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真菌病害的识别(常见植物真菌病害)
1. 常见植物真菌病害
主要病害有赤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黑斑病等。 如:麦类赤霉病;花生黑斑病;葡萄、苹果、桃、瓜类、麦类、豆类、甜菜白粉病;棉花、豆类、瓜类炭疽病;苹果、梨黑星病;桃、杏缩叶病;瓜类蔓枯病;葡萄黑腐病、房枯病;苹果轮纹病、黑腐病、腐烂病、干腐病;葱叶枯病;茄子褐纹病等。 病害以点发生为多,受害部位有较明显的边缘,而形成一定形状的病斑。 3.最高等真菌。 引起的病害主要有黑粉病、锈病、纹枯病和立枯病等。 如:禾谷类作物的黑粉病、腥黑粉病、粒黑粉病、叶黑粉病,梨、桃、苹果、葡萄、豆类、花生、葱
2. 植物真菌病症
临床上具有抗真菌作用的中药并不多,但常用的有苦参、土茯苓、黄芩、肉桂、陈皮、藿香、花椒、大黄、姜黄等,真菌感染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建议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中药能从根本上调节和破坏真菌的生长环境,而西药能迅速杀灭真菌。两者结合具有见效快、疗效好、不易复发的特点。
3. 植物真菌病有哪些
鞭毛菌亚门(引起农作物病孩的主要病均有疫霉菌和霜美军等分别引起作物的疫霉病及霜霉病),接合菌亚门(根霉菌和毛霉菌,主要引起瓜果,甘薯等贮藏期的病害),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囊壳菌,盘核菌,引起植物白粉病,赤霉病,菌核病),担子菌亚门(锈菌和黑粉菌,分别引起锈病和黑粉病),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引起水稻纹枯病及多种作物立枯病,炭疽菌引起炭疽病)。
4. 常见植物真菌病害的病症表现有哪些
1.叶斑病
叶斑病也是室内植物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叶斑病是很容易分辨的,很好预防,且也比较容易处理。
滋生叶斑病的环境通常是比较阴凉潮湿的,如果你发现室内植物感染叶斑病,通常就是因为土壤经常湿润,叶片上经常残留水分,尤其是在夜晚的时候,叶子经常有水珠残留,就特别容易感染叶斑病了。
植物的叶片上会出现一些棕色、黑色、红色、黄色或棕褐色的斑点,这些斑点会慢慢连成一片,最终会形成比较大的斑块,导致叶子掉落变形。
一旦发现室内植物感染叶斑病,就需要及时将感染病菌的叶子和枝条剪掉,并且要及时丢到垃圾桶里。还要注意改善环境,减少环境的空气湿度,在早上的时候浇水。避免在夜晚来临的时候浇水,平常浇水的时候不要浇到叶片上,增加空气的流通。
在土面上有落叶、残叶和黄叶,都要及时清理干净,及时使用杀菌药进行杀菌消毒,如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
2.叶腐病
叶腐病是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由多种细菌引起的,它不仅会影响叶片,还容易导致植物的枝条腐烂。
通常是由于环境比较凉爽潮湿引起的,如果浇水不当,或栽种过度密集,就容易导致感染叶腐病。
感染叶腐病的叶片,就好像泡了水一般。就是叶片上会出现一些黄色或棕色的水渍状斑块,最终会覆盖整片叶子和周围的枝条。
植物感染叶腐病后,要及时将这些病叶病枝剪掉,并且要及时改善空气流通,降低空气湿度。还要注意及时喷洒杀菌药,比如常见的代森锰锌和百菌清溶液。之前的旧土要适当去掉,用一些新的土壤栽培。
3.烟煤病
种在室外的植物是比较容易感染烟煤病的。它会感染整株植物,植物的叶片上就如同覆盖一层黑色的污渍,通常是由于虫害引起的,就比如常见的蚜虫、白粉虱和介壳虫等,在植物的叶片和枝条上分泌一些蜜露。
这些分泌物就容易引起烟霉病,在大多数情况下,烟煤病不是太严重,就可以及时清除。
它们会覆盖植物的叶片和枝条,阻挡阳光,最终会导致叶片枯萎。一旦发现植物的叶片开始发黑,一定要及时检查是否有虫害,及时将虫害处理干净。
及时、定期喷洒一些肥皂水或用棉签蘸上酒精涂抹病害处,将害虫和病菌清除干净。
4.白粉病
白粉病是比较常见的真菌病害,在室内温度较低,湿度比较高的冬季和早春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滋生白粉病。
室内的植物就特别容易感染白粉病,并不会直接杀死植物,可以通过合理的养护来防治并且控制白粉病。
如果温度低于22度以下,都是滋生白粉病的合适温度,另外叶片经常湿润,土壤经常潮湿或空气湿度较低,盆土上有一些残渣,就比如落叶、枯叶和枯枝等,都是滋生白粉病的环境。
白粉病特别容易辨认,植物的叶片上就会出现一些白色的粉末,之后不断扩散,最终会导致叶子变形和叶片脱落,我们可以及时将感染白粉病的枝叶剪掉,并且清理盆土周围的落叶,降低空气湿度,另外提升温度。可以增强环境的空气流通,及时喷洒杀菌药包括常见的甲基托布津溶液和代森锰锌溶液。
5.灰霉病
灰莓病就是一种像枯萎病一样的病菌,草莓就特别容易感染灰霉病,灰霉病也比较容易辨认,如果你发现植物的叶片上有一大片灰色的霉菌,就是感染灰霉病了,它通常都是通过空气中的真菌孢子引发的,如果叶子经常湿润,叶片常有水珠残留就容易感染。
对于一些开花结果的植物(如番茄和草莓),灰霉病的破坏力就比较大。在一些花苞或果实上,如果感染灰霉病,花瓣、果实上会出现灰褐色的斑点,并逐渐扩散,导致整花朵或果实枯萎掉落。
想要预防灰霉病,要注意降低湿度,增强环境空气流通,尽量在早上天气好的时候浇水,并且及时喷洒杀菌剂。灰霉病可以喷洒多抗霉素、腐霉利、嘧霉胺、咯菌腈和啶酰菌胺等杀菌剂。
5. 常见植物真菌病害及其病征病状
感病植物在病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干扰下,其生理、组织结构和形态上所发生的病变特征。肉眼可直接观察到的病变,称为宏观症状;借助显微镜才能辨别的病变,称为微观症状。微观症状多应用于病细胞或病组织的研究范围内,只在植物的病毒病诊断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观察韧皮部中有无坏死细胞,筛管和导管中有无增生结构,以及在感染病毒病的病细胞中出现的各种内含体的形态和类型等。
因寄主植物和病原物所表现的特征不同,宏观症状常分为病状和病征两个方面。
病状感病植物的外部特征。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变色指整个植株、整个叶片或叶片的一部分变色。主要表现为褪绿和黄化,也有的表现为紫色或红色等其他色泽的变化,叶色变深成蓝绿色或叶片表面呈金属光泽(银叶病)等。叶片上不均匀的变色,如常见的花叶,是由不规则的深浅绿或黄绿相间形成的。变色部分呈不规则斑块的为斑驳,呈环状的为环斑或几个环斑组成的同心斑和线条状变色的线纹。单子叶植物的花叶症状是在平行叶脉间出现条纹或条点等不规则变色。沿叶脉变色的症状有脉带和脉明,花部颜色的变化有花色变绿等。变色症状是由于叶绿素或其他色素受破坏或抑制所致。常表现于植物病毒病和有些非侵染性病害,如土壤中缺铁时植物褪绿,缺氮则黄化,土壤中积累盐碱太多或含其他有毒物质导致植株发黄或变红等。有些类菌原体引起的病害,往往表现黄化。
坏死局部细胞和组织的死亡。症状表现因坏死部位不同而异。叶片上的局部坏死称叶斑;有各种形状和表现:呈轮纹的为坏死环斑或轮纹斑;而蚀纹则仅是表皮细胞的坏死,不同形状的蚀纹又分别称为线纹和橡叶纹等。坏死的叶斑组织脱落即形成穿孔。各种器官均可产生局部坏死,如茎部的条斑坏死(幼苗茎基坏死表现为立枯或猝倒)、果实上的坏死等。内部组织的坏死有块茎内的褐斑、网腐和黑心,维管束的褐死和韧皮部坏死以及果实苦陷等。
腐烂整个组织和细胞的破坏和消解。植物的根、茎、花、果实都可发生,尤易见于幼嫩组织。组织腐烂时可随着细胞的消解而流出水分和其他物质。细胞消解较慢时则腐烂组织中的水分会及时蒸发而形成干腐,如果实受侵染腐烂后形成的僵果即是。反之,如细胞的消解很快,腐烂组织不能及时失水,则形成湿腐或软腐。一些病原细菌和真菌可分泌果胶酶,使连结细胞的中胶层分解,导致细胞离析、内含物死亡或分解。从受害部位的细胞或组织中流出分解产物的情况,称异常分泌,其性质与腐烂相似。病部流出胶体物的称流胶;松柏科植物反常溢出树脂的称流脂;流出乳状液的称流乳;流出不能凝固的树液时称流液。
萎蔫植病中的萎蔫是植物输导系统被病原物毒害或病组织的产物阻塞造成的不可逆性萎蔫。一般根或主茎的维管束受害引起的萎蔫多是全株性的,分枝叶柄或部分叶脉的维管束受害则是局部性的。
畸形感病植物组织和器官所发生的皱缩、卷曲、矮缩、丛簇、丛枝、发根、肿瘤、花器和种子变态等现象。矮缩是全株发生抑制性病变,生长发育不良、植株矮小。丛簇只是主轴节间的缩短,或节间的数目也同时减少,但叶片的大小仍正常。枝条不正常的增多形成丛枝,根的增多或不正常的过度分根形成发根,肿瘤在根、茎、叶上均有发生。茎和叶脉上可形成突起的增生组织,如耳突、疱疹、刺疣以及器官的增生等。此外植株还会产生生长习性或对称性的改变,如由匍匐性变为直立性等。叶子受病后发生的病变也很多,如叶片变小,全缘叶变为缺刻叶,叶面高低不平形成的皱缩叶,叶片沿主脉向上或向下翻卷形成的卷叶等。花的各部分变为绿色叶片状的叶变等则是一些特殊的变化。
病征病原物在病株发病部位所表现的特征。主要有:①霉状物。感病部位产生的各种霉层,其颜色、质地和结构等变化较大,如霜霉、绵霉、绿霉、青霉、灰霉、黑霉、红霉等。②粉状物。病部产生的白色或黑色粉状物。白色粉状物多见于病部表面;黑色粉状物多见于植物器官或组织被破坏之后。③锈粉状物。病部表面形成一堆堆的小疱状物,破裂后散出白色或铁锈色的粉状物。④粒状物。病部产生的大小、形状及着生情况差异很大的颗粒状物,有的是针尖大小的黑色小粒,不易与组织分离,为真菌的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有的是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颗粒,为真菌菌核。⑤根状菌索。感病植物根部以及附近的土壤中产生的紫色线索状物。⑥菌脓。病部产生的胶粘脓状物,干燥后形成白色的薄膜或黄褐色的胶粒,是细菌性病害所特有的病征。发生机制植物受病后表现各种症状是因其细胞、组织或器官受到某种破坏而变质所致。许多真菌和细菌以及线虫能分泌多种酶,可使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分解和受到破坏,从而造成坏死或腐烂。
6. 常见植物真菌病害包括
生物界中的一大类。菌体为单细胞或由菌丝组成。无叶绿素,有完整的细胞核。主要靠菌丝体分解吸收现成的营养物质,通常寄生在其他物体上。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如酵母菌、青霉菌、蘑菇等。有些能使动植物致病。
低等植物的一门,没有叶绿素,以有性或无性的孢子进行繁殖,种类繁多,通常寄生在其他物体上,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如酿酒或发面用的酵母菌,制造青霉素用的青霉菌,可以作食品或药物的蘑菇、松蕈、香菇、木耳、银耳、茯苓等,但有的也能引起动植物和人类的传染性病害,或使农林产品、纺织品、工业器材等霉腐变质。
7. 常见植物真菌病害图片
真菌性病害主要有五个亚门。
1:鞭毛菌亚门绵霉菌,腐霉菌,疫霉菌,霜霉菌。
2:接合菌亚门大多腐生,引起作物病害的只有少数几种。如根霉菌引起甘薯软腐病。3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白粉病),球壳菌(甘薯黑斑病,谷类赤霉病,麦角病),核盘菌(菌核病,褐腐病)。4担子菌亚门黑粉菌,锈菌。5半知菌亚门丛梗孢菌(稻瘟病菌,玉米大小斑半菌等),黑盘孢菌(炭疽病菌等),球壳孢属(棉花褐斑病菌,芝麻茎枯病菌等),无孢菌(棉花立枯病菌等)
8. 植物真菌病害典型病症
植物真菌性病害,按病原物分类,为卵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其中卵菌纲是低等真菌,其它三个纲是高等真菌。对于应用者来说,有个诀窍识别。即除了早疫病外,其它病名但凡含有霜霉、疫霉、霜疫霉、晚疫、腐霉等,都是低等菌病害。而高等菌病害种类繁多,不一而足。卵菌纲病害的药剂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具体病害防治要有针对性,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
9. 常见植物真菌病害有哪些
农作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细菌性、病毒病,线虫是一种低等生物,又中蠕虫,植物受到线虫侵害,常表现为病害症状,因此又中线虫病。真菌性病害有: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等,细菌性病害有:溃疡病、软腐病、青枯病等,病毒病以分为花叶病毒、厥叶病毒等。
农作物病虫主要有9个目的昆虫,包括: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止和鞘翅目等,常见的农业害虫如:蝗虫、蚜虫、三化螟等。
10. 植物常见的真菌病害
1、低等真菌。 大多生长在水中或土壤中,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霜霉病、白锈病、疫病、绵疫病等。一般在低温(15—20摄氏度)潮湿的春秋两季发病较多。
2、高等真菌。 主要病害有赤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黑斑病等。如:麦类赤霉病;花生黑斑病;葡萄、苹果、桃、瓜类、麦类、豆类、甜菜白粉病;棉花、豆类、瓜类炭疽病;苹果、梨黑星病;桃、杏缩叶病;瓜类蔓枯病;葡萄黑腐病、房枯病;苹果轮纹病、黑腐病、腐烂病、干腐病;葱叶枯病;茄子褐纹病等。病害以点发生为多,受害部位有较明显的边缘,而形成一定形状的病斑。
3、最高等真菌。 引起的病害主要有黑粉病、锈病、纹枯病和立枯病等。如:禾谷类作物的黑粉病、腥黑粉病、粒黑粉病、叶黑粉病,梨、桃、苹果、葡萄、豆类、花生、葱、向日葵锈病,棉花、茄子立枯病。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形成点发性症状。
4、高等、最高等真菌复合型。 引起的病害症状类型大多是局部坏死,常见的症状有: (1)叶斑病类型:如豆类叶斑病、甜菜、辣椒褐斑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马铃薯、番茄早疫病; (2)炭疽病类型:如苹果、桃、豆类、瓜类、葱类、十字花科蔬菜、茄科、棉花炭疽病; (3)疮痂病类型:如葡萄黑痘病和桃疮痂病等; (4)溃疡病类型:如苹果腐烂病等; (5)萎蔫病类型:如棉花的枯、黄萎病、瓜类枯萎病; (6)腐烂病类型:如桃褐腐病、茄褐纹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