蟆叶秋海棠名字及图片(秋海棠的名字)
1. 秋海棠的名字
秋海棠又名“断肠花”。《花镜》一书记曰:“秋海棠,一名八月春,为秋色中第一……真同美人倦妆。”
据元朝伊世珍《琅环记》中引《采兰杂志》记载:“昔有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泪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又名八月春,即今之秋海棠也。”
2. 秋海棠为什么叫秋海棠
秋海棠 - 科属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葫芦目或堇菜目 Cucurbitales 科: 秋海棠科 Begoniaceae 属: 秋海棠属 Begonia
3. 秋海棠的别名和花语
金丝桃:最具疗愈功能的植物之一,它体内红色的汁液,可以促进身体循环,寓意“苦尽甘来”。
秋海棠:花语“苦恋”,来源于语文课本中,意难平的情侣之一——陆游与唐婉。“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蓝蓟:花语“上帝保佑”,公元 13 世纪,丹麦军队突袭苏格兰,彼时战场上盛开的蓝蓟花被看作是胜利的希望,是苏格兰人跨越苦难的精神寄托。
4. 秋海棠的名字由来
海棠与名人典故 海棠花以其风姿艳质赢得世人的喜爱,历史上杨玉环、杜甫、苏轼、周恩来、张大千等名人与海棠结下了不解的渊源。? 据北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记载:“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此典故代代流传,“海棠春睡”成为后代诗人画家不断吟咏描绘的题材。后代的文学作品中常以海棠指代杨玉环,后发展为以海棠花喻美女。? 唐宋歌咏海棠的文人墨客众多,但独不见杜甫的海棠诗。四川的海棠在唐时已名闻天下,杜甫又久居蜀地,吟遍了当地的各种花卉,却无一首歌咏海棠的诗篇,后人屡疑之。晚唐诗人郑谷在《蜀中赏海棠》诗中云:“浣花溪上空惆怅,子美(杜甫)无情为发扬。”王安石也提到:“少陵(杜甫)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吴中复认为海棠姿色妖冶,连杜甫都很难下笔描绘,“子美诗才犹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陆游则分析杜甫有海棠诗,但已失传。北宋还传出第三种解释:杜甫不写海棠诗是讳其母乳名之故。这一无稽附会之谈,遭清代学者李渔的抨击:“然恐子美即善吟,亦不能物物咏到,一诗偶遗,即使后人议及父母,甚矣,才子之难为也!”总之,杜甫为何不吟海棠备受文人猜疑。? 宋代文人雅士开始有意识引种栽培海棠。苏东坡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到闸口探望学生邵民瞻,并将所携海棠栽植于邵氏天远堂前。之后,苏轼来书必问:“海棠无恙乎?”邵氏则报:“海棠无恙。”至今此树尚存活于江苏省宜兴市闸口乡永定村,1982年宜兴在原址重建海棠园。 海棠是周恩来总理生前最钟爱的花卉之一,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内广植西府海棠。1954年春,西花厅海棠盛开时,周总理正在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无法亲临赏花,于是邓颖超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成标本,夹在书中托人带给总理。总理看到这来自祖国蕴涵深意的海棠花非常感动,百忙中也没忘记回赠邓颖超热情问候,托人带回一枝芍药给邓颖超。周恩来与邓颖超千里迢迢赠花问候,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 国画大师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喜爱梅花、荷花、海棠等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植物,在旅居美国时曾向友人乞讨海棠,并作有《乞海棠》:“君家庭院好风日,才到春来百花开;想得杨妃新睡起,乞分一棵海棠栽。”张大千听说百里之外种有名贵的垂丝海棠,为求购数本,甚至愿意典当画作,节衣缩食,“典画征衣更减粮,肯教辜负好时光;闻道海棠尚未聘,未春先为办衣裳”。这足见他对海棠的热爱。1958年,张大千以一幅《秋海棠》荣膺纽约国际艺术协会世界伟大画家。1982年底,身居台北的张大千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作《海棠春睡图》赠与四川老友,画上折枝海棠设色艳丽,形态娇媚,并题诗表达自己对祖国和老友的思念之情。 海棠与文学 对海棠花文化有所反映的文学作品相当多,下面仅列举诗句、小说、戏曲中涉及海棠花文化的部分作品。? (一)诗词中的海棠花文化? 海棠栽培始盛于唐,唐人郑谷有咏海棠诗:“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妖娆全在欲开时……”郑谷写出了至今为人所称道的海棠“新著雨”、“欲开时”的艳丽妖娆的风姿神采,海棠让诗人郑谷看不足、写不完,饮酒赋诗,流连忘返。? 北宋咏海棠诗中最有名的当数苏轼于元丰七年谪居黄州所作的《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海棠诗脍炙人口,唐明皇以海棠之明媚喻杨贵妃的妩媚,苏轼则反其意而行,以杨太真之风流喻海棠的明媚。诗人以花拟人,写出爱花、惜花的深情,惜花实是惜己,借以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宋代另一位大诗人陆游也对海棠如痴如醉,在《花时遍游诸家园•之二》中云:“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抵死狂”即格外的狂,诗人深谙花性,担心海棠的娇美不堪风吹日晒,便连夜上奏玉帝的通明殿,请求多借些阴天,好让海棠常开不衰。《花时遍游诸家园》共十首,是陆游在成都时为海棠而写的组诗。陆放翁在《海棠歌》里唱道:“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奴仆尔。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因爱海棠,陆放翁获“海棠癫”的雅号。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对海棠也有特殊的感情,创作了众人耳熟能详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绿肥红瘦”贴切地点出了一夜风雨过后海棠的变化,绿、红两种颜色代指海棠叶和海棠花,肥、瘦两种形态传神地描绘了雨后枝叶茂盛和花瓣凋萎,既生动形象又准确得体。“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简直可以作海棠的代称。? ? 金人元好问有《清平乐》:“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飞去飞来双燕语,消息知郎近远。楼前小雨珊珊,海棠帘幕轻寒。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这首词表达了伤春思远的闺情,抒写了轻而远的相思,以及对青春的留恋和对生命的眷恋。这些情绪并不是直接表达,而是通过对典型景物海棠、杜宇等的描绘而然地抒发出来。〔6〕? 文人对海棠的歌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单纯称赞海棠的绝色风采,花开胜景,描绘其令人赏心悦目的姿色,如唐人郑谷的诗;二是借海棠抒发伤春、惜春之情,如易安居士的《如梦令》、元好问的《清平乐》。春花春光美好而有朝气,但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而花落春归更易引起才子佳人的感伤,其原因正如杜甫所说:“不是爱花几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1: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 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帮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2: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3: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曲故流传后.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 《海棠》 作者: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是一首咏海棠的诗。诗的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4:到了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有诗云: 《题海棠美人》 作者:唐寅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5:宋代 《春暮游小园》 作者: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6: 宋代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作者: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5. 秋海棠的种类及名字
海棠排名第一名是西府海棠,第二名是垂丝海棠,第三名是贴梗海棠,第四名是木瓜海棠,第五名是日本海棠,第六名是丽格海棠,第七名是梨花海棠,第八名是球根秋海棠,第九名是四季海棠,第十名是钻石海棠。
海棠花开娇艳动人,但一般的海棠花无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艳,是海棠中的上品,花未开时,花红艳,似胭脂点点,开后则渐变粉红,有如晓天明霞。
垂丝海棠柔蔓迎风,垂英袅袅,如秀发遮面的淑女,脉脉深情,风姿怜人。
贴梗海棠又名皱皮木瓜,是集药用、食用、保健、观赏价值于一身的珍品,春季观花夏秋赏果,淡雅俏秀,多姿多彩。
木瓜海棠又名毛叶木瓜,是公认最漂亮的海棠品种之一,是一种春季看花、秋季观果的多用途花果药用植物。
日本海棠又叫倭海棠、日本木瓜,是最漂亮的海棠品种推荐必有的人气品种,原产于日本,花色妍丽,花冠硕大,盛开时繁花似锦,极为美观,花期长,给人一种妖艳妩媚的美感,却又不俗气,是极优美的观花观果树种。
丽格海棠又叫玫瑰海棠,是广为栽培的观花草本,品种繁多,花色丰富,它花期长,枝叶翠绿,株型丰满。多为重瓣,花色丰富,有红、橙、黄、白等,花朵硕大、色彩艳丽,具有独特的姿、色、香。
梨花海棠也是很受欢迎的品种,为中国著名的观赏花木之一,不仅花色艳丽,其果实也玲珑可观。
球根秋海棠是最好看的海棠花之一,原产于秘鲁和巴西等几个南美国家, 色彩鲜丽,娇媚动人。
四季海棠又叫四季秋海棠,叶色光亮,花朵四季成簇开放,且花色多,花朵有单瓣及重瓣。
钻石海棠是一种很漂亮的海棠花品种,原产美国, 花期4月上中旬,花紫红色,花玫瑰红色,花密而直立。
6. 秋海棠的学名
裂叶秋海棠(学名:Begonia palmata D. Don.):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具茎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根状茎匐匐,节膨大,茎直立,有明显沟纹,茎生叶互生,叶片两侧不相等,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柄被褐色长毛,托叶膜质,披针形,聚伞花序,花玫瑰色、白色、粉红色,数朵,苞片大,花丝离生,花药倒卵球形,子房长圆倒卵形,蒴果下垂,种子小数极多,光滑长圆形淡褐色。8月开花,9月开始结果。
7. 秋海棠的别名
红叶红花是红叶碧桃。桃红色花朵,密密麻麻,开满每个枝头
花朵外观,若红梅怒放,花瓣重叠,看上去又如樱花。
据悉,红叶碧桃是碧桃的一个变异种,每年3月,先开花,后长叶,烂漫芳菲,妩媚可爱,是优良的观花树种。
红叶碧桃是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性喜温暖向阳环境。它不但花朵美丽,而且,初生的桃叶也呈紫红色。
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红叶碧桃的果实成熟,此时,紫红色鲜桃挂满枝头,红果绿叶,相映成趣。
因此,红叶碧桃是果树中少有的花、叶、果都呈现红色的观赏植物。
红叶碧桃的果肉为白色,多汁味甜,是老少皆宜的食用佳品。
8. 秋海棠的名字的来历
海棠花代表意义:游子思乡、离愁别绪、温和、美丽、快乐。
秋海棠象征苦恋。当人们爱情遇到波折,常以秋海棠花自喻。古人称它为断肠花,借花抒发男女离别的悲伤情感。花语就便有“苦恋”了。 海棠花有名,是众多诗人墨客笔下的佼佼者,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大诗人苏轼的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更让人遐想联篇。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 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玉棠富贵”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曲故流传后,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叫《海棠》 的诗,具体如下: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 (清)龚自珍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化起海红帘底月,西厢花影怒广潮。 海棠花(学名:Malus spectabilis (Ait.)Borkh):乔木,高可达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幼时具短柔毛,逐渐脱落,老时红褐色或紫褐色,无毛。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边缘有紧贴细锯齿,有时部分近于全缘,幼嫩时上下两面具稀疏短柔毛,以后脱落,老叶无毛。花序近伞形,有花4-6朵,花直径4-5厘米;萼筒外面无毛或有白色绒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急尖,全缘;花瓣卵形,长2-2.5厘米,宽1.5-2厘米,基部有短爪,白色,在芽中呈粉红色。果实近球形,直径2厘米,黄色。果期8-9月。 素有“国艳”之誉。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多生长在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平原和山地,可以人工引种栽培。
9. 秋海棠的名字叫什么
断肠花,(学名:Beaumontia brevituba Oliv.)别称:大果夹竹桃、海棠花,夹竹桃科,高大木质藤本,幼枝直径1厘米,被灰褐色柔毛,老时无毛,有明显的皮孔。产于广东海南。多生于疏林中,攀援于大树上。叶及乳汁有毒,误食能致命。
古代的断肠花指海棠花。主要因为:海棠花具有许多品种,其中有些品种是有毒的。这是它被成为“断肠花”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客观的原因。它的毒性集中在茎、叶、根、花朵等部位。不过也不用担心,如果不食用是没有问题的。海棠本身就有只可远观的含义。当然,“断肠”只是对它毒性的一种夸张说法,并不是真的。它可能会使人感到皮肤瘙痒,或者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话会导致头疼、呼吸急促等。
断肠花花语寓意:
离愁:在远方的时候,总会思念自己的亲人。它不但可以代表恋人之间的感情也可以代表亲人之间的思念之情,于是就有了离愁这个花语。
美丽:它开的花朵特别好看,而且花型很妩媚,古时候的诗词里,还有用它来描述美丽女子的句子。在古代,海棠花一般是种植在皇家园林里的,所以,它除了意喻美丽还意喻高贵。
苦恋:海棠花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断肠花。意思是苦苦的爱恋着一个人,却终究没有结果,这种感觉就像肠断一样,断肠花的别名就是这样来的。它生长在严寒的冬季,寒风凛冽,也阻止不了它生长的脚步,它也意喻顽强不倒的品质。在古时候,它也用来比喻男女在分别时候的痛苦,特别是在热恋期的男女,断肠花是最能表达他们分别时候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