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水生花卉 >

肾蕨的识别特征(肾蕨的特点)

更新:2023-05-02 23:36归类:水生花卉人气:50

1. 肾蕨的特点

1.科属不同

波士顿蕨,是肾蕨科肾蕨属高大肾蕨的栽培品种,多年生地生或附生蕨类植物。

霸王蕨,又叫长夜肾蕨,是骨碎补科肾蕨属的被子植物门植物。

肾蕨,是真蕨目,肾蕨科,肾蕨属的附生或土生植物。

2.形态特征不同

波士顿蕨,叶草质、光滑,叶片形变化多端,返祖型叶强壮直立,小裂叶纸质。突变型叶较柔软,稍下垂,在同一叶片中亦有两种小裂同时生长。

霸王蕨,根状茎短而直立,伏生披针形鳞片,鳞片红棕色,略有光泽,边缘有睫毛;根状茎生有匍匐茎,向四方横展,暗褐色,粗1-2毫米,被疏松的棕色披针形鳞片,并有细根。叶簇生,坚实,上面有纵沟,下面圆形,灰褐色或淡褐棕色,略有光泽,基部被披针形鳞片及纤维状鳞片; 孢子褐棕色,边缘红棕色,无毛。

肾蕨,根状茎直立,被蓬松的淡棕色长钻形鳞片,下部有粗铁丝状的匍匐茎向四方横展,匍匐茎棕褐色,叶簇生,暗褐色,略有光泽,上面有纵沟,下面圆形,密被淡棕色线形鳞片;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叶坚草质或草质,干后棕绿色或褐棕色,光滑。

2. 肾蕨的特性

“单子叶植物”是将“种子植物”,按照种子“子叶”数目(1或2)分为两大类群时的其中一大类群;即:该类群植物种子以具1枚“子叶”为其特征,如常见的禾本科植物、兰科植物等;另一类即“双子叶植物”,如常见的菊科、十字花科、葫芦科、木本阔叶植物等。肾蕨是蕨类植物,以细如粉尘的“孢子”萌发幼苗,由于肾蕨没有“种子”也就谈不上单或者双“子叶”。

3. 肾蕨特征

是的

蜈蚣草是一种属于蕨类植物门、蕨纲、真蕨目、凤尾蕨科、凤尾蕨属的陆生蕨类植物。蜈蚣草的植株一般高达150厘米左右,其根状茎直立,短而粗健,柄坚硬,长10-30厘米或更长,基部粗为3-4毫米,叶片倒披针状长圆形。

温馨提示:蜈蚣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三有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4. 肾蕨的形态结构

像蕨菜的嫩芽是可以食用的,肾蕨的根部有药用价值,而石韦的叶子则能泡水喝,各自的形态也都不一样,容易被人记住。

5. 肾蕨有哪些品种

长在活石上的植物品种是比较多的,较为常见的有:青苔、石耳、石韦、石松、石蕊、石橄榄、红花酢浆草、红叶景天、鸭跖草、花叶络石、虎耳草、野生铁皮石斛、肾蕨、贯众等等。

活石上长的一般都是藻类、菌类、苔藓类的植物,这种植物的特点是没有根、茎、叶、花等器官的分化,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此外也是有一些种子植物可以在石头上生存的。

6. 肾蕨的特点是什么

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为一个自然的类群,属于蕨类植物门,分为5个亚门,它们各自代表一条进化线,这5个亚门是:

(1)松叶蕨亚门,代表植物有松叶蕨;

(2)石松亚门,代表植物有石松、卷柏;

(3)楔叶蕨亚门,代表植物有木贼;

(4)水韭亚门,代表植物有水韭;

(5)真蕨亚门,瓶尔小草、观音座莲、紫萁、桫椤、槲蕨、苹、槐叶苹、满江红等等,都属于真蕨亚门。

学术界通常把真蕨亚门称为真蕨类,而把其它四个亚门都称为拟蕨类。真蕨类植物有发达的叶,成熟的叶片背面或叶缘生有孢子囊,许多孢子囊聚生成孢子囊群;拟蕨类植物的叶退化或细小,孢子囊不聚生成孢子囊群,而是单独生于叶的基部、叶腋或生于枝顶的孢子叶球内。拟蕨类在现代蕨类植物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它们是古生蕨类植物所残留的后裔;真蕨类则是现代蕨类植物中占优势的一群植物,我们平常看到的绝大部分蕨类植物都是真蕨类。

上一篇:春兰宋梅特征(春兰宋梅最明显特征) 下一篇:栾树的外形特征(栾树的形态特征)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