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峰葡萄叶脉发红(巨峰葡萄叶片特征)
1. 巨峰葡萄叶片特征
1、看产家:要选择正规苗木基地生产的,质量和纯度较有,即使出现伪劣苗木也较易追究责任。
2、看品种:要选择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应是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审定的。
3、看叶子:植株是否发叶,叶片颜色是否符合品种特点,是否出现干枯情况,叶子是否存在缺损。
4、看树皮:树皮是否有缺损,是否干枯,颜色是否正常,是否有腐烂痕迹。
5、看树根:树根的走势是否良好,有无烂根,根系发达与否。
2. 巨峰葡萄特性
葡萄新品种巨峰玫瑰应该称呼为巨玫瑰,是辽宁省大连市农科所用“沈阳玫瑰”葡萄和“巨峰”葡萄杂交后,从其后代选育出的新品种。
巨玫瑰在上海地区已引进栽培,表现较好,其产量和品质都较好,继承了巨峰葡萄的某些优点,还有浓郁的玫瑰香味,品质佳,含糖量可达18%以上。
但其抗病性与抗旱性均不强,果粒比巨峰略小,果穗也较小,生长势也不及巨峰。总的说该品种以优质为特色,适宜在上海地区种植。南通地区的土壤、气候环境与上海相似,可以先试种,再扩大种植。另外,上海地区种植的巨峰、藤稔、夏黑等品种也可以在南通种植。有关种苗供应和栽培的特性,可拨打021-12316咨询。
3. 巨峰葡萄叶片叶斑病图片
6月中旬巨峰葡萄出现叶片基部1-3叶叶片黄化,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受不良环境或栽培管理不当引起的。咨询者李先生的巨峰葡萄园为四年生,亩栽210株,今年每株挂果约10公斤,亩产在2000公斤以上,而其植株因历年基肥沟深20厘米,根系分布多在5-20厘米,浅层分布的根系极易受温度及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的影响,引起发育不良,加之树体负载量过多,通透性差,易引起叶片黄化脱落及其他生理病害。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改善葡萄长势:
1.加强土壤水分管理。及时松土除草,增加透气性,均衡土壤水分,做到雨后地面不积水。出梅后高温伏旱天气,可覆盖稻草、薄膜等,对土壤进行保湿。
2.控制产量。将亩产量控制在1500公斤以内,弱枝不宜留果,原则上每个结果枝留1串果。
3.加强田间通风透光。架面留枝量不宜太密,注意副梢叶的处理和培养。
4.合理施用肥料。目前要及时施用座果肥、上色肥和根外叶面追肥,果实采收后及时补肥。基肥沟应深至45-60厘米,诱导根系向土壤深层生长。
4. 巨峰葡萄叶子长什么样
一、夏黑葡萄与早夏无核葡萄从叶片上能区别:
夏黑葡萄叶片不分叉;
早夏无核葡萄叶片分叉。
二、夏黑葡萄,由日本山梨县果树试验场由巨峰x二倍体无核白杂交育成,1997年8月获得品种登记,1998年引入我国。
嫩梢黄绿色,有少量绒毛。幼叶浅绿色,带淡紫色晕,叶片上表面有光泽,叶背密被丝状绒毛。成龄叶片特大,近圆形,叶片中间稍凹,边缘凸起。叶5裂,裂刻深,叶缘锯齿较钝,呈圆顶形。叶柄洼矢形。新梢生长直立,一年生成熟枝条红褐色。两性花。
果穗圆锥形或有歧肩,果穗大,平均穗重420克左右,果穗大小整齐,果粒着生紧密。果粒近圆形,自然粒重3.5克左右,经赤霉素处理后可达7.5克,果皮紫黑色,果实容易着色且上色一致,成熟一致。果粉厚,果皮厚而脆。果肉硬脆,无肉囊,果汁紫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有较浓的草莓香味,无核,品质优良。
三、早夏无核葡萄,是2008年在奥德农庄夏黑园中发现的极早熟芽变,比夏黑早熟15天,是目前成熟最早的葡萄品种,糖度达到18到20度,品质优良。早夏无核具有极早熟,品质优,产量稳的优点。并且有明显的荔枝香气,属于香甜早熟的优秀芽变。
属早熟无核品种。抗病性强,果实成熟后不裂果,不落粒。植株生长势强旺,芽眼萌发率85%。成枝率95%,每个结果枝平均着生1.5个花序。隐芽萌发枝结实力强,丰产性强。从开花至果实成熟需天数为110天左右,属早熟无核品种。抗病性强,果实成熟后不裂果,不落粒。
5. 巨峰葡萄叶子特征
巨峰葡萄的叶子非常好辨认,巨峰葡萄的成叶片大,心脏形或圆形。叶面较光滑,叶背密生黄白色绒毛,锯齿中等大,这就是巨峰葡萄叶子的特点。叶片一般新梢基部和末端的叶片形态受生长发育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基部以上第6~9片叶是品种鉴定的标准叶片。
巨峰8月下旬成熟,成熟时紫黑色,果皮厚,果粉多,果肉较软,味甜、多汁,有草莓香味,皮、肉和种子易分离,含糖量16%。
6. 巨峰葡萄留几片叶子
巨峰葡萄结果后上面叶一般留果前面8个叶左右余去掉
7. 巨峰葡萄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1、植株死亡
葡萄树出现不长叶的情况,有可能是因为植株已经死亡了,死树自然是无法长叶子的,由于葡萄树的死亡过程是比较缓慢的,因此在其死亡的初期看上去只是长势不好,如果不切开树皮观察内部的,一般难以发现其死亡的事实。
2、浇水不当
浇水不当也是会导致葡萄树不长叶子的元凶之一,为葡萄树浇水的时候,如果没有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浇水过多过勤使得其积水烂根,或是浇水过少,使得其长时间干旱,都会造成植株不适,从而无法萌发新的叶片。
3、施肥不当
施肥不当也是会造成葡萄树不长叶的,为其施肥的时候如果使用了未经熟化的生肥、未经稀释的浓肥,植株的根部被烧伤自然就无法长叶,但如果追肥过少的话,植株由于严重营养不良,也是缺乏用以萌发出叶片的养分的。
4、温度过低
温度过低也是会造成葡萄树不长叶片的原因之一,这种植物适宜在较为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其周围的环境温度最好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葡萄树才能萌发生机,因此如果其所处的环境温度过低,葡萄树也就会不长叶片。
8. 巨峰葡萄叶子图片大全
6月中旬巨峰葡萄出现叶片基部1-3叶叶片黄化,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受不良环境或栽培管理不当引起的。咨询者李先生的巨峰葡萄园为四年生,亩栽210株,今年每株挂果约10公斤,亩产在2000公斤以上,而其植株因历年基肥沟深20厘米,根系分布多在5-20厘米,浅层分布的根系极易受温度及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的影响,引起发育不良,加之树体负载量过多,通透性差,易引起叶片黄化脱落及其他生理病害。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改善葡萄长势:
1.加强土壤水分管理。及时松土除草,增加透气性,均衡土壤水分,做到雨后地面不积水。出梅后高温伏旱天气,可覆盖稻草、薄膜等,对土壤进行保湿。
2.控制产量。将亩产量控制在1500公斤以内,弱枝不宜留果,原则上每个结果枝留1串果。
3.加强田间通风透光。架面留枝量不宜太密,注意副梢叶的处理和培养。
4.合理施用肥料。目前要及时施用座果肥、上色肥和根外叶面追肥,果实采收后及时补肥。基肥沟应深至45-60厘米,诱导根系向土壤深层生长。
9. 巨峰葡萄苗叶子
葡萄叶子发黄,有可能是缺铁的原因。
葡萄缺铁主要表现是幼叶失绿,病株上叶片除叶脉保持绿色外,叶面全面黄化,而这时老叶仍为绿色,这是缺铁症的特有表现。缺铁严重时叶面呈现象牙色,甚至变为褐色形成叶片坏死,而这时花序也变为浅黄色,花蕾脱落,坐果率严重下降。葡萄缺铁和土壤ph及通气状况密切有关。ph过高(盐碱土)时,土壤中铁元素常转化为根系不能吸收利用的不溶性铁(这时土壤分析并不表现缺铁,但土壤中的铁不能被植物利用),土壤过分黏重、灌溉水偏碱性时也会出现类似现象。因此,缺铁症的防治一要补充铁,二要注意改良土壤,促进土壤中铁转化为可利用状态。不同品种对缺铁的敏感性不同,其中以欧美杂交种品种如巨峰、京亚、藤捻等对铁的缺乏最为敏感,最易发生缺铁性黄化。
缺铁症的防治: ①重视葡萄园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深耕改土,防止土壤盐碱化和过分黏重。 ②叶面喷施0.2%硫酸亚铁溶液,生长前期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为了增强葡萄叶片对铁的吸收,喷施硫酸亚铁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和0.3%尿素液,对促进叶片对铁的吸收、利用和转绿有良好的作用。
10. 巨峰葡萄的形状
优点:1.抗病性强
巨峰葡萄,整体抗病性强,明显优于红提、红宝石、水芹、玫瑰香、蓝宝石等品种。
2.适应性强
巨峰的葡萄容易着色,对气候适应性强,几乎可以在全国各地种植。室外、避雨、温室栽培效果也不错。然而,适应性强的优势却间接成为了巨峰葡萄的劣势:种植面积太大,产量太大,价格低!
3.市场卖得很好
巨峰葡萄味道好,价格便宜,是每个人的最爱。因此,当许多种植者强调巨峰易于销售时,它实际上决定了巨峰的廉价。
缺点:
1.坐果不佳
巨峰葡萄树太壮,花期天气不好,就很难坐好。尤其是温室栽培需要人工保存果实,因此巨峰温室很少推广栽培。
2、易裂
相对而言,巨峰的裂缝相当严重。一旦出现裂纹,就会出现酸腐、灰霉、炭疽病,导致无法生产。同时,巨峰是中熟品种,在着色成熟期容易赶上国内雨季,更容易出现裂缝。
3.上色比较困难
虽然在巨峰很容易上色,但在许多地区仍然存在着颜色障碍,因此需要上色药物。一旦巨峰的耳形变松,加上着色药物的副作用,很容易造成掉粒,严重影响市场储存和保质期。
4.无核有很大的副作用
尽管无籽处理可以解决巨峰的坐果问题,但巨峰无籽处理的成功率较低:早期处理会严重的粒度、后期处理会造成低无籽率。同时,无核处理后更容易出现裂纹、掉粒等副作用。
巨峰葡萄品种属于欧美杂交种,1954年秋由日本冈山大学访华代表团赠送4根枝条,由北京农业大学繁殖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向全国传播。目前,在市售的鲜食葡萄品种中,巨峰葡萄穗大、粒大、色艳、肉厚、酸甜适中,倍受消费者青睐。其在栽培管理上应抓好几点关键技术环节:
一、主要性状
1、3月上中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从萌芽到成熟138天左右,活动积温3132℃——3412℃.
2、花芽分化好,稳产。
3、叶片:中型叶片,一般叶片面积138.9平方厘米,摘心心下最大叶面积230平方厘米。
4、抗逆性,易感黑痘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
二、坐果不良表现及原因
坐果不良有两种情况,一是坐果率低,落花落果严重;二是坐果较好,但果穗上大小粒严重,正常有核的大粒果占比例不多,而异常无核小果粒都很多。
导致巨峰葡萄坐果不良原因主要是:
1、花器异常。雌性器官胚珠异常率高,达到76.8%,只有23.5%才能正常胚珠进行开花授粉。
2、受精时间长。从完成整个授粉需要120小时左右,如遇到营养不良或不良环境影响,使受精中途败育导致落果。
3、体内激素失衡。坐果不良的花蕾中九二0和细胞激素含量较高,可加速胚珠发育成熟,而花粉管的萌发仍然比较慢,结果使雌雄器官成熟过程不相吻合,大部分胚珠错过了受精的机会,从而导致落花落果。
4、树势失调过旺。新梢过旺不仅促进花器中九二0等激素含量提高,而还会向花蕊争夺养分,消弱生殖生长,造成受精幼胚中途败肖,增加子房的脱落和无核小果。
5、环境因子。开花时白天温度低于20℃,无核果比率增加,降雨冲刷柱头的分泌液,使花粉脱落。
三、关键性栽培技术
目标:提高坐果率,减轻落果,稳定产量
1、花前控氮肥,控制树势。开花前新梢控制在70厘米以下,有利于坐果,开花前新梢长度达80厘米以上,坐果低。控制新梢生长主要措施花前控制氮肥和控水,中等肥力的葡萄园,基肥少施,每亩可用0.5吨鸡粪和100斤磷肥施下,不施芽前肥,坐果后每亩可施复合肥100斤+40斤硫酸钾,分2次施入,间隔10天。硬核期亩施40斤硫酸钾,如挂果多的葡萄园亩施20斤复合肥。着色肥再施适当钾肥。
2、花前摘心。开花前3—5天至见花期摘心,长势弱的梢可在花序上留5—6叶摘心,长势旺可在花序上留3—5叶摘心,摘心后(5天)进入开花坐果期,大量营养集中到花序上,有利坐果。
3、花前叶面喷施助壮素
江苏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甲呱鎓水剂(助壮素),有效成分25%,每瓶15毫克兑水15斤,长势旺的浓度可提高每瓶兑水12斤,于花前5—7天喷施。
4、控产栽培
优质果进超市,亩控产2500斤,定穗每亩3400串。一般要求亩产控制3500斤左右,蔓果比1:0.8—1:1,要求每串果保留有效叶面20—25张,果穗以上3—5叶不保留副梢叶面,果穗上第5叶开始保留副梢叶片。每穗留40个果粒,目前生产上不少葡萄园产量超过4000斤,高产低价销售的理念应逐步转变。
11. 巨峰葡萄叶片锈病图片
1.旱熟、无核,经济效益高
蓝色海洋露地栽培时,在重庆、成都地区6月上旬开始着色,6月下旬成熟上市。在广西、广东地区于6月初成熟,从萌芽到果实成熟为106天,比巨峰早熟20天左右,有利于填补市场空挡。经济价值高,可在南方代替希姆劳特进行露地栽培。该品种不用任何激素处理,自然无核。
2.早期丰产性能好
该品种树势强,结果枝率为90%,双穗率达74.7%,副梢结实力极强。栽后第二年每667平方米产量为2004.5千克,平均单株产量4.51千克,超过希姆劳特1倍,超过巨峰3.2倍。栽后第三年,每667平方米产量为5603.6千克,平均单株产量12.65千克,超过巨峰产量2.8倍,是南方葡萄中丰产性强的品种之一,多次结果能力强,在四川、重庆地区第三次果能正常成熟。
3.抗病虫害
蓝色海洋对黑痘病、炭疽病、灰霜病、褐斑病、白腐病、锈病表现高抗,与希姆劳特一起分列抗性第一、二位,扇叶病、栓皮病、痉痘病、卷叶病等病毒病未见发生,亦未发现任何裂果现象,其总体抗性比希姆劳特略强,亦超过白香蕉等抗性较强的品种。以前,在我国南亚热带和热带的广西、广东地区,巨峰系品种抗性弱、病害和裂果均严重,而蓝色海洋的出现,将把我国葡萄栽培区域扩展到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4.果大、极耐贮运
蓝色海洋平均粒重4~5克,经赤霉素花前处理一次,平均粒重增大至10克,穗重增重至700~800克,每667平方米产量提高1.5-2倍,而每667平方米增加投人不足100元,效益极明显。此外,不论是否进行膨大处理,该品种果穗均极紧凑,捏住一粒即可提起整穗果实。蓝色海洋特别适合赤霉素处理,处理后的果穗更加紧凑,果品品质更佳,对贮运性能没有不良影响,即使长途运输,也不会产生破位和脱粒现象。蓝色海洋的这一特优势,有利于建立大规模的生产基地供应外部市场。
5.外观艳丽、品质上乘
该品种充分成熟后呈蓝黑色,显得高贵典雅,易提高消乘费者购买欲望。果肉硬度大,犹如欧亚种红提、黑提一样可切成片状,甜度高,具浓烈香气。在重庆、成都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下,含可溶性固形物达19.3%,品质明显超过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