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盆景一样diy(和盆景图片)
1. 和盆景图片
还真巧,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也形成系列文章,虽然见识浅陋,然而贴出来让大家共同品评吧,欢迎拍砖:
鬼斧神工赏盆景之:书法和盆景艺术
文:花木君
艺术是相通的,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联系,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塑、诗词歌赋、文学戏曲、篆刻丝织、园艺盆景等等,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形式,都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如今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
这些艺术门类,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其他艺术的借鉴和学习,可能就会触类旁通,甚至是融会贯通。就拿盆景艺术来说,盆景艺术虽然起源较晚,然而在演变过程中,积极吸取各种艺术门类的精髓,糅合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思想和灵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中,盆景艺术从书法艺术中就借鉴了很多有益的精华。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最古老的艺术文化之一,也是我国独领风骚的文字书写艺术。自从汉字诞生那天起,中国的文字就已是艺术化了的形象艺术,历经六千余年的形式演绎,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凝聚了华夏民族的聪明智慧和艺术结晶,承载和传承着中华文明的文化思想,本身又是独特艺术形式的优美符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之无愧的瑰宝。
每个汉字本身就是一幅鲜活优美的图画,充满韵动的舞蹈,富有节奏的乐曲,内含丰富的诗篇。组合在一起表达错综复杂的人类文明的思想和文化,经过艺术形式加工,融入书写者的功力和感触,利用线条的意象变化和结构布局,表达出思想和神韵,形神具备,从而形成书法艺术,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和盆景艺术有很多相同点,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书法需要十数年甚至毕生的练习积累基本功;盆景也是需要经过多年甚至几代人的年功才能成为作品。书法是功到自然成,盆景却是变化无穷,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因此更为难得。除去基本功,从艺术形态角度来讲,书法艺术对盆景艺术的影响颇多,我们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一,意在形先;二,布局严谨;三,线条美感;四,形神兼备。
一、意在形先
南朝(梁)书法理论家庾肩吾《书品》有言:“敏思藏于胸中,巧意发于毫銛。”,唐代书法理论家张彦远:“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诗佛”王维认为:“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一幅书法艺术作品,立意是第一位的。文以载道,书以载文;文章是说明道理,书法则是表达思想,没有思想内涵,称不上书法作品。同理,盆景艺术源自自然高于自然,是为了体现创作者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同样讲究意境和立意,“意在形先”。
如何立意?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首先要有基本功,然后还需要综合素质的提高,牵扯到文化、艺术、美学、道德修养等等,立意有高低,意境有深浅,一幅行笔流畅、道劲有力、神彩飞扬的书法,和一盆枝干协调、疏密有致、神形兼备的盆景,其作者必然都是有功底、有见地、有悟性的行家里手,而这一切,都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精神修养,才能达到“意在笔先”。
二,布局严谨
一副精美书法作品,在确定主题时,立意在先,对整体行文上和布局结构上,都需要深思熟虑,讲究章法和协调,字里行间,主与次、虚与实、疏与密、浓与淡、曲与直、方与圆、收与放、动与静、首与尾等要相互呼应,结构严谨,充满了辩证法。同样,盆景也要做好布局结构设计,针对不同盆景作品,需要不同处理构思,树木盆景要注意造型结构和今后走势,山水盆景则讲究布局对应,要妥善处理几与架、盆与桩、根与干、枝与叶的合理构图,还要分清远近、前后、上下、主次、动静、粗细、取舍等关系,从而才能形成整体协调,意境优美的作品。
三,线条美感
书法作品,具体到局部,讲究线条流畅,直抒胸臆,一笔呵成,以笔墨的浓淡、枯润以及笔锋的变换,疾缓、转折、连笔、顿挫、开合、藏露,笔断意连,行云流水,用线条构成了形象上的艺术美。同理,盆景艺术也讲究线条美,以枝干为笔锋,花叶为墨点,通过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表现自然鬼斧神工,透出神韵,俊逸洒脱,用天然来幻化自然,恰似一幅立体书法,从而达到线条和意象上的美感。
四,形神兼备
从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王僧虔《笔意赞》提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到唐朝张怀瓘的《书议》:“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再到清代刘熙载的《书概》:“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历代书论家都非常重视书法的神采韵味。正如《书品》形容张芝、锺繇、王羲之的书法“若探妙测深,尽形得势;烟花落纸,将动风采。带字欲飞,疑神化之所为。”,形神兼备,为上之上品。
从书法艺术演变来讲,魏晋重劲美,唐朝重法度,宋朝尚意境,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讲究形神兼备,而对所有的传统艺术来讲,都讲究神韵,任何一个缺乏神韵的作品没有生命力,盆景艺术依然如此。
如何做到形神兼备?似乎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形”指形体,可以通过基本功的练习和积累达到,然而“神”是神韵,依附于形体上的精神感受,这是制作者的阅历、学识、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等综合素质积累,这就需要创作者涉猎广泛,循序积累。
要想做到形神兼备,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传统文化,吸取和借鉴其他艺术的精髓,尤其是传统诗词歌赋,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修为,同时增加盆景文化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促进。
在学习的过程中,先要有法、有意,再到无法、无意。正所谓“艺有法,艺无法,无法之法乃至法;思有意,挥无意,无意之意乃真谛”。通过不断练习,不断精进,这样才能在创作时,有感于物,有悟于心,面对盆景素材,胸有成竹,意在型先,从而在创作时感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才能体现出“神”的韵味。。
以上四点是书法艺术的精髓,也是值得盆景艺术借鉴的重点,虽然是泛泛而谈,然而针对盆景艺术来说,书法艺术对其的影响在于,并不在于一树一石的具体造型,而是从美学形而上的整体审美观念,对于盆景艺术的理论体系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盆景艺术虽然历史悠久,然而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在理论方面却有所欠缺,尤其是在审美观念上,容易跑偏,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念并没有错,只是历史原因造成文化断层,盆景文化曾经偃旗息鼓,然而,在新的高潮时,却唯他人马首是瞻,出现一些审美误差和跟风潮,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传统美学的一种否认和抛弃,是违反自然规律和真正美学范畴的。
最后,我想用明末思想家、书法家傅山的书法理论做为忠告:“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提醒那些文化浅薄、思想虚无的哗众取宠者,在不能做到盆景艺术“形神兼备”的时候,我们宁可古拙苍健,也不追求谄媚雕凿;宁可自然萧疏,也不轻佻浮滑,这是傅山先生关于书法的精辟理论,同样适合于盆景艺术。
2019-9-24易花得木
2. 盆景图片大全欣赏 造型
乌木盆景是不需要造型的!乌木是多肉的一个品种,外形同样十分美丽,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也是很多花友家中常备的一种植物。有些朋友养护的乌木颜色艳丽,叶片饱满,长势旺盛,也有些人养护的多肉乌木却频频出现问题。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养护乌木的小技巧,掌握这三点,乌木的生长势头会越来越旺盛。
第一点,保证土壤疏松肥沃
土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植物来说,土壤不仅仅是固定植株的材料,同样也是获取养分的来源。疏松肥沃的土壤才能够为多肉的生长提供更大的帮助。要想使乌木保证旺盛的生命活力,需要及时松土,保证土壤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同时在配置土壤时也需要保证养分充足,可以加入一些充分发酵腐熟的材料,比如充分发酵的黄豆或者是花生壳等物质,将这些富含营养的材料与土壤相互混合,土壤中的营养含量会提升。
另外还要选择合适大小的花盆,根据乌木植株的大小确定花盆的大小,合适的花盆装上适量的土壤,才能更好地促进乌木的生长。如果花盆太大,而乌木太小,那花盆中土壤太多,而根系只能埋放在浅层的土壤之中,在后期的浇水施肥过程中,土壤中下部位的水分和肥料基本都浪费了。如果花盆太小同样也不利于根系的生长。
对于乌木来说,土壤的透气性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在花盆中加入适量的小石子,可以有效降低乌木根系腐烂的风险。在乌木后期的生长过程中,也需要及时换盆换土。
第二点,注意保护好根系
根系是植物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如果根系出现了问题对植株的整体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根系是养分获取和运输的部位,也是植物生长的保障。
保护好根系除了要保证土壤透气,排水性亮好以外,还需要做到及时灭杀病虫害。乌木土壤的透气性一般都比较高,感染病虫害的风险并不是很大,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不会感染。所以需要定期进行灭菌除虫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根系腐烂的风险。平时浇水时注意用量,不要让乌木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如果室内环境比较闷热需要及时开窗通风,流通的空气也能保护植株。
如果根系不幸感染了病虫害或者出现了其他问题需要及时处理,根系虽然埋在深处,但是可以通过乌木叶片判断根系是否安全。处理根系时需要切除掉腐坏的部位,尽量多切一些,避免细菌进一步感染植株。修剪完之后需要对乌木的根系进行灭菌处理,晾干以后再移栽到花盆中。
如果根系是由于感染了病虫害出现了损伤,那原来的土壤需要丢掉,更换新的土壤,避免脆弱的根系再一次感染病菌,导致乌木出现问题。
第三,注意浇水和施肥
水肥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是一定要注意用量。水不宜过多,过多容易烂根,肥不宜过量,过量容易烧根。
乌木对于水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如果看到土壤干燥程度比较高,需要补水,补水时一次性浇透,要看到花盆底部的孔洞有水流出。不要浇半截水,否则很容易导致土壤板结。施肥也不要太过频繁,特别是当乌木进入休眠期后,如果土壤养分充足的话,可以不用施肥。
如果花友自行配制肥料,在满足肥效充足的情况下也要保证肥料的安全性,有些材料不充分发酵的话对乌木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
3. 盆景图片大全欣赏 黄杨
1、北方最好养的盆景:绣线菊、观音莲、东洋杜鹃、腊梅。
2、绣线菊。说到耐寒,应该没有几种开花官木能够比得上绣线菊了,它完全能够适应北方寒冷的冬天,虽然一般都是作为庭院灌木养护,但也有一些矮秆的品种,很适合盆栽养护,它比较喜欢微微湿润的盆土。
3、观音莲。观音莲又叫长生草,是一种远传与欧洲山区的景天科多肉植物。喜欢湿润半阴的生长环境,长生草的耐热性比较差,夏季是它的休眠期。观音莲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冬季可以耐受零度的低温。
4. 盆景图片大全欣赏
盆景欣赏的是它的形,它的奇,它的枝,它的根,它的树头结合在一起的画面
5. 盆景图片大全欣赏 精品
枸杞盆景的制作:选材
在4月枸杞开始萌芽时,选择桩头较好的植株,将长枝短截,剪掉杂乱枝条,小心挖出,保证根部的完整性,装入塑料袋中,扎好口吗,以免水分蒸发。(植株可以到深山中挖取,也可以买回小苗养护2~3年后造型。)
枸杞盆景的制作:上盆
选择直径20厘米左右的花盆,配上疏松的土壤。栽种之前对植株进行适当的修剪,根部蘸上泥浆,放置于盆中。栽种后,浇透水,放在阴凉处2~3天,进行塑形。
枸杞盆景的制作:造型
依据枸杞萌发力强、枝干生长较快的特点,可以植株制作成伞形、2层楼的形状。方法很简单,及时修剪,保留三个枝条,每个
6. 盆景图片大全欣赏 金弹子
金弹子盆栽耐阴。
金弹子盆栽,即使长期没有光照它也能生长,夏天即使受阳光直晒,仍然生机勃勃。金弹子是一种既耐干旱又耐寒冷,耐高温又耐阴冷的植物。即便是经受了大约50度高温的夏季直射,对它来说也依然能生长得很好。即使是一天只能接受三、五个小时的光线也能继续生存下去。
金弹子树不怕冻,有很强的抗寒性,在寒冷的冬季,金弹子树生长缓慢,需要适当减少水分的供给,以免冻伤植株,同时也要停止肥料的供给,而且在初冬时节要修剪植株,以节约过冬的营养。一般情况下,金弹子在10℃的温度下会被冷死。在冬季气温低于0℃时,需移入屋内养植,避免主茎冻伤。
7. 盆景图片大全
一、黄山松
黄山松是“七贤之首”,苍劲奇伟,四季常绿,一般我们都是在高山处看到黄山松的影子,让人震撼,当然家里面就可以养一盆黄山松盆栽,不占地方,观赏价值也比较强。
日常养护黄山松需要注意浇水量,防止盆土里面出现积水问题,盆栽最怕的就是积水,除此之外选一些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更适合黄山松的生长。
二、璎珞柏
璎珞柏我们并不陌生,常用于园林绿化,在马路两旁经常能看到它的影子,养护起来也是比较简单的。
如果是盆栽的话需要保持充足的光照,遵循“见干见湿”的浇水原则,平常也需要给璎珞柏进行修剪,提高它的观赏价值。
三、 榆树
榆树也是常见的盆栽,养护好了四季常绿,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榆树喜欢阳光,冬天养护需要补充充足的光照,等到来年开春才能更好的生长。
四、枫树
每到秋季的时候枫树的叶子极为漂亮,从很远处就能看到它红似火的叶片,非常惊艳,冬天是枫树的休眠期,注意浇水量,避免盆土太干,也不能过于潮湿,防止根部出现腐烂问题。
五、冬青
冬青对于喜欢盆栽的人来说也不陌生,因为四季常青因此而得名,而且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冬青也不会出现掉叶子的情况,生命力极强,养在家里正合适。
六、银杏树
银杏树在寺庙等地方也是非常常见的,有的地方为了吸引游客,特意打造银杏林,等到叶子变黄的那刻,十分壮观。
银杏树作为盆栽养护,需要选择疏松的土壤,还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夏季高温需要多注意补水,才能保证植物更好的生长。
七、雀梅
雀梅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多为崇山峻岭等恶劣的环境之中,在自然条件下雀梅有一种特殊的沧桑感,因此备受文人雅士的喜欢,古人常用雀梅作词。
雀梅喜欢湿润的环境,平常养护需要保证土壤湿润性,至于冬天也需要做好保暖措施,防止雀梅被冻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