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介壳虫防治方法(花卉介壳虫防治方法图片)
1. 花卉介壳虫防治方法图片
对蚧壳虫进行防治:
①用白酒 兑水,比例为1:2 。治虫时浇透盆土的表层。介壳虫在春季室温7 ℃ 时,便开始活动。可在4 月中浇一次,此后每隔半个月左右浇一次,连续4 次见效。
②用食醋(米醋)50 毫升,将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湿后,用湿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茎、叶上轻轻的揩擦,即可将介壳虫揩掉杀灭。此法方便、安全,既能达到除虫目的,又可使被害的叶片重新返绿发亮。
③用洒精轻轻地反复擦拭病株,就能把介壳虫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净、彻底。如用洒精擦拭兰花病叶时,不但能把介壳虫除掉,就是肉眼看不清楚的幼虫,也都彻底杀灭掉,第二年很少发现有介壳虫的为害,此法简便、安全,效果良好。
④用柴油、洗衣粉、水按 10:0.6:6 的比例调成母液,此时母液含60% ,呈牛奶状,用水稀释含油30% 药液后,对米兰、金桔、苏铁上介壳虫仔细喷洒。一周后,介壳虫大部分由原来新鲜橙色变成干瘪状态,说明此法对介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或者直接去花鸟市场买护花神之类的药物按比例勾兑后喷洒,灌根都可以
2. 花介壳虫怎么办小妙招
蚧壳虫消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连花带盆带土都一起扔了,重新再养。因为一旦得了蚧壳虫,想根治很难。一般在种花草前都是先预防生虫,土壤使用前要消毒杀菌处理,然后在土里放进呋虫胺,再种上花草。如果发现花上有虫时,要喷吡虫啉,关键它杀不绝。
3. 兰花介壳虫的防治
蚧壳虫 可用如下方法防治:可以喷施20%毒高或20%除毒1500倍液+5%啶虫脒3000倍或1.8%阿维菌素2000倍。也可以喷施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溶液。
4. 花卉介壳虫害防治
介壳虫是山茶最常见的害虫,常群聚于枝、叶、蕾上。成虫、若虫专用口器插入山茶叶、枝组织中吸收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枯死,并能诱发病害,危害极大。介壳虫是小型昆虫,大多数虫体上被有蜡质分泌物。雌、雄异形。雌虫无翅,雄虫有一对膜质的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棍。
介壳虫繁殖能力强,一年发生多代。卵孵化为若虫,经过短时间爬行,即形成介壳,营固定生活。
介壳虫抗药力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防治比较困难。因此,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干净。危害山茶的介壳虫主要有吹绵蚧、红蜡蚧和糠片蚧。
吹绵蚧:雌成虫体长5~7毫米,椭圆形,橙红色。雄成虫体长2毫米左右,橘红色。卵长椭圆形,初产时橙黄色,后变为橘红。
红蜡蚧:雌成虫体长1.5~5毫米,扁圆形,紫红色。背面隆起,覆盖一层白色蜡质介壳。
雄成虫体长约1毫米,介壳较小,半透明。
卵椭圆形,初产时浅黄色,孵化时紫红色。
糠片蚧:雌成虫体长2毫米左右,圆形或椭圆形,紫红色。介壳长1毫米左右,长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
雄成虫淡紫色,介壳细长,灰白色。
卵椭圆形或长卵形,淡紫色。
吹绵蚧和红蜡蚧寄生于山茶叶柄和小枝上吸收树液。
糠片蚧常黏附在顶梢新芽或叶子正反面,在叶芽片表皮中吸取养分。
它们用口器插入枝叶吸取树液,造成枝叶枯黄,还排出较多糖液和蜡质,容易使山茶并发叶片呈灰黑色的煤烟病,严重的会造成整株山茶死亡。
吹绵蚧和糠片蚧一年繁殖2~3代,以受精成虫或介壳下的卵在枝叶上越冬。4月下旬生第1代若虫。孵化出的若虫群聚于叶背、嫩梢上危害。
第2代在7~8月间移向花蕾、枝干。
第3代,糠片蚧生于9月间,吹绵蚧生于10月间。
红蜡蚧每年只繁殖一代,5月下旬开始孵化,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若虫群聚在嫩枝上危害。
雄成虫8月中旬开始出现,并在叶片上危害。
雌成虫多在枝干上危害,11月受精并爬到枝条上越冬。
防治方法:
(1)在介壳虫孵化初期,蜡质介壳未形成前,用40%氧化乐果乳剂加水1200倍稀释,喷洒于山茶枝叶正反面,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喷药要均匀。
如果介壳已经形成,喷药难以见效。
(2)介壳已形成,可以用软刷刷除,用手指捏死,或结合修剪,剪去虫枝、虫叶,集中烧毁。
(3)可用白酒、醋液、尿液治介壳虫。尿液要存放半月,待其腐熟后使用。60度左右的白酒加2倍清水混合使用。
用棉花球蘸白酒、醋液内浸透,涂在叶片及枝条的介壳虫上,效果也很好。
5. 介壳虫病害图片
会变成小飞虫,其实植物最常见的患有病虫害的就是蚧壳虫,蚧壳虫就是白色的小飞虫,生长繁殖的能力非常强,一旦发现需要立刻解决,否则整个室内都会遭殃,它对植物的危险表现在导致植物叶片发黄、枯萎,是任何植物都避免不了的病虫害。
解决办法,首先要把患有蚧壳虫病虫害的叶片一定要先把这些叶片给剪取掉,以免其它叶片感染。当然肯定也不能完全消灭,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自制提取液,用白酒和水以1:2的比例浇透植物土壤表面,大概10天左右1次,基本上4、5次就能完全消除了,就变不了小飞虫了。
6. 多肉植物介壳虫如何防治
可以。75%的酒精在一些养肉人的心里几乎就是神药,毕竟可以杀蚧壳虫,同时酒精又经常在医疗上用来消毒杀菌,所以也有花友将酒精用在多肉伤口消毒,和一些病害上杀菌。但从结果上来说,酒精的杀菌效果远不如杀蚧壳虫来得有效,一些枝插苗、移栽,伤口和根系,实际上有没消毒通常都能成活得不错,用酒精消毒更多的可能是心理作用。而一些真菌害,如白粉病、黑斑病等,用酒精治疗的效果一般也远不如专门的杀菌药,因为杀真菌不给力,酒精的杀菌更多的还是细菌,而多肉大部分病害还是真菌为主,所以,还是用一些专门的广谱性杀菌剂吧,如嘧菌酯、吡唑嘧菌酯、异菌脲、丙环唑等。下面是猫和鱼关于酒精杀菌的科普:酒精杀菌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细菌的外壳是肽聚糖,(和蛋白质还是很相似的,就是没有空间结构)而真菌的外壳一般是几丁质,酒精对它的杀伤力很小。
7. 植物介壳虫病怎么治
1.叶斑病
叶斑病也是室内植物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叶斑病是很容易分辨的,很好预防,且也比较容易处理。
滋生叶斑病的环境通常是比较阴凉潮湿的,如果你发现室内植物感染叶斑病,通常就是因为土壤经常湿润,叶片上经常残留水分,尤其是在夜晚的时候,叶子经常有水珠残留,就特别容易感染叶斑病了。
植物的叶片上会出现一些棕色、黑色、红色、黄色或棕褐色的斑点,这些斑点会慢慢连成一片,最终会形成比较大的斑块,导致叶子掉落变形。
一旦发现室内植物感染叶斑病,就需要及时将感染病菌的叶子和枝条剪掉,并且要及时丢到垃圾桶里。还要注意改善环境,减少环境的空气湿度,在早上的时候浇水。避免在夜晚来临的时候浇水,平常浇水的时候不要浇到叶片上,增加空气的流通。
在土面上有落叶、残叶和黄叶,都要及时清理干净,及时使用杀菌药进行杀菌消毒,如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
2.叶腐病
叶腐病是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由多种细菌引起的,它不仅会影响叶片,还容易导致植物的枝条腐烂。
通常是由于环境比较凉爽潮湿引起的,如果浇水不当,或栽种过度密集,就容易导致感染叶腐病。
感染叶腐病的叶片,就好像泡了水一般。就是叶片上会出现一些黄色或棕色的水渍状斑块,最终会覆盖整片叶子和周围的枝条。
植物感染叶腐病后,要及时将这些病叶病枝剪掉,并且要及时改善空气流通,降低空气湿度。还要注意及时喷洒杀菌药,比如常见的代森锰锌和百菌清溶液。之前的旧土要适当去掉,用一些新的土壤栽培。
3.烟煤病
种在室外的植物是比较容易感染烟煤病的。它会感染整株植物,植物的叶片上就如同覆盖一层黑色的污渍,通常是由于虫害引起的,就比如常见的蚜虫、白粉虱和介壳虫等,在植物的叶片和枝条上分泌一些蜜露。
这些分泌物就容易引起烟霉病,在大多数情况下,烟煤病不是太严重,就可以及时清除。
它们会覆盖植物的叶片和枝条,阻挡阳光,最终会导致叶片枯萎。一旦发现植物的叶片开始发黑,一定要及时检查是否有虫害,及时将虫害处理干净。
及时、定期喷洒一些肥皂水或用棉签蘸上酒精涂抹病害处,将害虫和病菌清除干净。
4.白粉病
白粉病是比较常见的真菌病害,在室内温度较低,湿度比较高的冬季和早春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滋生白粉病。
室内的植物就特别容易感染白粉病,并不会直接杀死植物,可以通过合理的养护来防治并且控制白粉病。
如果温度低于22度以下,都是滋生白粉病的合适温度,另外叶片经常湿润,土壤经常潮湿或空气湿度较低,盆土上有一些残渣,就比如落叶、枯叶和枯枝等,都是滋生白粉病的环境。
白粉病特别容易辨认,植物的叶片上就会出现一些白色的粉末,之后不断扩散,最终会导致叶子变形和叶片脱落,我们可以及时将感染白粉病的枝叶剪掉,并且清理盆土周围的落叶,降低空气湿度,另外提升温度。可以增强环境的空气流通,及时喷洒杀菌药包括常见的甲基托布津溶液和代森锰锌溶液。
5.灰霉病
灰莓病就是一种像枯萎病一样的病菌,草莓就特别容易感染灰霉病,灰霉病也比较容易辨认,如果你发现植物的叶片上有一大片灰色的霉菌,就是感染灰霉病了,它通常都是通过空气中的真菌孢子引发的,如果叶子经常湿润,叶片常有水珠残留就容易感染。
对于一些开花结果的植物(如番茄和草莓),灰霉病的破坏力就比较大。在一些花苞或果实上,如果感染灰霉病,花瓣、果实上会出现灰褐色的斑点,并逐渐扩散,导致整花朵或果实枯萎掉落。
想要预防灰霉病,要注意降低湿度,增强环境空气流通,尽量在早上天气好的时候浇水,并且及时喷洒杀菌剂。灰霉病可以喷洒多抗霉素、腐霉利、嘧霉胺、咯菌腈和啶酰菌胺等杀菌剂。
8. 花卉上的介壳虫怎么治
用敌百虫兑水喷洒,加入一点洗衣粉或肥皂液能更好的消融介壳虫体表的蜡质层,增加药液的吸附性,效果更好。
1.壳虫是同翅目,盾蚧科的昆虫。大多数虫体上备有蜡纸分泌物,即介壳,介壳虫是花卉和果树上最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
2.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介壳虫的分泌物还能诱发煤污病,危害极大,常见的有吹绵蚧、樟蚌圆盾蚧、糠片蚧、朝鲜球坚蚧、桑白蚧、康氏粉蚧等6种。
3.防治方法,加强植物检疫,在自然情况下,介壳虫活动性小,自身传播扩散能力有限,分布有一定局限性,但随着生产的发展,花卉交换、调运频繁,人为和远距离传播病虫害的机会日益增多。
4.人工防治,在栽培花卉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枝条或叶片有介壳虫,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结合修剪,剪去虫枝、虫叶,要求刷净、剪净、集中烧毁,切勿乱扔。
5.药剂防治,根据介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
6.用白酒兑水,比例为1:2 ,治虫时浇透盆土的表层,介壳虫在春季室温7 ℃ 时,便开始活动,可在4 月中浇一次,此后每隔半个月左右浇一次,连续4 次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