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梅的种类及图片(刺梅的学名)
1. 刺梅的学名
学名叫刺莓蔷薇。
刺萢又称刺莓,学名刺莓蔷薇,别名刺莓果,一般1-2米,枝叶无毛,暗紫色,白叶莓,悬钩子。吃起来酸酸甜甜的,但小时候采摘的时候常常被它的枝叶划破手指。
在小时候很多80后、90后没有零食吃,基本上就是吃这种刺莓,它的口感非常的酸甜,并且吃起来也是非常多汁可口,吃到嘴里很香,一般来说刺梅只有在夏天才能吃到,很多大人经常到田里干活,就会带很多刺莓果给小孩子吃,并且它的果实非常小,一摘就可以摘十几个,可以摘一大盆拿回家吃,真的十分不错。
2. 刺梅花学名
黄刺梅可以嫁接月季,因为科属是一样的。 黄刺梅为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高1-3米。 因其具皮刺, 花瓣多重瓣,花色鲜艳如玫瑰,俗称刺玫花。黄花绿叶,绚丽多姿,株丛大,花色金黄,花期长,为庭园观赏植物,园林中可孤植观赏。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花单生于短枝顶端,无苞片;直径约4厘米;萼裂片披针形,长约12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外面无毛,内面密被白色绒毛;花瓣重瓣,广倒卵形,长约2厘米,先端微凹,黄色;雄蕊长约5毫米。 月季(学名:Rosa chinensisJacq.),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蔷薇科、蔷薇属。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花。
3. 刺梅花别名
一、科目分类不同
1、蔷薇
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科、蔷薇属、蔷薇种植物。
2、刺梅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大戟科、大戟属、刺梅种植物。
二、形态特征不同
1、蔷薇
主要指蔓藤蔷薇的变种及园艺品种。大多是一类藤状爬篱笆的小花,是原产于中国的落叶灌木,变异性强。茎刺较大且一般有钩,每节大致有3、4个,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为5-9片,叶缘有齿,叶片平展但有柔毛。花常是6-7朵族生,为圆锥状伞房花序,生于枝条顶部,花径约3厘米,每年只开一次。蔷薇花花盘环绕萼筒口部,有白色、黄色等多种颜色。花谢后萼片萼片会脱落,果实为圆球体。
2、刺梅
茎多分枝,也称多浆植物,具纵棱,密生硬而尖的锥状刺,呈旋转。叶互生,通常集中于嫩枝上,倒卵形或长圆状匙形,先端圆,具小尖头,基部渐狭,全缘,无柄或近无柄,托叶钻形,蒴果三棱状卵形,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种子卵柱状,灰褐色,具微小的疣点,无种阜。
三、生活习性不同
1、蔷薇
蔷薇喜欢阳光,亦耐半阴,较耐寒,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通畅的土壤中则生长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长。不耐水湿,忌积水。萌蘖性强,耐修剪,抗污染。花期一般为每年的4-9月,次序开放,可达半年之久,由于温室效应而导致全球变暖,某些地方的蔷薇提早在4月,甚至是3月份便开始开花。
2、刺梅
喜暖,喜光,耐旱,忌湿,畏寒。好生于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夏秋季为生长期,冬季室温在3℃以上能安全越冬。如在15℃以上,加上充足的阳光,仍能继续开花。冬季室温若能保持在15℃以上,整个冬季能开花不断。湿度太低叶片会全部脱落,进入休眠。
4. 刺梅的别名
刺梅,原名:铁海棠,别名:麒麟刺、虎刺,大戟科、大戟属蔓生灌木。茎多分枝,也称多浆植物,具纵棱,密生硬而尖的锥状刺,呈旋转。叶互生,通常集中于嫩枝上,倒卵形或长圆状匙形,先端圆,具小尖头,基部渐狭,全缘;无柄或近无柄;托叶钻形,蒴果三棱状卵形,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
刺玫,别名刺玫果、红根。夏季采花,阴干;果期采果,春秋采根。山剌玫果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山刺玫的干燥成熟果实。广泛分布于黑龙江等北方地区,资源丰富。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在日常生活中是蔷薇属一系列花大艳丽的栽培品种的统称。
5. 刺梅的种类
刺梅不是一个很确切的名字,或者说刺梅是人们对月季,蔷薇乃至玫瑰还有黄刺玫等蔷薇科植物的泛称,具体所指并不统一,想了解具体情况,最好弄清具体品种。
6. 刺梅的学名叫什么
枸骨,别名:鸟不宿、猫儿刺、枸骨冬青、八角刺产于我国长江流域 ,秦岭山脉的局部及以南各地,在秦岭山脉关木场分布着几颗树形壮观,枝叶繁茂野生的小叶枸骨,此品种生长十分缓慢, 木质细腻 ;多遍布生于山坡、谷地、溪边杂木林或灌丛中,山东青岛、济南有栽培;现有变种无刺枸骨。
7. 刺梅又叫什么名字
虎刺梅不是海棠花。虎刺梅虽然别名叫做铁海棠,但是却不是海棠花,它是大戟科大戟属的蔓生灌木植物,茎多分枝,长度在六十到一百厘米之间,直径五到十毫米。而海棠花则是蔷薇科苹果属的乔木,高度可达八米。因此,虎刺梅并不是海棠花,只是别称和海棠花的名字相似而已。
8. 刺梅是一种什么植物
刺梅是木本植物。为多刺直立或稍攀援性小灌木。性强健,喜温暖干燥气候,适生长湿度为18~25度。在每根枝的顶端,紧贴着叶子长出一根细细的嫩杆。每根细杆上起初长出两个或四个比绿豆还要小的。青黄色花蕾,花蕾渐渐长大,待生长开来便成为两个花瓣。不久两片小小的花瓣儿便由青黄变成粉色。而且中间的花蕾也渐渐露了出来。
9. 刺梅名字由来
北京的海子公园,坐落于北京南四环京开高速新发地桥东侧,隶属于丰台区花乡新发地村。为明、清两代皇家御用狩猎之地。相传明清两代时期,这里风光旖旎多姿,珍禽异兽出没,为此,明嘉庆帝钦定这里为燕京十景之一,即“南秋风”。园内保留着当年的一角土城墙和皇家御用的“一亩泉”,“一亩泉”衍变成了今天新发地公园的灵魂“一亩泉”湖,因此,新发地公园又得名为海子公园。
海子公园种植有层层叠叠的白皮松、油松、云杉、雪松、华南松等近万株;元宝枫、白腊、杏树、国槐、栾树等四季常青品种一千余株穿插其中,相得益彰。另外还有丁香花、金银木、珍珠梅、碧桃、红瑞木、紫荆花和小形春花等点缀分布,无不令人赏心锐目。而连翘、迎春、刺梅、月季等花木又将整个公园渲染的更加艳丽多彩,令游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