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的别名(爆竹的别名有哪些)
1. 爆竹的别名有哪些
炮仗,炮竹,花炮, 还有各个地方土叫法
2. 爆竹的种类名称大全
1 喷花类:燃放时以喷射火苗、火花为主的产品。
2 旋转类:燃放时主体自身旋转但不升空的产品。
3 升空类:燃放时主体定向升空的产品。
4 旋转升空类:燃放时自身旋转升空的产品。
5 吐珠类:燃放时从同一筒体内有规律地发射出多颗彩珠、彩花、声响等效果的产品。
6 线香类:用装饰纸或薄纸筒包裹装烟火药,或在铁丝、竹杆、木杆或纸片上涂敷烟火药形成的产品。
7 烟雾类:燃放时以产生烟雾效果为主的产品。
8 造型玩具类:产品外壳制成各种形状,燃放时或燃放后能模仿所造形象或动作;或产品外表无造型,但燃放时或燃放后能产生某种形象的产品。
9 摩擦类:用撞击、摩擦等方式直接引燃引爆主体的产品。
10 小礼花类:燃放时放置在地面,从主体内发射(单筒内径<76mm)并在空中爆发出珠花、声响、笛音或飘浮物等效果的产品。
11 礼花弹类:弹体从专用发射工具(发射筒内径≥76mm)发射到高空后能爆发出各种光色、花型图案成其他效果的产品。
12 架子烟花:通过框架固定烟花位置、方向燃放的产品。
13 爆竹类:单个爆竹产品或多个爆竹组合而成的产品。
14 组合烟花:由多个单筒组合而成的烟花产品。
3. 爆竹的别名有哪些名字
过年玩的烟花有擦炮、仙女棒、摔炮、冲天炮、花炮、麻雷子、旗火、太平花等。
1、擦炮:又名刮炮,是鞭炮的一种,没有引线,类似于火柴,头上面涂着一层含有氯酸钾药料。其可放在涂磷的纸上面摩擦点燃,丢与空旷处过一段时间就会爆炸。
4. 爆竹别称及美名
烟花,爆竹,炮仗,雷子,在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多见于北方春节。在当时北京地区较为多见,是男孩们除了二踢脚外最喜欢燃放的一种鞭炮,类似产品还有“菊花炮”等。该鞭炮由马粪纸粗裹,表面粗糙近似麻布,约1.2-1.5厘米粗细,长约4-5厘米,燃放时声音十分巨大,而且声音如雷音般传声持久,所以被称为“雷子”。也有“麻雷子”、“麻响儿”、“小炮子儿”、“小二踢脚”、“单奔儿脆”等别称。
如今“麻雷子”已成为禁燃烟花中的一种,且出现大小不一、多种多样的版本,外表裹皮也出现了白色、红色、灰色等多种样式。
5. 爆竹的别称有哪些
鞭炮的名称有二脚踢、麻雷子、大地红、甩炮、小礼花等。
1、二脚踢:是爆竹的一种,它的火药被分割为两层,内部的火药被分为两部分,所以会响两声。
2、麻雷子:是一种体型大声音也大的鞭炮,在很多地区都被禁止燃放。
3、大地红:常见的一种鞭炮,由许多小鞭炮组成,一般都有2米到3米长。
4、甩炮:甩炮大概三四厘米长,将甩炮甩到地上,就会响。有时候没有响,就会有人用脚去踩。
5、小礼花:外表接近球形,有专门的发射炮筒,发射到空中后,爆发出各种光色、花型图案或其他效果的产品。
6. 爆竹 别称
烟花是什么意思
烟花,别名烟火(也叫焰火),一种燃放时能发出各种颜色的火花而供观赏的东西。
一、烟花基本释义:
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炮仗,中国劳动人民较早发明,常用于盛大的典礼或表演中,而现代全中国以及到全世界唯一能在同天同活动里施放烟花的活动作为跨年(除夕夜)活动。
二、烟花引证解释:
焰火,一种燃放时能发出各种颜色的火花而供观赏的东西。
许地山《空山灵雨·公理战胜》:“那边预备放烟花了,我们过去看看罢……那红黄蓝白诸色火花次第地冒上来。”
三、烟花用法示例:
1、禁止在公共场所燃放烟花炮竹。
2、当时燃放烟花鞭炮主要是为了趋吉避凶。
7. 爆竹又叫什么
爆竹的别名又称鞭炮
爆竹点然后能发出爆裂声响的火药制品。多层纸内卷有火药,两头密封,接有引线提供点燃。爆竹产生的最初原因是为了驱赶年兽,驱魔辟邪
8. 爆竹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鞭炮,来源于古代爆竹、炮仗的又一种叫法。
它是古代人们过年时用火烧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用来驱除鬼怪,称之为炮仗,也就是鞭炮。
古代燃放炮仗的习俗一直发展到现在,新旧交替之际,人们在村子里大街小巷燃放炮仗,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辞旧迎新,迎接新年的到来,祈求平安。
9. 爆竹也称
是的
花炮 拼音:huāpào
释义:烟花和爆竹
也称“烟花”,我国是烟花爆竹的故乡。在黑火药问世的隋、唐时期,有人把黑火药装入竹筒,利用火线点然使之爆炸,这就是早期的竹筒爆竹。人们在燃放爆竹时,常发现爆竹顶部有喷火现象,受此启发,制造出了喷花,即早期的烟花。到了宋代,我国烟花爆竹产品的品种繁多,并且具有烟、火、光、声等不同的效果。南宋时期国内已开始举办多种大型烟花晚会,当时的许多烟花爆竹制作技术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