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树常见病虫害(楸树茎腐病的防治)
1. 楸树茎腐病的防治
真菌感染导致这类的情况树体上所有枯死的树干和腐朽的树皮都要砍掉并清理干净,这样就达到了去腐的效果。随后要在清理干净的树干上进行杀病消毒处理,然后再进行修补。预计,整个救治过程大概需要一星期左右。
2. 楸树茎腐病的防治方法
楸木的木材更好。
楸木是紫葳科,梓树属,主要产于东北地区,常用来制作家具,与高丽木、核桃木搭配使用。楸木比核桃木重量轻,色深,质松,棕眼大而分散,颜色、花纹美丽,纹理清晰,富有韧性,干燥时不易翘曲、开裂、变形,无异味,属于高档木材。
梓木是紫葳科,梓树属。主产黄河至长江流域以及湖南西部和浙江大部分地区,分布广、产量大、材质佳,是我国历代用材最广的木材品种之一,也是制作器具之良材。材质轻而耐朽,木理优美并带光泽,有“鸡翅木”的花纹,也类似榆木的花纹,不易开裂,不易伸缩,刨面光滑,抗腐性较强。
3. 楸树常见病害
1、金丝楸树的栽植
金丝楸树的栽植可选择在春秋两季进行,栽植前要挖好种植穴,另外带土球栽植可以提高成活率,但是也要注意不要栽植过深,过深会导致植株发生闷芽,栽植时也应该施些腐熟的基肥并将其与栽植土拌匀,栽植后浇一次头水,三天后和五天后再分别浇一次水。
2、金丝楸树的水肥管理
在日常的养护中应该重视楸树的水分管理,除了栽植后浇的头三水,还应在5-10月之间选择浇两次透水,当夏季降水较多时,不是过于干旱则不需要浇水,冬季也要施好防冻水。在植株满四年后只要浇好返青水和防冻水即可。另外,楸树喜肥,在栽植时施足基肥,5月份可施些尿素,可使植株枝叶繁茂且能够加速生长。
3、金丝楸树的整形修剪
因为楸树萌芽力较强,所以耐修剪,春季新生枝条达到30厘米左右时,选出合适的主枝后将多余的枝条剪除,在生长期内也应将新抽出的芽抹去,如果要扩大树冠,则需要截短主枝选留外芽。
4、金丝楸树养殖的注意事项
楸树同样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常见的虫害有珀蝽、模毒蛾、泡桐龟甲、楸蠹野螟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喷洒杀虫制剂来防治。另外楸树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此病在高温且通风差的情况下易发病,所以除了喷洒农药之外,还要注重楸树的水肥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4. 楸树容易得什么病
楸树的固土防风能力强,耐寒耐旱,适合造林。
6年的楸树大概能长到高7.5米。种植行距3米,株距3米,可以种80-100株。楸树的病害虫有:珀蝽、泡桐龟甲、模毒蛾、白肾夜蛾、霜天蛾、银杏大蚕蛾、楸蠹野螟、大青叶蝉等。楸树有固土防风的能力,并且耐寒耐旱,是农田、铁路、公路、沟坎、河道防护的优良树种。楸树大都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树干挺拔,可营造用材林、楸农间作林、防护林及庭院观赏、道路绿化等,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优质用材树种。楸树喜光,较耐寒,适合生长于年平均气温10-15℃,降水量700-1200毫米的环境。幼树生长比较慢,年平均生长1.5-2米高,10年以后生长的速度回加快,侧根比较发达。耐烟尘、抗有害气体能力强。楸树事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一般为60厘米,种植行距3米,株距3米,可以种80-100株。楸树上常见的病虫有:珀蝽、泡桐龟甲、模毒蛾、白肾夜蛾、霜天蛾、银杏大蚕蛾、楸蠹野螟、大青叶蝉等。
5. 树木茎腐病防治
苗木茎腐病是由半知菌球壳孢目的真菌为害造成的一种病害。
该病能为害多种植物,一年生银杏苗最易感病,死苗率达80%以上。不同的苗木感病后,其症状不尽相同,但一般表现为茎腐。如银杏苗一年生苗感病后,初期症状是茎基部变为褐色,叶片失去正常的绿色,稍向下垂,病部迅速向上发展后,全株枯死,叶片下垂不脱落。病茎皮层肥肿皱缩,韧皮组织腐烂呈海绵状或粉末状,病菌浸入木质部,使髓部变为褐色或中空。病害扩展至根部后,根皮层腐烂,如拔疫苗,仅能拔出木质部而根部皮层则会留在土壤中。二年生苗木感病或一年生苗木发病轻的,病苗地上部分死亡,当年可从基部发生新枝。夏季,土壤温度升高,苗木茎基部受高温灼伤时,病菌便侵入为害。若苗圃地低积水,苗木生长瘦弱,发病率会显著增加。防治方法: ①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地作苗圃 容器育苗,必须用无病原菌的土壤配制营养土;坚持轮作制度,不在同一块地连续培育同一种苗木。②杀死病原菌 茎腐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育苗前可用枯枝、枯叶、干草均匀撒在苗床上,点火焚烧,可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也可每公顷苗圃地施入石灰粉375千克或硫酸亚铁225~300千克,以抑制病原菌。③施用腐熟肥料 肥料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垃圾肥和堆肥、厩肥可能带菌,应堆置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④在高温季节搭荫棚,可降低苗床温度,可使发病率减少85%以上。⑤提高幼苗抗病力 出苗期开始,每公顷苗圃用1∶1∶200波尔多液750~1125千克喷洒幼苗,使幼苗外表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侵入。发病后,及时清除病苗,在病苗穴周围撒石灰粉,以防止蔓延。
6. 花楸病虫害
1、 黄栌:漆树科灌木或小乔木,高2-10米,耐寒耐旱,香山主要树种,在气候温暖适宜的秦岭、伏牛山山区植株可达10余米,而且叶色更红艳。
2、 白蜡:木犀科乔木,15-30米,奇数羽状复叶,对生;花单性异株,先叶开放,翅果秋熟,全属70种,我国27种,华北10余种。行道树多用的是水曲柳、美国白蜡、绒白蜡、小叶白蜡等,金秋时节,叶全黄。
3、 柿树:我国特产落叶乔木果树,树龄300-400年,耐寒耐旱,“三北”城市街道园林多栽种。品种有盖柿、大红袍、火晶、四方、莲花柿200余种,深秋红叶绿枝、柿果橘红、火红,甚是好看,而且病虫害少,是街道园林农家绿化美化首选。
4、 银杏:我国特产。许多名山寺院多栽植,雌雄异株,叶片扇形,秋季金黄。山东吕县有3000多年的大树,1994,1995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代表两次提议《将银杏定为国树》的议案。
5、 槲树:壳斗科落叶乔木,高达20米。小枝粗壮具沟槽,叶片倒卵形,长10-20厘米,宽7-14厘米,缘有4-9对圆锯齿,花同株罕异株。耐旱喜光,根深长。自然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山区,是城市隔离带以及公园绿化的优良品种。本属有300余种,我国60余种,春叶亮绿夏深绿,秋季变黄或金黄,冬雪时节满树黄叶蔚为壮观。
6、 水杉:高大落叶乔木,国家一级保护树种,20多个省市用于绿化造景。水杉夏叶细密,风过无声,适宜纳凉,金秋树冠叶片变红,北京动物园有三株最早树龄58年的大树。
7、 槭树:本科有两属,200余种,原产中国70%,叶片多掌状分裂,裂片3、5、7、9、11、13,鸡爪槭有深裂、细叶、线裂、红细、紫红、白斑、金叶等,还有一些全年红色。
8、 卫矛:卫矛科灌木或小乔木,1-2米,2-4纵裂木栓质枝翅,翅宽0.5-1.5厘米,聚伞花絮,外种皮红色,在北京的东灵山,百花山成片生长,色泽醒目宜人,有叶片入秋全紫红色的紫叶卫矛,入秋全树叶片潇洒、紫里透红,是北方城市理想的色叶树种。本属世界上有180种,我国120种,也有金边,白边,花边,小叶卫矛。
9、 枫香:金缕梅科高大乔木,长江流域普遍栽培,与乌桕、香樟、女贞、杜仲、毛竹等组成美丽的风景林。“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枫树不耐冷,霜下胭脂红”。北京植物园引种的枫香小乔木,虽无南国高大的身躯,但秋叶红艳似火,也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
10、 桑树:落叶乔木、灌木,高达至15米,皮厚深裂,叶片卵形,雌雄异株,人称“东方神树”,“一树桑拓一村烟”,金秋时节树冠全黄,橙黄或土黄,展示华夏神树特有气质。
世界色叶树40科近200余种,长江流域以北至华北有小叶榆、豪猪刺,十大功劳、南天竹、南五味子、石楠、木瓜、红叶花楸、漆树、野鸭椿等可以栽种,此外一批耐-30度低温的大叶榆、杜梨、山楂、落叶松、白桦、照山白杜鹃、山葡萄等在东北华北同样生长,玉竹、扫帚草、商陆、藜科草本等叶黄或红的色叶植物种类也可以利用。
7. 楸树腐烂病
应该是楸树,紫葳科梓属落叶乔木,从河北到华南均有分布。
楸树材质优良,耐腐性强,古代皇家及贵族常用来做棺材。
叶片可入药,有解毒消脓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