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桐球根怎样保存(大岩桐根球放在土里能发芽吗)
1. 大岩桐根球放在土里能发芽吗
大岩桐发侧芽,可以根据需要选留新芽,进入新一轮的养护和修剪。出芽就证明已经成活了,此时把它放置在阴凉处,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一般熟保持在25℃,湿度要保持比较高,20天左右小苗就会长出,之后再移入花盆中。养护期间需要保持湿度,可以每天喷水。
大岩桐植物在刚刚种植的时候,是不能直晒太阳的,但是在它恢复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放在阳光底下养护,阳光晒得多一些,芽就能长得快一些,如果是夏季,记得别直接放在阳光底下,晒得多了容易把长出来的小芽晒死,放在散光处的位置效果会更好。
大岩桐日常怎么养护:
1、温度光照:适宜大岩桐生长的温度在10-25℃之间,尽量将温度保持在这个范围内,夏季高温时注意防晒降温,注意避开烈日,放在阴凉散光处。
2、水肥管理:根据大岩桐的生长来浇水、施肥,冬季时减少浇水,保持干燥,生长期可隔一周或两周施加一次稀薄的有机液肥,夏季和冬季则尽量减少施肥。
2. 大岩桐根球还会发芽吗
大岩桐叶插,首先要选好叶子,而选叶子的第一步是找一棵生长健壮且没有病虫害的植株。植株长得好,水肥充足,自然才能让叶子有充足的养分生根。如果植株容易生病,那么叶插出来的新株也会如此。
找好植株后,将它的叶子带着叶柄剪下即可。大岩桐叶插的生根能力较强,所以就算不用完整的叶子也可以,但一定要把叶子剪下后,再沿着叶脉将其切成小片。
二、盆土配制
大岩桐的叶子准备好后,就需要配制盆土了。它本身和大多数植物一样,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但对于新叶而言,肥沃的盆土可能会烧伤新长出的根须,所以一般选用素土,同时也不要加入底肥。
自行配制盆土的话,可以选用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将三者按照1:1:1的比例混合即可,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发育。将盆土装入花盆之前,可以先用清水洗一遍,去除里面的病菌,以免叶子底部腐烂。
三、进行叶插
配好盆土后,就可以将大岩桐的叶子扦插到上面了。只要将叶子倾斜45度插入盆土表面即可,确保叶子不会倒伏,也不需要插得太深。插入20天左右的时候,可以拔出来看一看,如果底部长出一些小球,这说明它已经成活,但需要良好的养护才能长出叶子。
四、后续养护
叶插成活后,需要保持温暖的环境,气温要控制在10-25℃之间,这样幼苗的生长速度会更快一些,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植株的生长速度都会减缓。同时,它作为半阳性植物,既需要给予适当的光照,又不能接受强光暴晒,所以要放在半阴处接受散射光,尤其在开花时延长遮荫时间,也有利于延长它的花期。
3. 大岩桐的球根哪里长芽
1、选择土壤
种植大岩洞种球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大岩洞种球适合生长在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排水性较好的土壤中,所以在栽种大岩洞种球时需要使用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土质较为疏松的沙壤土,并且在养护时需要为其定期的疏松土壤。
2、催芽处理
在栽种大岩洞种球前,也需要对种球进行适当的处理。首先需要挑选生长健康、未遭受病虫害的大岩洞种球,然后需要将其埋在细沙中,并且向细沙中浇灌适量的水分,等待一周左右的时间后,大岩洞种球就可以顺利的长出幼芽。
3、进行栽种
在大岩洞种球长出幼芽后,就可以将种球栽种在事先准备好的土壤中,并且使用适量的细土掩埋即可。同时为了让大岩洞种球可以更好的适应环境,也需要向土壤中浇灌适量的水分,浸湿全部的土壤,为种球提供一个较为湿润的生长环境。
4、后期养护
在后期养护大岩洞种球时,需要为其提供适宜的光照,让大岩洞种球可以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在光照过强时需要为大岩洞种球适当的遮阴,同时也需要为大岩洞种球提供适量的养分,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让其更好的生长。
4. 大岩桐根块怎么种
一、剪取叶子
大岩桐叶插,首先要选好叶子,而选叶子的第一步是找一棵生长健壮且没有病虫害的植株。植株长得好,水肥充足,自然才能让叶子有充足的养分生根。如果植株容易生病,那么叶插出来的新株也会如此。
找好植株后,将它的叶子带着叶柄剪下即可。大岩桐叶插的生根能力较强,所以就算不用完整的叶子也可以,但一定要把叶子剪下后,再沿着叶脉将其切成小片。
二、盆土配制
大岩桐的叶子准备好后,就需要配制盆土了。它本身和大多数植物一样,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但对于新叶而言,肥沃的盆土可能会烧伤新长出的根须,所以一般选用素土,同时也不要加入底肥。
自行配制盆土的话,可以选用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将三者按照1:1:1的比例混合即可,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发育。将盆土装入花盆之前,可以先用清水洗一遍,去除里面的病菌,以免叶子底部腐烂。
三、进行叶插
配好盆土后,就可以将大岩桐的叶子扦插到上面了。只要将叶子倾斜45度插入盆土表面即可,确保叶子不会倒伏,也不需要插得太深。插入20天左右的时候,可以拔出来看一看,如果底部长出一些小球,这说明它已经成活,但需要良好的养护才能长出叶子。
四、后续养护
叶插成活后,需要保持温暖的环境,气温要控制在10-25℃之间,这样幼苗的生长速度会更快一些,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植株的生长速度都会减缓。同时,它作为半阳性植物,既需要给予适当的光照,又不能接受强光暴晒,所以要放在半阴处接受散射光,尤其在开花时延长遮荫时间,也有利于延长它的花期。
5. 大岩桐球根发芽怎么分离
大岩桐也可用经过休眠的2年至3年以上的老球茎直接栽入盆中,当新芽长出后保留一个壮芽,其余的弱芽全部抹掉。生长期保持18℃ 至23℃度之间。
6. 大岩桐根球催芽
大岩桐种球种植要选好时间,适宜它生长的温度在18-25度左右,这个温度范围内可以种球保证良好的生长,所以春秋两个季节适合种植。
配制基质大岩桐适合在疏松、深厚、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中生长良好,所以种植大岩桐要配制好合适的土壤,可用粗沙、园土、腐叶土、蛭石来混合配制,这样的土壤既可以保证好通透性,又能具有营养性,配制好之后要先消毒杀菌,这样能去掉土壤中的病菌。
7. 大岩桐根球放在土里能发芽吗图片
大岩桐冬季落叶休眠,休眠期要保持五度以上的气温,约需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即可苏醒重新发芽,一般栽植后需要150天左右的时间就会开花。花期3一7月。
8. 大岩桐的根会长新芽吗
大岩桐侧芽分盆的步骤
1、它所用的土是一份营养土外加一份泥碳土混合。最好再加一点基肥。土的成份也可以自己搭配,但是要掌握一个要点就是保证土壤的透气,此外还要适当给它浇一点水,但是不能够太多。
2、球体要求是休眠的,当做好前面两个步骤之后,我们就要把它从以前的盆里挖出来,再把它放到新的盆里。如果球体的乱根太多,可以进行一些修剪,注意不要修剪过度。
3、找个大小合适的花盆,花盆的尺寸以球体能放入为准,盆还是需要比球大一点,半径大两三厘米就很好。如果盆太大,土壤过多,浇水后土壤不太容易干透,如果球长时间处于湿润的状态,会有比较大的坏处,比如说根部容易烂掉。花盆底部要求有让水流失的孔,这样子能够透气一些,最好还是用透气漏水性比较好的材料遮挡一下,比如棕榈叶等等。
4、球茎不要全部埋于土中,应将它的上半部分露出在外面。它的芽是从球体的上部开始长的,嫩芽在土里就容易烂掉。到这一步骤为止,换盆的步骤就完善了,之后还是要注意它平时的养殖。
9. 大岩桐根球放在土里能发芽吗有毒吗
扦插繁殖
①扦插时间
大岩桐不耐寒,除了温度低的地方,其它季节都可以扦插繁殖,北方室内温暖,也可以繁殖。
②扦插方法
叶插法: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将大岩桐的叶片稍晾一会直接进行扦插,可以蘸取一点生根粉生根更快,分割叶片时,叶脉粗的一面扦插在土壤里,扦插好之后,可以在盆面盖上保鲜膜,用牙签扎几个孔透气放在阴凉的地方。
枝插法:扦插的大岩桐,需选择适当的插穗,可从母本繁茂的枝条上,剪取一至两枝,且分枝约2-3厘米。接着剪去,大岩桐枝条下端的叶片,避免多余养分的流失,最好在大枝条上涂抹生根水,促使其迅速生长。扦插大岩桐时,需将植株枝条直接插入土中,把大岩桐枝条周围的土壤压紧,避免它倒伏,这样就可以把大岩桐移到有散射光的地方,接受全天候自然光照。
③扦插注意:在大岩桐扦插的过程中,最好先用基材进行扦插,等生根发芽后再移植到新土里。无能是叶插还是枝插法,最好选用珍珠岩与经石混合而成的基质,或经消毒的河沙或细沙,但必须保证基质有湿润感。
大岩桐扦插需要温度,既不能过热,也不能过冷,最好是22℃左右。少量浇水以保持湿度,15天就可以生根;然后移栽到花盆中即可。
10. 大岩桐只剩球根了还能活么
大岩桐矮化栽培 减少花茎过长而折断、茎杆细弱易倒伏等问题
大岩桐又名落雪泥,亦有“花仙子”之称,有单瓣和重瓣之分,是苦苣苔科岩桐属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大岩桐原产于巴西的热带草原,其花大如钟,色泽艳丽,雍容华贵;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不可多得的优良案头花卉。大岩桐的生长适温为25℃左右,花可从春开至秋。
一般都认为大岩桐忌阳光直射,需半阴湿润的环境,因此现有技术中多进行遮荫培育。但照此方法栽培的大岩桐植株软弱,茎节很长,花少,株高达35厘米左右,需用竹棍支撑,大大降低了观赏价值。同时,在花卉市场的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盆栽大岩桐常出现叶柄、花茎过长而折断,茎杆细弱易倒伏等问题,造成种植户和销售商的经济损失。
目前对大岩桐植株矮化探究较少,已报道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光照和水肥的控制实现植株的矮化。这些方法矮化效果有限,目前未见利用生长延缓剂进行大岩桐矮化栽培的报道。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根据前人的研究,以锦缎系列大岩桐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洒/ 根部浇灌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式,比较不同处理对大岩桐的矮化效果,建立了大岩桐矮化栽培生产技术体系。
在25℃ ±3℃的温室内栽培盆栽大岩桐,从盆栽大岩桐开始分化出现花芽时,进行以下处理:采用叶面喷施法喷施浓度分别为400mg/L、800mg/L、1200mg/L 的矮壮素溶液,将矮壮素溶液均匀喷洒于盆栽大岩桐叶片和花芽上,以表面均匀喷湿为准,喷施时间为:从盆栽大岩桐开始分化出现花芽时,每3 ~ 10 天处理一次,共处理5 ~ 6 次,直至盛开。
在25℃ ±3℃的温室内栽培盆栽大岩桐,从盆栽大岩桐开始分化出现花芽时,进行以下处理:采用土壤浇灌法喷施浓度为100 ~ 500mg/L 的矮壮素溶液,将矮壮素溶液均匀浇灌于盆栽大岩桐根部( 每株每次浇灌50ml),浇灌时间为:从盆栽大岩桐开始分化出现花芽时,每五天处理一次,共处理5 ~ 6 次,直至盛开。
是在传统温室栽培盆栽大岩桐的栽培技术基础上做出的改进,采用特定浓度的矮壮素溶液在特定时期喷施或浇灌处理,可以使大岩桐的株高、叶长、叶宽、花梗长势等有显著下降,从而提高了大岩桐的观赏价值,避免出现叶柄、花茎过长而折断,茎杆细弱易倒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