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分类 >

皂荚盆景栽培(皂荚树种植技术)

更新:2022-11-24 21:12归类:鲜花分类人气:72

1. 皂荚树种植技术

  皂荚(学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又名皂荚树、皂角等。  皂角树苗的种植方法:  播种  选择地势平坦、灌水方便、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平整土地后施入底肥(二铵)3450kg/hm2。播种以春播为好,一般在5月上旬,播种量195kg/hm2~225kg/hm2.在播种前5天~6天灌足底水,待表面阴干后即可播种。为便于起苗和管理,可采用60cm大垄播种,顺垄向在垄面开8cm~10cm的深沟进行播种;若为提高出苗量,亦可做床播种,苗床宽1.2m,步道宽20cm,每隔15cm横床开6cm~8cm深的条沟进行播种。播种后及时覆土,覆土厚度3cm~4cm。   造林  皂荚一般采用植苗造林,可在春季、秋季、冬季或雨季进行栽种,造林时蘸生根粉,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一般选用2年生~3年生苗,造林前要进行小穴整地,穴规格40cm×50cm×50cm。山区的株行距为2m×3m,植苗1665株/hm2;平原区株行距为3m×4m或4m×5m,植苗630株/hm2~1245株/hm2。栽植后浇水、封土、踩实、覆膜。  管理养护  抚育管理  播种后适时浇水,及时松土、除草,并于7月上旬追施1次尿素,施肥量150kg/hm2~225kg/hm2。幼苗高5cm~6cm时间苗,留苗15株/m~20株/m,间苗后应及时浇水、松土。  苗期管理  皂荚在出苗时有早有晚,出苗时间较长,应注意床面板结影响幼苗出土,要保持床面湿润,及时轻轻疏松床面表土而又不伤幼苗,达到全苗整齐。待苗出齐后,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及时除草松土,当苗高10cm左右时,进行间苗、定苗,株距10~15cm,苗高20cm左右或5月底6月初施追肥1次,施速效化肥150kg/hm2,采取开沟施入并覆土。按照旱涝情况及时灌溉与排水,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各种病害,一年生苗高可达50~100cm。  采种与贮藏  皂荚果实成熟期在10月,果实成熟后长期宿存枝上不自然下落,但易遭虫蛀,应及时采摘。可手摘或用钩刀剔取,采集的果实在自然条件下经日晒使种子干燥脱粒。将筛选后的种子装入布袋或木桶等容器中,放在低温、干燥、通风、阴凉的仓库内贮藏。为避免虫蛀,可用石灰粉、木炭屑等拌种,用量约为种子重量的0.1%~0.3%。  病害防治  皂荚豆象  成虫体长5.5~7.5mm,宽1.5~3.5mm,赤褐色,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种子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咬破种子钻出,等皂结荚后,产卵于荚果上,幼虫孵化后,钻入种子内危害。  防治方法:可用90℃热水浸泡20~30s,或用药剂熏蒸,消灭种子内的幼虫。  皂荚食心虫  幼虫在果荚内或在枝干皮缝内结茧越冬,每年发生3代,第1代4月上旬化蛹,5月初成虫开始羽化。第2代成虫发生在6月中下旬,第3代在7月中下旬。

2. 皂荚树种植技术与管理

皂荚树是一种豆科多年生木本植物,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壮,圆柱形,常分枝,多呈圆锥状,长达16厘米。

皂荚树主要生于路旁、沟旁、宅旁,生长于海拔650米至25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谷地、山坡林中及路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主产河南、江苏、湖北、广西。

3. 皂荚树介绍

尽管肥皂不是我国的发明,现代肥皂工业是泊来品,但‘肥皂’一词却是地地道道的国产货,它来源于我国古代的皂荚。这是一种豆科皂荚树所结荚果,含有皂甙成分,有表面活性剂样性能:起泡、去污、乳化,并且比真正的肥皂耐硬水,不含碱性,对丝毛织物无损伤。皂荚有多种,去垢能力不同。

4. 皂荚树栽培技术

野生皂荚和好,野皂荚刺小,且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其刺为伪品,不能作为皂刺入药;但因其育苗成本相当于皂荚的十分之一,主要用于果园防护,种子可以作饲料。有一点需要注意:野皂荚和皂荚是不同的物种,虽然亲缘关系很近,形态十分相似,但不是同一个物种。

5. 皂荚树繁殖方法

 1、采种

  选择树干通直,生长较快,发育良好,种子饱满的30-100年生盛果期的壮龄母树,于10月中下旬采种。采收的果实要摊开曝晒,干后将荚果砸或碾碎,去果皮,风选,即得净种,种子阴干后装袋干藏。

  2、种子处理

皂荚种皮较厚,发芽慢且不整齐,播种前,须进行催芽处理。另外,采用1:4-5碱水48h浸泡,再用清水泡24h,发芽率可达80%-92%。也可在秋末冬初,将净选的种子放人水中,待其充分吸水后,捞出混合湿沙贮藏催芽,次春种子裂嘴后,进行播种。

  3、育苗

  育苗地应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进行细致整地,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3000~5000kg,筑成平床或高床。采用条播,条距20~25cm,每米长播种沟播种10-15粒,播后覆土3-4cm厚,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苗高10cm左右时,间苗、定苗,株距10-15cm,当年苗高可达50~100cm。若培育2年生大苗,于秋末苗木落叶后,按0.5m×0.5m的行株距进行换床移植。

6. 皂荚树育苗

 1 采种 选择树干通直,生长较快,发育良好,种子饱满的30-100年生盛果期的壮龄母树,于10月中下旬采种。采收的果实要摊开曝晒,干后将荚果砸或碾碎,去果皮,风选,即得净种,种子阴干后装袋干藏。

  2 种子处理 皂荚种皮较厚,发芽慢且不整齐,播种前,须进行催芽处理。另外,采用1:4-5碱水48h浸泡,再用清水泡24h,发芽率可达80%-92%。也可在秋末冬初,将净选的种子放人水中,待其充分吸水后,捞出混合湿沙贮藏催芽,次春种子裂嘴后,进行播种。

  3 育苗 育苗地应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进行细致整地,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3000~5000kg,筑成平床或高床。采用条播,条距20~25cm,每米长播种沟播种10-15粒,播后覆土3-4cm厚,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苗高10cm左右时,间苗、定苗,株距10-15cm,当年苗高可达50~100cm。若培育2年生大苗,于秋末苗木落叶后,按0.5m×0.5m的行株距进行换床移植。

  4 人工造林 春秋两季均可造林,以秋冬季造林为好。造林前一般要进行小穴整地,穴规格为30cm×30cm×20cm,株行距1.0m×1.0-1.5m。栽植时要深栽踩实不露根。雨季雨量较多时,也可利用当年苗进行雨季造林,要求苗高20cm以上。半木质化小苗上山造林,效果也很好。植苗造林主要用于缺株补植。   

  5 主要虫害防治 皂荚豆象:成虫体长5.5-7.5mm,宽1.5-3.5mm,赤褐色,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种子内越冬,来年4月中旬咬破种子钻出,等皂结荚后,产卵于荚果上,幼虫孵化后,钻入种子内为害。防治方法:可用90℃热水浸泡20-30s,或用药剂熏蒸,消灭种子内的幼虫。   

  皂荚食心虫:为害皂荚。以幼虫在果荚内或在枝干皮缝内结茧越冬,每年发生3代,第一代4月上旬化蛹,5月初成虫开始羽化。第2代成虫发生在6月中下旬,第3代在7月中下旬。 防治方法:秋后至翌春3月前,处理荚果,防止越冬幼虫化蛹成蛾,及时处理被害荚果,消灭幼虫。

7. 皂荚种子种植

皂荚的种子外皮包裹着一层坚硬的蜡质,如果采用直接播种的方式,水分很难进入种子,就会影响皂荚种子的萌发。

为了提高皂荚种子的发芽率,可以在播种前将种子放在80℃的热水中,进行热水烫种。等水温自然晾凉后浸泡24个小时,然后再将皂荚的种子捞出,点播在土壤中即可。

8. 皂荚树的种植

是因为皂荚树是一种落叶树,把它种植在门前的话,有诅咒家道中落的意思,

并且它很容易对住宅的四季产生影响,风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稳定的运行,一点点改变就可能会出现大的漏洞,而门前的皂荚树对风水很容易造成影响。

上一篇:瓜子黄杨盆景制作实验报告(精品瓜子黄杨盆景图片欣赏) 下一篇:黄杨曲干式盆景(极品黄杨盆景鉴赏)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