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花的养殖(马齿花的养殖方法视频)
1. 马齿花的养殖方法视频
1—2个
东单7512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3天,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相当。幼苗叶鞘紫色,株高272厘米,穗位高103厘米,株型紧凑。花丝粉色,雄穗分枝7-9,花药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6.7厘米,穗粗4.8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3克,出籽率84.1%。田间倒伏率/倒折率5.02%,空秆率1.77%。两年接种鉴定,抗小斑病、穗腐病,感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高抗腐霉茎腐病,高感粗缩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59克/升,粗蛋白含量9.57%,粗脂肪含量3.19%,粗淀粉含量75.78%。
2. 马齿花的养殖方法视频教程
中元玉米审定号:辽审玉2011520
中元211玉米属于中晚熟玉米杂交种,活动积温2783.4摄氏度,幼苗叶鞘紫色,叶色绿色,苗势强。株型半紧凑,穗位122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丝浅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分枝数7-12个。果穗筒形,苞叶长度中,穗行数16-20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经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测试中心(沈阳)测定,籽粒容重755.4克/升(远高于国家一级粮食710克/升标准),粗蛋白量11.81%,粗脂肪含量4.37%,粗淀粉含量71.75%,氨基酸含量0.2
3. 马齿怎么种植
1、盆土选择
在对马齿苋树换盆时,需要选择口径比植株根茎稍大的花盆、以及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土质较为疏松的腐殖土进行更换。在换盆前还可以对花盆以及土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以免换盆后植株出现病害现象。
2、处理植株
在换盆前也可以对植株进行处理。首先需要将马齿苋树从原土中挖出,并将其根部的杂质清理干净,然后使用锋利的剪刀,将根部生长过密的根须剪去,帮助植株节省养分,也可以将马齿苋树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3、进行换盆
等待半小时后,就可以将马齿苋树捞出,栽种在事先准备好的盆土中。在栽种的过程中,需要在花盆底部铺上一层土壤,然后将植株放入花盆中,使用一只手固定马齿苋树,另一只手向花盆中添加土壤,直到将植株固定即可。
4、日常管理
在日常管理马齿苋树时,可以为其浇灌营养丰富的河水、湖水,浸湿全部的土壤,让植株根部和土壤充分的接触,也可以为马齿苋树提供腐熟的农家肥,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还可以为其提供全天的日照,保持叶片的翠绿。
4. 野生马齿笕开花图片
是。
马齿苋在春夏秋三季都能持续不断地孕育花朵,冬天如果没有霜冻,它也可以继续生长,如果温度较高,也能够继续开花。或马齿苋的花朵观赏性并不是太好,它主要是一种观叶植物,花朵一般是黄色、橘黄色或粉红色。
马齿苋是一种生长比较缓慢的草本植物,比较喜欢温润的土壤,在干燥的环境下也能维持生存,保持环境温暖就是最好的。
5. 马齿笕养殖方法
1.种植时间
种植马齿苋时的气温应当在20℃以上,所以我国种植马齿苋的时间多在2月下旬,采收时间在11月;江浙一带的播种时间多在5月下旬;华北地区的播种时间一般在6月上旬。
2.栽培要点
马齿苋的种子较为细小,所以在播种前要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约为15厘米,种植方式以条播为主,为使播种的密度均匀,可以在种子中混入100倍种子重量的细沙进行播撒,播撒后只需覆盖一层细土即可,当苗高15厘米时,开始间苗,使株距保持在9-10厘米左右,播种后约25天左右,植株的高度达到25厘米,就可以进行采收了。
3.防治虫害
种植马齿苋过程中容易出现病毒病、白粉病以及叶斑病,防治这些病就可以使用百菌清、多菌灵、速克灵等药物进行喷洒使用。
4.水肥管理
马齿苋的耐旱性极强,所以在浇水时要控制好浇水量,让土壤保持在半湿的状态即可;马齿苋对肥料的需求不大,选用肥力较大的土壤进行马齿苋的种植,之后的养护过程中就不需要再施肥了。
6. 马齿苋怎样养盆栽
对根部施肥、滴加营养液,刺激它快速生长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使用遵循常规的保养方法,还是不够的,最好使用一些肥料辅助。使用肥料时,建议每周使用一次,用清水稀释。若施肥过多,会造成营养物质残留,过多的营养素会引起副作用。正所谓恰到好处即为最佳。
7. 盆栽马齿笕的栽培管理
蚂蚱菜一般指的是马齿苋,马齿苋盆栽种植方法:
①用种子繁殖,春季4月播种,在整好土地上,开1.3m的畦,按行林距各约25cm开穴,深约5cm,施人畜粪水,种子与火灰拌匀后,匀撒穴里。
②在播种以后要注意保温和保湿,早春播种的出苗是比较晚,一般情况下是需要7~15天,晚春和秋播的马齿苋的苗只需要4~6天。
③在出苗以后的7天后开始间苗,保持株距在3~4厘米左右,在间苗之后结合浇水还要追肥一次。
④幼苗高5~6cm时匀苗、补苗,每窝留苗3~4 株,并除草,追肥1次;苗高15cm时,进行第2次。7月可再扯草。追肥1次,肥料都以人畜粪水为主。
马齿苋可以一次种植,多次采收。新长出的小叶是最佳的食用部分,嫩茎的顶端可连续掐取,取中上部,留茎基部抽生新芽,使植株继续生长,15~20天可采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