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杜鹃花(盆栽杜鹃花掉叶子是怎么回事)
1. 盆栽杜鹃花掉叶子是怎么回事
大部分人养花注重的是什么,那就是开到花卉开花时的那种喜悦。自己养护的盆栽花卉从从小小的一簇变成了大大的一盆,而且枝头上还挂满了朵朵艳丽的花苞,这感觉真是难以言喻,其实在花卉开花的背后,也都少不了精心的养护。
秋冬季节要说什么开花花卉最火,那一定少不了杜鹃花的身影。杜鹃花是我国的本土花卉,现在市面上的杜鹃花品种不少,各个品种的杜鹃花期也不同,不过有时候都免不了出现“掉叶”的现象,看着心爱的杜鹃花叶子一片片的凋落,内心着实难受。其实补救也还来得及,看看是不是这5个方面没做好!
一、养护温度
杜鹃花对待养护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尤其是秋冬季节天气寒冷的时候是千万要注意低温冻害的。杜鹃花在秋冬季节一般要保持在10度以上的养护温度,否则就会因为温度过低而导致落叶现象。在冬天时候因为天气较冷,这个时候就不要去进行换盆和大量施肥等行为,这样植物吸收速度慢,自然长势也不会很好。
杜鹃花在秋冬季节尽量摆放在家中向阳的地方,让它接受温暖的光照,养护杜鹃花还要注意不要经常性的去挪动花盆位置,这样才能够保证杜鹃花开花的长势。
二、施肥强度
杜鹃花是一种喜肥的植株,它的施肥过程要分为两步那就是底肥和追肥。因为杜鹃花的根系比较脆弱,在一开始施加底肥的时候就尽量不要选择过于浓厚的肥料,以免营养过剩,灼伤花根。追肥是一件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做不好,那么花卉就会黄叶、落花。杜鹃花在追肥的时候同样也是要保证薄肥勤施,这样才能够保证杜鹃花在秋冬季节的长势。
三、土壤基质的选择
杜鹃花喜欢生长在偏酸性且排水性和疏松性良好的土壤当中,虽然我们一开始可能准备的土壤基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养护时间久了之后土壤中的酸性就会下降,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定期的配制一些酸性溶液来浇灌一下,提高土壤中的酸性成分。土壤基质没问题了,自然杜鹃花在成长过程中就不会出现不好的现象了。
四、季节的转变
人在换季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小毛病,杜鹃花同样也不例外。无论是从夏天过渡到秋天或者还是即将到来的从秋天过渡到冬天,在换季的时候杜鹃花因为天气在慢慢变冷就会自动去减少枝叶中的水分,最后到了冬天就会进入休眠的状态,这个时候杜鹃花会掉一些叶子,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细心按照方式养护即可。
五、枝条的修剪
任何植株在经过修剪枝条之后都会越长越旺。杜鹃花因为是开花植株,因此在花期开始之前,就要对盆栽中的废枝条和徒长的枝条进行修剪,这样能够促进新芽的分化,开花数量和速度自然就会得到提升了。
要是你家的杜鹃花在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也出现了掉叶的现象,可以考虑看看是不是这5个地方出了错,愿大家的某些杜鹃花品种在冬季都能开出娇艳欲滴的花朵哦!
2. 杜鹃花掉叶子是什么原因?
病虫害的侵袭
在生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杜鹃花某些部位发育不良,就会导致叶片变黄、烂叶、叶子枯萎等问题。像是叶斑病、叶枯病、茎腐病等袭击,都会导致杜鹃花的叶子发黄。
3. 杜鹃花一直掉叶子怎么回事
杜鹃花干叶掉叶可能是土壤不适,它对土壤要求高,特别是土壤的酸碱度。喜酸性土壤,若用的土壤碱性重就会阻碍生长,易有黄叶,干叶,掉叶情况。需尽快换土,或者浇硫酸亚铁改善土质。
也可能缺水或者浇水多了。缺水就尽快补水,水多了就排水,蒸发掉水分。还可能是施肥不当产生了肥害。给它施肥一定要按照薄肥勤施法进行。
4. 杜鹃花掉叶子是怎么回事儿?
不正常
杜鹃花落叶的原因:1、需要合理的给予光照,杜鹃花被强光灼伤会掉叶子,需要将它移到半阴的地方。2、空气的湿度需要保持60-85%之间最好,湿度太低,杜鹃花容易掉叶子。3、浇水应根据基质来决定,一般在土壤表面发白后再为杜鹃花浇水。
杜鹃花喜肥,在其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肥料供花叶生长,若是肥料过少,杜鹃花养分不足,就会导致叶片发黑、枯萎和脱落。若是杜鹃花缺少养分,需要及时为杜鹃花施加稀薄的肥液肥,肥料多以含有氮、磷、钾的复合肥为主。
当杜鹃花出现烂根以后,就会不断的掉叶子。如果根系继续腐烂,就会导致枝干也开始腐烂,最后整株杜鹃都死掉。需要挖出来修剪根系,放到多菌灵溶液和生根水里去浸泡1个小时,然后稍微晾干,再重新用疏松透气的土壤栽种。
5. 盆栽杜鹃花掉叶子是怎么回事儿
如果养殖杜鹃花的土壤中缺少铁元素会阻碍叶绿素的合成,导致叶片呈黄白色,并且刚长出的嫩叶更加明显,如果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杜鹃花掉叶子的原因。
6. 盆栽杜鹃花掉叶子是怎么回事呢
一,环境变了,温度变了,会出现短暂的掉叶现象,这是很正常的,放在家中有光照的地方继续养护就可以。
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杜鹃花养了好多年了,突然出现掉叶问题,可能就是我们养护的问题了,或者是最近气温下降,到了夜间有冷空气,或者是杜鹃花的盆土过于干燥,根系吸收不到水分,从而导致掉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