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分类 >

杨树病害防治技术(杨树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更新:2022-12-07 04:40归类:鲜花分类人气:58

1. 杨树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1.对发生病害的杨树幼苗,一律拔除,就地销毁,其它杨树苗木要严格检疫,严禁病苗调出;对病死、濒死的杨树全部清除,进行无害化处理。

2.在树木休眠期,是防治杨树黄叶病的关键,于晚秋或早春增施有机肥时,每亩施入3公斤硫酸亚铁,改良土壤结构。

3.在树木生长期,采用叶面喷施用0.3%的硫酸亚铁溶液加入少量的镁、锌等微量元素为宜,连续喷施三次,间隔8-10天喷一次叶面,防治杨树黄叶病害效果明显。

2. 杨树病虫防治

大部分杨林地土壤板结。对生长季节的杨树来说,松土、除草非常重要。为了有效防止杂草与幼树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并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土壤有机物的分化,改善杨树根系的呼吸作用,所以改善土壤的理性化是很有必要的,即松土、除草,松土深度一般为20—30cm,但不宜伤根。

水肥管理。夏季是杨树生长的高峰期,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是非常必要的。杨树施肥一般以氮肥和复合肥为主,常规年施肥2次。第一施肥时间在4月中旬与5月上旬,第二次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宜。2至4年幼树第株施0.5—1公斤尿素或复合肥,施肥地点在以每株树树冠外缘投影处,向外开放射状小沟2—3条深度在50cm左右,施肥期间,如干旱、高温、少雨,施肥后应及时灌溉,每次浇水应浇足。

3. 杨树病害防治技术研究论文

能。

杨树的病虫害很多,其中食叶害虫经常会造成极大危害,如果选用氧化乐果进行防治,都不会对杨树叶片造成伤害,但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2年生的杨树可以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进行喷雾,一亩地用药量为50-60公斤,浓度不宜过低或者过高。

浓度太低,效果较差,浓度过高,有可能产生烧叶等症状。

2.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为柳毒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美国白蛾等,在这些幼虫三龄以前喷药防治效果最好。

如果害虫发生期不一致,可以喷施2-3次。

杨树上面如果还有蚜虫、螨类害虫,可以同时起到防治效果。

4. 杨树叶病害防治

杨树黄叶可能与土壤和病虫害有关,在养护期间,若是土壤的肥力过低,铁元素不足,根系就会生长不良,会使杨树的叶片逐渐黄化。

杨树在生长期间,若是得了锈病或是受到了红蜘蛛的侵害,叶片受病菌和虫类的侵害后,叶片也会逐渐发黄。

5. 杨树主要病虫害识别及其防治措施

由细菌浸染而引起的杨树病害。

发病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手压即流出带臭味的液体,其内含有大量细菌。最后病部干缩下陷成溃疡斑,斑处皮层变褐色腐烂,严重时可引起树皮全部腐烂,全株枯死。防治措施:一是加强检疫,严禁从疫区调种造林。二是加强苗圃管理。在扦插育苗时,用薄膜覆盖,防止干旱和冻害,提高地温,促进苗木生长健壮

6. 杨树病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治疗药物

(1)可把10%碳酸钠涂抹在病斑上,治疗效果明显。

(2)一般可在入冬或早春时,把40%福美砷50-100倍液涂在病斑上,也可用50%退菌特500-1000倍液喷施,治疗效果较好。

(3)针对感病较轻的病株,可用刀把病斑和皮部变褐的部分,左右斜划成网状,深度直到木质部,然后在病斑部涂抹200倍退菌特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

7. 杨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这是杨树溃疡病的症状。发病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手压有液体流出。后期病部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病害严重时,水泡密集,可导致树皮腐烂,导致全棵枯死。

防治:预防措施主要有三种:1.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避免外伤。2.对大苗进行早春涂白。3.新栽植杨树时,栽前将苗根用水泡24小时以上,栽后立即灌足水。治疗措施:将患处刮净,涂抹代森锰锌、退菌特或用甲醛300倍液消毒。

8. 杨树主要病害

杨树树皮流水是细菌性溃疡病和烂皮病

杨树细菌性溃疡病和烂皮病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是我国北方防护林、用材林、城乡绿化杨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杨树细菌性溃疡病和烂皮病是世界闻名的重要的杨树枝干病害,也是常见病、多发病。

其传染病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可长期潜伏在杨树树体上。

9. 杨树病害防治方法

杨树的病害种类多,且危害严重。主要有叶斑病、叶黑星病、烂皮病、溃疡病、根癌病和紫根腐病。害虫主要有杨白潜蛾、杨枯叶蛾、杨扇舟蛾、杨笠圆盾蚧等。 杨树可以做为用材林、防护林、绿化的主要树种,受病害、虫害危害比较重,本文主要介绍杨树枝干病害、杨树天牛病害、杨树食叶害虫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4、人工捕杀。根据成虫产卵时所咬的伤痕或刻槽,用小刀或锤子将卵刺死或砸死,用铁丝钩出幼虫,捕捉成虫等。   5、生物防治。利用花绒寄甲、川硬皮肿腿蜂、啄木鸟等进行防治。   6、化学防治。应用绿色威雷防治天牛成虫,在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前于树干或大侧枝上喷洒绿色威雷200-300倍液。   7、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对树冠高大,喷雾防治较为困难的林木,采取树干打孔注射40%氧化乐果原液、20%吡虫啉可防治天牛成虫、幼虫。方法是:在树干离地面30cm处打深达木质部的斜孔,用药量一般0.3-0.9mL/cm胸径。也可从排粪孔直接注药。   8、药签防治天牛幼虫。在天牛幼虫危害期使用,尽量将药签插入新鲜的排粪孔内,并用泥封口。      三、杨树食叶虫病害      (一)种类   1、杨扇舟蛾:幼虫群栖,1-2龄时常在一叶上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藏匿其间,遇惊后能吐丝下垂随风飘移,3龄后逐渐向外扩散危害,老熟时吐丝缀叶作薄茧化蛹。由于幼虫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大发生时极易成灾。   2、杨小舟蛾:幼虫食叶片的表皮、叶肉,仅留叶脉,呈筛网状。严重时,杨树、柳树的大部分叶片被吃光,远望如火烧。   3、柳毒蛾:主要危害杨、柳科树木。危害严重时,能将叶片吃光,且有大量排粪,严重影响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卫生。柳毒蛾1年2-3代,以2龄幼虫在树皮裂缝处作薄茧越冬,次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危害,6月份为第1代幼虫盛发期,9月为第2代幼虫盛发期。   (二)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越冬(越夏)期,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尺蠖等成虫需爬行上树产卵的害虫,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梆扎塑料布等方法以防成虫上树产卵。   2、生物防治。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Bt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m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每亩阿维菌素600O-8000倍液。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即在害虫产卵初期,每亩3-4个放蜂点、放蜂量3-5万头。   3、化学防治。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打孔注药防治。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杀虫双水剂等。用药量为每1Ocm胸径2-4mL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用泥封好注药口。利用害虫上下树,用1Oml2.5%溴氰菊酯加1Oml氧化乐果与11kg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cm宽的闭合环;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杨树胸径处绑缚2周,效果良好。在幼虫期喷15%灭幼脲烟雾剂防治(药剂和溶剂混合比例为1:1,用药量为1.2kg/hm2)或喷施20%灭幼脲Ⅲ号,每亩25g、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        杨树属于杨柳科杨属,是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全属有100多种,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北美洲的温带、寒带及地中海沿岸国家与中东地区。中国有50多种。木材用作民用建筑,生产家具、火柴梗、锯材等,同时也是人造板及纤维用材。叶是良好的饲料。杨树又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下面主要介绍常见的几种病害的成因及防治方法。      一、杨树枝干病害      (一)种类   1、杨水泡型溃疡病: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症状有三类: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多围绕皮孔产生直径lcm左右的水泡状斑;在粗皮杨树品种上,通常并不产生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当在干部的伤口、死芽和冻伤处发病时,形成大型的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坏死斑。   2、杨大斑型溃疡病:主要发生在主干的伤口和芽痕处,初期病斑呈水浸状,暗褐色,后形成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部韧皮组织溃烂,其下木质部也可变褐,老病斑可连年扩大,多个病斑可连接成片,造成枯枝、枯梢。   3、杨腐烂型溃疡病,又称杨树烂皮病、杨树腐烂病,引起皮层腐烂、枝枯,严重地块可引起大片杨树死亡。发病后期的病斑上生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在潮湿情况下可从中挤出桔红色卷须状分生孢子角。杨树烂皮病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至寄主皮层上,多由伤口入侵。幼树、嫩枝和衰弱、有伤口的枝干较易感病。当树皮含水量不足60%时,发病严重。   (二)防治方法   1、真菌性溃疡病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本地区杨树栽植的经验,选育抗病品种,对新引进的品种在未通过区域性栽培试验栽培前不宜盲目推广。   (2)加强对杨树幼林地的栽培管理。改善立地条件,及时清除病死植株和枝条,及时修枝、间伐,防治蛀干害虫。   (3)起苗后及时假植、运输、栽植,减少定植前的水分散失。栽后立即浇水,或起苗后立即浸泡24h以上。   (4)病斑刮涂。对于抗病性较强品种的病树,可用小刀或钉板将病部树皮纵向划破,划刻间距3-5mm、范围稍超越病斑,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毛刷涂以所选择的药剂(10%碱水、梧宁霉素、不脱酚洗油原液、10%双效灵1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40%福美砷50倍液等),涂药后再涂以50-100ppm赤霉素,以利于伤口的愈合。   (5)化学防治。发病高峰期前,可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还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40%多菌灵50倍液或2:2:100波尔多液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 1:0.3:10)。   2、细菌性溃疡病防治:   (1)在杨树育苗插穗前,将插穗浸在链霉素(600mg/kg)树木抗病诱导水剂中浸泡24h。育苗用的种条感染该病,必须刮除病斑,并用300倍福尔马林液消毒。   (2)涂保护剂。对移栽大苗,早春刷白涂剂,或用硫合剂,或1:1:160波尔多液喷干,预防感染。   (3)在早春杨树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向苗木喷洒链霉素(600 mg/kg)+树木防冻保护剂(1l0倍),防止杨树苗木遭受冻害,增加抗病性。      二、杨树天牛病害      (一)种类   1、光肩星天牛:大部分为1年1代,少数2年1代,以卵及各龄幼虫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6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盛期。产卵于椭圆形刻槽上部的韧皮和木质部间。初孵幼虫危害韧皮部,三龄后蛀入木质部,初横向、后向上作隧道(最长可达15 cm,平均长9.6 cm),幼虫老熟后在隧道末端作蛹室化蛹。2、云斑天牛:2年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蛀道和蛹室内越冬。5月成虫大量出现,卵大都产树干(离地面0.36-1.7m之内),蚕豆大小,初孵幼虫先在韧皮部蛀食,其后蛀入木质部,深入髓心时即沿树干向上蛀。平时以虫粪木屑堵塞孔口,粪渣较粗,呈烟丝状。   3、桑天牛:2-3年1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二个冬天,至第三年6月初化蛹,7月上旬开始产卵。卵一般产在直径1-3 cm,一年生枝条分叉处上方。产卵痕“U”形,一槽一卵。桑天牛多发生在杨树苗木和幼树干部及大树侧枝上,幼虫钻蛀杨树髓心部位,形成直通的虫道,且排粪孔多,等距离排列在同一方位。幼虫从侧枝危害至主干,粪渣较细。   (二)防治方法   1、保持林内卫生,及时清除衰弱木、风倒木、雪压木等。   2、用天牛厌食的树种与杨树混交造林,可以起到阻隔害虫传播的作用。混交方式一般以块状为宜。如无条件营造混交林,亦可在杨树林四周靠虫源的一面栽植隔离林带。刺槐、水杉、臭椿、桤木和樟树是较好的混交和隔离林带造林树种。   3、饵木诱杀。在天牛危害较轻而卫生良好的林分中,设置天牛喜食树种作为饵木吸引成虫产卵,待幼虫孵化后尚未蛀入木质部前进行剥皮处理。 4、人工捕杀。根据成虫产卵时所咬的伤痕或刻槽,用小刀或锤子将卵刺死或砸死,用铁丝钩出幼虫,捕捉成虫等。   5、生物防治。利用花绒寄甲、川硬皮肿腿蜂、啄木鸟等进行防治。   6、化学防治。应用绿色威雷防治天牛成虫,在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前于树干或大侧枝上喷洒绿色威雷200-300倍液。   7、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对树冠高大,喷雾防治较为困难的林木,采取树干打孔注射40%氧化乐果原液、20%吡虫啉可防治天牛成虫、幼虫。方法是:在树干离地面30cm处打深达木质部的斜孔,用药量一般0.3-0.9mL/cm胸径。也可从排粪孔直接注药。   8、药签防治天牛幼虫。在天牛幼虫危害期使用,尽量将药签插入新鲜的排粪孔内,并用泥封口。      三、杨树食叶虫病害      (一)种类   1、杨扇舟蛾:幼虫群栖,1-2龄时常在一叶上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藏匿其间,遇惊后能吐丝下垂随风飘移,3龄后逐渐向外扩散危害,老熟时吐丝缀叶作薄茧化蛹。由于幼虫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大发生时极易成灾。   2、杨小舟蛾:幼虫食叶片的表皮、叶肉,仅留叶脉,呈筛网状。严重时,杨树、柳树的大部分叶片被吃光,远望如火烧。   3、柳毒蛾:主要危害杨、柳科树木。危害严重时,能将叶片吃光,且有大量排粪,严重影响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卫生。柳毒蛾1年2-3代,以2龄幼虫在树皮裂缝处作薄茧越冬,次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危害,6月份为第1代幼虫盛发期,9月为第2代幼虫盛发期。   (二)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越冬(越夏)期,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尺蠖等成虫需爬行上树产卵的害虫,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梆扎塑料布等方法以防成虫上树产卵。   2、生物防治。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Bt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m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每亩阿维菌素600O-8000倍液。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即在害虫产卵初期,每亩3-4个放蜂点、放蜂量3-5万头。   3、化学防治。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打孔注药防治。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杀虫双水剂等。用药量为每1Ocm胸径2-4mL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用泥封好注药口。利用害虫上下树,用1Oml2.5%溴氰菊酯加1Oml氧化乐果与11kg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cm宽的闭合环;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杨树胸径处绑缚2周,效果良好。在幼虫期喷15%灭幼脲烟雾剂防治(药剂和溶剂混合比例为1:1,用药量为1.2kg/hm2)或喷施20%灭幼脲Ⅲ号,每亩25g、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

10. 杨树病害防治技术研究报告

防治措施

(1)起苗、运苗时,要尽可能做到让根部、茎部少受损伤。

(2)出圃前要做好分级和检疫工作,并用50%退菌特粉剂1200-1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全株消毒。

(3)及时销毁生长不良、带有病虫害的苗木,提前预防冻伤和虫害。

(4)入冬、早春可用40%福美砷50-100倍液涂病斑,或用3-5度石硫合剂、50%退菌特500-1000倍液喷施病斑。

(5)若苗木染病较轻,可将病斑、皮部变褐部分用刀左右斜划成网状,深达木质部,然后再喷施200倍退菌特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

(6)严重感病的苗木要及时清除,严重感染的园林要彻底清除。

11. 杨树苗病虫害的防治

修剪枝条:第一年栽种的杨树要轻剪,剪掉弱枝,促使养分更集中。合理追肥:栽种时就要施加基肥,生长旺季还要追肥,保证养分充足。适量浇水:一年浇水四次,第一次在3月份,第二次在5月到6月份,第三次在夏季气候较为干燥时,第四次在上冻前。病虫害防治:定期涂抹、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

上一篇:蔷薇种植技术书(蔷薇花苗种植方法) 下一篇:雏菊鲜切花种植技术(鲜切菊花种植方法)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