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水生花卉 >

鸢尾花怎么培育(鸢尾花怎么培育出来的)

更新:2023-05-09 07:09归类:水生花卉人气:64

1. 鸢尾花怎么培育出来的

摘要球根鸢尾的栽培要点:①种球和土壤的消毒。种植球根鸢尾前土壤和种球必须消毒,种球可用0.5{bf}敌菌丹加0.1{bf}多菌灵溶液,浸泡10-15分钟,消毒后立即种植。土壤宜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培养土,如土质粘重,需加泥炭、粗沙、珍珠岩进行改良

球根鸢尾的栽培要点:

①种球和土壤的消毒。种植球根鸢尾前土壤和种球必须消毒,种球可用0.5{bf}敌菌丹加0.1{bf}多菌灵溶液,浸泡10-15分钟,消毒后立即种植。土壤宜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培养土,如土质粘重,需加泥炭、粗沙、珍珠岩进行改良。翻耕后,土壤肥力不够还应施入基肥,然后作畦,用溴甲烷消毒,消毒后经2周才可使用。

②种植时间。一般在秋季,按球茎大小分别种植,中球用于开花,大球用于繁殖小球,小球用于培育成开花球。通常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100个左右,具体视球大小再作调整。覆土深度为球茎的2倍。

③浇水和施肥。在生长季节应保持土壤湿润,并施液肥2~3次,为了使新球茁壮生长,花后还需施肥。早春宜多浇水,促使花茎伸长。

④切花与冷藏。当花枝顶部露色1-1.5厘米时,可采收花枝,采收时需在植株上留2-4片叶子,以利于新球的生长。采收后将花枝浸入保鲜液中,置于温度为2℃的冷库内贮藏备用。

⑤收球与贮藏。母球开花后,养分耗尽、干瘪,而形成几个新球与子球。当半数叶子开始泛黄时挖起,除去茎叶,但切勿将子球剥离与去除须根,否则易腐烂,摊放在通风干燥处。待秋季种植。

⑥病虫害防治。在栽培中常会出现真菌病害、软腐病、线虫病害与蚀夜蛾、大蓑蛾等虫害,应及时用相关药剂防治。

2. 鸢尾花如何栽培

1、种植时间

    鸢尾一般都是用分株法来繁殖的,从它的生长习性、生长情况来看都是选开花后进行分株的。开花后分株对它的影响小。具体是春季末到夏季初之间,这时的气候也适宜,种下后可很快恢复生长。另外,选在春季或者秋季种植也行。

2、准备土壤

     鸢尾对土壤的的要求并不严格,但是最好还是配制松软、通透性好的土壤,这样的土壤环境下可更好的生长。如果是盆栽,可在园土中掺杂腐叶土、河沙以及骨粉。如果是地栽,要整理地块,还要施加基肥。

3、处理根状茎

    将鸢尾花从土壤中取出,然后准备锋利无毒的刀具,直接从根部切割开,还要将根茎上面的叶片剪掉,减少水分、养分消耗。注意,每个块茎上都要带有两三个新芽才行,这样种下之后才可保证成活率。

4、种植方法

     土壤备好,鸢尾处理好之后就可种植。直接将根状茎种在土壤中,压实周围的土壤,并浇灌透水就行。种下后还要提供温暖、通风好且光照足的环境,发现土壤干还要及时浇水,这样才可保证成活。注意,若是夏季初种植的,光照强烈,需及时遮光,不可暴晒。

3. 鸢尾花的种植方法发芽过程

一、播种繁殖

鸟尾花可以播种繁殖,一般适合在春季期间进行。播种前,需要选择合适的土质松软、肥沃且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地。将土地翻松并除去杂草,可适量的施加基肥,在将鸟尾花的种子播撒土壤中,适量的浇水,将土壤浸湿,为种子提供水分。

播种后,养护期间要控水,保持土壤湿润,还要确保温度在27~29度之间,有利于种子出芽。在温度适宜和土壤水分充足的环境下,一般20~30天左右,种子可发芽。种子发芽后,可给予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水肥,有利于幼叶的生长。

二、扦插繁殖

鸟尾花也可以扦插繁殖,适合在春季或夏季期间进行,不过夏季一般在夏初期间进行。在扦插前,需要剪取鸟尾花上健壮的枝条,长度控制在6厘米左右。适当的修剪枝条,将多余的叶片剪掉,再将其放在生根水中浸泡10~20分钟。

泡好后将其捞出,放在凉爽通风的位置晾干,待枝条的伤口愈合后,可进行扦插繁殖。选择疏松透气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培养土作基质,将枝条扦插在基质中。适量的浇水,后期保持土壤湿润,温度控制在21~25度之间,一般30多天可生根。

4. 鸢尾花怎么培育出来的视频

《三生缘起是清欢》于2022年12月30日登陆腾讯视频全网独播。

属于仙侠剧,古偶言情。主要讲述的是,仙界帝君白泽与忘川河边鸢尾花清欢几经生死,三世轮回,情深刻骨,唯爱不负,很好嗑。

5. 鸢尾花怎么繁殖

射干一般是大面积繁殖的,可用播种的方式。发芽率是比较高的,一般在百分之九十左右。可在春季播种,在清明前后进行,也可在九月至十月播。株距可在二十五厘米,行距则可在三十厘米。每个穴内可播进五六粒种子。播后覆土,及时浇水,并且覆盖一些草,来保温并保湿。

6. 鸢尾花苗怎么种

鸢尾花如果在花盆里种植,先选好大小适中的透气花盆,准备疏松、透气、排水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

购买好品质优良的一年生种子,播种时间选在春季,将种子均匀播种下去,覆盖一层薄薄沙土,注意养护等到小苗长出。

等鸢尾苗长出来后,应该定期浇水保湿,给予充足的阳光照射,注意保暖。

7. 鸢尾花怎么才能开花

鸢尾花只长叶不开花主要跟磷或长期室内过阴或浇水过湿所引起的。

  (1)鸢尾花不开花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缺磷,因磷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能促进根系、开花和种子与果实的生长发育。当缺磷时鸢尾花无法形成花芽,没有花芽的鸢尾花也就无法进行开花了。当鸢尾花到花期没有形成花芽时可往盆边按量埋入含磷钾较高的复合肥或含磷钾较高的其它肥料促进花芽形成,有了花芽也就有开花的希望。 

 (2)日照不足,当长期在较阴暗的位置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制造出较多的养分提供花芽的生长,没有花芽也就不会开花,可以移出室外多晒些太阳来增强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养分提供生长开花。  (3)长期浇水过湿容易引起不开花的现象,在花前一个月采取控水也能促进花芽分化更易开花。

8. 鸢尾怎么养才开花

一、土壤

黄色鸢尾花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一般的园土就可保证生长,但是如果能用松软、透气、肥沃的土壤栽培它的长势会更旺盛。建议在园土中掺杂腐叶土、河沙以及基肥,提高土壤透气性和肥力。

二、光照

黄色鸢尾花喜光,但是不耐晒,惧怕夏季的强光。平时都可放在采光处,夏季一定更要做好遮光措施,否则容易晒伤,其他季节都可多晒太阳,在光照足的环境下它会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积攒下更多的营养,促使更好的开花。若长时间晒不到太阳,会缩短花期。

三、浇水

鸢尾花喜湿润环境,土壤湿度要保持在60%-80%之间。发现土壤干就要补水,水量控制好,严禁积水,避免沤根。若是气候干燥,最好经常用喷壶喷洒水分,这样可提高湿度,利于生长。若是地栽的,遇到连续的雨天,一定要及时排掉积水。

四、施肥

生长旺季鸢尾花消耗的养分多,需要及时追肥才行,肥料充足才可促使它旺盛生长,更好的开花。肥料选复合肥就行,可结合浇水撒肥,也可将肥料稀释,然后浇灌肥液。注意,入冬后鸢尾的生长基本停止了,一定要停肥,否则容易产生肥害。

五、温度

鸢尾花喜欢温暖环境,耐寒性差。平时最好提供15-25℃之间的温度,夏冬季适当采取控温措施。夏季加强通风,及时遮光,控温在32℃以下。入冬后则要搬到室内,地栽的覆盖稻草来保温。

9. 鸢尾花怎么培育出来的呢

常用分株法繁殖,在返青、立秋后,新根萌发前进行。将3~4年生的母株掘起,分成数块,每块带有2~3个芽。如需苗多,可将根茎分割,插于湿砂,保持20℃温度,20天即可生根。

播种春秋都可进行,种子采后即播发芽率高,20天左右可出苗,经一年培育即可开花。

鳞茎类鸢尾,可隔2年分球一次,地上部枯黄后挖出鳞茎,分大小、冷藏,9~10月栽种。

10. 鸢尾花栽培技术

一、基质选择

鸢尾花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是最好选用排水性好的土壤,一般可将泥炭、粗沙、蛭石以4:3:3的比例进行混合配制。

二、温度、光照

鸢尾花的生长适温为16-18℃,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鸢尾花的生长,气温变化过大时最好在温室中养殖。鸢尾花喜光,平时应多接受光照,夏季阳光过强时可适当遮阳。

三、水肥管理

鸢尾花喜湿怕涝,浇水时需根据土壤干湿状况来浇,保持土壤微湿不干即可,注意避免积水烂根。鸢尾花平时不需要施太多肥,在春季生长期开花前施一次复合花肥或腐熟的稀薄饼肥水即可,等到花谢凋零之后最好再施一次稀薄液肥。

四、杀虫除草

鸢尾花容易出现线虫、灰霉病等病虫危害。发生虫害时,可用稀释的亚胺磷硫溶液进行杀虫;发生病害时,需将病叶剪去,严重时可将植株移栽。另外,当杂草太多时,可喷洒相应除草剂,注意一年除草不要超过两次。

11. 鸢尾花种植技术

  鸢尾栽培技术

  春季开花,花期三个月左右,4~6月,多采用分株、播种法。分株春季花后或秋季进行均可,一般种植2~4年后分栽1次。

  分割根茎时,注意每块应具有2~3个不定芽。种子成熟后应立即播种,实生苗需要2~3年才能开花。栽植距离45~1500px,栽植深度7~200px为宜。亦可以进行促成栽培。

  土壤要求

  鸢尾不但可以种于玻璃温室或塑料膜温室,而且在露地也可种植。户外种植配合以临时覆盖物,或使用活动房屋,特别是春秋两季是可行的。

  对于鸢尾切花的生产,实际上在任何类型的土壤中都可以进行,只要它排水良好,保湿性强,且不板结者(否则会限制植株生长)。土壤结构好是基本的条件,这对经常大量种植生长期短的鸢尾是非常必要的。

  在重壤土中,建议加入诸如泥炭、蛭石或粗沙,与625px左右深的土壤进行混合,以对土壤进行改良。易板结的土壤,种植后可在土壤表层覆盖一层诸如稻壳、稻草、松针、黑色泥炭或类似的材料来防止土壤板结。也可用此方法来防止土壤很快变干。

  温度控制

  种植后,土壤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最低温为5~8℃,最高温为20℃。土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出苗率。土温过低会造成开花能力降低,故最适土温控制在16~18℃之间。

  温室内生产鸢尾,最适温度为15℃。为了缩短生长期,种植时可使用新采收的种球,前4~3周温室温度保持在18℃。此温度可维持到1月1日,但会造成植株弱小。13℃或更低的温度会延长生长期,同时增加植株重量,但花朵枯萎的机率增加。

  秋季,植株生长时,特别在温带地区,当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必须下调以防止花朵枯萎。一般控制在10~13℃,尽量保证植株生长,如果在所有阶段叶片显得过多,那么得考虑修剪掉部分叶片。

  生产的日夜平均温度可在20~23℃,最低温度为5℃。在高温和光线较弱的温室中,缺少光照是造成花朵枯萎的主要原因。

  在霜害经常发生的地区,生产只能在温室中进行。其适合的生长温度应安排在夜间。因此,不加热的温室应提早封闭,以尽可能使夜温适宜。白天,则要提早通风,以避免出现温度升至18℃以上而造成危害。遮荫也可以达到控温的目的,但合适的光照水平仍需保持。

  露地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17℃,白天持续的高温可用遮荫网遮去。它不仅能减少直接的太阳辐射,而且还能提高温度。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依不同品种、球茎大小、种植期、种植地点的不同而不同。为使种植间距合适,通常采用每平方米有64个网格的种植网。

  施肥要点

  一般来说,种植前施基肥的方法并不可取,这会提高土壤中盐分的浓度,而延缓鸢尾的根系生长。种植前对土壤的抽样调查以确保土壤含有正确的营养成分。抽样一定要在对土壤处理和淋洗后进行。这样,所缺的养分可通过以后直接给土壤中补充肥料来得到。鸢尾对氟元素敏感,因此,含氟的肥料(磷肥)和三磷酸盐肥料禁止使用。反之,如二磷酸盐肥料则应使用。

上一篇:鸢尾花只有根能活吗(鸢尾花根部) 下一篇:肖鸢尾怎么繁殖(肖鸢尾根)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