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分类 >

六月雪长了介壳虫(冬季介壳虫)

更新:2022-12-19 08:15归类:鲜花分类人气:53

1. 冬季介壳虫

可以。

介壳虫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并安全科学用药。

①做好冬季清园,结合修剪,剪除受害枝条,刮除枝干上的越冬雌成虫,并喷一次3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虫源,减少翌年为害。②抓住第1代若蚧发生盛期,趁虫体未分泌蜡质时,用硬毛刷或细钢丝刷刷9掉枝干上若虫,剪除受害严重的枝条,之后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③在各代若虫孵化高峰期,尚未分泌蜡粉蚧壳前,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下列药剂:吡蚜酮呋虫胺可以杀介壳虫,或毒死噻嗪酮,吡蚜酮,呋虫胺,螺虫乙酯等杀虫剂均匀喷雾。

2. 冬天蚧壳虫怎样彻底消灭

李子树上介壳虫秋季防治方法:

1、做好冬季修剪、清园以减轻翌年虫口密度,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

2、树干涂抹法防治:①市售的洗衣粉5倍液,均匀地涂抹在被害树干上。②市售的煤油5份、洗衣粉1份加水6份均匀地涂抹在被害树干上。③市售的粗柴油5份、洗衣粉1份加水6份均匀地涂抹在被害树干上,防治效果都很好。

3、化学防治:选择杀蚧壳虫的药剂,掌握1代幼蚧出孵盛期及时进行防治(北京地区一般在洋槐树花期防治)。选用40%速蚧克或速扑杀1200倍液。

4、生物防治:不喷化学农药,保护自然天敌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等以抑制害虫的发生。

3. 冬季介壳虫用什么药

5℃以下就可以,现在治理和防治蚧壳虫最好用、效果最明显就是通过埋药法,以吸入式用药才能不被它们的铠甲阻挡药性,可以直接在肉肉边上的盆土里撒点Dx小白药,根据花盆口径,选择2g一盆或4g一盆,然后放在通风处,效果好,药效时间也长!另外冬季多肉生长缓慢我们也要多看看,即使发现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嘛!

4. 介壳虫什么季节发生

11月上旬至3月上旬(休眠期)

落叶后,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虫枝,刷去枝干上的介壳虫。解下枝干上绑扎的诱虫带或草把,彻底清扫枯枝落叶和杂草,结合施肥和翻地深埋于树下做肥料或集中起来烧毁,消灭其中的越冬病虫。焚烧前把诱虫带内的天敌取出,放入樱桃园内。

3月中旬至4月初(萌芽期)

芽萌动前,全园树上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机油乳剂50倍+50%福美锌200倍混合液。消灭在树体上越冬的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病原菌等。

芽萌动后期,树上喷洒吡虫啉或毒死蜱+抗病毒剂,防治绿盲蝽、叶蝉、卷叶虫、病毒病等。

对新建樱桃园,选择健壮、无病虫苗木,栽植前用发根壮苗菌蘸根。栽好后树干上端套塑料袋,防止黑绒鳃金龟、象鼻虫等危害新芽和嫩叶。

4月中旬至5月上旬(开花期至幼果期)

发芽后,加强对苹毛金龟子和黑绒金龟子发生情况的监测。虫量较多时,树上喷洒10%吡虫啉4000倍+40%毒死蜱1500倍液,可兼治蝽类、蚜虫、叶蝉、介壳虫、卷叶虫等。如果虫量小就不要喷药,以免杀伤蜜蜂和天敌。

谢花后1周,喷洒农用链霉素于枝叶和主干,防治细菌性穿孔病。7-10天后再喷洒一次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防治穿孔病、叶斑病、褐腐病、灰霉病、红蜘蛛、卷叶虫、梨小食心虫、叶蝉、蝽、介壳虫。

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大樱桃成熟期)

注意防治果蝇。果实着色前,田间悬挂糖醋液罐诱杀果蝇成虫;地面喷洒辛硫磷和毒死蜱药液;树上喷施植物杀虫剂清源保(0.6%苦内酯)水剂1000倍液1次,7天后重喷1次。及时采果,防止果实过熟引诱果蝇。

7-10月(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

果实采收后,应及时清除果园中的落果和烂果,集中倒入沼气池或研碎,以消灭果蝇。然后树上喷洒一遍灭幼脲+戊唑醇,可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及多种病害。间隔20天左右喷洒一遍戊唑醇或68.75%恶唑菌酮·锰锌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

5. 常见介壳虫

你好,关于介壳虫如何防治,我们需要先了解介壳虫的习性。

介壳虫是同翅目蚧总科昆虫的总称。目前介壳虫种类超过7500种,多数虫体有蜡质分泌物看起来像介壳一样,名字由此而来。

介壳虫是果树管理中常见的一种害虫,以吸取果树的汁液为生,危害极大。严重的情况下导致果树死亡,并且能够引发煤污病。

常见的介壳虫有吹绵蚧、糠片蚧、桑白蚧、康氏粉蚧、扶桑绵粉蚧等。我们在防治介壳虫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介壳虫的生活习性规律。

介壳虫一般很少活动,常在局部植株或者枝条上,当我们发现介壳虫的时候,采用修剪或者人工灭杀的方式,效果非常不错。

此外,介壳虫的扩散主要靠刚孵化的若虫爬行。我们在果树的树干上面涂抹虫胶,就能有效的灭杀大量若虫,防止介壳虫的扩散。粘胶可用10份松香、8份蓖麻油和0.5份石蜡混在一起加热融化即可。

此外,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办法。果树发芽前,喷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清园,能够消灭越冬若虫。在若虫孵化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40.7%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连续喷药3次,交替使用有良好效果。

6. 介壳虫越冬

不能,既然冬天的时候无花果树上会长介壳虫,那就证明介壳虫也是能过冬的,所以是冻不死的。介壳虫的防治靠菊酯类农药和吡虫啉(蚜虱净)是不行的,现在比较合适的是杀扑磷,最佳防治时机是春季果树即将萌芽前,那个时候介壳虫是1龄若虫期,体表没有蜡质,容易被药剂杀死。

7. 介壳虫种类及防治

柑橘全年防治(七阶段)主要如下:  11-2月:(休眠;花芽形态分化) 清园,主要防治对象:螨类、蚧类等。  3月:(春梢萌芽----现蕾----花性细胞形成) 主要防治对象:红蜘蛛、蚜虫、炭疽病。  4月:(初花盛开期——谢花期)主要防治对象:红蜘蛛、黑刺粉虱。  5月:(第一次、第二次生理落果期)主要防治对象:红蜘蛛、蚧类虫、粉虱、炭疽病。  6月:(第二次生理性落果夏梢抽发)主要防治对象:锈壁虱、蚧壳虫、天牛等。  7-8月:(果实膨大期)主要防治对象:锈壁虱、粉虱、炭疽病。  9-11月:(果实膨大后期——采收)主要防治对象:潜叶蛾、锈壁虱 。1、红蜘蛛柑橘红蜘蛛,昆虫名,属蜱螨目,叶螨科,以成螨、幼螨、若螨群集叶片、嫩梢、果皮上吸汁危害,引致落叶、落果,尤以叶片受害为重,被害叶面密生灰白色针头大小点,甚者全叶灰白,失去光泽,终致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柑橘红蜘蛛的年发生代数主要受气温的影响,一般气温在12~26℃时有利于红蜘蛛的发生,20℃左右时最适。所以红蜘蛛一般出现在4~6月和9~11月2个高峰期。最适于红蜘蛛发生的相对湿度在70%左右,多雨不利于发生。食料则以柑橘的幼嫩组织为主。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做好冬季清园。生物防治效果较慢。药剂选择:  非生长季节(冬季):施用矿物油200-300倍+阿维菌素;  生长季节:施用乙唑螨腈,联苯肼脂,丁氟螨脂,阿维菌素等;  杀卵剂目前可选只有四种:噻螨酮,四螨嗪,乙螨唑,螺螨脂。  目前红蜘蛛对杀螨剂抗性越来越强。防控压力巨大。合理用药,注意轮换,平时注意巡视果园,防止爆发!  另外,药剂不是增加浓度药效越好,在致死范围内,覆盖面积最大,效果越好,目前的杀螨剂主要以触杀为主,覆盖多少防病效果就是多少,红蜘蛛抗性比较大,抗性园5-7天连结续回马枪。有些时候觉得投入有效的药剂,但是半个月以后又发生了虫害,主要在于红蜘蛛对药剂的抗性非常强,会再次发生,所以要连续防治做到治本。2、锈壁虱柑橘锈壁虱,昆虫名,属蜱螨目,瘿螨科。为害柑桔叶背和果实。以口针刺入柑桔组织内吸食汁液,使被害叶、果的油胞破裂,溢出芳香油,经空气氧化后,使果皮或叶片变成污黑色。为害严重时,常引起落叶和黑皮果,导致树势衰弱。高温干旱利于其发生。特别是雨季降雨少,6月份的高温干旱极为有利柑桔锈壁虱的发生,7、8月将出现为害高峰,有些柑桔园出现零星"灰果""黑果"等。防治:防治柑橘锈壁虱药剂有达螨灵、单甲脒、罗螨脂、乙螨唑、唑螨脂、丁氟螨脂、联苯肼酯、阿维菌素等。以上药剂要轮换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间隔10天-15天,连续喷药2-3次。药剂选择:1.8%阿维菌素1500倍+5%虱螨脲1500倍1.8%阿维菌素1500倍+15%唑虫酰胺1500倍80%优质代森锰锌600-800倍矿物油200倍+22%阿维螺螨脂2000倍10.8%阿维三唑锡1000倍(无嫩梢7-10月)3、柑桔蚧壳虫柑桔蚧壳虫是柑桔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种类多、繁殖快,世代重叠危害性大。遍布于全国各柑桔产区,尤以吹绵介、红蜡介、糠片介、黑点介、褐圆介、矢尖介、堆蜡粉危害为主。防治:发生的果园用矿物油150倍+1000倍毒死蜱清园,生长期的5月,7月和9月,重点防治幼蚧。药剂选择:45%毒死蜱1000-1200倍+25%噻嗪酮1000倍;45%毒死蜱1000-1200倍+螺虫乙脂4000倍;45%毒死蜱1000-1200倍+10%吡丙醚1500-2000倍。4、蚜虫柑橘蚜虫在我国分布极广,所有种植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柑橘的嫩枝梢,吸食营养液,嫩组织受害后,形成凹凸不平的皱缩,排泄的蜜露常导致煤烟病发生,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药剂选择:5%啶虫脒1500倍10%吡虫啉1500倍25%噻虫嗪2000倍20%噻虫胺2000倍5、小实蝇柑橘小实蝇又名黄苍蝇或果蛆,是植物检疫对象。一般分布于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和台湾等地。主要以幼虫取食果瓤,形成蛆柑,造成腐烂,引起果实早期脱落防治:1. 清理病果集中烧毁。生物物理防治,利用性引诱剂,引诱器,引诱粘板诱杀!2. 发生初期用20%甲氰菊脂1500-2000倍;20%氯氟氰菊脂噻虫胺微胶囊-悬浮剂2000-3000倍扑杀成虫,此虫迁飞性强,注意统防!6、潜叶蛾柑橘潜叶蛾,属鳞翅目,潜叶潜蛾科,在世界各大洲和我国柑橘产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柑橘、金橘、柠檬、二月兰、构橘、四季橘、冰糖橙等植物。是一种严重的柑橘害虫。潜叶蛾幼虫为害幼芽嫩叶,个别情况会危害果实。幼虫钻入叶片表皮之下取食叶肉组织,造成蜿蜒的虫道,并在中间留下粪线。因此有鬼画符、绘图虫的俗称。被害叶片卷缩,可称为柑橘全爪螨(红蜘蛛)、卷叶蛾等害虫的越冬场所;造成被害叶片光合效率低,易于脱落,并且有可能诱发溃疡病等侵染性病害。防治:5月开始防治,6-9月重点防治,出芽1-2公分开始用药,间隔7-10天重新喷药。药剂选择:氯氟·噻虫嗪/氯氟·噻虫胺2000倍20%甲氰2000倍+5%吡虫啉/25%噻虫嗪2000倍2.5%联苯菊脂1500倍+10%吡丙·吡虫啉1000倍也可用灭蝇胺等药防治7、白粉虱柑橘白粉虱在许多地区都有发生,特别是部分柑橘幼树园今年发生比较严重。柑橘白粉虱的幼虫孵化后,群集在叶背及嫩枝上固定取食危害,吸取枝叶汁液,并分泌絮状蜡丝。最为严重的是该虫的分泌物往往引发烟煤病,严重阻碍光合作用,抑制生长发育,使柑橘叶片发黄,枝叶枯萎,柑橘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很大影响。防治:统防统治,化学防治药剂选择:甲氰2000+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吡蚜酮,也可选丁硫+烟碱类;特效:矿物油150-200倍。8、木虱柑橘木虱是柑橘类新梢期主要害虫,也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成虫多在寄主嫩梢产卵,孵化出若虫后吸取嫩梢汁液,直至成虫羽化。受害的寄主嫩梢可出现凋萎、新梢畸变等。木虱还会分泌的白色蜜露并粘附于枝叶上,能引起煤烟病的发生。更为糟糕的是,木虱在柑橘黄龙病病株上取食、产卵繁殖,可产生大量的带菌成虫,成虫可通过转移为害新植株而传播黄龙病。防治:木虱的化学防治药剂首选菊酯类混配烟碱类,内吸+触杀的防治方法,原因是喷药过程中木虱并未飞到果树上,添加内吸剂有助于渗透二次杀死木虱。药剂选择:20%甲氰2000倍+20%噻虫胺2000倍;25%氯氟·噻虫嗪/胺2000倍;甲氰/联苯脂1500-2000倍+吡虫/吡丙醚1000倍;9、炸蝉俗称:知了,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过4~5年,长的要经过12~13年。以成虫产卵于枝条上,造成当年生枝条死亡。防治:剪除危害枝干烧毁,地面撒毒死蜱颗粒药剂选择:1500-2000倍甲氰菊酯杀灭成虫(6—8月)10、星天牛雌性星天牛一次交配就可以产达200颗卵,而每颗卵都会被分开藏在树皮中。当幼虫孵化时,它会咀嚼入树内,造成一条通道用来结蛹。由产卵至结蛹及成虫为期可以达12-18个月。星天牛能危害杨树、柳树、榆树、法国梧桐、枣树、板栗等多种树木,也是紫薇、悬铃木、柑橘的主要害虫。发生季节4-7月。防治:氯氟·噻虫胺,溴氰·噻虫啉;用敌敌畏100倍+溴氰·噻虫啉600倍用注射器注入幼虫孔道,毒杀幼虫,药棉封洞口。11、象甲柑橘象甲属鞘翅目象虫科,有灰,绿,黄色,主要危害嫩叶,果实;发生规律: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底4月中旬出土,4-6月危害盛期,5月为产卵盛期,中下旬为卵孵化盛期。防治:有假死性,氯氟氰菊酯目前效果比较理想,也可用毒死蜱+功夫菊酯混配。12、蝽象蝽象成虫、若虫将针状口器插入嫩枝、幼茎、花果和叶片组织内,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长缓滞,枝叶萎缩,甚至花果脱落。主要危害嫩梢,幼果蝽象发生季节4-12月,6-8月危害高峰。防治:菊酯类较高效4.5%氯氰菊酯1500-2000倍90%敌百虫1000倍5%氯氟氰菊酯2000倍13、棉铃虫鳞翅目;斜纹夜蛾,菜青虫类年发生4-9代,6-9月严重危害幼果,嫩梢。防治:低龄虫用药,注意轮换。药剂选择:5%氯虫苯甲酰胺1500倍+55%氯氰毒死蜱1500倍;5.7%甲维盐3000倍+5%氯氟氰菊酯1500倍;也可用13%甲维印虫威1000倍;2.2%甲维氟玲脲1000倍+5%氯氟氰菊酯1500倍;10亿/克棉玲虫核型多角体病毒600+800倍;1600单位/毫克苏云杆菌800倍。14、凤蝶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一年发生3-6代,蛹越冬,越冬代成虫5、6月出现,第一代7-8月出现,第二代9-10月出现。成虫3-11月是活动期。卵期6-8天,幼虫约20天,蛹15天,越冬蛹约3个月。嫩梢期主要虫害之一。防治:统一放梢,抹除零乱梢,结合防潜叶蛾蚜虫用药兼治。药剂选择:?菊脂类,甲维盐等。15、尺蠖主要危害嫩梢枝叶!柑橘尺蠖,鳞翅目,尺蠖蛾科,年发生3-5代,蛹越冬,第一代从5月上旬开始,6、7、9月每月约一代。主要危害嫩梢。防治:统一枝梢管理,结合防潜叶蛾,蚜虫统用药兼治。药剂选择:菊酯类,有机磷混甲维盐等16、蓟马缨翅目蓟马科,发生时间4-10月,年发生7-8代,卵在秋梢新生组织越冬,次年3-4月越冬卵孵化危害嫩梢幼果,谢花后果径4厘米内非常容易被危害,4-6月,7-9月是爆发期,前期危害嫩梢,幼果,后期危害晚夏梢和秋梢,发生有加重趋势。防治:统一枝梢管理,轮换用药,强调早用药,统防统治。药剂选择:乙基多杀菌素2000倍+甲维吡丙醚;30%吡丙醚虫螨腈2500倍+2.5%溴氰菊酯2000倍;联苯噻虫胺2000倍;氯氟噻虫胺2000倍+吡虫吡丙醚1000倍;15%唑虫酰胺1500倍+5%甲维盐3000倍。常见病害及防治?1、黄龙病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全年都能发生,春、夏、秋梢均可出现症状,以秋、冬季症状最为明显。叶片有三种类型的黄化,即斑驳黄化、均匀黄化和缺素状黄化。本病主要以柑橘木虱为传播媒介,还可借助嫁接、菟丝子传播,有效控制果园柑橘木虱数量即可控制果园黄龙病爆发。带病苗木或带病接穗是远距离传病的主因,往往使无病的新区变成病区。2、溃疡病柑橘溃疡病是国内外的植物检疫对象。病原属于细菌,该病危害柑橘叶片、枝梢和果实。苗木和幼树受害特别严重会造成落叶、枯梢,影响树势;果实受害重者落果,轻者带有病疤不耐贮藏,发生腐烂,大大降低果实商品价值,使果农增加病虫防治成本,经济效益受损。柑橘溃疡病发生的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为25~30℃,高温高湿天气是流行的必要条件。暴风雨和台风给寄主造成大量伤口,更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3、疮痂病柑橘疮痂病是柑桔重要真菌性病害之一,在中国的柑桔种植区都有发生。此病主要为害新梢幼果,也可为害花萼和花瓣,严重时会导致果实畸形,进而导致减产,温度和湿度对疮痂病的发生流行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为20~28℃。疮痂病以对幼果的危害最重,春梢的发病情况在不同年份间有很大差异。温度偏低是限制春梢发病程度的关键因素。4、炭疽病柑橘炭疽病是柑橘最常见的病害,它具有危害广和危害时间长的特点,主要危害叶片、枝条、花、果实和果柄,常造成蜜橘和橙类等柑橘品种大量落叶、枝条枯死、大量落花、落果和果实腐烂。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可常年危害柑橘。高温多湿的天有利发病;冬春植株受冻或受旱;或柑橘园受涝;或园土粘重、土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或偏施过施氮肥;或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皆易降低植株抗逆力而易发病。5、煤烟病柑橘煤烟病,发生在枝梢、叶片和果实上。发病初期,表面出现暗褐色点状小霉斑,后继续扩大成绒毛状黑色或灰黑色霉层。本病由多种真菌引起。借风雨传播,栽培不良、密不透风、湿度大的果园有利本病发生。常以粉虱类、蚧类或蚜虫类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而发病。6、树脂病柑橘树脂病通常将侵染枝干所发生的病害叫树脂病或流胶病;侵染果皮和叶片所发生的病害叫黑点病或砂皮病;侵染果实使其在贮藏期发生腐烂叫褐色蒂腐病。发生严重时常造成大面积柑橘园毁灭,或在贮运中造成大量烂果,萌发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15~25℃。7、根结线虫病柑橘根结线虫病,主要危害根部,特别是细根、支根和须根。根尖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根瘤纺缍形或不规则形,近芝麻粒至绿豆粒大,初呈乳白色,后转呈黄褐色至黑褐色,根毛稀小。

8. 春季介壳虫防治

不能,既然冬天的时候无花果树上会长介壳虫,那就证明介壳虫也是能过冬的,所以是冻不死的。

通常来说,越冬昆虫的低温致死率是很低的,多数是感染病毒、感染真菌、被天敌寄生,这些因素导致的昆虫在越冬期间死亡率比较高。介壳虫的防治靠菊酯类农药和吡虫啉(蚜虱净)是不行的,现在比较合适的是杀扑磷,最佳防治时机是春季果树即将萌芽前,那个时候介壳虫是1龄若虫期,体表没有蜡质,容易被药剂杀死。

9. 介壳虫的生长环境

每年进入9、10月份,在柿子即将成熟时就会出现大量落果,造成柿子树落果的原因,为柿树上的蚧壳虫所致。但是柿树介壳虫为害相当严重、普遍,被害株率达到70%~80%,严重影响农户们的种植效益。本文根据柿树介壳虫的生长发育和为害规律,结合实际情况,介绍几种在家庭中小范围防治介壳虫的方法

1、搞好庭院卫生

结合冬季修剪,病果、病蒂、枯枝、落叶,剪去病虫枝;发生比较严重的枝干,可用硬毛刷、刮刀、小铲、竹片等刮越冬成虫和卵囊等;刮除树干上的老翘皮;把病果、病蒂、枯枝、落叶,病虫枝、以及刮下的壳和老皮要集中烧毁,除越冬病虫源,降低虫口数。

2、树干涂白

树干冬季刷白是简易有效的防治措施。在11月下旬~12月中旬,选气温较高的中午或午后树干涂白,白涂剂用生石灰:硫磺粉:食盐以0.5:1:0.25的比例,加适量动物胶和水,以易涂刷而不致流淌,随配随用,配置好以后均匀涂刷在树干表面为宜。

3、涂干

叶后到春节前后,用刷子蘸农药直接涂在有虫的枝上,涂95%蚧螨灵(机油)乳剂150~200倍,机油乳剂30~50倍,45%结晶石硫合剂50倍均可。

树萌芽前后,可在距离地面50cm处刮去1圈老皮,宽10~20cm左右,稍微露出新皮,再用刀纵割数刀,深达木质部,而后把药刷在刮皮处,涂抹药剂有氧化乐果、吡虫啉等5~10倍稀释液,做到施用。

涂胶环,柿树萌芽后在树干上涂1圈20cm宽的胶环。当树皮粗糙,老皮裂缝较深时,需将涂胶环部位的老皮刮除,及时胶环上害虫。粘胶用10份松香、8份蓖麻油和0.5份石蜡配制而成,将它们按比例混在一起,加热溶化后即可使用,粘性一般可维持15d左右。

4、根际施药

在树周围细根多处挖放射状沟或挖3~5个弧形沟,沟底要平,沟内均匀撒3%呋喃丹颗粒剂或15%梯灭威颗粒剂,每厘米胸径(柿树主干1m处的树干直径)用5g。

5、喷雾防治

季柿树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喷波美度3~5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代若虫。萌动后开花前,正值初龄若虫爬动期,刚孵化的若虫并不马上爬出母体的蜡壳,往往等1~3d后,天气晴朗暖和时才陆续爬出,爬行一段时间后开始固定,再过几天体外陆续上蜡,虫体上蜡后防治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发现有介壳虫从母体下往外爬时就应立即喷药防治。40氧化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加入适量柴油和中性洗衣粉有利药性发挥)、40%毒死蜱800倍液等喷雾。以后每隔7~10d喷药1次,连喷4~5次即可。

虽然喷施农药效果较好,但是致使庭院中农药的药味浓,对人体有害,打药时由于柿树高大,存在有打不着、打不到、漏打等现象,影响防治效果。

6、吊瓶防治

可以采用一次性医用输液器即可,在树干上吊挂装有药液的药瓶,药瓶内注入40%氧化乐果、50%马拉硫磷、25%亚胺硫磷、2.5%溴氰菊酯等5~10倍液,先用大号的铁针或钢制的针先穿透树皮,然后再把输液器的针头与花干呈30°角向下插入到花干的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即可,用透明胶带固定住。利用药液自上而下流动的压力,把药液徐徐注入树体内,然后让药液经树干的导管输送到枝叶上,从而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比直接喷农药更环保。

7、易自制农药防治

从保护人体健康,降低防治成本,家里可选择自配的简易杀虫剂进行防治。乳剂喷洒,按洗衣粉、柴油、水按1:0.2:200配制。先将洗衣粉用少量水溶解,再慢慢滴入柴油,边加边搅拌,形成白色乳剂,加水喷洒,或用毛刷、布蘸液洗刷、涂擦介壳虫部位,使之脱壳死亡。碱0.1%~0.2%溶液喷洒或抹涂,腐蚀介壳使其死亡。

10. 介壳虫冬天会死吗

1。休眠期药物防治(即入冬到开春) 用溶蜡或腐蚀性较强的药剂2。人工防治(任何时期) 用硬刷或鞋刷刷3。物理防治(冬季最冷时) 用喷雾器网树上喷清水,使其结冰,再敲打树使介壳虫与冰一起掉落4。孵化期药物防治(4月下旬到5月上旬) 这是最关键时期,由于幼虫无介壳包被及介壳与树有缝隙,因此可以用普通药剂5。保护天敌(任何时期) 就不用多说了吧

上一篇:六月雪和雀梅(雀梅还是六月雪好养) 下一篇:六月雪的花可以食用吗(六月雪可以吃吗)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