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盆栽都该怎么养植?
一、菊花盆栽都该怎么养植?
菊花盆栽的养殖方法如下:
1、土壤
菊花适合肥沃、疏松带水质的土壤,对土壤酸碱度适应力较强。
2、水份
养菊花要见湿见干,生长期需要大量水,但不能积水,造成烂根。
3、光照
菊花不喜欢较长时间的光照,在生长期可以光照多一些,只长茎,开花期光照时间要短,才容易长花开放。
4、温度
菊花喜欢凉爽的温度,不喜欢炎热,所以到秋天,大多的花都凋谢时,菊花才正怒放。
5、施肥
施肥时,可撒在盆土上面,浇水后,肥顺着水,流到根部,便于菊花吸收养料。
6、摘心
菊花长太高,观赏效果就差了,所以要对菊花进行摘心,每个枝条只保留四五片叶子,这样才能形成花团锦簇的形状。
7、过冬
菊花比较耐寒,零下温度时,可将茎叶剪掉,少浇水,待天气温暖时,会重新钻出枝芽,又是一盆茂盛的菊花,非常皮实。
二、菊花怎么养
菊花是最好养的花卉之一,首先保持土壤的湿度,保持 干了才浇水。
其次保持适宜的肥料,植株瘦弱,叶片枯黄或没有色泽,基本是缺肥料了。
光照要充足,当然长期暴晒也不可取,上午阳光多晒些中午和下午少晒些 。
三、如何养菊花呢
合理浇水
浇水是否合理,对菊花生长的好坏有重要的关系。应做到适时浇水。菊花须浇水充足,才能生长良好、花大色艳,尤以花蕾出现后需水更多。秋季浇水应根据菊花生长不同的气候条件来决定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若雨天就不必浇水,阴天少浇,晴天则多浇。浇水宜用细眼喷壶缓慢喷浇,不可用猛水冲浇,每次浇水都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烂根、枯黄、甚至整株死亡。
适量施肥
施肥前应先松一松土,不宜浇水;应在盆土较干时浇施肥液,施肥时切不可将肥水沾在枝叶上,否则会使叶片枯黄;施肥后要及时用喷壶向苗株喷清水,以冲洗去叶片上沾染的肥液。到10月上旬,观察不同品种长势,还可用0.1%尿素和0.05%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溶液作水肥,每隔5天追施一次,也可交替使用有机液肥,还可用上述化肥混合溶液在晚间喷雾做根外追肥,每隔3天喷施一次。在这期间,每天早晨应检查叶片,如发现叶脉增宽,颜色变浅,叶片僵硬、刷刷作响,即应减肥。观察植株,如果从上数第二叶节处呈现全株最粗点,花头绽蕾透色,即应停肥。
细心整枝
为使菊花生长均匀、枝条直立,常设立支柱。支柱常用细竹或苇秆,将菊枝用细绳结缚支柱上,每枝设支柱一根。有时个别植株到了现蕾期却迟迟不见花蕾,生长点仍不断长新叶,造成植株节间密集、枝叶簇生而不现蕾,这种情况被称为“柳叶头”。枝梢形成“柳芽”要立即摘除,应用下方侧芽代替主芽。若任其生长开花,花形则不整。当花蕾透色,芯瓣发育充实后,把过高支柱齐花托之下处剪去,然后再齐花托把花头绑牢,以使花形姿容端正,方向一致,而避免垂头和偏扭。个别花瓣软弱品种,可在支竹上端系20号铁丝段,盘成几道螺旋(俗称托子)支撑,以增加美观。
花蕾开放后,白花及绿花品种宜移至阴处,或采取其它措施遮光保护,可保持花色鲜绿,否则花色不正;对深色花绽蕾时,需要强光照射,并加施一些有机液肥,可使花色浓艳。
防治虫害
秋季盆栽菊花病虫害较多。发生较重的病害主要为:叶斑病、黑锈病、褐斑病、白粉病和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
叶斑病可于发病初期用1%波尔多液或50%代森锌粉剂加1200倍水喷治,每周一次,喷3次即可。
黑锈病发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粉剂加1000倍水(或50%多菌灵加800倍水)喷洒,每周一次,连用3次即可。
菊花发生白粉病时,受害叶面初生白色圆形粉状斑,逐渐扩大后连成一片。发病初期可用50%退菌特1000倍液喷洒,或用0.3~0.5度石灰硫磺合剂喷洒,效果都较好。
蚜虫危害严重,可用2000倍的40%的氧化乐果或2000倍的2040%的菊杀乳油喷洒防治。
四、如何饲养菊花(用花盆儿养)?
菊花的适应性强,对气候和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我国各地 均有栽培,微酸、微碱性土壤都能生长。小菊的耐寒力比大菊更强,花经几次严霜而不凋谢。温度在10℃以上隐芽可以萌发, 20至25℃的温度最适宜生长。菊花耐干旱,伯积水,喜疏松肥 沃含腐植质多的沙质土壤、凉爽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 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在春夏长日照的季节里,只能进行营养生长。立秋以后,随着天气的转凉,日照时间的缩短,才能开 始花芽分化,孕育花蕾,冒霜开出艳丽的花朵。 盆栽菊花很容易养活,但是要养好却不容易。关键是要掌握扦插和摘顶芽的时机,等到开花时既要让它枝叶丰满,又要让憨弧封旧莩搅凤些脯氓它的高度适中,那样才有更好的观赏价值。全国各地因气候和纬度的不同,在菊花的盆栽管理上也是有差别的,你应该多向身边懂得养花的人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