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盆景协会会长(温州盆景协会会长名字)
1. 温州盆景协会会长名字
1.五针松
学名:PinusparvifloraS.etz.
别名:五钗松,五须松或五叶松
五针松属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成长缓榻,不易形成大树。树冠圆锥形。树皮老时呈鳞片状剥落,褐色。叶针形,五叶丛生,长2~8厘米,上面为暗绿色,下面长着白条。五针松变种很多,有短、长、金、银叶等多种。
(1)短叶五针松:针叶特别短,只有普通五针松的叶一半长
(2)长叶五针松:叶长达10厘米左右。
(3)银叶五针松:针叶银白色,又有长叶、短叶之分长叶种的针叶长约4厘米左右,色较白;短叶种的针叶长约2厘米左右。
(4)金叶五针松:针叶全部黄色,或长黄斑。枝叶成片状,紧密。为树桩盆景中的珍贵树种。
五针松原产于日本的高山上,我国引种已有100多年历史。
五针松性喜高燥,怕低湿,能耐寒冷,怕炎热,在伏天容易出现焦叶现象。喜阳光,但也能耐阴,适于生长在疏松肥沃的土壤内,但也能耐贫瘠。
五针松盆景宜用山土栽种。移植和换盆的时期最宜在早春,秋后也可。盆底一定要垫空,使排水便利。五针松忌温,换盆后个且浇水太多,可将叶上喷水,稍避强烈的阳光,即能服盆。在平时的管理中,也必须注意带干和浇叶水,用肥时不可施浓粪,应施淡肥,以饼肥为好,同时贝肥地很有效。施肥的时期宜在秋后和出芽之前,平时也可施很淡的肥水,但在盛夏应避免。
要使五针松长得枝叶茂密,摘芽是一个重要手段。在新老未成针时,摘掉每根芽的二分之一或一半,不需要的其至公部摘掉,这样会愈长愈密。摘芽宜在晴天进行,断口易于俞合。五针松的修勇宜在秋后进行,夏季修剪会造成松脂流失,甚至全树死亡。
五针松冬季一般可放在室外向阳避风处。夏季须注意防晒和高温,可放置荫棚下或树荫下,并注意水分不可过多。
五针松的繁殖有播种和嫁接。一般均采用嫁接繁殖。可用黑松作砧木,选1~2年生的枝条作为接穗,在冬末春初时用腹接法进行嫁接。接好后放在温室保养,在三、四月间可搬到室外荫蔽之处,到接穗完全愈合,发生新叶时,即可将黑松上部全部剪去。
近年来温州等地试验用芽接法,使五针松盆景能够速成。即将黑松或马尾松等其它松类的老桩头作为砧木,选取2厘米以上长的五针松芽头作为接穗,在二,三月间幼芽还未开始变绿和将要变绿的一段时间进行芽接。五针松芽经接在老枝上,可不必遮荫,任凭日晒雨打,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即渐渐变绿,然后放叶,成活率可达90%左右。
2.黑松
学名:PinusthunbergiiParl.
黑松属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50米.松幼时呈圆锥形,老时呈扁平的扇状。树皮带黑色,老树变成荒皮,叶针状,二叶丛生,长6~12厘米,深绿色,很粗硬。产于中
黑松是阳性树种,性喜温、湿润的环境,也能耐寒耐干。对土壤要求并不严,适宜生长在湿润和排水良好的中性砂质土壤中。在我国南、北方都能生长得很好。
黑松的摘芽,宜在新芽伸长但未成针时进行。修剪可在休眠期进行,夏季不宜修剪,否则伤口会流失松脂,影响生长,甚至造成死亡。
黑松可每隔三、五年换一次盆,以深秋和早春为宜。
黑松很耐移植,在春秋两季,均可从山野里掘取树桩。进行适当整枝修剪后,种在地上,浇足水分,一般成活情况较好,第二年即可上盆。黑松不宜修剪过度,刚挖来的黑松可将松针全部剪短一半左右,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繁殖方法采用春季播种。在地上进行,每年移植一次将长根适当剪短,并在移植后施淡的人粪尿。生长很快,三、五年即可加工和上盆。
在盆景中,黑松可作直干式、斜干式和悬崖式等多种形式,其特点是潇洒苍劲兼而有之,极富画意。黑松的针一般较长,可通过适量扣水(特别在新芽刚出时)和摘芽等方法使其缩短。
2. 温州盆景大师
第一在温州将军桥旁边有个比较大的花鸟市场,里面有各种狗狗,猫咪,鸟儿,各种花,植物花草,吊兰等等这些。
第二丽岙有一个花鸟市场,也是近几年从哪里搬迁过去的,里面有各种猫狗,鸟儿,花卉出售,盆栽,水培,土栽的各种花,还有很多五颜六色的菊花。
3. 温州盆景协会会长名字是谁
五针松盆景的高干合栽式是浙江盆景传统形式的发展。高干也体现松树风格和精神的表现,它对规则式盆景追求曲线柔性美是一种悖逆。
造型格调的选定,素材的具本条件起重要作用。温州五针松盆景素材,经嫁接繁殖后按规则式一般绿化苗木的要求进行地栽培育,没有从小就开始按规则式盆景要求进行培育,所以一般说主干线条基本都是直的。根据因材施艺的造型原理进行造型的结果,只能是以直干式的为多。这种直干、高干型的五针松,更适宜二三株合栽来表现树木的群体美。
2.树木盆景都讲究根、干、枝的完整协调,配合默契,注重线条美,追求总体艺术效果
温州树木盆景对枝干线条美的处理原则是:使硬线条和软线条、长线条和短线条、粗线条的细线条的各种不同线段以及硬角和软角能在自然舒展、协调适中的前提下,有机地组织在一根线条中,略呈不规则的变化发展,达到“刚柔相济,以刚为主”的线条造型的最好姿态。对合栽作品则十分注意素材的选择及对主次、疏密、聚散、先后、藏露、争让等变化统一的矛盾关系的处理。
盆景 温州
对单独欣赏的树木盆景,造型时力求树木自身的完整平衡,不加其他材料。
3.重韵律节奏,讲动势力度,注意间美
树木盆景的枝条布置,原则上是上密下疏,对枝条的长短来说是上短下长,对枝条的粗细来说是上细下粗。根据前后左右所有枝条的整体表现出来的树冠的外轮廓线,是在不等边三角形的基础上,形成一条有起伏、有节奏、有韵律感的曲线。讲究空间美,就是在处理枝与枝之间、枝与干之间的关系时,注意留有一定体量的空间,使作品不至于过分拥塞,使树冠曲线的节奏更富变化。
温州盆景的动势、力度,主要表现在干与枝或枝条之间关系的处理上。也就是不等到边三角形的两腰线和主干的配合问题。枝条的伸展和主干所成的角度,以五针松造成型为例,一般在45º左右。下部第一枝下垂的角度比较大,上部枝条下垂有度可以略小。全树结构严谨,力求作品气势雄伟挺拔。它的枝叶修整较为清丽,而远视也耐近看,不失其潇洒秀雅。
4.温州杂木类盆景的发展
这只是近七八年的事,素材来源都是本地区的乡土树种。小叶榕是温州市树,古老大树到处可见。近年从福建引入的榕和福建茶也广受欢迎。
温州对杂木类的选材,在主干方面仍保留传统的要求与审美标准。枝条的处理,则一反传统的吊扎法,多吸取岭南的修剪法,形成了温州盆景的又一独特风格。
杂木类的树种大多有耐修剪易萌发的特点,因温州的气候条件更接近于岭南,相比之下选用修剪法更为有利,这在风格上丰富了温州盆景的内容。
5.制作手法
松类盆景的造型以吊扎为主,结合修剪。由于松类植物的发芽生长具有极其明显的季节性和阶段性,又不像杂木那样具有耐修剪易萌发的特点,所以造型时除对那些多的枝干进行删剪或缩剪外,对其它有用的枝干多吊扎成型。吊有拉吊的意思,扎有缠绕绑扎的意思。当缠绕绑扎无效时,则改用拉吊的方法予以固定。
对松类素材的主干造型一般只用缩剪法,将主干缺少变化、表现力不强的上部剪短。如发现主干高度够,可用主干最上部的枝条来代替主干的顶梢。如果主干或粗枝条造型时需要改变伸展方向,只能用保护物如麻皮、粗金属丝加以保护,然后借助外力,强行拉吊固定,而不宜用强力扭转吊扎。
干或枝在无外来阻力的情况下直线生长的。所以在造成型时,枝干部分需要由直变曲时,一般留有一段枝干,然后做成神枝。
芽是未来的枝叶。造型时,过长的芽要及时剪短。在每年4~5月份的养护管理中,要伯搞芽控制,第芽仅留3~5束叶子即可。因芽有主次人之分,故对它的生长作搞芽控制也须在2次以上。这是五针松盆景在造成型和养护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扭筋转骨是柏类树木达到一定年龄后的一种自然现象,只有取自山野的素材具有扭筋转骨现象。如取材于苗圃,要对素材从小进行扭筋转骺培养,然后地栽培养成材才有效果。
柏类盆景的枝条处理和五针松基本相似。但因为柏类树木性喜肥水,并在适宜温度期中不停地生长,所以在成型后的养护过程中,一要频繁地、及时地将冒出枝片之外的嫩叶搞掉,促使枝繁叶茂;二因为枝繁叶茂的速度快,一根枝条很快变成一个团块,的以要看具体情况,每隔一段时间(两年或三年)重新整形一次。鉴于此,对柏类盆景的造型手法同样也是以吊扎为主,修剪搞心为辅。
温州地区山水盆景目前尚处初级阶段,其发展看来还要等待时候。
4. 温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名单
温艺应该是温州市艺术职业学校。该学校创办于1995年,是温州市教育局直属的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以开设学前教育(幼师)专业为特色。学校开设了艺术幼师、音乐、舞蹈、电脑美术设计、服饰艺术设计、个人形象设计、艺术文秘、导游、新闻采编、播音、表演等艺术专业。
5. 浙江省盆景协会会长
1.浙江花卉市场:杭州延安路龙翔桥公交车起点站乘305路到农药厂站下车,万事利集团后面便是.2.杭州城西花鸟市场:在武林门西边,具体门牌号码记不清了,问下的哥就行了.3吴山花鸟市场:杭州延安南路吴山广场.此处品种不多且价高.4浙江花木市场:地点在杭州萧山区,在杭州延安路厂龙翔桥乘520路直达.
6. 温州园林协会会长
温州最大最好的小区是鹿城区学院中路置信原墅景园小区。整个小区占地有30多亩,一共有12栋小高层建筑,欧式建筑风格,小区园林绿化工程是温州市鹿城区最高端的,一年四季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还配有露天游泳池及室内恒温游泳池,2个健身房,棋牌室,舞蹈室,儿童乐园等。
7. 温州盆景基地哪里有
在温州将军桥旁边有个比较大的花鸟市场,里面有各种狗狗,猫咪,鸟儿,各种花,植物花草,吊兰等等这些。丽岙有一个花鸟市场,也是近几年从哪里搬迁过去的,里面有各种猫狗,鸟儿,花卉出售,盆栽,水培,土栽的各种花,还有很多五颜六色的菊花。
景山花鸟市场(将军大酒店斜对面 )(4路.8路.505.501.15路)在将军桥下车。
8. 温州书画家协会名单
当代雕塑家名单
吴为山
吴为山,男,汉族,1962年1月生,江苏东台人,具有国际影响的雕塑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副主任、艺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2012卢浮宫国际美术展金奖、英国皇家“攀格林奖”、首届中华艺文奖、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韩国仁济大学名誉哲学博士,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成员,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曾任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终审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3年11月27日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李象群
李象群,著名雕塑艺术家。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策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雕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北京市朝阳区美协副主席、英国雕塑协会会员、全国宣传文化系统 “四个一批”人才。
霍波洋
霍波洋,1956年生于中国沈阳。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7年任教于韩国圆光大学雕塑系为期一年,现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委员,沈阳市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委员,鲁迅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系主任,北京艺鸣盛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特邀艺术顾问。
曾成钢
曾成钢,生于1960年,浙江平阳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及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98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
吕品昌
吕品昌,1989年评为景德镇市优秀共产党员。第六届中国全国陶艺展评委。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 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四导师工作室主任、 陶艺工作室主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专业学会会员、全国城雕资格证书持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向京
1968年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99-2007年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教师。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展望
1962年 出生于北京
1988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1996 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课程班现居北京,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展望是中国当代最重要且身价最高的观念雕塑家之一,也是第一个作品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中国艺术家。其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超级写实主义雕塑《坐着的女孩》已是美术史的经典,“中山装”实验则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新雕塑的开端。他自1995年至今一直创作的不锈钢作品,获得了国际艺术界的高度赞誉。
隋建国
隋建国,1956年生,山东青岛人。1984年毕业於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讲师。作品曾参加1984年全国首届城市雕塑设计展、1992年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1993年威海国际雕刻大赛、1994年台北海峡两岸雕塑交流展、1995年巴塞罗那中国当代艺术展等,并曾在北京、台北、日本举办个人作品展和双人展。部分作品为国内外艺术机构所收藏。
蔡志松
蔡志松,国际著名雕塑家、中国雕塑界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 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之后于该系任教。 现为职业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北京。曾获:巴黎秋季沙龙最高奖“泰勒大奖”、“洛克菲勒中国杰出青年艺术家大奖”、“岗松家族基金奖”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奖”等大奖;并曾获评:“2012全球100名艺术领袖”、“中国艺术权力人物”、“中国风度人物”、“全球华人时尚领袖”等;作品曾三次创造中国雕塑家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拍卖记录。
徐冰
徐冰(1955-)祖籍浙江温岭,生于重庆。197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1990年接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邀请,做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现为独立艺术家,生活工作于纽约。曾在美国华盛顿沙可乐国家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布朗士美术馆、西班牙米罗基金会美术馆、捷克国家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曾被邀请参加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芬兰、意大利、德国、韩国等国的重要联展。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MAC ARTHUR AWARD)。
黎明
黎明,195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9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9至2000年赴欧洲游学,2000年担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环境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城市艺术委员会委员。
焦兴涛
1970生于四川成都。1996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现为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雕塑家
陈云岗
陈云岗,著名雕塑家,教授,国家画院雕塑院(执行)院长,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
潘鹤
潘鹤(别名潘思伟),男,汉族,1925年11月生,广东南海人。中国著名雕塑家、书画家,国务院授予“国家级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1949年后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习。历任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第二、三届理事和广东分会副主席。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终身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全国美展评选评奖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政协常委。 被中国国家画院授予文艺界首批“院士”勋号,文化部授予“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曹春生
曹春生,1937年3月出生,雕塑家,满族,辽宁沈阳人。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后保送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师从刘开渠教授、王临乙教授。1959年毕业后公派到前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留学深造。1964年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至今,曾任雕塑系主任。现任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第二工作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城雕委委员、艺委会秘书长,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获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艺术称号。
雷宜锌
雷宜锌,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美协副主席,省画院副院长,省雕塑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马丁·路德·金雕像”作者。
田世信
田世信 (1941—)北京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贵州清镇中学教师、贵州艺术专科学校雕塑工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研究员。擅长雕塑。
邱启敬
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
中国当代玉雕革新代表人物。
1979年 生于福建福州,
1999年 毕业于福州市工艺美术学院,
2005年 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陈文令
陈文令(1969-)出生于福建泉州,先后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现居中国北京,艺术家。
陈志光
陈志光(1963—)出生于福建厦门。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国务院国际领导者访问项目会员,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研究员、天津美院现代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卓凡
卓凡,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雕塑家、学者;中国室内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 副秘书长;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中国书房》、主讲人;中华工艺精品(文博会)大赛/天工奖/玉华奖、专家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