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第十届中国花卉展)
1. 第十届中国花卉展
中国花卉博览会(简称“花博会”)始办于1987年,每四年举办一次,是中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最广的国家级花事盛会,被称为中国花卉界的“奥林匹克”。现如今全国各地也有很多的特色花木博览会,如中国(夏溪)花木节、中国花卉交易大会、郑州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萧山花木节,沭阳花木节等等。
中国花博会主要是集中展示中国花卉业丰硕成果,反映中国源远流长的花卉文化,促进中外花卉产业交流与合作,花博会融观赏性、艺术性、专业性、商业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内容丰富,影响广泛。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于2021年5月在上海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地区举行。
2. 第十届中国花卉展览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园区的“六园”为玉兰园、梅园、菊园、兰园、荷园、竹园,其中玉兰园遵循海派园林风格,体现海派文化,突出生态崇明理念。
园区的布置按照总规划的“一心、一轴、六馆、六园”来布置。“六馆”为复兴馆、世纪馆、竹藤馆、百花馆、花艺馆和花栖堂;“六园”为玉兰、梅花、菊花、兰花、荷花和竹园六大展园,每个展馆和每个园区,都融入了中国古今现代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等元素。
3. 第十届中国花卉展览会的会徽是
中国花卉协会会徽整体形态如绽放中的花朵,寓意中国花卉协会的宗旨是促进花卉产业的繁荣发展。会徽标识的外围用英文字母FLOWER构成,形如五朵花瓣,连同其内芯,也形似中国传统艺术品“中国结”,寓意花卉界团结一心,和谐发展,共同创造花卉业美好未来。标识中心以不规则形态设计呈现,契合花卉的自然样貌,形似一枚精致的中国印,蕴含了中华文化的古典情致。标识将小篆体的“华”字作为整体形态的“花心”,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重要意涵;标识以五彩花瓣簇拥“华”字,契合“美丽中国”伟大号召的精神要义,寓意中国花卉协会将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努力推动花卉事业的发展,以花卉之美促进“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中华大美。标识四周形似舞动的丝带,寓意协会连接全国花卉行业,组织协调全国花卉科研、推广、生产、销售,促进行业内的分工与合作。
中国花卉博览会的会徽由“国”字演变而来,形似一朵绽放的牡丹。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寓意我国花卉事业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活力。会徽的图案也像佛手,蕴含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花蕊中心形似一把如意,它是大自然灵气的汇聚,也是美好生活的象征。
4. 第十届中国花卉展览其中什么馆是以中国古典建筑为基础
课植园
它位于朱家角古镇西井街111号,它的主体建筑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三进四埭,面朝井亭港,背靠大淀湖,建于1912年,历时15年方才落成。这座园林独辟蹊径,不仅博采江南众园林之精华,设计、装修、用材、布局又大量融合近代文化元素,是江南庄园式园林的佼佼者。
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水池、石碑长廊、古树名木一应俱全。主要建筑有门厅、客厅、花厅、迎贵厅、藏书楼、望月楼、倒挂狮子厅、打唱楼、碑廊、双眼井、九曲桥、课植桥等。
5. 第十届中国花卉展览会的绘画室
第一名:“一指乾坤”之崔如琢崔如琢作为中国当代水墨绘画的代表性大家,以独特的指墨以及积墨画法享誉世界。他在前师基础之上,将指墨、积墨、泼墨都赋予突破与创新,并集其大成,开创了指墨积墨山水以及指墨积墨花鸟画的新篇章。随着中国当代水墨板块成为市场焦点,崔如琢近年迎来了他的飞速发展期,并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旗手,引领中国水墨艺术走向世界,为中国水墨艺术在全球艺术殿堂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第二名:“诗魂书骨”之范曾观察中国当前艺术界动态时,范曾的确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数十年来,范曾把对中国文化精髓之感悟融入他独特简约而超逸豪迈的人物画之中,其画精于白描,尤喜写意人物,提倡清初名僧石涛的“一画论”,主张“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画作笔力遒劲,线条简括,气韵生动。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江畔行吟之屈原、横槊赋诗之曹操,还是豪气干云之钟馗,无不显现出清新隽永之画风。
第三名:行走斑斓世界之吴修,他的泼彩作品呈现出斑斓绚丽的色彩,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成为他画作的主题,众多作品均流淌着神秘莫测与众不同的东方艺术意境和神韵。吴修的艺术风格源自独特的人生经历,他15岁正式步入艺术天地,其游历甚广,用13年时间纵贯海外213个国家,用双脚、双眼、双手,行走、洞观和描摹沿线的山川大地。
第四名:“墨分千层”之蔡茂友“墨分五色”是水墨绘画的物质特性。蔡茂友充分继承了宋元花鸟画的墨骨画法,创造性提出了“墨分千层”的艺术理论,并探索实践“墨分千层”的花鸟画法。自其水墨牡丹长卷《春风得意》去年迈入千万元梯级后,今年单幅作品《盛世昌隆繁华似锦》全卷以3795万元成交,再创其个人记录。蔡茂友的创作媒介、学术顿悟、市场认可经受了多重检验,未来的价值潜力令人期待。
第五名:“不老鬼才”之黄永玉黄永玉颇具传奇色彩,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其博学多识,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在海内外享誉甚高。黄永玉用笔运墨反叛传统,但审美趣味仍与传统一脉相承,水墨画作品展现出深厚渊博的学识、卓尔不群的才情、耿直倔强的性格。今年94岁的黄永玉可谓中国画坛“不老鬼才”。
第六名:“点亮水墨山水”之邱汉桥邱汉桥是“北势南气,山水大成”绘画理论体系的创立者和倡导者。他在山水画无限丰富的笔墨技巧中,单取“点”画——大大小小的椭圆墨点,由点成线、成形、成画。邱汉桥能“点”出自家风貌,并成为中国水墨画坛中“亮点”,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受到收藏界的广泛关注,作品升值平稳。2018年,60岁的邱汉桥作品总成交额由上年的4980万稳升至7798万人民币。
第七名:工笔竞独秀之何家英何家英在中国工笔画坛一枝独秀,技法全面,无论是工笔人物,还是水墨写意,他都能找到艺术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努力开拓,不断创新,兼融百家,自具一格,以其雅俗共赏、韵味绵长获得了“双赢”。他的作品注重对心灵的卓越表现和对人性的深刻关注,开拓了水墨人物画的新天地。2018年,61岁的何家英作品以总成交额7757万人民币,称雄当代水墨工笔画坛。
第八名:“海上丹青大家”之陈佩秋96岁高龄的陈佩秋,早年以山水为起点,上世纪50年代后专攻花鸟,画风浓丽秀美,无论重彩工笔还是泼墨写意,都别具风韵。上世纪90年代始,她着力探索细笔青绿山水,以水墨的笔墨元素结合西方绘画的色彩,开创了彩墨结合的水墨画新风,被誉为“海上丹青大家”。2018年,陈佩秋作品取得总成交额6331万人民币,晋入“前十”榜单,位居第八。
第九名:游离跨界多元之邢东“60”后的邢东,曾在纽约帝国大厦举办个人水墨艺术画展,举世无二。2016年在美国洛杉矶和好莱坞亮相,23名好莱坞明星同时拜师学画。邢东是世界多家奢侈品牌的合作伙伴,担任世界级32家品牌独家版权授权艺术家。他带着东方的诗性文化,邂逅西方现代文化的激情,以大胆和不间断的创新,完成东西方文化从碰撞到交流、从牴牾到融汇,为中国水墨画注入新的生机。
第十名:京华画院掌门人之王明明王明明,中国北京画院的掌门人,以水墨人物享誉画坛。其作品长于通过精严的笔墨表现出诗意精神,无论是表现南方热带雨林的花鸟,还是北方的花卉植物,都可以感受到画家精心营造的诗意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以人物画见长的王明明在花鸟画创作上的探索,对当代水墨花鸟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和研究的典型案例。
6. 第十届中国花卉展获奖名单
一等奖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提名单位
1
Z-102-1-01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
薛其坤(清华大学),王亚愚(清华大学),何 珂(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马旭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吕 力(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教育部
二等奖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提名单位(专家)
1
Z-101-2-01
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复杂性研究
叶向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 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邵 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诗宬,方复全,王小云
2
Z-101-2-02
典型群表示论
孙斌勇(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席南华
3
Z-101-2-03
向量最优化问题的理论研究
杨新民(重庆师范大学),陈光亚(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袁亚湘,张平文,汤涛
4
Z-102-2-01
固体材料中贝里相位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姚裕贵(北京理工大学),刘铖铖(北京理工大学),冯万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谢心澄,向涛,马琰铭
5
Z-103-2-01
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学
郑南峰(厦门大学),黄小青(厦门大学),傅 钢(厦门大学),陈光需(厦门大学),杨华艳(厦门大学)
郑兰荪,李玉良,赵东元
6
Z-103-2-02
纳米材料蛋白冠的化学生物学特性及其机制
陈春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 颖(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谷战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吴晓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宇亮(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谭蔚泓,李景虹,樊春海
7
Z-103-2-03
细胞稳态调控活性分子的荧光成像研究
唐 波(山东师范大学),董育斌(山东师范大学),李 平(山东师范大学),王 鹏(山东师范大学),李 娜(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省
8
Z-103-2-04
自组装纳米结构的构建及功能化
唐智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绍琴(哈尔滨工业大学),宋 锐(中国科学院大学),夏云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
9
Z-103-2-05
面向能源转化与存储的有机和碳纳米材料研究
陈永胜(南开大学),万相见(南开大学),黄 毅(南开大学),田建国(南开大学),王成扬(天津大学)
天津市
10
Z-103-2-06
瞬态新奇分子的光谱、成键和反应研究
周鸣飞(复旦大学),李 隽(清华大学),王冠军(复旦大学),陈末华(复旦大学),龚 昱(复旦大学)
上海市
11
Z-104-2-01
中国最古老大陆的时代和演化
万渝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敦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宋 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伍家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沈其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
12
Z-104-2-02
纳米材料的选择性吸附环境污染物机理及水相分离功能调控
刘景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蔡亚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 倩(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赵宗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13
Z-104-2-03
大洋能量传递过程、机制及其气候效应
吴立新(中国海洋大学),林霄沛(中国海洋大学),陈朝晖(中国海洋大学),陈显尧(中国海洋大学),王 伟(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市
14
Z-104-2-04
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理
陈发虎(兰州大学),陈建徽(兰州大学),李金豹(香港大学),黄 伟(兰州大学),靳立亚(兰州大学)
姚檀栋,程国栋,傅伯杰
15
Z-105-2-01
黄瓜基因组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研究
黄三文(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忠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尚 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金危危(中国农业大学),陈惠明(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辣椒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农业部
16
Z-105-2-02
EMT-MET的细胞命运调控
裴端卿(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潘光锦(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捷凯(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郑 辉(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王 涛(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17
Z-105-2-03
中国蝙蝠携带重要病毒研究
石正丽(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葛行义(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张树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 艳(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杨兴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18
Z-105-2-04
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
刘耀光(华南农业大学),罗荡平(华南农业大学),王中华(华南农业大学),龙云铭(华南农业大学),唐辉武(华南农业大学)
李家洋,张启发,韩斌
19
Z-106-2-01
基于药效团模型的原创小分子靶向药物发现
杨胜勇(四川大学),陈应春(四川大学),魏于全(四川大学)
教育部
20
Z-106-2-02
中国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新机制
沈洪兵(南京医科大学),吴 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胡志斌(南京医科大学),靳光付(南京医科大学),许 林(南京医科大学)
詹启敏,徐建国,邬堂春
21
Z-106-2-03
心血管重构分子机制、检测技术和干预策略的基础研究
张 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 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铭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 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苗俊英(山东大学)
葛均波,韩雅玲,宁光
22
Z-107-2-01
网络系统的分布式感知与协同控制基础理论与方法
关新平(上海交通大学),华长春(燕山大学),陈彩莲(上海交通大学),朱善迎(上海交通大学),龙承念(燕山大学)
教育部
23
Z-107-2-02
动态系统故障诊断与可靠容错控制
姜 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 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 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冒泽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 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育部
24
Z-107-2-03
大规模多媒体的资源跨域协同计算理论方法
朱文武(清华大学),崔 鹏(清华大学),陈志波(清华大学),王 飞(清华大学),王 智(清华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25
Z-107-2-04
功能成像脑连接机理研究
胡德文(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姚树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沈 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曾令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朱雪玲(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省
26
Z-107-2-05
新型微波超材料对空间波和表面等离激元波的自由调控或实时调控
崔铁军(东南大学),沈晓鹏(东南大学),蒋卫祥(东南大学),程 强(东南大学),马慧锋(东南大学)
洪伟,黄民强,刘永坚
27
Z-107-2-06
金属有机半导体的结构设计、性能调控与光电应用
黄 维(南京邮电大学),赵 强(南京邮电大学),刘淑娟(南京邮电大学),陈润锋(南京邮电大学),孙会彬(南京工业大学)
教育部
28
Z-107-2-07
网络化系统安全优化理论与方法及在能源电力等系统的应用
管晓宏(西安交通大学),赵千川(清华大学),翟桥柱(西安交通大学),贾庆山(清华大学),徐寅峰(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
29
Z-108-2-01
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与强韧化研究
吕昭平(北京科技大学),吴 渊(北京科技大学),惠希东(北京科技大学),刘雄军(北京科技大学),张 勇(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30
Z-108-2-02
带共轭侧链的聚合物给体和茚双加成富勒烯受体光伏材料
李永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侯剑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何有军(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霍利军(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赵光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31
Z-108-2-03
一维氧化锌的界面调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张 跃(北京科技大学),廖庆亮(北京科技大学),戴 英(北京科技大学),杨 亚(北京科技大学),张 铮(北京科技大学)
教育部
32
Z-108-2-04
石墨烯微结构调控及其表界面效应研究
吴明红(上海大学),潘登余(上海大学),曹傲能(上海大学),涂育松(上海大学),王海芳(上海大学)
上海市
33
Z-109-2-01
发动机燃烧反应网络调控理论及方法
齐 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玉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 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李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甘晓华,黄震,黄佐华
34
Z-109-2-02
摩擦界面的声子传递理论与能量耗散模型
陈云飞(东南大学),杨决宽(东南大学),倪中华(东南大学),毕可东(东南大学),魏志勇(东南大学)
教育部
35
Z-109-2-03
摩擦过程的微粒行为和作用机制
雒建斌(清华大学),张晨辉(清华大学),路新春(清华大学),徐学锋(清华大学),郭 丹(清华大学)
周仲荣,任露泉,丁汉
36
Z-110-2-01
风沙运动的多场耦合特性及规律的力学研究
周又和(兰州大学),郑晓静(兰州大学),黄 宁(兰州大学)
教育部
37
Z-110-2-02
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
王清远(四川大学),杨振国(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杨 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继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谢和平,于起峰,李华军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出285个项目(人选)。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简迪安米勒等5人。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两位“80后”科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
7. 第十届中国花卉展会花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花卉展览会(上海)时间:4月15日---4月17日
展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园林方面的盛会,每年有一次,今年在上海
8. 第十届中国花卉展博览会的会花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以“花开中国梦”为主题,园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是花博会历史上展园面积最大的一届盛会。该届花博会吉祥物是“圆圆”“梦梦”,寓意好事成双,十全十美。
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在上海崇明举办。本届花博会室外展园达180个,展园数量创历届花博会之最。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会花是牡丹。
1、中国花卉博览会是中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最广的国家级花事盛会,被称为中国花卉界的“奥林匹克”,第十届中国花博会计划选址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地区,规划布局“一轴、一带、三区”,即主题演绎轴、十里花溪带、核心展示区、森林景观区和配套服务区。
2、牡丹是我国的国花,象征着气质典雅,很高贵的人,在传统的国画中最为常见的花就是牡丹花,还代表着吉祥和富贵,升华一步讲,寓意着祖国繁荣昌盛,它的花语是浓情,圆满,雍华富贵,且不同的花色所对应的花语也不同。
3、牡丹喜欢冷凉环境,栽种最好选在秋季进行,具体是九月中下旬到十月中下旬之间,要是想要盆栽,准备松软,排水性好且有一定肥力的砂质土,地栽提前耕地,施加基肥,小苗选健壮的,活性高的。栽种时先挖个坑,放入小苗,理顺它的根系,填土压实土壤即可。
9. 第十届中国花卉展览会的花式
第十届花卉博览会会花是牡丹。牡丹花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中国是富贵和吉祥的化身,能象征着雍容华贵、富贵华丽。牡丹花是芍药科、芍药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还叫做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洛阳花、富贵花等。牡丹茎可高达2米,分枝较短较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花单生枝顶,花型多变,花色丰富多彩。
10. 第十届中国花卉展览会园区的六馆分别为
文丘里管是以中国古典坡屋顶和柱廊为架构!
以中国古典坡屋顶和柱廊为架构的是文丘里管。它主要是利用其喷吸效果,如流量计、干燥器、冷却器、吸尘器、粉体输送机等。化工行业也基于此原理,因此主要取决于应用场所的材料。虽然一些古代建筑离现在很遥远,但其中的文化依然值得学习借鉴,作为是炎黄子孙,建筑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要发展现代建筑,更要吸收古建筑中的营养,走出中国特色建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