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种子 >

大岩桐病害(大岩桐病虫害)

更新:2022-12-16 22:17归类:花卉种子人气:90

1. 大岩桐病虫害

大岩桐花并不好养,它既不耐高温又不耐寒,喜温暖环境,温度在10度在25度最好,夏季要多通风,冬季要移到室内度过。平时要勤浇水,喷水,但不能积水,浇水最好用浸水法。它喜光,但又惧怕强光,因此夏季要遮阴。此外,它非常容易感染病害,多观察,发现时一定要及时救治。

2. 大岩桐灰霉病

大岩桐叶子有锈斑是线虫病所至

  1、枯萎型线虫病

  线虫病是大岩桐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由线虫感染引起。

  对大岩桐的嫩茎、幼株、地面茎及枝叶基部都会造成危害,使植株在软化后发生水浸腐烂,然后逐渐扩展至叶片,叶片皱缩枯死。

  预防方法

  栽培前,盆土要用蒸汽或氯化苦消毒,大岩桐要用60℃温水浸泡5分钟,或用乌斯普龙消毒。

  如果发现大岩桐已经感染上了这种病,就要拔除被感染的植物,然后烧毁。

  2、腐烂病

  对大岩桐叶、茎及幼苗危害较大,叶片出现水渍状的暗褐色坏死斑,斑块呈轮纹,严重时上部茎会发生扭曲、矮化。

  成熟期植株在表茎上产生大量黑色凹陷病斑,并裂开,病斑上小黑斑呈轮纹排列,病斑边缘有白菌丝。

  预防方法

  种植大岩桐前,用3份甲醛兑1份水喷洒地面,并覆盖一层薄膜,或用7份70%敌克松粉剂兑3份细土混合,撒于地面消毒。

  每天养护时要注意及时拔除病株,及时烧毁。

  3、灰霉病

  大岩桐的主要病害,在花梗上表现为棕色软腐,从边缘开始,长出棕色斑点,表面有皱纹,可波及整个叶片。

  湿润的时候起灰霉变,然后变成黄色。严重者,整叶、整花及整枝褐变枯死。

  预防方法

  用80%代森锌500倍液或波尔多液、75%百菌清500倍液在发病期间,每隔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4、一种疫病

  染叶后会出现暗褐色水渍状软化,扩展至叶柄后,叶片腐烂并有水渍状狭窄凹陷斑,常扩展为大斑块或长条状斑块,发病时还会蔓延至叶柄,造成叶片弯曲。

  预防方法

  起病初期喷施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氟锰锌)1000倍液,25%甲霜灵500倍液。

3. 大岩桐病虫害防治方法

大岩桐常见病害有猝倒病(苗期)、灰霉病、叶斑病、疫霉冠腐病、腐霉根腐病、病毒病;常见虫害有尺蠖、螨类等。

(1)对猝倒病的防治。

用绿亨3号1000倍液灌根,染病期间注意控水,浇水伴随着施药。哎哎哎(2)对灰霉病的防治。

可用克露1200倍液喷雾防治。

(3)对叶斑病的防治。

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和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防治。

(4)对疫霉冠腐病、腐霉根腐病、病毒病的防治。

一经发现,立刻销毁。

(5)对尺蠖的防治。

用辛硫磷2000倍液或氯氰菊酯1500倍液喷雾防治。

(6)对螨类的防治。

降低空气湿度,增加空气通风可以降低螨类为害的发生,也可用2000倍液虫螨克喷雾防治。

4. 大岩桐病虫害有哪些

一、浇水过量

1、原因:大岩桐喜湿,但是不耐水涝。在养护的时候,若是给它浇了太多的水,就会导致它的花土之中出现积水。这样会使它的根系受涝,然后出现黄叶。

2、处理方法:将植株从原先的花土里面取出来,并且剪掉其上的烂根和黄叶。之后,把它放在窗边,等风将剪口吹干。再将它栽种到排水性好的花土中,慢慢养护即可

二、光照不足

1、原因:它属于比较喜光的花卉,养护的时候要给予它适量的光照,它才能够生长良好。如果养它的地方没有阳光,它就无法合成养分,叶片也会因为缺乏阳光而变成黄色。

2、处理方法:可以准备一盏台灯,放在植株的周围,来为它补充光照。不过,需要注意定时旋转换盆,让它所有的叶片都能够接受到阳光。

三、施肥不当

1、原因:如果在给它施肥的时候,不小心将肥料滴到了它的叶子上,就可能会将它的叶片灼伤,让它们变黄。

2、处理方法:此时,需要将已经变黄了的叶片剪掉,以免它们发生腐烂,招致病虫害。在以后施肥的时候,若是不小心将肥料滴到了它的叶子上,需要及时擦除。

5. 大岩桐病虫害防法

常见花卉灰霉病的发生于防治方法

1、症状

(1)灰霉病又称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干、叶柄、花瓣、果实和种子。

(2)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近圆形紫褐色斑点,直径l-5毫米,后扩大成不规则形大斑,直径7-12毫米,中央淡黄褐色,边缘紫褐色,病斑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11

(3)病斑扩展相连成片,严重时整叶焦1枯。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暗绿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4)叶缘发病时,叶片有些扭曲。绿色茎上为紫褐色长圆小点,有些突起,病斑扩展慢,大小仅3-5毫米。叶柄症状与茎上的病斑相似,但为长条状,其上也生有暗绿色霉状物。

2、寄主:牡丹、芍药、仙客来、秋海棠、四季报春、翠菊、大丽花、倒挂金钟、蒲包花、大岩桐、金盏菊、天竺葵、八仙花、栀子、瓜叶菊、菊花、非洲菊、唐菖蒲、杜鹃、月季、玫瑰、茶花、一品红、鸢尾、含笑、金莲花、百合、郁金香等花卉。

3、发病规律

(1)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茎、枯叶上越冬,翌年春天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染为害下部叶片。

(2)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茎、枯叶上越冬,翌年春天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染为害下部叶片。

(3)一般病害始发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盛发期在8月上、中旬。7-8月份雨量多,湿度大,有利于病害扩展。

(4)种植过密,栽培管理不善的庭园发病较重。一般遭受冻害之后,植株抵抗力弱,病害严重。品种之间发病程度有差异。

4、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于15厘米以下土内,以减少翌年早初次侵染的病菌来源。

(2)加强管理,种植不宜过密,保持植株通风透光。

(3)发病初期喷洒40%多菌灵胶悬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3-4次。

6. 大岩桐病虫害的原因

大岩桐叶插,首先要选好叶子,而选叶子的第一步是找一棵生长健壮且没有病虫害的植株。植株长得好,水肥充足,自然才能让叶子有充足的养分生根。如果植株容易生病,那么叶插出来的新株也会如此。

找好植株后,将它的叶子带着叶柄剪下即可。大岩桐叶插的生根能力较强,所以就算不用完整的叶子也可以,但一定要把叶子剪下后,再沿着叶脉将其切成小片。

二、盆土配制

大岩桐的叶子准备好后,就需要配制盆土了。它本身和大多数植物一样,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但对于新叶而言,肥沃的盆土可能会烧伤新长出的根须,所以一般选用素土,同时也不要加入底肥。

自行配制盆土的话,可以选用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将三者按照1:1:1的比例混合即可,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发育。将盆土装入花盆之前,可以先用清水洗一遍,去除里面的病菌,以免叶子底部腐烂。

三、进行叶插

配好盆土后,就可以将大岩桐的叶子扦插到上面了。只要将叶子倾斜45度插入盆土表面即可,确保叶子不会倒伏,也不需要插得太深。插入20天左右的时候,可以拔出来看一看,如果底部长出一些小球,这说明它已经成活,但需要良好的养护才能长出叶子。

四、后续养护

叶插成活后,需要保持温暖的环境,气温要控制在10-25℃之间,这样幼苗的生长速度会更快一些,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植株的生长速度都会减缓。同时,它作为半阳性植物,既需要给予适当的光照,又不能接受强光暴晒,所以要放在半阴处接受散射光,尤其在开花时延长遮荫时间,也有利于延长它的花期。

7. 大岩桐病虫害多吗

大岩桐花苞腐烂了,剪掉它们,发出小叶子,还能开花,注意合理栽培管理。

二年生块茎冬季休眠,3月初块茎萌芽,城及时换盆。栽植时,块茎顶芽应出土面,加强肥水管理,施肥时不要沾污叶面,以免损坏叶片。花期温度不宜过高,可延长花期。花谢不留种,剪去花茎,以利继续开花和促使块茎生长。叶片枯萎后进入休眠期,将块茎放干燥处贮存越冬。块茎过老城淘汰更新。

繁殖

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繁殖,春秋两季均可,播后10天发芽,6个月生开花。扦插繁殖,嫩枝扦插15天生根,叶片扦插10天后发根,一般6-7月扦插,翌年6-7月开花。

病虫害

幼苗期易发生小苗猝倒病,注意播种和移栽土壤的消毒。生长期间常有尺蠖咬食嫩芽,可在盆中施入呋喃丹防治。

上一篇:金钟花病害(吊金钟病虫害的防治) 下一篇:海棠树病害防止(海棠树树干上的病害)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