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焦斑病图片(花生花斑病图片)
1. 花生花斑病图片
一、选种
应选当年产花生,在种子剥壳时将病粒、瘪粒、破粒剔除,留下粒大、籽粒饱满、色泽新鲜、表皮光滑、形状一致的种子。
二、浸种
花生种子在吸水量达自身重量40%以上时,才能开始萌动。浸种时间不宜过长,在20℃温水中,浸种12~20个小时。浸种完毕后,在清水中淘洗1~2次。
三、催芽
花生种仁在10℃时不能发芽,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在3~4天后发芽率可达95%。催芽时用平底浅口塑料网眼容器或塑料苗盘,种子厚度不超过4cm,每天淋水2~3次,每次淋水要淋透、,以免种子过热发生烂种。
四、二次催芽
在第一次催芽2~3天后,将催好芽的种子进行一次挑选,去除未发芽的种子,将已发芽的种子进行二次催芽,适宜温度为20~25℃。温度过高,生长虽快,但芽体细弱,易老化;温度过低,则生长慢,时间长易烂芽或子叶开张离瓣,品质差。
五、采收
发芽时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同时胚轴也向上伸长、变粗。食用标准为:根长为0.1~1.5cm,乳白色,无须根。下胚轴象牙白色,长1.5cm左右,粗0.4~0.5cm。种皮未脱落,剥去种皮,可见乳白色略带浅棕色花斑纹的肥厚子叶,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每1kg种子可产3kg的果芽。
2. 花生叶斑图片
花上有黑斑是得了叶斑病。萊垍頭條
症状:萊垍頭條
主要侵染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红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为圆形病斑,或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黑褐色,直径1mm-5mm 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白色。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导致叶片枯黄、早落。在潮湿环境条件下,叶斑下面着生许多褐色的小霉点,即病产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萊垍頭條
防治:頭條萊垍
1、秋季彻底清除落叶并加以处理,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叶。萊垍頭條
2、栽植功盆花摆放密度适宜,以便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夏季盆花放在室外的荫棚内,以减少日灼和机械损伤等造成的伤口。萊垍頭條
3、化学防治:可定期喷施国光银泰(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国光思它灵(氨基酸螯合多种微量元素的叶面肥),用于防病前的预防和补充营养,提高观赏性;頭條萊垍
4、发病初期,病初期喷洒25%咪鲜胺乳油(如国光必鲜)500-6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如国光英纳)400-6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7-10天。垍頭條萊
3. 花生褐斑病图片
花生褐斑病发病较早,在苗期即可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黄褐色或铁锈色针头大小的病斑,以后逐渐扩大,形成直径4~10mm大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叶片正面病斑表面生灰色,背面褐色或淡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表面生灰色霉层。发生严重时,病斑汇合成大斑块,引起叶片干枯脱落。叶柄和茎上病斑长椭圆形,暗褐色,稍凹陷。
花生褐斑病症状
花生黑斑病发病稍晚,一般进入花期以后到下针期才开始发生,有时花生黑斑病与褐斑病可同时混合发生,发病初期叶片症状与褐斑病难以区别,到后期病斑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比褐斑病小,一般1~5mm,呈黑褐色或黑色,叶片正面反面颜色基本一致,病斑边缘无黄色晕圈或晕圈不明显。老斑背面有许多小黑点,排列成同心轮纹,在潮湿的情况下,产生灰褐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每片叶上可产生许多病斑,并相互连成不规则形的大斑,病斑密集汇合,引起叶片皱缩,枯死脱落,仅留顶部新生的几片叶子。在叶柄和茎杆上也能产生椭圆形的黑色病斑,严重时茎杆变黑枯死。
4. 花生常见病害图片
1,连年重茬种植,有机肥得不到保障,长期重茬种植的花生,土壤中含有的病菌越来越多,而花生喜欢的肥料,各种营养元素,在土壤中含量越来越少,从而造成花生抗病能力的降低,容易感染病害。萊垍頭條
2,种子的原因,花生种子时间过长,年年自留种,会造成花生生产能力,抗各种病害的能力退化。萊垍頭條
3,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一般花生播种前采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可有效预防苗期病害,不经过包衣处理的花生,极其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萊垍頭條
4,土壤缺乏钙元素,花生生长需要大量的钙元素,钙元素不足,花生容易感染各种病害,一般花生适宜的生长土壤呈现微碱性,是最适宜的,一般钙溶液呈现碱性,花生缺钙,出现植株矮小,生长点往往出现枯萎,根瘤菌少,根系柔弱而细。萊垍頭條
5. 花生发病图片
花生起水锈是得了花生锈病。
一般从花生开花就会发生,先从植株底部叶片发生,逐渐向植株顶部蔓延,叶片颜色变黄。花生锈病发病初期,叶片背部出现小白点,叶片正面则对应小黄点,以后逐渐扩大,呈现铁锈一般的黄褐色,捏开黄点,用手摸有铁锈一般的粉末。该病严重时整株叶子变黄变干,直至全株枯死。
二、花生锈病发病条件
花生锈病是一种细菌病害,病源可以寄生在种源、田地中。在夏季,气温达到25~30摄氏度左右,而且因为夏天多雨、湿度大、控旺不到位、密度过大、通风透气差、遭受水涝等情况,最容易导致花生锈病发生。
6. 花生大斑病图
一、玉米常见的虫害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虫害就是其中之一,虫害里面也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虫害,它们都有自身的特点,它们对玉米的伤害也是不同的,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不同虫害对玉米所造成影响,分析一下各个虫害的特点以及它们对玉米的不良影响,接下来就看一下影响玉米的虫害有哪些会对玉米造成什么害虫。1.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主要的虫害之一,它分布在北京、东北、河北、河南等地,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可发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玉米螟发生的代数越多,对玉米造成的伤害越大,海拔高,气温低发生的代数就少,海拔低,气温高,发生的代数就高,一般玉米螟喜欢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其他植被的秸秆中越冬,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1.2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根据地方的不同又被称为条斑病、枯叶病等。虫害主要从与玉米的叶片开始,之后危害玉米的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的特征是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一般在适宜的温度,有益于虫害的发展,耕种较为密集,天气极为潮湿,也会有益于虫害的产生。1.3玉米线虫病玉米线虫病是玉米在收获以后,线虫的幼虫或者卵留在土地上或者土壤里过冬,来年就成为了病染源,也可通过人、畜和农具携带进行传播,在田间主要靠灌溉水和雨水传播。玉米线虫病可以导致玉米的根部受到线虫的侵害,根的数量减少,玉米的生长不良、玉米植株矮小、玉米产量减少等,严重可以引起玉米的根部腐烂。1.4玉米粘虫病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 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体长17-20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粘虫一般喜欢生长在降水较多,湿度较大的地方。1.5玉米象玉米象成虫:体长2.9~4.2毫米。体暗褐色,鞘翅常有4个橙红色椭圆形斑,寄生于玉米、豆类、荞麦、花生仁、大麻子、谷粉、干果、酵母饼、通心粉、面包等。幼虫只蛀食禾谷类种子,其中以玉米、小麦、高粱害重。玉米象属于钻蛀性害虫,成虫食害禾谷类种子,以及面粉、油料、植物性药材等仓储物,以小麦、玉米、糙米及高粱受害最严重重。二、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虫害的不同,对玉米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当然不同的虫害,防治方法也是不同的,每个虫害都有它自己的一套防治方法,下面就对不同的玉米常见的虫害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方法,以此来对抗玉米虫害。2.1玉米螟的防治方法防治玉米螟,首先得找到正确的防治方法,首先可以再玉米螟高繁殖期入手,玉米的高繁殖期是冬季,玉米螟又喜欢在玉米等植物的秸秆中,所以在冬季对玉米秸秆进行焚烧。接着可以进行药剂控制,在玉米螟尚未进入秸秆中,进行一些药剂的喷洒。2.2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要防止玉米大斑病的产生,首先得防治做起。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可以从三点做起,首先可以进行种植一些抗病品种,根据不同的地方可以选择不同的抗病品种,有了抗病品种可以减少玉米大斑病的产生,接着加强农业防范,适时播种,避免发病高峰期,摘除最低叶,减低田地的湿度,对玉米经常进行一些肥料的补充。最后进行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采用防治大斑病的药剂,以此来对抗大斑病。2.3玉米线虫病的防治方法玉米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因为很多线虫的幼体或者卵会在土地里,首先在玉米收获之后,必须对土地的残留物进行一次清理,对残留物进行焚烧,在进行一次水淹,在覆盖塑料薄膜,接着可以进行轮番耕种,可以和其它蔬菜轮着耕种,比如韭菜和葱等,最后可以进行药剂防治,在耕种前十几天,可以再地上喷洒一些防治线虫的药剂,这样下来就可以有效的防治线虫病了。2.4玉米粘虫的防治方法玉米粘虫的防治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可以进行技术防治,可以用一些高科技产品,比如杀虫器等产品,对粘虫进行杀害,以减少粘虫的数量,二可以找一些粘虫的天敌,以此来减少粘虫,三可以喷洒药剂,用来杀害粘虫,以此来减少粘虫。2.5玉米象的防治方法玉米象的防治方法可以通过吸引成虫进行消灭,在秋天结束或者冬天开始的时候,在粮面或粮堆四周铺上麻袋或者其他袋子,引诱成虫来袋下潜伏,收集并予以消灭,还可以采取药物进行防治,春天的时候,可以在仓外四周喷一条马拉硫磷药带,防止在仓外越冬的成虫返回仓内。诱杀成虫。暴晒及过筛。药剂熏蒸,这些方法都可以防治玉米象虫害。结论:玉米的虫害还有好多,以上主要是讲了几种最为常见的,要对玉米虫害的防治必须要从农业科技入手,只有找对正确的玉米防治方法,就可以对玉米的虫害进行一个合理有效的防治,就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造福人类,造福社会,造福农民。頭條萊垍
7. 花生花叶病图片
花生苗叶子有白叶可能是雨水过多、缺氮肥、缺乏微量元素、病虫害等原因引起。在雨水过多的时候要及时的排涝,缺肥的话要适当的补充肥料,病虫害引起则要根据症状合理用药。出现此种情况不必惊慌,也不必喷施杀虫剂或杀菌剂,天晴温度回升后,花生叶片会自动转绿恢复生长。頭條萊垍
8. 花生网斑病图片
实践表明,在花生进入开花结果期后,可用10%微量元素水溶肥20毫升+25%吡唑醚菌酯乳油25毫升,兑水15~20公斤均匀喷雾,每10天喷一次,连喷2次,该配方不仅能快速补充Cu、Fe、Mn、Zn、B、Mo等微量元素,还能有效防治花生叶斑病、网斑病、焦斑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可使花生叶片在7~10天就可转绿。同时还能促进果实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