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分类 >

雏菊什么时候移植(雏菊什么时候移植比较好)

更新:2023-05-11 08:03归类:鲜花分类人气:100

1. 雏菊什么时候移植比较好

1.适宜的土壤

雏菊比较适宜种植或栽植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肥力较好的沙壤性土壤中。

2.科学的移栽

将需要移栽的雏菊苗根部的泥土抖掉,然后分成单株或者双株,在准备好的透气的花盆中填充少半土,放入雏菊幼苗后,再填充土壤到盆口三分之二处,并施入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最后浇透水置于半荫蔽处缓苗10天。

3.充足的光照

雏菊在生长期和花期都属于喜阳光充足,不耐阴凉的,因此需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开花,但应该避免中午前后的强光直射和冬天霜冻时期寒冷。

4.合适的温度

雏菊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8-22度,开花时适宜的温度为10-25度,如果温度低于5度,就会受到冻害,因此当外界气温过低时,就需要移至室内或者保温处理;如果高于25度,就会促使雏菊植株叶片增大,花茎拉长,开花数量减少。

5.合理的浇水

雏菊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季节变化来改变浇水的次数与量。夏季蒸发作用大,早晚各浇水一次,保持盆土湿润。冬季可较少浇水,每3天左右浇水一次。如果浇水过多,需要及时将积水倒出,防止烂根。

6.科学的施肥

雏菊的施肥需要把握住规律,一般每隔2-3周用复合肥溶于水浇灌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2月份花开后停止施肥,5月份花谢后再施入一次稀薄的氮肥就行了。

7.预防好病害

雏菊的常见病害有菌核病、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可用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甲霜灵1000-15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2. 雏菊什么季节可以播种

一、时间

雏菊喜欢相对冷凉的气候环境,能耐半阴,适合种子发芽的温度在22-28℃之间,因此种植时要根据气候环境选择适合的时间。一般南方地区多在秋季进行,也就是8-9月份左右,而北方地区的话,多在春季进行,不要在过于低温的天气进行。

二、土壤

雏菊喜欢生长在疏松的土壤中,要是地栽的话,需要先深翻土地,保证土壤疏松透气。而盆栽的话,可以直接进行配土,将园土和河沙进行混合就可以用,在种植前可以少量施有机肥,保证土壤中的肥力也能促进雏菊生长。

三、选种

种植雏菊要选好种子,应该挑选大小均匀、没有病虫侵害的饱满种子。为了提高发芽率,在种植前要先泡水,直接把种子放到水中,当它吸足水分之后可以取出种植。在浸水后的种子,它发芽率更高,而且发芽速度也不会相差太多。

四、播种

在种植前先向土壤里进行浇水,浇水后可种植。由于它的种子是很小的,所以种植多用撒播法,也就是把处理好的种子直接撒到土面,不过要尽可能的播撒均匀一些。在播种后需要给种子覆土,覆土厚度以看不到种子为宜。种植后温度可调整在18-22℃之间,湿度要在80-90%之间,保证环境适宜,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出芽。在出芽后土壤依旧要保持湿润状,此时可以让其适当见光了,但是光照不能太强,需要进行遮阴。

3. 雏菊一般种上什么时候开花

3-6月

雏菊会在每年的3-6月份开放,它是菊科雏菊属的多年生或一年生葶状草本,花朵为头状花序单生,想要雏菊快速开花,就要将其放置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并且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促进雏菊花芽分化。

4. 雏菊什么时候移植比较好呢

小雏菊在移栽前,要选择富含腐殖质、疏松透气的土壤,可以将腐殖土、沙壤土和饼肥按照6:3:1的比例混合配制,或者用田园土、炭灰和熟粪干按照5:3:2的比例混合调配。

将小雏菊从盆土中取出,对根部进行修剪,剪去老根、烂根、弱根、病根,并做好消毒处理工作,避免伤口出现感染,然后把植株摆放在阴凉、通风的位置,等到伤口晾干后即可上盆。

5. 雏菊种子什么时候种植最好

小雏菊11月份是可以播种的,11月份虽然已经进入深秋,气温转凉,但是在小雏菊种子播种之后可以覆盖一层薄膜起到保温的目的,小雏菊种子在一周左右便可以正常发芽的。

小雏菊花朵娇小玲珑,色彩和谐。早春开花,生气盎然,具有君子的风度和天真烂漫的风采,可做盆植美化庭院阳台,也可用作园林观赏,盆栽、花境、切花等。

6. 雏菊什么时候可以种

雏菊最佳的播种时间是在秋季的8-9月份,雏菊性喜凉爽或温暖的生长环境,发芽的适温在22-28℃左右,秋季气温适宜,正适合播种后萌发出苗,很容易成活。

7. 雏菊什么时候换盆

雏菊适合在透气好的盆土里生长,建议用泥盆、陶瓷盆栽培,土壤要有一定的肥沃性。给它18-22℃左右的生长环境,温度低于10℃就会生长十分缓慢。生长期和花期要适当见光,维持湿润的环境,及时给水,不能让植株根系被浸泡在水里。

养殖方法

1、盆土:养殖雏菊使用的盆土透气性要好,花盆建议用泥盆或是陶瓷盆,想要观赏性更高的话就用陶瓷盆。土壤要有一定的肥沃性,可以将腐叶土、园土和泥炭土混合配制栽培。

2、温度:适合它生长的温度是在18-22℃左右,维持适宜的温度它的长势会更好,开花时的温度应维持在10-25℃左右。当温度比10℃还低的时候,植株生长的速度就会变慢。

3、光照:它是比较喜欢阳光的,特别是在生长旺盛期间和花期,只有适当的见光,才能更好的生长开花。不过,它也是能耐半阴的。

4、水分:雏菊适合在湿润的土质中生长,要等盆里的水变干后再浇水,但是不要让它的根系长期浸泡在水里,很容易烂根的。另外,在梅雨天气还要注意排水,防止花盆中有雨水积存。

8. 雏菊什么时候扦插

做好消毒生根处理。

菊花枝条修剪成小段后,我们还要作进一步的处理。最好再对菊花枝条进行消毒和生根处理。这样处理后,插扦成活率比较高,个个都能生根发芽。

【基本方法】

把多菌灵和生根粉溶入水溶液,搅拌均匀后,把修剪好的菊花枝条底部,浸泡到水溶液里;浸泡半个小时左右后,拿出来晾干,准备插扦备用。

进行插扦养殖。

把晾干的菊花插扦枝条,插入提前准备好的土壤中。一是土壤最好选择疏松透气,而且比较肥沃的土壤。这样的土壤,更容易插扦和成活。通常以腐叶土为主,添加部分沙土就很好了。二是平均分配好枝条,均匀进行插扦。这样,发芽后,空间相对合理,不至于过度拥挤。三是及时浇透水。插扦完毕后,要浇水定植;同时,把插扦枝条放置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静静地等待菊花插扦生根发芽。

9. 雏菊什么时候移植比较好养

小雏菊能适应一般园土,种植在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上生长更好。小雏菊如果在8月中旬至9月播种,7~10天可出苗,有2~3片真叶时可移植,4~5片时可定植,株距一般20~25厘米。

10. 雏菊什么时候可以移栽

雏菊是菊科植物的一种,异名长命菊、延命菊,原产于欧洲,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种被视为丛生的杂草,开花期在春季。头状花序单生,有白、粉、红等色。通常每株抽花10朵左右。雏菊深得意大利人的喜爱,因而推举为国花。我国各地已普遍引进栽培,供人们观赏。

雏菊的习性:

雏菊性喜冷凉湿润,耐寒而不耐酷热,能适应一般园土,而以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最为适宜;耐移植,移植可促使发根。

雏菊对肥料要求不太严格,在整个生长期中只需追施4至5次肥。若能将少许豆油滴入花盆,定可使其叶绿花肥。平时不可浇水太多,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雏菊的养殖方法:

1、光照调节:雏菊也喜阳光,包括在生长期和开花期。光照充分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叶色嫩绿,花量增加。

2、温度控制:性喜冷凉湿润,耐寒而不耐酷热,最适宜的温度是18-22℃,雏菊10-25℃可正常开花,温度低于10℃时,生长相对缓慢,如温度高于25℃,花茎会拉长,生长势及开花都会衰减。

3、水肥管理:雏菊喜肥沃土壤,每隔7-10天追一次肥,可用20-10-20和14-0-14的花卉肥,也可用复合肥进行点施或溶于水浇灌,浓度在200-250ppm。生长季节给予充足的水肥,长得既茂盛又可延长花期。

4、栽培管理:雏菊较耐移植,移植可使其多发根,不需作株形修剪和打顶来控制花期。秋季经过一两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见花时直接定植花坛。秋季分苗后未经倒畦移植过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养护成型后,入花坛定植或出圃上市。

5、病虫害:雏菊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霜霉病(可用百菌清800-1000倍,甲箱灵1000-1500倍进行防治);虫害有蚜虫等。

雏菊的养殖注意事项:

1、定植时,施腐叶肥或厩作底肥,株距15厘米。定植后,宜每7-10天浇水一次。施肥不必过勤,每隔2-3周施一次稀薄粪水,每月中耕1次,待2月开花后,停止施肥。

2、雏菊生长期喜阳光充足,不耐阴。雏菊秋播促壮后,如果没有分苗移植,可在10月底将苗起出,分开,根丛稍带一点宿土,然后抓-把事先准备好的含腐殖质多而稍粘的湿润肥沃土壤。

3、雏菊在夏季炎热时期开花不良,易枯死,如掘起移植凉爽处,待秋季仍能重新开花。

上一篇:雏菊种植过程记录(雏菊的栽培技术) 下一篇:雏菊怎么养合适(雏菊怎么养合适的盆栽)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