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花卉的ph值(植物的ph值)
1. 植物的ph值
二、喜酸怎么办
1、用酸性土:用酸性土壤是比较直接的办法,比较常见的酸性土壤就是腐叶土了,但这种土壤本身的保水能力强,排水效果却不太好,对于多肉的生长不利,所以还需要在里面加入一点河沙或其它大颗粒基质,这样可以帮助水分排出,以免植株积水。
2、进行酸化:如果没有偏酸性的土壤,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酸化土壤。比如浇灌硫酸亚铁溶液或矾肥水,都可以起到降低ph值的作用。或者在水中兑入白醋进行酸化,这种方式成本更低,但要选择不含盐的,不然会影响植株的发育。
三、喜碱怎么办
对于喜碱性的多肉,比如仙人掌,需要用偏碱性的土壤栽种,一般北方地带的土壤ph都高于7,可以直接使用,或者在土中加入适量的草木灰,可以起到碱化的效果。
2. 植物适合自己生长的ph值范围
土壤酸碱度 是衡量土壤中酸碱含量多少的一句术语。
PH值是表示酸碱程度的符号,它与酸碱的对应值见下:PH值3-45678910-11表示强酸性酸性弱酸性中性弱碱性碱性强碱性土壤pH值小于7的为酸性土,土壤pH值大于7的为碱性土。
各种花木适应土壤酸碱情况表 耐酸性花木(pH4--5)杜鹃花、仙客来、栀子、彩叶草、紫鸭跖草、蕨类、兰科植物等。
适宜弱酸性花木(pH5--6)仙来客、秋海棠、朱顶红、樱草、山茶花、茉莉、米兰、五针松、百合、唐菖蒲、棕榈科、白兰、大岩桐等。
适应中性偏微酸花木(pH6--7)菊花、文竹、月季、水仙、风信子、桂花、四季报春、天门冬、一品红、倒挂金钟、水芋、君子兰、紫玉兰、贴梗海棠等。
适宜中性偏微碱花木(pH7-8)玫瑰、石竹、天竺葵、仙人掌类、迎春、黄杨、南天竹、香豌豆、榆叶梅、桧柏等。
改良方法编辑下面简要介绍常用的土壤酸化的几种方法:
一、盆土加入2%硫磺、石膏或磷石膏 。 二、盆土加入适量氟石。
三、用腐殖酸肥料与盆土混合。
四、用100倍米醋水浇花。
五、用硫酸铵水溶液浇花,比例为180克/升。
六、用1—2%蔗糖水浇花 。
七、浇矾肥水,一般每月一次,矾肥水的配制是黑矾(硫酸亚铁)0.5公斤加水50公斤再加豆饼、麻酱渣2.5公斤,发酵一个月可取其清液兑水施用 。
八、用鱼缸水、残茶水、雨水、化雪水、淘米水(发酵数十天)、洗鱼或洗肉水浇花。 在肥料施用方面不要施用碱性肥料,如氨水、碳铵、石灰氮、草木灰等。应当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铵、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等。尿素可以用作根外追肥。
九、用0.1—0.2%磷酸二氢钾,0.1%磷酸改良水质。
十、盆土碱重可用清水冲洗,盆底垫上砂粒、木炭、泡沫塑料等通气透水的物质。 选用透气性和吸水性较强的泥烧盆,泥炭盆,忌用紫砂盆、釉盆、瓷盆种花。
3. 植物的ph值是多少
花的品种不同,ph值就不同,如植物红掌,它们对盐分的感知非常敏锐,水液的PH值最好控制在5~6左右,其过酸或过碱,都将影响植株长势,致使观赏价值变低。
在小花看来,尽管自来水才是最佳水液,但成本较高,故大家可退而求其次,选择安全自然的雨水。
4. 植物ph值和土壤ph值
土壤酸碱度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级:
pH值 土壤酸碱度
<4.5 极强酸性
4.5—5.5 强酸性
5.5—6.5 酸性
6.5—7.5 中性
7.5—8.5 碱性
8.5—9.5 强碱性
>9.5 极强碱性
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我国西北、北方不少土壤pH值大,南方红壤pH值小。因此可以种植和土壤酸碱度相适应的作物和植物。如红壤地区可种植喜酸的茶树,而苜蓿的抗碱能力强等。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影响也很大,如中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大;碱性土壤中微量元素(锰、铜、锌等)有效性差。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调节。科标检测可对土壤进行测试。
5. 植物的ph值是什么意思
黄腐酸钾是一种纯天然矿物质活性钾元素肥,黄腐酸钾内含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病毒抑制剂等多种营养成分,使养分更充足、补给更合理,从而避免了作物因缺少元素而造成的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使作物株型更旺盛叶色更浓绿,抗倒伏能力更强。
其的pH值在5.7左右。
6. 大多数植物适宜的ph
最适合植物生长的ph值,一般在5.2至6.8之间。
PH值是土壤中离子浓度的衡量标准,会影响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而这会影响植物根部的渗透压,可能会造成植物失水萎焉甚至枯萎。还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酸性土植物(pH<6.5)、碱性土植物(pH>7.5)和中性土植物(pH6.5~7.5)。
pH值对植物生长的主要影响:•影响植物根系的活动,植物根系只有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包括呼吸、离子交换、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等。不同的植物适应的pH值范围有差异,一般植物根系的pH值要求在5.4至6.3之间,高出或低于这个范围,植物根系的活动就会受到抑制,严重时根系可能坏死,从而导致整个植株的死亡。
7. 植物生长最适ph值
植物最适宜生长的PH值一般是在5.2到6.8之间。通常PH值大于七以上是属于碱性土,而PH值小于七以下是属于酸性土
氢离子浓度指数(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是表示氢离子浓度的一种方法。它是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活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即-lg[H+]。一般称为“pH”或者“pH值”。
8. 植物的ph值怎么检测
可分为三种类型植物:
酸性土植物:土壤PH值在6.5以下能正常生长的植物,如:杜鹃、山茶、栀子花等;
中性土植物:土壤PH值在6.5-7.5之间能正常生长的植物,如:多数花草树木农作物等;
碱性土植物:土壤pH值在7.5以上能正常生长的植物,如:圣柳、沙棘、紫穗槐等。
9. 植物适应土壤pH值的生态类型
生态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精选优质种子:把农作物的种子在充足的阳光下晒8-10小时,去除坏掉的种子以及混在种子内部的杂物。
S2、土地选择与翻耕:选择土壤深厚、富含腐质的疏松肥沃土地,土壤的PH值在6-7之间,土地开阔,光照充足,在田地中施加农作物通用基肥500-800kg/亩,然后对农田土地进行翻耕、平整,土地翻耕深度为30-40厘米。
S3、进行播种:根据气候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进行播种,在进行播种时,向种植坑内施入底肥。
S4、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农作物进行施肥:采用氨肥和制得的有机肥料来作为一次性施用底肥,所述氨肥与有机肥料的质量比为3:6-9。
所述有机肥料的制备包括以下组分:农作物秸秆50-70重量份、畜禽粪30-40重量份、鱼塘底泥土20-40重量份、草木灰0.5-0.8重量份、谷壳5-10重量份、菜籽饼10-20重量份、食用菌菌渣5-9重量份、米糠4-10重量份、天冬氨酸0.6-1重量份、谷氨酸0.5-1重量份、组氨酸1-3重量份、赖氨酸1-3重量份、丙氨酸1-2重量份、夏枯草2-3重量份、茅根1-2重量份、铁0.2-0.6重量份、钙0.2-0.6重量份、锌0.2-0.4重量份和酵母菌5-8重量份,经过发酵制得。
S5、定期对田间进行管理:加强地间管理,及时除草,涝疏旱溉,保持地沟中人行走无明显脚印为宜,然后在作物的生长中期,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对田间的农作物进行追肥,当农作物有死亡时,还需要对死亡处进行补苗操作。
S6、待农作物成熟后进行收割:作物成熟后可以采用一些专用的农用机械来进行收割。
优选的,所述农作物包括有粮食、水果、茶叶和蔬菜。
优选的,所述粮食包括有小麦、玉米、高粱、土豆和大豆等。
优选的,所述水果包括有酸性水果和碱性水果,酸性水果包括有草莓、葡萄和橘子等,碱性水果包括有柠檬、西瓜和苹果等。
优选的,所述茶叶分为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和工茶。
优选的,所述蔬菜包括有白菜、叶菜、花菜、瓜菜和根菜。
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向种植坑的内部施入底肥,所述底肥为尿素与钙镁磷肥按1:1比例混合,施入量为0.3-0.5kg,且要注意在施底肥的过程中,底肥不要与农作物的根部直接接触。
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追肥的方法为:以农作物主干根部为中心,挖取一条宽度为20-30厘米、深度为15-20厘米的环状沟槽,并施加称取好的肥料,覆土盖肥,压实。
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坏的种子和杂物中包括有种子的病粒、虫粒、菌核和病原物等。
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对对农作物进行种植之前,通过严格选种,将农作物的种子在充足的阳光下晒8-10小时,去除坏掉的种子以及混在种子内部的杂物,使得农作物的发芽率比一般的种植方式要高,然后本发明通过科学配比的方式对农作物进行合理施肥,使得农作物吸收的营养全面且肥效较长,可以满足农作物根茎和果实的需要,促进农作物进行生长发育,使得种植出的农作物产量高,且品质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精选优质种子:把农作物的种子在充足的阳光下晒8-10小时,去除坏掉的种子以及混在种子内部的杂物。
S2、土地选择与翻耕:选择土壤深厚、富含腐质的疏松肥沃土地,土壤的PH值在6-7之间,土地开阔,光照充足,在田地中施加农作物通用基肥500-800kg/亩,然后对农田土地进行翻耕、平整,土地翻耕深度为30-40厘米。
S3、进行播种:根据气候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进行播种,在进行播种时,向种植坑内施入底肥。
S4、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农作物进行施肥:采用氨肥和制得的有机肥料来作为一次性施用底肥,氨肥与有机肥料的质量比为3:6-9。
有机肥料的制备包括以下组分:农作物秸秆50-70重量份、畜禽粪30-40重量份、鱼塘底泥土20-40重量份、草木灰0.5-0.8重量份、谷壳5-10重量份、菜籽饼10-20重量份、食用菌菌渣5-9重量份、米糠4-10重量份、天冬氨酸0.6-1重量份、谷氨酸0.5-1重量份、组氨酸1-3重量份、赖氨酸1-3重量份、丙氨酸1-2重量份、夏枯草2-3重量份、茅根1-2重量份、铁0.2-0.6重量份、钙0.2-0.6重量份、锌0.2-0.4重量份和酵母菌5-8重量份,经过发酵制得。
S5、定期对田间进行管理:加强地间管理,及时除草,涝疏旱溉,保持地沟中人行走无明显脚印为宜,然后在作物的生长中期,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对田间的农作物进行追肥,当农作物有死亡时,还需要对死亡处进行补苗操作。
S6、待农作物成熟后进行收割:作物成熟后可以采用一些专用的农用机械来进行收割。
农作物包括有粮食、水果、茶叶和蔬菜,粮食包括有小麦、玉米、高粱、土豆和大豆等,水果包括有酸性水果和碱性水果,酸性水果包括有草莓、葡萄和橘子等,碱性水果包括有柠檬、西瓜和苹果等,茶叶分为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和工茶,蔬菜包括有白菜、叶菜、花菜、瓜菜和根菜,S3步骤中,向种植坑的内部施入底肥,底肥为尿素与钙镁磷肥按1:1比例混合,施入量为0.3-0.5kg,且要注意在施底肥的过程中,底肥不要与农作物的根部直接接触,S5步骤中,追肥的方法为:以农作物主干根部为中心,挖取一条宽度为20-30厘米、深度为15-20厘米的环状沟槽,并施加称取好的肥料,覆土盖肥,压实,S1步骤中,坏的种子和杂物中包括有种子的病粒、虫粒、菌核和病原物等。
实施例1
S1、精选优质种子:把农作物的种子在充足的阳光下晒8小时,去除坏掉的种子以及混在种子内部的杂物。
S2、土地选择与翻耕:选择土壤深厚、富含腐质的疏松肥沃土地,土壤的PH值在6-7之间,土地开阔,光照充足,在田地中施加农作物通用基肥500-800kg/亩,然后对农田土地进行翻耕、平整,土地翻耕深度为30-40厘米。
S3、进行播种:根据气候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进行播种,在进行播种时,向种植坑内施入底肥。
S4、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农作物进行施肥:采用氨肥和制得的有机肥料来作为一次性施用底肥,氨肥与有机肥料的质量比为3:6。
有机肥料的制备包括以下组分:农作物秸秆50重量份、畜禽粪30重量份、鱼塘底泥土20重量份、草木灰0.5重量份、谷壳5重量份、菜籽饼10重量份、食用菌菌渣5重量份、米糠4重量份、天冬氨酸0.6重量份、谷氨酸0.5重量份、组氨酸1重量份、赖氨酸1重量份、丙氨酸1重量份、夏枯草2重量份、茅根1重量份、铁0.2重量份、钙0.2重量份、锌0.2重量份和酵母菌5重量份,经过发酵制得。
S5、定期对田间进行管理:加强地间管理,及时除草,涝疏旱溉,保持地沟中人行走无明显脚印为宜,然后在作物的生长中期,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对田间的农作物进行追肥,当农作物有死亡时,还需要对死亡处进行补苗操作。
S6、待农作物成熟后进行收割:作物成熟后可以采用一些专用的农用机械来进行收割。
实施例2
S1、精选优质种子:把农作物的种子在充足的阳光下晒9小时,去除坏掉的种子以及混在种子内部的杂物。
S2、土地选择与翻耕:选择土壤深厚、富含腐质的疏松肥沃土地,土壤的PH值在6-7之间,土地开阔,光照充足,在田地中施加农作物通用基肥500-800kg/亩,然后对农田土地进行翻耕、平整,土地翻耕深度为30-40厘米。
S3、进行播种:根据气候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进行播种,在进行播种时,向种植坑内施入底肥。
S4、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农作物进行施肥:采用氨肥和制得的有机肥料来作为一次性施用底肥,氨肥与有机肥料的质量比为3:7.5。
有机肥料的制备包括以下组分:农作物秸秆60重量份、畜禽粪35重量份、鱼塘底泥土30重量份、草木灰0.65重量份、谷壳7.5重量份、菜籽饼15重量份、食用菌菌渣7.5重量份、米糠7重量份、天冬氨酸0.8重量份、谷氨酸0.75重量份、组氨酸2重量份、赖氨酸2重量份、丙氨酸1.5量份、夏枯草2.5重量份、茅根1.5重量份、铁0.4重量份、钙0.4重量份、锌0.3重量份和酵母菌6.5重量份,经过发酵制得。
S5、定期对田间进行管理:加强地间管理,及时除草,涝疏旱溉,保持地沟中人行走无明显脚印为宜,然后在作物的生长中期,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对田间的农作物进行追肥,当农作物有死亡时,还需要对死亡处进行补苗操作。
S6、待农作物成熟后进行收割:作物成熟后可以采用一些专用的农用机械来进行收割。
实施例3
S1、精选优质种子:把农作物的种子在充足的阳光下晒10小时,去除坏掉的种子以及混在种子内部的杂物。
S2、土地选择与翻耕:选择土壤深厚、富含腐质的疏松肥沃土地,土壤的PH值在6-7之间,土地开阔,光照充足,在田地中施加农作物通用基肥500-800kg/亩,然后对农田土地进行翻耕、平整,土地翻耕深度为30-40厘米。
S3、进行播种:根据气候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进行播种,在进行播种时,向种植坑内施入底肥。
S4、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农作物进行施肥:采用氨肥和制得的有机肥料来作为一次性施用底肥,氨肥与有机肥料的质量比为3:9。
有机肥料的制备包括以下组分:农作物秸秆70重量份、畜禽粪40重量份、鱼塘底泥土40重量份、草木灰0.8重量份、谷壳10重量份、菜籽饼20重量份、食用菌菌渣9重量份、米糠10重量份、天冬氨酸1重量份、谷氨酸1重量份、组氨酸3重量份、赖氨酸3重量份、丙氨酸2重量份、夏枯草3重量份、茅根2重量份、铁0.6重量份、钙0.6重量份、锌0.4重量份和酵母菌8重量份,经过发酵制得。
S5、定期对田间进行管理:加强地间管理,及时除草,涝疏旱溉,保持地沟中人行走无明显脚印为宜,然后在作物的生长中期,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对田间的农作物进行追肥,当农作物有死亡时,还需要对死亡处进行补苗操作。
S6、待农作物成熟后进行收割:作物成熟后可以采用一些专用的农用机械来进行收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0. 植物生长的ph值
喜欢碱性土壤的蔬菜有茄子、甘蓝、芹菜、菠菜、南瓜、甜菜、黄瓜等。其中,菠菜喜欢生长在PH值在6-7之间的土壤,如果在酸性的土壤中种植的话,就会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需要及时的更换种植土壤。如果土壤的颜色比较浅,并且有白粉状的物质,则说明是碱性土壤。
11. 植物ph范围
ph值为9的水浇蔬菜有影响,用碱性水浇洒,花木生长旺盛美丽,适合喜碱植物。
蔬菜是柔嫩多汁的植物,其生长发育进程对水分的需要量较大。因此,浇水便成为栽培管理的重要环节。
蔬菜苗期需水不多,但需细心管理能力培养出适龄壮苗。播种前一定要浇足苗床水,待水渗下后播种,播种后切忌浇蒙头水。苗期通常要维持苗床湿润。若幼苗发生徒长时,可经过节制浇水,增进苗子墩壮。有些蔬菜苗期浇水不宜多,如芫荽、青蒜、露地秋黄瓜等。有些根小而浅的幼苗,如韭菜、白菜、苋菜等,浇水时宜轻浇、勤浇。
幼苗定植前1周要控水、炼苗、壮根;起苗前,畦内浇透水,以减少提苗时伤根;定植时,边起苗、边栽植、边浇水。定植后4—5天浇1次缓苗水。缓苗后恰当控水,增进扎根。对于一些以果为商品器官的蔬菜,初花期至坐果前,通常不宜浇水,如丝瓜、苦瓜、扁豆、辣椒等,要待坐稳一批果时再浇水。而一些生长期需水量较大的蔬菜(绿叶蔬菜、白菜类等),要经常浇水,以维持其茂盛的营养生长。如芹菜定植后的2个月内,宜勤浇水,否则,将延缓生长。
蔬菜生长中后期,要依据根冠比判别浇水的领域,如佛手瓜要在距植株3—4米之内浇水。对于延续采摘的蔬菜(如木耳菜、韭菜、芹菜等),每次采收后不要立刻浇水,因为伤口没愈合,浇水容易引起糜烂。采收后需要贮藏的蔬菜(大白菜、马铃薯、大葱等),收获前应减少浇水,以提高其耐贮性。
此外,寒冷季节种植喜温蔬菜浇水时,要选晴天上午浇,下午或阴雨雪天不可浇。通常浇温水(6—10℃)。为减小棚内空气湿度,可采取膜下浇暗水,要小水浇足,不可小水勤浇。露地栽培的越冬菜,宜在泥土冻结前浇足越冬水。燥热季节种植喜冷凉蔬菜,浇水时宜选“天凉、地凉、水凉“时浇水,即早晚浇,可浇井水或有遮荫的河水。夏天降雨过后要浇一次井水,避免涌现烂根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