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分类 >

姜的常见病害图(姜的常见病害图片)

更新:2022-12-05 06:59归类:鲜花分类人气:67

1. 姜的常见病害图片

姜作为一种调味品,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备有。但是,生姜种植户都知道,生姜在种植三四年后,老姜田很容易就出现病虫害,癞皮病、姜螟使得生姜减产30%-50%,甚至绝收。生姜在贮藏时,更是容易受到姜蛆的再危害。

危害特征

生姜贮藏期的主要害虫,幼虫俗称姜蛆,也能危害田间种姜,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影响。该虫具有趋湿性和隐蔽性,初孵幼虫即蛀人生姜皮下取食。在生姜“圆头”处取食者,则以丝网粘连虫粪,碎屑覆盖其上,幼虫藏在里面。幼虫性活泼,身体不停蠕动,头也摆动,以拉丝网。生姜受害处仅剩表皮、粗纤维及粒状虫粪,还可能引起生姜腐烂。

姜蛆幼虫有趋湿性和隐蔽性,初孵幼虫即蛀入生姜皮下取食。在生姜“圆头”处取食者,则以丝网粘连虫粪、碎屑覆盖其上,幼虫藏身其中。幼虫性活泼,生姜受害处仅剩表皮、粗纤维及粒状虫粪,还可引起生姜腐烂。姜蛆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格,可周年发生。尤其到清明节气温回升时,危害加剧。田间调查姜被害率达20-25%。

2. 姜叶病图片

可以从水肥光气温病虫等方面找原因。

1,水,大姜喜水而又忌水,它喜欢湿润的土壤,但却怕积水,怕干旱,对水分的要求极高,干旱缺水,连阴天等都会造成大姜的黄叶干尖。

2,肥,如果使用了未完全腐熟的有机肥,由于气温高,它会发酵,产生大量的热和氨气散发不及时,就会造成伤根,引起根系对水及养分的吸收不良,不单是会造成大姜的干尖黄叶,还可造成生长缓慢,如果培肥过近,造成伤根烧根,叶片也会干尖发黄。

3,缺素症,如果大姜缺铁,叶片就会黄化,缺锌就会黄化卷叶。

4,光温气,大姜是需阴作物,生长过程中要注意遮阳,如果光太强温度过高,叶片的失水太快,根的吸水速度跟不上蒸发的速度,就会导致干尖黄叶。如果是扣膜,大姜出苗后没及时破膜,造成高温灼伤,就会干尖黄叶。

5,病虫害,细菌性叶枯病,炭疽病,叶斑病,姜瘟病,根腐病,枯萎病,大姜钻心虫等都会造成干尖黄叶。

防治措施,雨后及时排水,追施腐熟好的有机肥,施肥时要注意与大姜的根系保持一定距离,适时补充微量元素肥,注意遮阳防晒降温。

如果是因为病虫害导致的干尖黄叶,可用嘧菌酯,多菌灵,甲托,嘧鲜胺,中生菌素,戊唑醇,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注意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性。

3. 生姜常见病害图片

生姜白绢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在各种植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生姜的品质及产量,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

主要发生在姜根、茎基部。发病初期,地上茎叶出现少量黄叶,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病斑上长有白色菌丝体,并粘结土覆盖在病斑上,生姜纤维根开始坏死。发病中期,地上叶片开始萎蔫,茎基部大部分变成褐色,表土上出现白色菌丝。发病后期,地上部分茎叶枯萎,表土及茎基病部出现白色→黄色→褐色菜籽状菌核。此时地下茎病部在病菌分解酶的作用下腐解成褐色纤维,有霉味。 温、湿度是影响姜白绢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适宜白娟病菌的繁殖,当气温为30~35℃时,加上潮湿环境,病菌生长速度加快。在6~7月梅雨季节,天气时晴时雨,**利发病。白绢病寄主作物连作,带病种姜,农具耕作,管理不善、排水不畅、封行荫闭等均有利发病。

4. 姜的常见病害图片大全

施肥过量。生姜耐肥,但是只要满足需要就好,追肥太多,根系吸收不了,在土壤中会造成烂根。

施肥不当。一些化肥和复合肥的浓度很高,施肥没有溶解水中,没有稀释或是施肥离根茎太近,施化肥后把化肥埋入地下会伤根。少施化肥,农家肥使用了家禽肥。家禽粪热性太高,会灼伤根部,一接触水分就烂掉了。

病害造成。主要造成烂姜的病害有姜瘟,姜瘟主要由种子和土壤携带感染,感染后姜会烂掉。

5. 姜的各种病害图片大全

生姜病害主要有腐败病(俗称姜瘟病)、叶枯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曲条跳甲,应及时喷药杀灭及防治。姜瘟病一般从6月份始发,高温多雨发病重,此病主要采用农业综合防治,如轮作换茬,严格选种等。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将病株四周0.5米内的健株一并去除,挖去带菌土壤,病穴内及四周撒石灰1公斤,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灌根,或50%的代森铵800倍液或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新高脂膜喷洒,以防止病害继续发生。叶枯病病叶初期先变黄,黄色部分逐渐变褐色坏死。由局部扩展到整个叶脉,呈现褐色至红褐色的叶缘病斑,病斑边缘波状,颜色较深。防治方法是在发病初期,对姜苗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2:200倍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锌600倍液,视病情,隔15~20天,喷2~3次。若在喷洒液中加入新高脂膜适量,防治病虫效果更佳。

6. 姜的常见病害图片高清

1、病害

大姜病害包括软腐病、根线虫病、姜瘟病等,这些病害主要是因为有害细菌的生命活动活动引起的。一般情况下,连作重茬土壤中存在大量病菌是生姜发生病害的直接原因。而土壤湿度大,姜种带伤,浇水施肥的不合理等,为生姜病害的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2、虫害

大姜的主要虫害有姜螟、金龟子、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等,这些幼虫以大姜的根茎为食,使得大姜生长受阻,甚至茎断苗枯。

3、水肥不合理

灌水方式的不合理会造成土壤盐渍化,对生姜生长不利,同时田间积水等有可能会造成幼苗溺亡等。而不合理的施肥如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除了会滋生土壤细菌外,其在田间分解过程中会散热,容易烧伤苗根,其次其分解时产生的有毒气体也会造成生姜的叶黄苗枯根死等。

7. 生姜病害图谱

生姜贮藏期的主要害虫,幼虫俗称姜蛆,也能危害田间种姜,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影响。该虫具有趋湿性和隐蔽性,初孵幼虫即蛀人生姜皮下取食。在生姜“圆头”处取食者,则以丝网粘连虫粪,碎屑覆盖其上,幼虫藏在里面。幼虫性活泼,身体不停蠕动,头也摆动,以拉丝网。生姜受害处仅剩表皮、粗纤维及粒状虫粪,还可能引起生姜腐烂。

姜蛆幼虫有趋湿性和隐蔽性,初孵幼虫即蛀入生姜皮下取食。在生姜“圆头”处取食者,则以丝网粘连虫粪、碎屑覆盖其上,幼虫藏身其中。幼虫性活泼,生姜受害处仅剩表皮、粗纤维及粒状虫粪,还可引起生姜腐烂。姜蛆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格,可周年发生。尤其到清明节气温回升时,危害加剧。田间调查姜被害率达20-25%。

8. 大姜主要病害图片

生姜烂脖子病是真菌性病害,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学名是结群腐霉软腐病。

主要有高温高湿和带病的土壤以及带病的姜种引发致病,它的发病症状是,地上茎基部和土壤连接处茎杆发病,发病时姜苗青绿,地上茎秆发病部分发硬,用手挤压出水,没有异味,发病初期地下根茎还尚未发病,拔出的生姜,姜种和新姜都好好的,姜苗猝倒后慢慢变干枯萎,地下根茎由于遇雨水和浇水后慢慢腐烂。生姜姜瘟病主要危害根茎,大多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地下根茎上半部先发病。病部初为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软化腐烂。仅留外皮。腐烂组织内变为白色粘稠汁液,且恶臭气味。茎被害部位呈暗紫色,后变黄褐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在腐烂过程中,由于根茎失去吸收水分的机能,茎上端叶片及收叶出现变黄症状,严重时,叶片萎蔫卷曲,叶色由黄变为枯褐色,最后茎叶枯死。

9. 生姜病图片大全

叶枯病,建议三唑类农药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者戊唑醇或者氟硅唑,咪鲜胺或者咪鲜胺锰盐或者异菌脲或者吡唑醚菌酯或者溴菌腈等等 ,大部分成分注意用量多了抑制生长。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10. 生姜各种病害防治的图片

根腐病、钻心虫等病虫害会危害生姜根部或茎部,导致生姜营养吸收受阻,从而出现黄叶现象。

蓟马会危害生姜叶片,出现卷叶现象。因此要注意病虫害检查预防,若有发生及时防治。可用枯草芽孢杆菌+辛硫磷防治根腐病及地下害虫,叶面喷施噻虫嗪、吡虫啉等防治蓟马等虫害。

上一篇:夏季常见草花(夏季草花卉有哪些) 下一篇:常见蓝花菊科植物(蓝色的菊花是什么品种)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