对土壤水分的需求最低
注意室温
石斛兰花卉休眠期内要避免室温过高,否则影响植株的正常休眠,导致养分消耗过多,影响次年生长开花,严重的则会导致死亡。(不能正常休眠过度消耗养分)
石斛兰花 休眠期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般常见花卉如石斛兰花、其他植物如:杜鹃、桂花、橙子等,室温保持在5℃以上就能越冬,12℃最佳;含笑、米兰、莱莉、扶桑等,室温以10℃为宜;迎春、夹竹桃、月季、无花果、石榴、松柏类等更不宜高温,室温不低于0℃则可安全越冬。
石斛兰花 休眠期注意事项有哪些?
2:控制水肥
进入休眠期的花卉,要严格控制水肥的供给。浇水量过大,根本缺氧,极易造成根部腐烂、叶子发黄脱落。(要控好水分是关键)…
石斛兰花 休眠期注意事项有哪些?
如:石斛兰、其他植物:瓜叶菊、仙客来、马蹄莲、倒挂金钟、令箭荷花等,根据需要可继续供给水分外,凡是进入休眠的花卉都应控制浇水,如含笑、莱莉等,尤其是耐荫或肉质根的品种,如万年青、龟背竹、铁树、石斛兰花等盆土应比夏秋季略干,其它如仙人掌类的
一些花卉更应节制浇水,只要基质土壤不干透就行。此外,休眠期花卉应注意不施肥,以免提前促发新梢,影响来年开花或遭受冻害。
石斛兰花 休眠期注意事项有哪些?
3:整形修剪
冬季休眠的某些花卉,石斛兰的老条,残条都可以修剪了,待早春将萌动时,可结合整形,剪除徒长枝、细弱枝、病虫害枝和过密的枝条,以利于通风透光,集中养分,孕育更多更饱满的花芽。
石斛兰花 休眠期注意事项有哪些?
石斛兰花 休眠期注意事项有哪些?
还有一些品种,部分老条剪掉;对太老的枝条可以从基部剪掉,以刺激它生出健壮的新枝。石斛兰亦是如此,杜鹃、山茶一般不需做大的修剪,仅适量剪除一部分过密、过长枝条即可。
石斛兰花 休眠期注意事项有哪些?
2. 花卉休眠期对土壤水分的需求最低是多少
植物在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下,特别是温度这个因素。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植物它就会停止生长,然后代谢速度非常慢,有的还会掉叶子,减少水分的蒸发。在这个休眠期里面,它对于水分和肥料需求是非常低的,就像有的动物冬眠一样,大部分植物,基本上都是冬天休眠。
比如说像月季、铁线莲这类的植物,冬天叶子全部掉光光,基本上就算完全休眠了。
3. 花卉进入休眠期时浇水量较少或不浇水
茉莉花虽然很皮实,但是还是有很多花友种植不好,其实,种植茉莉花,只要牢记养护口诀:“大水、大肥、大太阳”等,茉莉花蹭蹭冒花蕾,开花香气四溢,让人爱不释手。
大水:指茉莉花喜湿润,不耐旱
种植茉莉花要“大水”,并不是指茉莉花浇水可以随心所欲,造成盆土长期太湿或者有积水,这对茉莉花的生长很不利。茉莉花虽然喜湿润,不耐旱,但是随着气温的变化,浇水量不同,盆土太湿容易引起烂根、黄叶,甚至植株干枯现象。
春季虽然是茉莉花的生长季,但是温度适宜,蒸发量小,对水分的需求不多;茉莉花在夏季进入花期,充足的光照会加速水分蒸发,需要保持盆土湿润;秋季气温下降,浇水量适当减少;冬季南北方温差大,浇水根据种植环境温度决定,南方保持盆土微干,否则不利于茉莉花过冬。
小提示:种植环境空气干燥时,要经常给周围或者叶面喷雾,增加湿度,保持叶色浓绿。
大肥:指茉莉花喜肥
茉莉花在种植过程中,因为多次孕蕾,而且萌发新枝多,所以对养分的需求较多。茉莉花长期缺少养分,不但会造成茉莉花叶片发黄,而且影响开花,导致开花少、花朵小。
茉莉花施肥,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有机肥更好,比如豆饼肥、骨粉或者自制腐熟肥等。在生长期每周施1次稀薄肥液。从花前到花期,以补充磷元素为主,促进孕蕾,让花香更浓郁。进入9月停止施肥,以免萌发的新枝太嫩,不利于过冬。
小提示:茉莉花施肥时,在盆土微干的时候进行,施肥之后,第2天再浇水,更有利于根部吸收。
大太阳:指茉莉花喜光,不怕晒
“晒不死的茉莉”充分说明了茉莉花在强光下茉莉花生长得更好,若种植环境光线太差,茉莉花的叶片会变淡,枝条也长得细弱,开花花朵小,而且香气也会淡很多。
茉莉花适宜摆放在光照时间更长的地方栽培,夏季摆放在太阳下,茉莉花的叶片颜色浓绿,枝条长得更粗壮,而且开花香气浓郁。
小提示:刚种植或者换盆的茉莉花需要摆放在阴凉通风处大约一周时间,等服盆之后再移到光照下栽培。
种植茉莉花,还有一句花谚,也可以当作“口诀”来牢记:
修剪要狠,开花才稳
种植茉莉花,修剪也同等重要。茉莉花的修剪可在春季发芽时、换盆时和花后进行,都能够促进茉莉花萌发新枝,多开花。
茉莉花在春季发芽时,对往年的枝条进行修剪,促进新枝;换盆后可以进行摘心,让株型更美观;花谢之后的修剪尤为重要,可以促进二次萌发开花枝,修剪时,从花枝顶端2对叶子的地方剪掉即可。
小提示:茉莉花修剪在晴天进行,伤口容易愈合,更有利于茉莉花生长。
4. 花卉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溶剂,植物各器官的生长都离不开水分。水分是茶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树体的水分约占55%-60%,芽叶含水量最高达70%-80%。
茶树是一种叶用植物,降雨量及空气中的湿度是直接关系到茶叶能否高产、优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茶树在生长期间,嫩芽不断地被采收,又不断地发出新芽叶,所以,对水、湿度有特殊的要求。在缺乏水分的条件下,茶芽生长缓慢,严重缺水时还会发生旱害,尤其是幼苗极易枯死;但是水分过多,造成土壤氧气不足,也不利于茶树生长,在长期积水的情况下,根系大量死亡,会使茶树提前衰老,幼小茶苗则死亡。俗话说:茶树喜欢水,但又怕水。这就说明了茶树对水、湿度要求的特点。
降雨量多少影响着土壤水分和大气湿度。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毫米-2000毫米,并要求月平均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但茶树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时期,对于水分的要求也不同,一般说来,在生长旺季,由于嫩芽萌发生长,需要更多的雨水和适宜的气温;如果降雨量过少,空气十分干燥,常影响茶树生长发育。我国大部分茶区,年降雨量是足够茶树生长期的需要,但在各月的降雨量并不平衡,特别是夏、秋季,干旱影响茶叶生产。近年来实行茶园喷灌,对提高土壤和大气湿度、降低叶温,效果很好,不论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提高。
5. 影响花卉生长的水分环境分为
(1)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但具体是根毛区的根毛在吸水。
根毛只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的突起,它们不能称为器官,只是根这个器官上的一部分(2)其根的构造分为根毛区(也叫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四大部分,而每部分各有各的作用,根毛区增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也就增大了根吸水的面积,有利于水分的吸收。另外,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即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 植物在开花期对土壤和空气湿度要求
一、花期为什么不让浇水
花期的管理非常重要,决定着坐果率。一般在开花之前要浇灌一次大水,保证土壤的湿度。而在开花的时候是不建议浇水的,土壤湿度只要维持在50%就行。因为浇水之后土壤的温度会降低,这样植株的吸收能力也下降,从而三天内开花的坐果率就会下降,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浇水时间,不可乱浇。不过若是土壤的湿度较低,低于50%,也要进行补水。此时要浇灌小水,可用滴灌法,让水分慢慢往里渗透,只要根部周围稍微湿润就行,切不可大水浇灌。
二、开花的时候施什么肥它在开花期间消耗的养分比较多,要及时施肥补充。开花前的一周左右要在叶面喷施一次硼肥,同时还要施加高磷肥,促使开花,这样花朵会更健康,花器官发育的更好,会提高坐果率。此外,花败之后也要施肥处理,补充营养,利于果实后期的生长。
三、花期的其他管理开花期间除了浇水,施肥要注意外,还有温度方面。温暖不可过低也不能太高白天的温度在28度,夜间在16-18度之间最好。大棚栽培的要勤通风,让空气更好的流通。
7. 盆栽花卉在休眠期或保护地温度较低时,应做到
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主要靠根系来供输水分和营养,那根部细胞的活动就与温度有很大关系了,根部细胞在什么温度下最活跃呢?
这个不能确切的说,每种植物不同,温度也有差异,但大体上当根部处于15~25度的环境时,植株的生长速度是最快的。
冬天和早春自来水的温度是很低的,可能在家里晾几天温度也不会很高,这样浇水后根部的活性就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它的生长。
但如果用20度左右的温水来浇花,就可以促进根系活跃生长,加快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使叶片繁茂旺盛,同时还能促使各种花卉提早现蕾开放。
一般而言,植物的茎杆和叶子的平均温度,要高于根部的温度。叶和茎在进行光合、呼吸、蒸腾作用时,细胞活动较快,需要根部及时供应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如果这时根部的温度过低,细胞活动就缓慢,就会影响植株上部茎、叶的快速生长。
常用温水浇花还有一个好处,温水浇到土壤里,可以加快土壤中各种有机物的分解,提高土壤活性,从而促进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这样就能充分供给到茎叶,促进植株生长开花。
冬春季节如果温度还没回升,想要扦插或播种育苗,大家也可以用温水来浸湿介质,这样能让它尽早出芽出苗,茁壮成长。
水培植物冬天难过冬时,就把自来水换成温水,放在卧室等温度比较高的房间内,这样也有助于它安全过冬,低于寒冷。
用温水浇花一定要注意,水温可不是越高越好,水温不要超过25度,太高了就会烫伤根部,轻了局部损伤,重了全株死亡。
喜欢冷凉环境的植物不要用温水浇花,比如仙客来、郁金香、风信子等,水温高了可能就不开花了。
如果是正在休眠的植物,比如虎皮兰、沙漠玫瑰、昙花或茉莉花等,千万不要用温水浇花,温水可能会唤醒根部,打破休眠,一旦休息不充分,春天就不好好生长开花了。
对于休眠期植物,要么不浇水,要么就用晒了的自来水沿着盆边浇一点点,让土壤有湿气即可,不需要用温水漫灌浇透。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冬天和早春浇水不要太频繁,宁可不浇,也不能三天两头的乱浇,浇水时还要选择一个好天气,找一个晴朗的天,趁着午后阳光充足,气温舒适,给花浇一次水是最舒服的。
浇完后打开窗户通通风,加快水分的吸收和排出,这样可以减少烂根的风险,让植株健康生长。
8. 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如何对花卉的生育产生影响
1、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水分、空气、光照、土壤酸碱度、土壤微生物。空气和水分是最重要的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植物生长必须要有充足的水分和空气,否则会导致植株矮小发育不良,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2、其次是光照,充足的光照可以让植物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来积累养分促进生长。土壤的酸碱度会根据植物是否适应来促进或者抑制植物生长,土壤中的微生物也是如此,可能会促进植物生长,也可能抑制植物生长。
9. 花卉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分类
一立方土壤最大含水量约在18立方分米—20立方分米(相当于18—20公斤)。 土壤含水量(watercontentofsoil)是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数量。一般是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100g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也称土壤含水率。土壤水分状况又叫墒情。 在农业生中,及时掌握封墒情情很重要。利用感官检验土壤墒情,具有简便、快速度等特点。 饱墒含水量18.5%~20%,土色深暗发黑,用手捏之成团,抛之不散,可搓成条,手上有明显的水迹。饱墒为适耕上限,土壤有效含水量最大。 适墒含水量15.5%~18.5%,土色深暗发暗,手捏成团,抛之破碎,手上留有湿印。适墒是播种耕作适宜的墒情,有效含水量较高。 黄墒含水量12%~15%,土色发黄,手捏成团,易碎,手有凉爽感觉。黄墒适宜耕作,有效含水量较少,播种出苗不齐,需要灌溉。 干土含水量在8%以下,土色灰白,土块硬结,细土松散。干土无作物可吸收的水分,不适宜耕作和播种。
10. 影响花卉生长的水分环境
植物生长五大要素:
光线。 2.温度。 3.湿度。 4.空气。 5.土壤。
1、光线就是光照,绿色植物中的叶绿素是由光线的光合作用.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而成,
所以植物没有光线就不能生存。
2、温度的高低对于植物的生长影响很大,原生于温带地区的植物,可以忍受低温,但不耐高温。 反之,原生于热带的植物,可以抗热抗高温,但不耐低温。每一种植物都有它最理想的生长适温, 如果我们能够给它最适当的温度,生长一定健壮。
3、水分是生物细胞组成的主要物质,尤其绿色植物的含水量达80%以上。 植物所需的水分,不单指土壤中的水分,也包含了空气中的水分,就是我们所称的湿度。 植物从根部吸收水分,输送到茎.叶各部位蒸散。 如果吸收量少于蒸散量,就会导致茎叶枯萎死亡,因此在旱地或炎热的季节里,必须注意水分的补给。 反之过量或多雨的季节里,土壤含水量过高,空气的含量降低,阻碍了根部的发育,即会致使吸收能力减退而死亡。 植物除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外,散布在大气中的水蒸气(空气湿度)也会影响植物的蒸散作用。 空气湿度高,茎叶的蒸散作用就减缓,也就不易造成枯萎,
4、空气对植物的生存如同对动物一样是至关重要的。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植物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来制造养料。 植物所需要的元素,有13种(4%)来自土壤,另外96%的碳、氢、氧元素来自空气。而空气中的氮、氧、二氧化碳又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氮元素在土壤中一般占有1.5%的比重,而氮气要占空气总容量78.09%,但是氮气一般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仅有少数根瘤菌的植物用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供植物生长。所以氮气一般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决定性的作用;反而在土壤中施氮肥更容易被植物吸收。氧气占空气总容量21%,是植物呼吸和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植物吸氧主要在根部,一般的植物根部吸收大气中存在的氧气就已足够,但沉水类植物主要靠土壤和水中的氧气,则需要适当保持土壤含水量和适当松土,防止土壤中二氧化碳聚集过多,导致植物根系窒息或中毒死亡现象。
5、土壤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为其保温,保湿,同时能够辅助根部对植株的固定作用。土壤是很好的“储藏室”,其中可以储存水分、空气、矿质元素,这些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植物直接从土壤中摄取。另外土壤内含有大量其它生物,如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植物无法直接吸收有机物)使之变成植物能够直接利用的无机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能够通过其生理作用(运动等)达到翻土的目的,使土壤空隙加大,增大空气的含量,同时蚯蚓粪便能够为植物提供直接营养。沃土是最佳类型的土壤,因为它含有适量的水、空气和养分,使植物能健康茁壮地生长。就养分来讲,它对植物所起的作用,犹如人类需要粮食一样重要。养分供应不足,常是产量不能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增产就必需供给植物充足的养分。在土壤养分不足的情况下,就得通过施肥来满足植物对养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