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的简介(桫椤树百科)
1. 桫椤的简介
人头顶是人头蕨。学名桫椤,,是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桫椤的茎直立,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是已经发现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桫椤是古老蕨类植物,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
2. 桫椤树百科
桫椤木是一种经历了上万年的历史演变却一直留存至今的一种珍贵的木材,目前桫椤木已经濒临灭绝,是国家的以及保护植物。
3. 什么是桫椤
桫椤树的叶子像含羞草的叶子
4. 桫椤属于什么
桫椤,又名刺桫椤。茎干高达6m或更高,直径10-20cm,上部有残存的叶柄,向下密被交织的不定根。
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茎段端和拳卷叶以及叶柄的基部密被鳞片和糠秕状鳞毛,鳞片暗棕色,有光泽,狭披针形,先端呈褐棕色刚毛状,两侧有窄而色淡的啮齿状薄边。
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分裂,基部下侧小脉出自中脉的基部;叶纸质,干后绿色;羽轴、小羽轴和中脉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白色小鳞片。
孢子囊群孢生于侧脉分叉处,靠近中脉,有隔丝,囊托突起,囊群盖球形,膜质;囊群盖球形,薄膜质,外侧开裂,易破,成熟时反折覆盖于主脉上面。
5. 桫椤又名什么
1.青云山--白马峡谷景区
总面积为16平方公里。瀑布水大雾浓。如龙龟潭瀑布、王子瀑布、下洋瀑布等。而白马瀑布高130多米,水量是青龙瀑布的10倍,白马湖面积达2000平方米,澄明如镜、清澈见底;乌龙峡、无名峡、双溪峡、王子峡、回音峡、白马峡、天门峡、平谷峡等八大峡谷各具特色;石林岩像逼真,如梦笔生花、大刀峰、鲤鱼岩、王子峰、八戒岩、白马峰、巨螺石、五马峰、龟岩、龙龟山、石臂、仙桃石、王子浴等维妙维肖。猴子成群结对,刺桫椤连点成片,是其又一特色。
2.青云山--九天瀑布景区
水帘九叠,落差588米,壮观无比。景观独具特色,如相思岩、绵羊峰、神女峰、观音石、金猴抱桃、长城岩、三重门、悬棺、御印、御床、御帽、狮王峰、松鼠石、猿石、兔岩、维妙维肖,彩虹瀑、水帘宫、洞中潭极具特色。(九天峡谷远近闻名,其景色更是美不胜收,在四个景点之中更是胜上一筹)
3.青云山--桫椤峡谷景区
又名万藤谷,谷口悬崖突出,古松横生,一条溪流贯穿而出,水打怪石,千年成潭。狮王峰、虎王山、大象山、二片瓦、地王洞、情侣洞、飞龙树、鲤鱼上天、蛇松、神鹰、仙渠、观音瀑布、天台瀑布、天坛瀑布构成景点特色。
6. 桫椤原产地
(1)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是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是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和ISO14000国家示范区。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由七星岩和鼎湖山两大景区组成,总面积20.61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天溪十景、云溪十景、宝鼎园……
(2)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距肇庆城区东北18公里,位于北纬23°10’,东经112°31’。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学者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
(3)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景。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被誉为"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为七星岩。
(4)悦城龙母祖庙座落在广东省德庆县悦城镇水口,是供奉龙母娘娘的庙宇。龙母姓温,秦时人,自小能预知祸福,且乐善好助,人称神女。传说一天,温氏在西江边濯洗时偶拾到一大卵,孵出五只小动物,能为温氏捕鱼。长大后五物竟变成头角峥嵘、身皆鳞甲的五条真龙。温氏让他们施云播雨,保境安民。人们便称温氏为龙母。后来龙母仙逝,五龙悲痛欲绝,化作五秀才,将龙母葬于北岸的珠山下。后人感于五龙的孝心,就此建庙,名曰“孝通庙”,后改为“龙母祖庙”。
(5)封开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封开县东部、贺江以东大部分地区,由北部的西山、狼岭山,东部的党山、七星岩山,南部的黄岗山、丰寿山、麒麟山及贺江围限起来,面积约132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17平方公里。它是岭南古文明重要发祥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目前园内已建立了大斑石景区、龙山景区、千层峰景区、黑石顶生态旅游区。
(6)龙山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广东小桂林”美誉,占地面积129.3公顷。景区内有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山水映辉所衬托出的一片片迷人景色;有独一无二,鬼斧神工所雕的石灰石溶岩神奇景观;还有多种或轻松写意或紧张刺激的旅游运动,进入景区会使你有如回归大自然的怀抱,重拾清新、梦幻、生动的感觉。
(7)德庆学宫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宫是用于供奉圣贤孔子和小孩读书的地方,大成殿是学官的主体建筑,面宽、进深各五开间,殿顶为重檐歇灰瓦顶,四柱不到殿顶,其建筑艺术国内首创。整座建筑融宋元时代风格与岭南地方特色于一体,为我国宋元木构建筑珍品,是广东省唯一现存的宋元木结构建筑。
(8)广宁竹海大观旅游区位于全国著名的竹子之乡——广东肇庆市广宁县,是全中国最大的竹海,面积达104万亩。景区占地面积8.13平方公里,空气负离子达9.8万个/立方厘米,竹子制氧量是常绿阔叶林的1.5倍,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的新鲜纯氧,堪称南中国最大的氧吧之一。
(9)盘龙峡原始生态旅游区内峡谷漫长,罕见的瀑布群共有大大小小100多个,是首个得到广东省旅游局认可有10级以上瀑布群的旅游区,被誉为“亚洲罕见、广东第一”瀑布群。
2005年获中国最高权威旅游杂志《中国国家地理》评为“广东最美丽的地方”。盘龙峡景区是一个原始自然生态旅游区和中国龙文化与传说的圣境。景区内古木葱茏,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植物活化石”黑桫椤遍布其间,是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拍摄基地。峡谷空气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米12.5亿个,是南中国最大的天然大氧库。
有“中国勇士第一漂”之称的盘龙峡漂流,于2002年在全国首创冬季漂流,成为国内唯一可以开展四季漂流活动的景区,在广东省内众多的漂流景区当中一枝独秀,享有极高的知名度。盘龙峡内,由近100个大小瀑布汇集而成分东西两部分。东侧瀑布群密集,最壮观处在不到200米的距离就有四五个落差达60多米的瀑布。盘龙峡腾龙瀑布位于西瀑布群,落差达90多米,其雄伟可见一斑。
整个瀑布群落差近300多米,水流长达5.3公里,形成范围100多公顷的瀑布群。盘龙峡瀑布不仅瀑布密集,水量大,而且整体感好,立体观强。在盘龙峡可畅游奇峰怪石之仙境,耳闻如狮声吼,看飞瀑激起千堆雪。有三大天然瀑景不可不玩。沿着盘龙峡瀑布群下山,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那片紫色的海洋在拐角处的出现,在山麓处终于发现了深紫色的田野。这种原产地中海地区的“香水植物”有着馥郁的紫色小花,成株时可高达1米,覆盖着星形细毛的花朵形如小麦穗。每当轻风吹过,一整片的薰衣草田宛如深紫色的波浪层层叠叠地上下起伏,非常美丽。
(10)六祖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历史。于清嘉庆十四年重修时,六祖寺的建筑面积为600多平方米,灰沙春墙杉木瓦结构。整体为中轴线平面布局,分别由大门、前殿、后殿及左右辅以的厢房、廊庑及小巷构成一体。寺庙四面环山,山势峻俏,景色宜人。与六祖寺相邻的山间,还有“六祖池”、“佛堂顶”、“仙人路”、“烂布衣”等与六祖当年行迹有关的地名和山名。六祖寺自唐代建成以来,就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前往参拜。逢年过节,寺门香客如鲫,香火甚为鼎盛。参拜者除本地信众外,珠江三角洲一带亦有不少人慕名前往参拜。
7. 桫椤简介50字左右
2003年,中国林科院专家在位于伏牛山区的河南省西峡县米坪乡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大面积原始桫椤树群落。
据米坪乡党委书记介绍,米坪乡桫椤树有近30000棵,呈群落状分布。其中白石尖一处群落共有6000余棵,一些高大桫椤树已有500多年历史,要7个人才能合抱起来。
这么大面积的桫椤树,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2008年3月20日,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在东莞市广东观音国家森林公园普查园区内的名贵树木时,发现了几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恐龙时代的物种桫椤树。据悉,这是在东莞首次发现这种孑遗植物。
这些桫椤树长得有点奇特,有一半是躺在地上的,就像是一把靠背椅,主杆长4米,直径约0.25米,叶子长达2米多。普查小组在附近还发现了几棵稍矮些的桫椤树。
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发现300多棵植物界活化石桫椤树。原始桫椤树群落的发现地点位于八圩瑶族乡拉友村洞多屯周边山坡,300多棵桫椤树散落生长,最大的直径可达0.2米,4米高,枝繁叶茂。
2011年8月29日,四川泸州市纳溪区在调查旅游资源时发现,在该区白节镇的天堂沟、关竹岩沟和大红岩沟的深谷中生长着上万棵桫椤树,形成极为少见的桫椤“金三角”。
桫椤树
8. 桫椤是什么植物
桫椤,为蕨类植物,又称为树蕨,蛇木,也有笔筒树之称,蕨类植物中唯一的木本植物,古老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半阴性树种,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常出没于林荫及潮湿溪沟旁,南方各省均有分布,桫椤可以长到两层楼高,直径二十公分以内,目前没有发现更大的此类植物,由于桫椤每年都有生长,树干残存部分叶柄,叶子呈螺旋状排列于茎的顶端,狭披针形,叶片比普通蕨类植物都大,最长可达到2米,长矩圆形,最宽可以达到1.5米,呈羽状深裂分两边排列,叶柄棕色或淡绿,属于孢子繁殖,庭院观赏、园林绿化最佳植物!
娑罗树,别称七叶树,属梧桐科植物,落叶乔木,著名的景观树,树皮灰褐色或黄褐色,有树脂,掌状复叶,五到七片叶子为一组,白色花朵一般为五至十朵为一组平斜向上伸展,花萼管状钟形,果实为球形或倒卵圆形,似板栗结构,通常内部一至两粒果子,有黑白之分,有阴阳果叫法,传言道此树一生只结一次果,此果乃天底下至阴至寒之物,仅仅传说,不过味道很苦涩,有治疗跌打损伤,流行感冒,肺热咳嗽等功效
9. 桫椤的介绍
侏罗纪的植物群落中,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类,松柏类和银杏类。极其繁盛。,蕨类植物中的木贼类、真蕨类和密集的松、柏与银杏和乔木羊齿类共同组成茂盛的森林,草本羊齿类和其它草类则遍布低处,覆掩地面。在比较干燥的地带,生长着苏铁类和羊齿类,形成广阔常绿的原野。
10. 桫椤主要分布在哪里
西双版纳国家级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里有桫椤树,而且是桫椤树的主要分布区,桫椤别名蛇木,是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
桫椤在我国仅分布于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海拔400~900米的区域,云南3属均产,现知9种,主要生长在西双版纳、德宏、文山、红河等地区的热带、亚热带密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