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花描述(怎样描写玉簪花)
1. 怎样描写玉簪花
《牡丹亭》
【绕地游】
梦回莺啭
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尽沉烟
抛残绣线
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
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已吩咐催花莺燕借春看。
云髻罢梳还对镜
罗衣欲换更添香。
【步步娇】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云偏。
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醉扶归】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
艳晶晶花簪八宝钿。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
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画廊金粉半零星。
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
惜花疼煞小金铃。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好姐姐】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那荼蘼外烟丝醉软,
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
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尾声】
观之不足由他缱,
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瓶插映山紫
炉添沉水香。
蓦地游春转
小试宜春面。
春呵春!得和你两流连。
春去如何遣?
恁般天气,好困人也!
【山坡羊】
没乱里春情难遣
蓦地里怀人幽怨
则为俺生小婵娟
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
俺的睡情谁见?
则索要因循腼腆
想幽梦谁边
和春光暗流转。
迁延,这衷怀哪处言?
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山桃红】
则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
转过这芍药栏前
紧靠着湖山石边
和你把领扣儿松,衣带宽
袖梢儿揾着牙儿沾也。
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是那处曾相见?
相看俨然
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画眉序】
好景艳阳天
万紫千红尽开遍。
满雕栏宝砌,云簇霞鲜。
督春工珍护芳菲
免被那晓风吹颤,
使佳人才子少系念
梦儿中也十分欢忭
【滴溜子】
湖山畔,湖山畔,云蒸霞焕。
雕栏外,雕栏外,红翻翠骈。
惹下蜂愁蝶恋,三生锦绣般非因梦幻。
一阵香风,送到林园。
【五般宜】
一边儿燕喃喃软又甜
一边儿莺呖呖脆又圆。
一边蝶飞舞,往来在花丛间。
一边蜂儿逐趁,眼花缭乱。
一边红桃呈艳,一边绿柳垂线
似这等万紫千红齐装点
大地上景物多灿烂!
【山桃红】
这一霎天留人便
草藉花眠,
则把云鬟点,红松翠偏。
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
恨不得肉儿般和你团成片也。
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
我欲去还留恋
相看俨然
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行来春色三分雨。
睡去巫山一片云。
夫婿坐黄堂
娇娃立绣窗
怪她裙钗上
花鸟绣双双
宛转随儿女。
辛勤做老娘。
【绵搭絮】
雨香云片,才到梦儿边,
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
泼新鲜,俺的冷汗粘煎。
闪的俺心悠步躭,意软鬟偏。
不争多费尽神情
坐起谁欠,则待去眠
【尾声】
困春心,游赏倦
也不索香熏绣被眠。
春吓!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玉簪记》
曰:
你是个天生后生,曾占风流性。
无情有情,只看你笑脸儿来相问。
我也心里聪明,脸儿假狠,口儿里装做硬。
待要应承,这羞惭怎应他那一声。
我见了他假惺惺,别了他常挂心。
我看这些花阴月影,凄凄冷冷,照他孤另,照奴孤另。
心理刻画极为到位。
第十八出《叱谢》中,描绘陈妙常长夜难眠的情形,显现了幸福强大的诱惑力,喊出了凡世的,正常的情欲不应受到禁制的呼声。陈妙常写诗:
一念静中思动,遍身欲火难禁,
强将津吐咽凡心,争奈凡心转盛。
《玉簪记》精彩纷呈,其中《琴挑》、《偷诗》、《秋江》尤为出色。“弦里传情”(即“琴挑”)讲潘必正秋夜闲庭信步,听到陈妙常孤凄幽怨的琴声,使他顿起爱慕之情,遂借交流琴艺之机,以言语挑逗陈妙常。潘陈相见后,陈向潘“请教一曲”。
潘(抚琴):雉朝雊兮清霜,惨孤飞兮无双。衾寡阴兮少阳,怨鳏居兮旁徨。
陈:此乃雉朝飞也,君方盛年,何故弹此无妻之曲?
潘:书生尚未娶妻。
潘向陈再请教一曲。
陈(抚琴):烟淡兮轻云,香霭霭兮桂荫。叹长宵兮孤冷,抱玉兔兮自温。
潘:此乃广寒游也,正是出家人所弹之曲,只是长宵孤冷,多有难消遣处啊!
陈:公子言重了!
长清短清,那管甚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一度春来,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云掩柴门,钟儿磬儿在枕上听。柏子座中焚,梅花帐绝尘。
潘:好个冰清玉润!
陈:果然是冰清玉润,长长短短,有谁评论?!怕谁评论?!
潘:仙姑啊,更声漏声,独坐谁相问?琴声怨声,两下无凭准。翡寒衾寒,芙蓉月印,三星照人如有心。只怕露冷霜凝,衾儿枕儿谁共温。
陈:潘相公出言太狂,莫非有意轻薄于我?
潘:巫峡恨云深,桃源羞自寻。仙姑,你是个慈悲方寸,忘恕却少年心性。(随之告辞)
潘:她把心肠铁样坚。(陈)岂无春意恋凡尘?
潘:今朝两下轻离别,一夜相思枕上看。
陈:花荫深处,仔细行走。
潘:待我躲在花荫深处,听她讲些什么?
陈:(白)听寂然无声,想是他回书馆去了。
看这些花荫月影,凄凄冷冷,照他孤零,照奴孤零。(白)夜深人静,不免抱琴进去吧。
此情空满怀,未许人知道。明月照孤馆,泪落知多少。
潘:听她一声两声,句句含愁闷。看她人情道情,多是尘凡性。你一曲琴声,凄清风韵,怎教人不断送青春?那更玉软香温,那些儿不动人?她独自理瑶琴,我独立苍苔冷,分明是西厢行径!老天哪,早早成就少年秦晋。
《玉簪记》的故事并非全是高濂杜撰,应该说是确有其事。据清人雷琳《渔矶漫钞》记叙:宋女贞观陈妙常尼,年二十余,姿色出群,诗文俊正,工音律。张于湖授临江令
宿女贞观,见妙常,写词调之:
碧玉簪冠金缕衣,雪如肌;从今休去说西施,怎如伊。
杏脸桃腮不傅粉,貌相宜;好对眉儿共眼儿,觑人迟。《杨柳枝》
妙常亦以诗拒之:
清净堂前不卷帘,景悠然;闲花野草漫连天,莫胡言。
独坐洞房谁是伴,一炉烟;间来窗下理琴弦,小神仙。《杨柳枝》
后与于湖故人潘法成私通情洽,潘告于湖,以计断为夫妇,即俗传《玉簪记》是也。
2. 描写白玉簪花的句子
1. 发髫上插着一跟翡翠制成的玉簪子,别出心裁的做成了带叶青竹的模样,真让人以为她戴了支青竹在头上。
2. 一只白玉簪子,雪亮剔透,玉色中有隐隐约约透着几丝奶白色,更显娇巧,几条流苏垂下,随着风吹动,发出清脆的响声。
3. 年华灼灼艳桃李,结发簪花配君子。
4.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3. 描写玉簪花的优美句子
花合花开昼夜知,圆生香树长新枝。道人不解人间事,只道诸天花烛时。
--- 明末清初·钱谦益 秦淮花烛词十首为萧孟昉作 其二花合花开昼夜知,圆生香树长新枝;道人不解人间事,只道诸天花烛时 | 明末清初·钱谦益 秦淮
(类似词句)花合花开昼夜知
【花开花合不知眠】《灯屏词十二首》钱谦益·明末清初
(类似词句)道人不解人间事
【道人不管人间事】《武当八景 玉虚环翠》史谨·明
【道人不解尘机事】《冬夜宿三清阁三首》宋登春·明
【青藤道人不解事】《玉簪芙蓉》徐渭·明
【传道人间不解愁】《闻秀实归自临安有新作戏以小诗寄之四首》王洋·宋
【不解人间事】《江上》冯去非·宋
【阿香不解人间事】《立春日雷》方岳·宋
【沙鸥不解人间事】《泛舟次人韵》曹伯启·元
【共道人间惆怅事】《牛僧孺入薄后庙与诸后妃共吟诗八首 牛僧孺作诗》唐五代小说中神仙鬼怪诗·唐
【具道人间惆怅事】《汉文帝母薄太后庙赋诗》牛僧孺·唐
【道人闲无事】《春谷诗 为竺西和尚赋》刘基·元末明初
【道人閒管事】《太白山》张琦(君玉)·明
【道人不管世间事】《即事》黄庚·宋末元初
【道人不解饮】《瑞香三首》范成大·宋
【道人不解供呼吸】《香烟》徐渭·明
【道人不解机锋语】《茶谷为约上人题》朱朴·明
【道人不解玄中趣】《同诸公饮于五仙观再和古成之韵》王渐逵·明
【道人不解怨无裳】《一剪梅》洞阳子·清
【道人不解求玄牝】《罗浮山阴特少道观,戏成一绝》丘逢甲·清
【道人原不解相思】《浣溪纱 樊云门词卷》谭献·清
4. 玉簪花线描
1. 草叶拳
古林莽野夜奔中。
画面上携手的夜奔者,他们彼此为同志,我也引他们为同志。“同志”者,何也 ?
“不改志,不背弃,共度一段岁月。他们自我认同,彼此确认,他们的追忆是相互间的承诺、期许、彼此的精神呼应 ...... 为求一友,不惜千里命驾 ...... 结交之为过程, 在知人,由知人中获取审美愉悦,以至摄取营养,完善 自己的心性 ...... ” [ 赵园 ]
夏日,湿热连绵,泥盆里“山影”的掌类植物有几株根部腐烂,躺倒盆边。我将它们安置在干燥吸水的五合板夹板中,再用棉褥压紧。两个月后取出,已成干骸。小心将脱水的骸骨奉在纸上——那纸的原料不也是来自荒木草叶野禾么 ? 它似乎归根于同类,沉眠于它的群体。
干骸的形貌,呈现出古林莽野的大境,勃郁浑然。取了叶草的两小段筋骨残片,立在画面下角,身躯前倾,极像二同志夜奔荒林间。“山川以人发光,良不虚哉!” 读了方以智在《游梅川赤面易堂记》一句,再一次涕泪沾襟了。
2.
为了忘却的记念。
白衣白裙,捧上白花,从四面八方涌来。为的什么?纪念最黑暗日子里曾经一腔热血、绝食绝水、无辜殉难的年轻学子们。悲兮,那刚刚绽放的生命。
鲁迅先生给出的题目,实难忘却。
3. 葫芦科一种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为自己勾勒一幅城西地藏庵归隐图。
枯藤绕古木,倚杖度外人。
岂可消磨死,盲言更精神。
4. 韭莲
cei — ding — ke。
和老伴散步在暮色的林间,看见一个胡子拉碴的老爷爷和他四五岁的小孙女对面站着,彼此不时伸出胳膊亮出手,传来“石头!剪子!布!”的粗缓夹着稚嫩的喊声。再看,随着喊声、笑声,一会儿老爷爷慢慢地蹭几步,一会儿小孙女蹦几下。哦!按照出手的输赢,他们是在划好格线的地上“跳房子”,玩一个几代人都玩过的 cei-ding-ke 游戏。
一老一小,一高一矮,一苍古一活泼 ...... 我们觉得好玩儿,羡慕,也生出遐想和感叹。老伴重新拉住了我的手,又散步了。
5.
化为鸟儿。
“(儿童)相信草木能思想,猫狗能说话,正是当然的事 ; 我们要纠正他,说草木是植物,猫狗是动物,不会思想或说话,这事不但没有什么益处,反是有害的,因为这样使他们的生活受了伤了。即使不说儿童的权利那些话,但不自然的阻遏了儿童的想象力,也就所失很大了。
......
据麦克林托克说,儿童的想象如被迫压,他将失了一切的兴味,变成枯燥的唯物的人;但如被放纵,又将变成梦想家,他的心力都不中用了。所以小学校里的正当的文学教育,有这样三种作用:一、顺应满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与趣味;二、培养并指导那些趣味;三、唤起以前没有的新的兴趣与趣味。” [ 周作人 ]
6. 百合属一种
花是什么?
差不多所有人都敢说“我爱花”,可花是什么 ? 它是植物的生殖器啊!人类有过对自己生殖器的了解、体贴与欣赏么?
古代有过它的石雕石刻,作为崇拜的图腾物。后来,出于文明?出于虚伪?出于羞怯?...... 那形象渐渐在人们公共的视野中消逝了。
再后来,西方建立了性博物馆,人类的生殖器又重新做成巨大的雕塑,矗立在观众的面前。
7. 玉簪属一种
喧闹中的采访与被采访。
“在种种捏造的角色、仪式及耍嘴的空谈中,没有一个是脚踏实地的。我们都知道艺术不是真理。艺术是一个骗局,它使我们了解真理。” [ 约翰 · 伯格 ]
8. 一串红
美的躯体。
六朝时的《子夜歌》: “宿昔不梳头,丝发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 ”
诗歌的起源,除了神话和劳动以外,实在的原因是男女爱情的表达,甚或是性的吸引,大抵从身体上的一种官能的美感所发生的,正如禽鸟羽毛的舞动与绚丽,鸣声的雄亮与婉转,动作的奇异与贴抚。
我们读原始的歌谣,常是情歌,读很早的《诗经》,多是恋歌,有见识的人不但不怪罪它,反而神往地欣赏了。
9. 蛇莓
由此想到了契诃夫的《三姐妹》。她们姐妹仨回忆着,期愿着,等待着,在懒散、冷漠、空虚的遥遥向往中, 一日复一日抛掷着生命时光。
10.
内心的创伤,谁知道呢?
11.
“现在丁香花开得正冲, 她有一瓶丁香摆在屋中,她用指头摆弄一枝花,一面谈话。‘呵,我的朋友,你不懂,你不懂生命是什么,尽管它握在你的手中。’” [ 艾略特 ]
12. 石竹科一种
会吹唢呐的人儿。
记得古希腊的米南德写过一首诗,《技艺给人安慰》。
和这个小作配起来,挺贴切。
“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幸,没什么比一门技艺会给人更好的安慰, 因为当他一心钻研这门技艺时,船已不知不觉越过了重重危难。”
13. 宽叶寻麻
从天而降。别忘了,真理刚出现的时候,都被视为“异端”。
14. 马蹄莲
马蹄莲的叶子,还有蕊柱散落下的七个小粒。
我喜欢那折起,喜欢那散落, 让人记住涤荡过的一场内心的风暴。
15.
记不起,压在床头的它,是何种植物 ; 也记不清这是它的花,它的叶,还是它的茎 ...... 没有任何名,都不影响它本身的文质丰采,高冠博带,举浆对酌,谈笑自如。
人,不为名所累,真好。
16. 蒲公英
艳丽和水分跑掉了,留下了本真。
“要寻求爱,就必须永远去找出它的假象、该诅咒的假象,把它打碎。” [ 尼采 ]
17. 紫云英
“快来看 ! 它多有意思。” 好奇心把一些人聚拢过来。
18.
一老一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钱穆曾在《晚学盲言》中说,人生老幼两端,皆不能自主自立,中国人特举此以为理想的世界大同作基础。
19. 地榆
精神的飞行。
“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
[ 泰戈尔 ]
20. 芫荽(香菜)
岭上的闲?林间的闲?老僧的闲?我的闲?
“万松岭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三更云去作行雨,回头方羡老僧闲。” [ 僧显万 ]
21. 豌豆
豌豆的叶子和须子。我把细弯灵敏的须子喻为感性,把圆浑硕大的叶子喻为理性。
22. 秦艽
挥手告别。你走不出我的心里。
23. 秋海棠属一种
困来即眠的高僧大佛,裹着袈裟,混混沌沌,不可思议。
它是一片秋海棠。
24. 银杏
三片叶子,黄栌、枫和白果。在一起,成了跳跃的诗,可诉可歌。它,把人引向远方,有山有泽。通向那里的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会耽搁,不必为交通的税收发愁,不必为旅途的花费筹措,这是何等节俭的车。它,承载着人的悠然心境它,承载着人的遐想和灵魂——它由三片叶子而来, 只是黄栌、枫和白果。
——从狄金森《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改写所得
25. 展枝沙参
哥哥和两个妹妹。如沐春风。
26. 地榆
儿子领了奖学金,邀我和他母亲去京郊灵山玩一趟,享一次难得的福。我们见了在城里难见的野花野草,带回几株,弄成了这幅《抱着婴儿的母亲们》。
27. 南方菟丝子
妻子从早市买了茴香,择菜择出了这玩意儿,准备扫在簸箕里。我收留了,题为《马蒂斯的线描》。
28. 水仙
妈妈为我存留那谢花,压在床下。后来设计成了现在的《呵护》。
29. 酢浆草
谁都见过这种草。弄成一个圈,成了谁都玩过的儿戏《丢手绢》。还记得那边跳边唱的歌吗?
5. 写玉簪花的诗
出自1959年李翰祥导的《倩女幽魂》
原文:
十里桃花霞满天,玉簪暗暗惜华年。
对花影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2.译文:彩霞满天,十里桃花开的烂漫。手持玉簪暗暗叹息逝去的青春年华。可怜孤单一人赏花,只希望也有人能陪伴在身边,就像那池里交颈相依的鸳鸯一样。即使让我成仙我也不愿。
3.赏析:
此诗原无出处,大意是参考《白衣卿相诗集-别思》一诗。如果硬要说作者,则应该是《倩女幽魂》一片的编剧阮继志或监制徐克,因这首诗首出徐克导演的《倩女幽魂》中的一幅画上,原文应该是:“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不过在此之前,1959年李翰祥导的《倩女幽魂》,则有:“十里平湖绿满天,玉簪暗暗惜华年。若得雨盖能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可见徐版又改自李版。
6. 赞美玉簪花
玉堂花,学名紫萼玉簪,原产中国、日本,西伯利亚也有分布。在我国,分布于陕西、河北、江苏南部、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北部和陕西南部。
玉堂春花的寓意通常是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这种花的原名叫做紫玉兰,也就是开的花朵颜色是紫红色的,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而且玉堂春花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很悠久,历史上有很多文人都在赞美它的美妙。
7. 怎样描写玉簪花的样子
1、鸳鸯菊的花更是美若天仙,红色、黄色的花瓣平分秋色,这两种颜色融入到了一起,真好似鸳鸯那五彩缤纷的羽毛,它那微微翘起的花瓣让人忍不住想用手去轻轻拨弄。又仿佛一个金灿灿的小太阳,绚丽多彩。
2、盆景菊花的茎非常细,叶子一片片的围着茎,像几个调皮的小孩子围在一起窃窃私语。椭圆形的叶子边上还长出锯齿形,看上去像一把把锐利的锯子。打在嫩绿嫩绿的叶片上的雨水摇摇欲坠,旁边还有几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看起来很饱满、很胞胀得要破裂似的,微风一吹,随风摆动,像是对客人们点头欢迎。
3、我家的菊花像个毛绒球,毛茸茸的又像一个猫的耳朵。有的菊花含苞未放,还有的含苞欲放,当然有的菊花已经盛开了。有的洁白如玉,有的花红似火,有的昂首怒放,还有的翠如碧玉,婀娜多姿,美丽极了!一缕清风吹来,芳香馥郁,为美丽的菊花有平添了几分盎然情趣。尽避它既美丽又多姿,但我更欣赏它那不畏严寒的精神。
4、看它那婀娜多姿的身材,看它那细小的身腰,就像是亭亭玉立的公主一般。菊花的花辨是细长的,宛如仙女的细腰一样。它的叶子,像姑娘的裙摆似的,随风飘荡。在夜深人静时,它们不时地说一会儿悄悄话;还有时,它们会摇摇摆摆地做游戏,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娃娃似的,天真无瑕。
5、细看菊花,就会发现它们花瓣的形状虽然各不相同,有像明月的,有像扇子的,有像卷发的……但不管是什么姿态的,一律是润如玉、轻如纱,轻轻摸一下,一股轻柔的感觉直透心脾,整个人顿时轻松了许多!
6、菊花的花瓣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一丝一缕,弯弯曲曲美丽极了,特别是那微微低垂的花朵儿看起来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低着脑袋,涨红了小脸,沉默不语。
7、我家小区内有一片花圃,里面种了一半菊花,形状各异。有的尾部卷起,有的直挺,还有的说不出来是个啥形状。清晨,这些菊花伴着清新的空气,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有的花瓣是一条一条地垂下,有的向里卷着,就像鹰的爪子一样;有的微微下垂,好似金色的瀑布倾泻而下,十分美丽。我喜欢菊花的美丽,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它们顽强的精神。
8、菊花的姿态各式各样,有的像绽开的烟花,有的像姑娘的卷发,还有的像鲜花的鲜红的太阳……让人流连忘返。我喜欢龙须菊,它的茎笔直笔直的,它的叶子绿油油的,花瓣稍微的往下垂,快要到底的时候,突然往上一卷,就像涌起来的浪花。
9、小亭子边的菊花五颜六色,那红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像霞。在阳光照耀下,花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色彩斑斓,随着阵阵秋风刮过,露珠在枝叶上摇曳着,像少女在舞动着芭蕾。
10、这里的菊花可真多,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竞相盛开,有白的,黄的,红的,绿的…白的如冰霜,黄的如麦穗,红的如枫叶,绿的如翠玉……菊花不仅色彩各异,而且姿态万千--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笑舞东风,有的安详自若,有的三五结伴,有的一枝独秀。真是千姿百态,惹人喜爱啊!
8. 怎样描写玉簪花的美
她身着蓝色散花水雾百褶裙,身披淡蓝色的翠水薄烟纱。银白色的丝带腰间一系,顿显那袅娜的身段,万种风情尽生。
头上梳着飞云髻,髻上斜插一根镂空玉簪,并缀着点点紫玉流苏在鬓间摇曳。
脚穿浅蓝色牡丹绣花鞋,鞋上镶着一对珍珠,走起来步步生莲。
9. 怎样描写玉簪花的美景
七仙女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七个女儿,由此衍伸出众多美丽的传说故事,如董永与七仙女,七仙女与仙浴潭等。
玉皇大帝的七女儿,深感天庭的寂寞冷清,鼓动六位姐姐去鹊桥游玩,拨开云雾偷看人间。七仙女看到长江两岸农夫耕田、樵夫砍柴、渔夫撒网、男婚女嫁的景象,对人间心存羡慕和向往。当看到舒州境内天柱山下的董永寒窗苦读,听到大姐讲述董永父亲病重,无钱医治时,美丽善良又颇具叛逆逆格的七仙女顿生敬重和怜悯,便悄悄与王母娘娘的义女张巧嘴密谋,偷下凡间,帮助董永。她俩冲过天南门,腾云驾雾直飘人间。
董永前往丹阳城为病重的父亲买药,途中偶遇行侠仗义的刘大侠摔下山崖,昏迷不醒,生命垂危,心地善良的董永背着刘大侠前往城里投医。七仙女和张巧嘴从天际降落人间,见董永背着刘大侠匆忙而艰难地走在大路上。七仙女误认为刘大侠是董永的父亲,决定帮董永救人。七仙女返回天庭,从太上老君的侍童手里要来了十几粒仙丹,不仅救活了刘大侠,使刘大侠的武功法力大增,从此,刘大侠便成了七仙女的保护神。
为了在人间游玩方便,在张巧嘴的唆使下,她与七仙女威逼千年槐树精装扮成她们的“爹”,并在丹阳城找了一处府邸,组成一个临时家庭。玉皇大帝知道七仙女和张巧嘴私自下凡后,立即命令雷公电母到人间捉拿她们归天,刘大侠屡屡打败雷公电母和天兵天将,多次救出了七仙女和张巧嘴。
七仙女和张巧嘴都喜欢上了朴实憨厚、孝道善良、博学英俊的董永。董永因父亲病逝,家景贫寒,只得卖身葬父,到纨绔子弟傅官保家做了家奴。一方面,七仙女对董永情有独钟,恳求槐树精为她与董永做媒,在槐树精的逼迫利诱下,董永勉强答应了婚事;另一方面,傅官保看上了七仙女,多次前来提亲,遭到七仙女的拒绝,无奈之下,傅官保想出一个毒计,表面上答应为家奴董永娶妻,实际上准备暗中杀害董永,霸七仙女为妻;再一方面,同样喜欢董永的张巧嘴对七仙女心生嫉妒,提出“比武招亲”要与七仙女同一天成亲,结果“中标”的乘龙快婿却是一个惯偷,心狠手辣的张巧嘴设下陷阱,故意坐错花轿。结果,张巧嘴被抬进了傅府,与傅官保拜了堂。七仙女被抬到了惯偷的家中,当她发现新郎不是董永时,跑出贼窝,在郊外救出了即将被傅官保家丁杀害的董永。七仙女使法,老槐树开口说话,为他们做媒成婚,两人拜堂成亲。
如此这般,天庭公主七仙女成了董永的爱妻,身为七仙女侍女的张巧嘴却成了主人家的少奶奶。七仙女与张巧嘴一对姐妹相称的仙女成了冤家,傅官保与董永一对主仆又成了情敌,戏剧性的命运安排增强了故事的曲折生动。尽管七仙女和董永百般忍让,但傅官保和张巧嘴却万般刁难,七仙女借助法力,克服重重困难,才得以逢凶化吉。张巧嘴多次勾引董永,遭到董永严词拒绝,张巧嘴怀恨在心,用毒药毒死病重的公公傅员外,嫁祸于董永。七仙女为救董永,冒死上黄泉路、踏奈何桥、过鬼门关,在刘大侠和槐树精的帮忙下,用法术神力一路打败无数鬼怪妖魔,闯进阎王殿,与阎王据理力争,迫使阎王恢复了傅员外的阳寿,使董永下毒的罪名不攻自破。
傅官保要七仙女一夜之间织出一百匹锦缎,并与七仙女打赌,如果按期完成,董永为奴的日子即刻到期,如果按期不能完成,则董永为奴的期限翻倍,并立据为凭。已经身怀有孕的七仙女深夜招来天上的六位姐姐暗中帮助,终于按期织出了锦缎。气急败坏的张巧嘴又从中使坏,妖言惑众,说七仙女是吃人的妖怪,闹得傅府鸡犬不宁和董永惶恐不安。历尽无数艰难,董永和七仙女一对恩爱夫妻终于结束了为奴的日子。
为了感谢大槐树这个媒人,从大槐树下引栽了一棵小槐树到董家,千百年来,长成古槐,几枯几荣,至今仍存,历经沧桑,生机盎然,可供游人观赏。董永墓看护人又在此古槐下引栽了一棵小槐树到董永墓前,此槐树长出了浑然天成的连理枝,使人看了都会啧啧称奇,形象地印证了董永和七仙女“在天好似鸳鸯鸟,在地愿做连理枝”的忠贞爱情。祭祀董永的大殿里塑有董永和七仙女并肩端坐的塑像,后代人赞美颂扬他俩忠贞不渝的美好爱情。民间到处流传着“董永像前拜两拜,白头到老不分开”的古话。许多热恋的情侣和恩爱的夫妻都会专程来参拜董永和七仙女,都希望得到象他俩那样的忠贞爱情和美满婚姻。
10. 玉簪花的描写
宋代名臣王安石写有《玉簪》诗:
瑶池仙子宴流霞,醉里遗簪幻作花。
万斛浓香山麝馥,随风吹落到君家。
此诗说,王母娘娘在瑶池宴会仙子喝的是流霞仙酒,酒醉把玉簪遗落人间化作玉簪花。“斛”为古代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万斛”为夸张语,形容花香之大。花香为浓香、麝香,这香气随风吹送到寻常百姓家。
11. 玉簪花怎么写
与人无争 静静地开放
一朵芬芳的山百合
静静地开放在我的心里
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它的洁白
只有我的流浪者
在孤独的路途上
时时微笑地想起它来
北窗偶题 陆游
尔丛香百合,一架粉长春。
堪笑龟堂老,欢然不记贫。
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自怜人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百合花形似萱草,带露含情,立于庭前,使人一看它圣洁的姿容,一想它和顺的名字,可以忘掉一切不合心意的烦恼琐事。
芳兰移取遍中林,
余地何妨种玉簪。
更乞两丛香百合,
老翁七十尚童心。
赞美百合花的诗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藓井出冰泉,洗瀹烦襟了。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
尔丛香百合,一架粉长春。 堪笑龟堂老,欢然不记贫。
方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方石斛栽香百合,小盆山养水黄杨。 老翁不是童儿态,无奈庵中白日长!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
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藓井出冰泉,洗瀹烦襟了。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