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锦几叶(五叶地锦规格)
1. 中国地锦几叶
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为葡萄科木质藤本植物,枝条较细而多分枝,生有多数短分枝的卷须,其卷须顶端具圆形吸盘,叶互生,在短枝顶端两叶呈对生状。叶宽卵形常三裂,秋季叶变鲜红或紫红。聚伞花序腋生于短枝顶端,花两性,浆果球形,蓝紫色,6月上中旬开花,9月下旬果实成熟。
五叶地锦P. quinquefolia为葡萄科木质藤本植物,枝条较粗壮。卷须与叶对生,5~6分枝,顶端具吸盘,掌状复叶具5小叶。秋叶变黄至淡红色。圆锥状二歧聚伞花序较疏散,与叶对生,花黄绿色,浆果球形,蓝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两种地锦习性相同,喜光、喜湿,耐荫、耐瘠薄土壤,极耐寒冷,适应性强,很少有病虫为害。五叶地锦与地锦相比,生长旺盛,叶茂枝粗,但攀援性能不如地锦,另外秋季叶片色泽也不如地锦叶片鲜红亮丽。两者若搭配定植,能发挥出各自特色。两类地锦应用于长廊、棚架、墙体、公路、水源两侧的堑坡岩壁,遮蔽和观赏效果极佳
2. 五叶地锦规格
五叶地锦喜欢温暖的气候,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耐荫、耐贫瘠,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更强,在干燥的环境中也能存活。生长于中性或偏碱性土壤中。五叶地锦耐寒、耐旱、耐贫瘠,决定了五叶地锦的分布范围广,无论北、南、墙边、树下都能生长五叶地锦。
五叶地锦最大的用途是做绿化植物用,五叶地锦的攀缘能力很强,给它一个支点,他就能爬满荒山,爬满边坡,爬满屋壁,想一想,这要是做绿化使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沙固坡,五叶地锦的顽强生命力是多么强大,如果用来做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还可以起到防沙固坡的作用。
3. 五叶地锦是几年生
1 种条采集
根据五叶地锦容易生根的特点,在 10 月下旬以后,选取生长健壮、通直、芽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作为种条。
2 插穗制作
2.1 剪穗
自下而上剪截成 20~25cm长的插穗,上带 3~5个对生芽眼,最下端剪口要在基部芽眼以下 0.5cm处,以利生根,顺理成捆,计数捆牢,
2.2 贮藏、覆土
插穗剪截成捆后,最好当日剪当日入坑埋藏。插穗贮藏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背阴处平地挖深 60cm、宽 100cm、长度随种条数量多少而定的贮穗穴,采取河沙贮藏催根,用0.03%的高锰酸钾对河沙消毒。底层铺 5cm 厚河沙,插穗基部朝下,成捆的插穗可一捆挨一捆地直立码放,然后在插穗顶部回覆潮润的河沙,约 5cm厚,不使插穗顶部暴露。在贮藏堆中每隔 1m 竖一草把进行透风。以后根据气温的渐低变化进行分次覆土,到 1 月份最低气温到来前,其覆土总厚度达 50~70cm。
3 圃地准备
3.1 圃地选择
扦插圃应选在交通便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通风和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要求透气性好,中性或微碱性。
3.2 整地施肥
选择确定的育苗地在前一年秋季人工除草,用机械深耕 30~35cm,土壤暴晒两个月以上。在立冬前灌足冬水,翌年 4 月中下旬扦插前,每 667m 2 撒施熟化羊粪 5m 3 及磷酸二氢铵 50kg,后旋耕作业,使肥料和土壤均匀混合。
3.3 覆膜建苗床
扦插前 3d 进行覆盖,覆膜时建平地苗床,宽90cm,长按扦插地的长度,作业带宽 30cm,无需遮阴设施。地膜要紧贴床面,做到严密无隙。
4. 五叶地锦百科
五叶地锦,落叶攀援木质藤本。
叶互生,具长柄,掌状复叶具5小叶,稍革质。圆锥状二歧聚伞花序较疏散,与叶对生,花轴及花梗皆无毛;萼近5齿,截形;花瓣5,黄绿色;雄蕊5;雌蕊1,子房2室。浆果球形,成熟时呈蓝黑色、稍带白霜。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原产于北美。辽宁各地栽培。
垂直绿化的好材料,生长健壮、迅速,适应性强,可覆盖墙面、山石,给庭园、假山、建筑增添色彩。
5. 地锦叶的形状
龟背竹是观叶植物,每年的任何时间段都可以种植。由于它的叶子非常的宽厚肥大,所以大家会将它种植在花盆里,摆放在客厅或者阳台上。它绿色的植被面积比较大,能给人一种很震撼的绿色视觉感受。
龟背竹的枝干并没有特别的特点,甚至觉得整个植物都是叶子构成,每一片叶子直接生长在土壤里。唯一奇特的是叶子的形状,常见的植物叶子到了成熟的时候,它的中间会出现裂痕,这些裂痕比较有规律。生长到一定时间之后,整个叶片裂纹的形状就像是乌龟的背壳。
不过常见的龟背竹都是青绿色,它是大自然最常见的颜色。今天我们介绍的龟背竹却不一样,它的叶子由中间的纹路一分为二,左边是原本的翠绿色,右边却为白色或者是淡黄色。这种颜色非常的纯粹,甚至有部分的叶子是绿色和淡黄色交叉生长。我们称这种品种叫做锦叶龟背竹。
尽管叶子颜色与我们常见的龟背竹稍有不同,不过它的生长习性与文中前面介绍的基本相似。种植的时候要保证温度,同时还要尽量的让土壤的湿度提高。因为它的叶子需要充分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其次介绍的植物叫做油画吊兰,小花觉得这种名字非常有诗情画意。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我们普通的吊兰植物如果被染料上了色,那么它一定会非常的漂亮。今天介绍的油画吊篮就是将这种设想变为现实。
它与普通吊兰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它的叶子颜色非常具有个性。在植物的根部刚生长出来的叶子颜色为粉红色,随着生长的时间变长,它的根茎会向远处伸展。这种红色又渐渐的转变为绿色,绿色的叶子当中有很多白色的纹路,这种白色和绿色交替的出现就使得整个油画吊兰看起来非常的美。
6. 五叶地锦品种
五叶地锦,落叶攀援木质藤本。
叶互生,具长柄,掌状复叶具5小叶,稍革质。圆锥状二歧聚伞花序较疏散,与叶对生,花轴及花梗皆无毛;萼近5齿,截形;花瓣5,黄绿色;雄蕊5;雌蕊1,子房2室。浆果球形,成熟时呈蓝黑色、稍带白霜。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原产于北美。辽宁各地栽培。
垂直绿化的好材料,生长健壮、迅速,适应性强,可覆盖墙面、山石,给庭园、假山、建筑增添色彩。
7. 五叶地锦是什么
在环境绿化中,利用五叶地锦装饰建筑物的外壁、屋顶、假山,短期内可以构成稠密的绿色挂毯。但在栽植过程中,枝叶吸附不牢自墙壁下落,影响绿化和观赏效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墙壁不适。五叶地锦由枝的先端变态特化的吸盘作其攀援器官;当接触支持物时,就分泌出粘液来将植物体粘吸于支持物上。但用于攀援墙壁的吸盘,只能吸附未抹灰的砖墙,且墙面要求平整,若用于木板墙、泥墙或其它篱棚就会失去吸附作用。
(2)环境不宜。五叶地锦喜阳光和湿润肥沃的土壤环境条件,应植于南向光照较好的墙壁下,如将五叶地锦植于阴面或树荫的墙面下,则生长势弱,吸附墙壁能力也随之降低,且入秋后叶色变红缓慢。
(3)管理不当。高大建筑物墙基部都有散水地面和防潮墙围,多为水泥构成。五叶地锦萌发新梢如任其沿水泥散水面爬行,极易因地面阳光辐射而焦黄、枯萎,影响开始触墙的吸附能力。因此应及时立支架引附于防潮墙围之上,支架为15-30度角。如角度过大,下部形成空档,既使顶端吸住墙壁,也易被风吹落。五叶地锦生长迅速,技叶重叠交错,必有一些悬空生长,一旦遭到暴风雨袭击,枝叶则会大面积自墙壁脱落。因此,一则定植时株距不应过密;二则对过密或悬挂枝叶可于雨季前或冬季休眠时进行修剪,以减小迎风张仰角度,让新发枝梢上的吸盘都能触及和吸附墙壁。
8. 五叶地锦简介
是五叶地锦又名五叶爬山虎,葡萄科,地锦属木质藤本植物。
落叶大藤本,具分枝卷须,卷须顶端有吸盘。小枝圆柱形,无毛。卷须顶端嫩时尖细卷曲,叶片掌状,顶端短尾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无毛,网脉不明显; 叶柄无毛,叶变异很大,通常宽卵形,先端多3裂,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
聚伞花序,常生于短枝顶端两叶之间。花小,黄绿色。浆果球形,蓝黑色,被白粉。花期6月,果期10月。
9. 五叶地锦产地
五叶地锦为葡萄科地锦属的植物。花小,黄绿色。浆果球形,蓝黑色,被白粉。花期 6 月,果期 10月。五叶地锦作为藤本灌木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范围较广,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高台县多家育苗单位经过十多年的育苗试验,总结出了五叶地锦扦插育苗的经验。
1 种条采集
根据五叶地锦容易生根的特点,在 10 月下旬以后,选取生长健壮、通直、芽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作为种条。
2 插穗制作
2.1 剪穗
自下而上剪截成 20~25cm长的插穗,上带 3~5个对生芽眼,最下端剪口要在基部芽眼以下 0.5cm处,以利生根,顺理成捆,计数捆牢,
2.2 贮藏、覆土
插穗剪截成捆后,最好当日剪当日入坑埋藏。插穗贮藏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背阴处平地挖深 60cm、宽 100cm、长度随种条数量多少而定的贮穗穴,采取河沙贮藏催根,用0.03%的高锰酸钾对河沙消毒。底层铺 5cm 厚河沙,插穗基部朝下,成捆的插穗可一捆挨一捆地直立码放,然后在插穗顶部回覆潮润的河沙,约 5cm厚,不使插穗顶部暴露。在贮藏堆中每隔 1m 竖一草把进行透风。以后根据气温的渐低变化进行分次覆土,到 1 月份最低气温到来前,其覆土总厚度达 50~70cm。
3 圃地准备
3.1 圃地选择
扦插圃应选在交通便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通风和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要求透气性好,中性或微碱性。
3.2 整地施肥
选择确定的育苗地在前一年秋季人工除草,用机械深耕 30~35cm,土壤暴晒两个月以上。在立冬前灌足冬水,翌年 4 月中下旬扦插前,每 667m 2 撒施熟化羊粪 5m 3 及磷酸二氢铵 50kg,后旋耕作业,使肥料和土壤均匀混合。
3.3 覆膜建苗床
扦插前 3d 进行覆盖,覆膜时建平地苗床,宽90cm,长按扦插地的长度,作业带宽 30cm,无需遮阴设施。地膜要紧贴床面,做到严密无隙。
4 扦插
4.1 扦插时间
在 4 月下旬,土壤解冻时扦插为宜。
4.2 插穗处理
用浓度 50mg/kg 的 ABT6 生根粉药液浸泡插穗 2h,每克生根粉处理插穗 4 000 根。
4.3 扦插密度
每 667m 2 扦插 15 000 根插穗,插穗株行距为20cm 20cm,每床 4 行,床间作业带宽 30cm。
4.4 扦插深度
扦插深度 8~10cm,上节高于土壤 1~2cm,保证插穗两个芽位于地膜以上。
4.5 扦插角度
一般采取斜插,插穗与地面角度为 60°左右。
4.6 插孔
扦插前用育苗叉按照插穗株行距打孔,再扦插,扦插后用细土盖好扦插孔,封严地膜。
4.7 灌水
扦插后立即灌透水。用湿土埋压填实插孔和地膜边缘。
5 抚育管理
5.1 前期管理
扦插15d后,从根系萌发多个分枝,一般为5~7个,至 5 月 25 日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水,待表土稍干时结合人工除草,进行松土。
5.2 中后期管理
当每一分枝长度达到 30cm后,茎生长加快,此时要拉攀缘线绳,便于于五叶地锦攀爬。若分枝太多可适当摘除。9 月 20 日后停止生长。此阶段根据墒情灌水 3~4 次,追肥 2 次,以氮肥为主,667m 2施肥量第 1 次为 15kg、第 2 次为 20kg。根据土壤板结程度进行松土、除草。越冬前要灌足水,保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
5.3 越冬管理
冬季至翌年 2 月,视土壤墒情,灌溉 1~2 次,在迎风处要适当搭设风障,以利越冬。春季气温回升后,要清理种植区干枝落叶,及时灌水、松土、追肥。
6 有害生物防治
五叶地锦的虫害主要有介壳虫、蚜虫、蝽象、木虱等等刺吸式害虫。对于介壳虫的防治,可喷施菊酯类农药 2 500 倍液。每隔 7~10d 喷洒 1 次,连续喷洒 2~3 次;对于蚜虫、蝽象、木虱等刺吸式害虫的防治,可喷施 6%的吡虫啉 3 000~4 000 倍液。
10. 五叶地锦百度百科
没有毒。李目葡萄科的木质藤本植物
五叶地锦(学名:Parthenocissusquinquefolia (L.)Planch.)是葡萄科,地锦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无毛。卷须顶端嫩时尖细卷曲,叶片掌状,顶端短尾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无毛,网脉不明显;叶柄无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