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种子 >

白头翁繁殖时间(白头翁家养条件下会繁殖吗)

更新:2022-12-08 06:19归类:花卉种子人气:67

1. 白头翁家养条件下会繁殖吗

白头鹎

  别名:白头翁、白头婆。

  白头鹎体长约18厘米。头黑枕白,背面黄绿,胸部大都灰褐,腹面白色。幼鸟头灰褐色,背橄榄色,胸部浅灰褐色,腹部及尾下复羽灰白。

  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性活泼、不甚畏人。秋冬季大多二、三十只结成大群,活动于樟、楝等树上啄食果实。春夏季则仅3—5个相伴觅食。常栖息于矮树篱或灌丛的最高处,见有昆虫飞过时就飞捕于空中,然后再回到它栖止的树上,大声鸣叫。它的鸣声是多种多样的。

  白头鹎是杂食性鸟类,既食植物性物质,也食动物性物质,同时食性还随季节而异。春夏两季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秋冬季则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动物性食物中以鞘翅目昆虫为最多,如鼻甲、步行甲、瓢甲。植物性食料大部为双子叶植物,也食一部分浆果和杂草种子,如樱挑、乌柏、葡萄等。

  繁殖于3月至8月间。产卵至少二次,巢于桑树茂密的绿叶丛中,或油茶树上及各种灌木丛中,距地大多2—3米。但亦有筑在高大乔木上的,距地高度约在6米至6.5米之间。巢呈深杯状,用草茎、杂叶、芦苇、草穗及少量细根、石松等构成,内垫以细柔的杂草。卵每产3—4个,呈椭圆形,色淡红,其上更有深红、淡紫等色的斑点。

  1、鸟的选择 鹎科鸟类多食虫、兼食果实,较难达到人工繁殖。一般饲养白头鹎是为听其悦耳鸣声,故多选择雄鸟。白头鹎雌雄羽色相似,较难区分,有经验的人可根据雄鸟胸部灰色较深,雌鸟浅淡,雄鸟枕部白色清晰,雌鸟稍发污等特征鉴别出来。幼鸟头灰褐、背橄揽褐色、腹部及尾下复羽灰白,容易跟成鸟区分。因野外捕捉的成鸟胆小,不易驯熟,故通常掏长羽芽的雏鸟或将离巢的幼鸟饲养。

  2、笼的特点 白头鹎食昆虫和水果,粪便多而稀软,喜欢水浴,因而鸟笼的底宜为亮底,下边有托粪板,便于粪便漏下和清刷。可自制竹笼,圆型(直径26厘米,高30厘米)或方形(26×26×30的厘米)。在北方,亦可用点颏笼饲养。

  3、饲料和喂法 饲养白头鹎可以一种粉料做为常备饲料,比如把玉米面、花生米粉、熟鸡蛋黄按5:2:3的比例混匀喂给,或者喂点颏粉(绿豆面、玉米面、熟蛋黄、淡水鱼粉或蚕蛹粉按5:2:2:1配合);经常补充些水果和昆虫幼虫及蛹。

  4、管理和调教 在人工饲养下白头鹎属软食鸟,水罐内的水容易污染,每天需要清刷并换新鲜饮水。喂给的水果当天吃不完的应把剩余的取出。每天(夏季)或隔日(春、初秋)供给浴水,任其自行水浴。每周洗刷一次鸟笼。白头鹎不耐寒,在北方饲养冬季一定要移至室内饲养,停止外出溜鸟。

  红耳鹎、白喉红臀鹎、黄臀鹎等鹎科鸟类,均可以参照上述方法饲养。

2. 家养白头翁鸟怎样繁殖

【习性】: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性活泼、不甚畏人。秋冬季大多二、三十只结成大群,活动于樟、楝等树上啄食果实。春夏季则仅3—5个相伴觅食。常栖息于矮树篱或灌丛的最高处,见有昆虫飞过时就飞捕于空中,然后再回到它栖止的树上,大声鸣叫。它的鸣声是多种多样的。

  【食物】:白头鹎是杂食性鸟类,既食植物性物质,也食动物性物质,同时食性还随季节而异。春夏两季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秋冬季则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动物性食物中以鞘翅目昆虫为最多,如鼻甲、步行甲、瓢甲。植物性食料大部为双子叶植物,也食一部分浆果和杂草种子,如樱挑、乌桕、葡萄等。

  【繁殖】:繁殖于3月至8月间。产卵至少二次,巢于桑树茂密的绿叶丛中,或油茶树上及各种灌木丛中,距地大多2—3米。但亦有筑在高大乔木上的,距地高度约在6米至6.5米之间。巢呈深杯状,用草茎、杂叶、芦苇、草穗及少量细根、石松等构成,内垫以细柔的杂草。卵每产3—4个,呈椭圆形,色淡红,其上更有深红、淡紫等色的斑点。

  【生活环境】: 常呈3-5只至10多只的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亦集成20-30多只的大群。多在灌木和小树上活动,性活泼,不甚怕人,常在树枝间跳跃,或飞翔于相邻树木间,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善鸣叫,鸣声婉转多变。

饲养: 1、鸟的选择 鹎科鸟类多食虫、兼食果实,较难达到人工繁殖。一般饲养白头鹎是为听其悦耳鸣声,故多选择雄鸟。白头鹎雌雄羽色相似,较难区分,有经验的人可根据雄鸟胸部灰色较深,雌鸟浅淡,雄鸟枕部白色清晰,雌鸟稍发污等特征鉴别出来。幼鸟头灰褐、背橄揽褐色、腹部及尾下复羽灰白,容易跟成鸟区分。因野外捕捉的成鸟胆小,不易驯熟,故通常掏长羽芽的雏鸟或将离巢的幼鸟饲养。

  2、笼的特点 白头鹎食昆虫和水果,粪便多而稀软,喜欢水浴,因而鸟笼的底宜为亮底,下边有托粪板,便于粪便漏下和清刷。可自制竹笼,圆形(直径26厘米,高30厘米)或方形(26×26×30的厘米)。在北方,亦可用点颏笼饲养。

  3、饲料和喂法 饲养白头鹎可以一种粉料做为常备饲料,比如把玉米面、花生米粉、熟鸡蛋黄按5:2:3的比例混匀喂给,或者喂点颏粉(绿豆面、玉米面、熟蛋黄、淡水鱼粉或蚕蛹粉按5:2:2:1配合);经常补充些水果和昆虫幼虫及蛹。

  4、管理和调教 在人工饲养下白头鹎属软食鸟,水罐内的水容易污染,每天需要清刷并换新鲜饮水。喂给的水果当天吃不完的应把剩余的取出。每天(夏季)或隔日(春、初秋)供给浴水,任其自行水浴。每周洗刷一次鸟笼。白头鹎不耐寒,在北方饲养冬季一定要移至室内饲养,停止外出溜鸟。

  红耳鹎、白喉红臀鹎、黄臀鹎等鹎科鸟类,均可以参照上述方法饲养。

3. 白头翁能饲养吗

雏鸟的饲料一般以炒熟的黄豆粉为主,加上蛋黄,蔬菜汁或果汁,每天四分之一粒多种维生素,再用黄鳝的内臧煮熟捣成泥状一起调成糊状。

或者热水泡小米,然后趁温热喂下去,隔几个小时喂点水。注意温度要适宜,不能过高过低。可以吃点矿物质水以提高免疫力。

4. 白头翁一年繁殖几窝

 白头翁孵出小鸟肯定会回来。白头翁这种鸟类,也是非常聪明的,白头翁到了繁殖的季节,就会全身心的孵化和喂养小鸟,白头翁产下鸟蛋以后,就会开始孵化,小鸟的孵化器期一般在15天左右,小鸟出壳以后,白头翁就会坚持不断的给小鸟喂食,再过半个月左右,小鸟就可以出窝了。

5. 白头翁能笼养吗

全身纯白蘑菇头鸟叫白玉鸟

白玉鸟又叫金丝雀,是一种羽毛漂亮鸣叫婉转的笼养观赏鸟,身价很高。是雀目科食谷类鸟。原产非洲西北海岸的加纳利、马狄拿、爱苏利兹等岛屿,是羽色和鸣叫兼优的笼养观赏鸟。有24个品种,在国内外皆被列为高贵笼养观赏鸟之一。

6. 白头翁家养条件下会繁殖吗图片

三月到五月

每年三月到五月是白头翁繁殖期,一窝产3到4枚蛋。幼鸟经过大约两星期孵化便破壳而出,再经过大约两个星期喂食,便可以出巢。

白头翁又名白头鹎,因大量捕食农林间的害虫,是农林益鸟之一。每年三月到五月是白头翁繁殖期,一窝产3到4枚蛋。幼鸟经过大约两星期孵化便破壳而出,再经过大约两个星期喂食,便可以出巢。

7. 白头翁能家养吗

这个不一定,看饲养情况。

有些鸟从雏鸟开始手喂,然后一直被驯养就能放养,放飞了还会自己回家,最有名的就是信鸽,鱼鹰。

其他有些鸟类也可以,像乌鸦,金丝雀,白头翁,灰喜鹊。

但是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得有专业技术。

一般家养的,随便关在笼子里的虎皮鹦鹉,放出去就不会回来了,它没有那个意识。

虎皮鹦鹉,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又名娇凤,属小型攀禽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

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

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

性情活泼且易于驯养,在中国是大众最喜欢的宠物鸟之一。

8. 白头翁繁殖方式

白头翁孵蛋要11-13天。

白头翁出生后翌年就可以进入繁殖状态,采一夫一妻制。

每年的四到八月是繁殖期,公鸟会在二,三月时分散各地抄,各自建立属於自己的领域,这时很容易见到打架或追逐的攻击行为,或是听到警戒叫声袭,有时更可看到白头翁将翅张开举起形成V字形,并不断地叫著宣告自己的领域。

上一篇:蜜桃雪山玫瑰种植方法? 下一篇:石榴压条繁殖多长时间(石榴树什么时候压条)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