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科植物(石竹科植物的主要用途是______和______)
1. 石竹科植物的主要用途是______和______
满天星石头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小而多;花梗纤细,长2-6毫米,无毛;苞片三角形,急尖;花萼宽钟形,长1.5-2毫米,具紫色宽脉,萼齿卵形,圆钝,边缘白色,膜质;花瓣白色或淡红色,匙形,长约3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平截或圆钝;花丝扁线形,与花瓣近等长,花药圆形;子房卵球形,直径约1毫米,花柱细长。蒴果球形,稍长于宿存萼,4瓣裂;种子小,圆形,直径约1毫米,红褐色,具整齐的钝疣状凸起。花期6-8月,果期8-9月。
2. 石竹科植物的主要特征
生理特点
它那流线形(或铁饼状)的外表和贴地生长,能抵御大风的吹刮和冷风的侵袭。另外它生长缓慢、叶子细小、可以减少蒸腾作用而节省对水分的消耗,以适应高山缺水的恶劣环境。
全身长满白毛的雪莲,可以代表另一类型的高山植物。雪莲生长在海拔4800~5500米之间的高山寒冻风化带。雪莲个体不高,茎、叶密生厚厚的白色绒毛,既能防寒,又能保温,还能反射掉高山阳光的强烈辐射,免遭伤害,所以这也是对高山严酷环境的一种适应。大多数高山植物还有粗壮深长而柔韧的根系,它们常穿插在砾石或岩石的裂缝之间和粗质的土壤里吸收营养和水分,以适应高山粗疏的土壤和在寒冷、干旱环境下生长发育的要求。
3. 不属于石竹科植物特征的是
曲麦应为
瞿麦【qú mài】
【学名】:Dianthus superbus
【科属】: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十样景花、竹节草花
【播种时间】:春、夏、秋
【形态特征】:株高30-50CM,花茎5-6CM
【生长特性】:花期5-6月,生长期95天。种子细小,多数。无臭,味淡。花具芳香,全株入药。喜阳、耐寒、耐干旱,忌涝,喜排水良好、肥沃沙质土壤。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和石竹D. chinens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江苏等地。夏、秋二季花果期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段生用。
4. 什么是石竹科植物
石竹花像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是石竹科石竹属的一种植物。别名野麦、石柱花、十样景花。茎丛生,披针形叶,聚散花序,是布置花坛、花境的良好材料,也可盆栽或作切花。全草入药,有通经、利尿之功效。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四川等地。
中文学名
瞿麦
别 称
野麦、石柱花、十样景花
5. 来源于石竹科的药材是
王不留行有两种,一种是麦蓝菜的干燥种子,另一种是薜荔的干 燥果壳。
它是一年生草本,高30~70cm。茎直立,上部叉状分枝,节稍膨大。叶对生,粉绿色,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9cm,宽1.5~2.5cm,基部稍连合而抱茎。聚伞花序顶生,花梗细长;萼筒有5条绿色宽脉,并具5棱;花瓣5,淡红色,倒卵形,先端有不整齐小齿,基部有长爪。蒴果卵形,4齿裂,包于宿萼内。种子多数,球形,黑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6. 石竹科植物的果实类型为
蒴果(capsule),干果的一种类型。由合生心皮的复雌蕊发育成的果实,子房1室或多室,每室有多粒种子。成熟时有各种裂开的方式,分为室间开裂、室背开裂和室轴开裂。
形成蒴果的雌蕊具有的胎座类型有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和侧膜胎座。例如,锦葵科为中轴胎座,石竹科为特立中央胎座,杨柳科为侧膜胎座。
果实成熟开裂的方式较多
7. 简述石竹科植物的识别特征
1、石竹科植物有:玉山石竹,针叶石竹,钻叶石竹,辽东石竹,麦蓝菜,长百米努草,肥皂草大爪草,漆姑草巴塘蝇子草蝇子草,薄蒴草,须苞石竹,金铁锁,孩儿参,毛蕊卷耳,繁缕薄蒴草,玉山蝇子草,秃玉山蝇子草,石米努草,无毛女娄菜,缕丝花,察龙无心菜。
2、石竹科大约2,200种植物,在全球温带地区分布,有几种分布在热带山区甚至在寒带,都是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地中海地区。中国有32属大约400余种。
3、做为观赏类的则主要有剪秋罗属、石竹属、蝇子草属、石头花属和肥皂草属等属的许多种是美丽的庭园花卉。做为石竹科植物做他的属类植物石竹属植物约600种,广布于北温带,大部分产欧洲和亚洲,少数产美洲和非洲。中国有16种10变种,多分布于北方草原和山区草地,大多生于干燥向阳处。有不少栽培种类,是很好的观赏花卉。
8. 下列药用植物来源于石竹科的植物是
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是石竹科石竹属的一种植物。别名野麦、石柱花、十样景花。茎丛生,披针形叶,聚散花序,是布置花坛、花境的良好材料,也可盆栽或作切花。全草入药,有通经、利尿之功效。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四川等地。中文学名瞿麦 别 称野麦、石柱花、十样景花
9. 石竹的科属
分为离瓣花冠和合瓣花冠。
花瓣长16-18毫米,瓣片倒卵状三角形,长13-15毫米,紫红色、粉红色、鲜红色或白色,顶缘不整齐齿裂,喉部有斑纹,疏生髯毛。
雄蕊露出喉部外,花药蓝色;子房长圆形,花柱线形。蒴果圆筒形,包于宿存萼内,顶端4裂;种子黑色,扁圆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
常用播种、扦插和分株方法进行繁殖。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1-22℃。播种繁殖一般在9月进行。播种于露地苗床,播后保持盆土湿润,播后5天即可出芽,10天左右即出苗,苗期生长适温10-20℃。
当苗长出4-5片叶时可移植,翌春开花。也可于9月露地直播或11-12月冷室盆播,翌年4月定植于露地。
扦插繁殖在10月至翌年2月下旬到3月进行,枝叶茂盛期剪取嫩枝5-6厘米长作插条,插后15-20天主根。分株繁殖多在花后利用老株分株,可在秋季或早春进行。
10. 石竹目植物
学名又叫马齿笕,为石竹目、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
叶互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柄粗短。花无梗,午时盛开;苞片叶状;萼片绿色,盔形;花瓣黄色,倒卵形;雄蕊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蒴果卵球形;种子细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果期6-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