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艺人的鬼斧神工(盆景艺人的鬼斧神工图片)
1. 盆景艺人的鬼斧神工
还真巧,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也形成系列文章,虽然见识浅陋,然而贴出来让大家共同品评吧,欢迎拍砖:
鬼斧神工赏盆景之:书法和盆景艺术
文:花木君
艺术是相通的,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联系,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塑、诗词歌赋、文学戏曲、篆刻丝织、园艺盆景等等,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形式,都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如今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
这些艺术门类,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其他艺术的借鉴和学习,可能就会触类旁通,甚至是融会贯通。就拿盆景艺术来说,盆景艺术虽然起源较晚,然而在演变过程中,积极吸取各种艺术门类的精髓,糅合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思想和灵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中,盆景艺术从书法艺术中就借鉴了很多有益的精华。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最古老的艺术文化之一,也是我国独领风骚的文字书写艺术。自从汉字诞生那天起,中国的文字就已是艺术化了的形象艺术,历经六千余年的形式演绎,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凝聚了华夏民族的聪明智慧和艺术结晶,承载和传承着中华文明的文化思想,本身又是独特艺术形式的优美符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之无愧的瑰宝。
每个汉字本身就是一幅鲜活优美的图画,充满韵动的舞蹈,富有节奏的乐曲,内含丰富的诗篇。组合在一起表达错综复杂的人类文明的思想和文化,经过艺术形式加工,融入书写者的功力和感触,利用线条的意象变化和结构布局,表达出思想和神韵,形神具备,从而形成书法艺术,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和盆景艺术有很多相同点,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书法需要十数年甚至毕生的练习积累基本功;盆景也是需要经过多年甚至几代人的年功才能成为作品。书法是功到自然成,盆景却是变化无穷,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因此更为难得。除去基本功,从艺术形态角度来讲,书法艺术对盆景艺术的影响颇多,我们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一,意在形先;二,布局严谨;三,线条美感;四,形神兼备。
一、意在形先
南朝(梁)书法理论家庾肩吾《书品》有言:“敏思藏于胸中,巧意发于毫銛。”,唐代书法理论家张彦远:“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诗佛”王维认为:“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一幅书法艺术作品,立意是第一位的。文以载道,书以载文;文章是说明道理,书法则是表达思想,没有思想内涵,称不上书法作品。同理,盆景艺术源自自然高于自然,是为了体现创作者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同样讲究意境和立意,“意在形先”。
如何立意?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首先要有基本功,然后还需要综合素质的提高,牵扯到文化、艺术、美学、道德修养等等,立意有高低,意境有深浅,一幅行笔流畅、道劲有力、神彩飞扬的书法,和一盆枝干协调、疏密有致、神形兼备的盆景,其作者必然都是有功底、有见地、有悟性的行家里手,而这一切,都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精神修养,才能达到“意在笔先”。
二,布局严谨
一副精美书法作品,在确定主题时,立意在先,对整体行文上和布局结构上,都需要深思熟虑,讲究章法和协调,字里行间,主与次、虚与实、疏与密、浓与淡、曲与直、方与圆、收与放、动与静、首与尾等要相互呼应,结构严谨,充满了辩证法。同样,盆景也要做好布局结构设计,针对不同盆景作品,需要不同处理构思,树木盆景要注意造型结构和今后走势,山水盆景则讲究布局对应,要妥善处理几与架、盆与桩、根与干、枝与叶的合理构图,还要分清远近、前后、上下、主次、动静、粗细、取舍等关系,从而才能形成整体协调,意境优美的作品。
三,线条美感
书法作品,具体到局部,讲究线条流畅,直抒胸臆,一笔呵成,以笔墨的浓淡、枯润以及笔锋的变换,疾缓、转折、连笔、顿挫、开合、藏露,笔断意连,行云流水,用线条构成了形象上的艺术美。同理,盆景艺术也讲究线条美,以枝干为笔锋,花叶为墨点,通过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表现自然鬼斧神工,透出神韵,俊逸洒脱,用天然来幻化自然,恰似一幅立体书法,从而达到线条和意象上的美感。
四,形神兼备
从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王僧虔《笔意赞》提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到唐朝张怀瓘的《书议》:“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再到清代刘熙载的《书概》:“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历代书论家都非常重视书法的神采韵味。正如《书品》形容张芝、锺繇、王羲之的书法“若探妙测深,尽形得势;烟花落纸,将动风采。带字欲飞,疑神化之所为。”,形神兼备,为上之上品。
从书法艺术演变来讲,魏晋重劲美,唐朝重法度,宋朝尚意境,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讲究形神兼备,而对所有的传统艺术来讲,都讲究神韵,任何一个缺乏神韵的作品没有生命力,盆景艺术依然如此。
如何做到形神兼备?似乎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形”指形体,可以通过基本功的练习和积累达到,然而“神”是神韵,依附于形体上的精神感受,这是制作者的阅历、学识、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等综合素质积累,这就需要创作者涉猎广泛,循序积累。
要想做到形神兼备,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传统文化,吸取和借鉴其他艺术的精髓,尤其是传统诗词歌赋,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修为,同时增加盆景文化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促进。
在学习的过程中,先要有法、有意,再到无法、无意。正所谓“艺有法,艺无法,无法之法乃至法;思有意,挥无意,无意之意乃真谛”。通过不断练习,不断精进,这样才能在创作时,有感于物,有悟于心,面对盆景素材,胸有成竹,意在型先,从而在创作时感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才能体现出“神”的韵味。。
以上四点是书法艺术的精髓,也是值得盆景艺术借鉴的重点,虽然是泛泛而谈,然而针对盆景艺术来说,书法艺术对其的影响在于,并不在于一树一石的具体造型,而是从美学形而上的整体审美观念,对于盆景艺术的理论体系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盆景艺术虽然历史悠久,然而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在理论方面却有所欠缺,尤其是在审美观念上,容易跑偏,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念并没有错,只是历史原因造成文化断层,盆景文化曾经偃旗息鼓,然而,在新的高潮时,却唯他人马首是瞻,出现一些审美误差和跟风潮,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传统美学的一种否认和抛弃,是违反自然规律和真正美学范畴的。
最后,我想用明末思想家、书法家傅山的书法理论做为忠告:“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提醒那些文化浅薄、思想虚无的哗众取宠者,在不能做到盆景艺术“形神兼备”的时候,我们宁可古拙苍健,也不追求谄媚雕凿;宁可自然萧疏,也不轻佻浮滑,这是傅山先生关于书法的精辟理论,同样适合于盆景艺术。
2019-9-24易花得木
2. 盆景艺人的鬼斧神工图片
可以,我认为榆树至少有三点优势:
一是适应性强,容易养护。榆树原产北方,属于乡土树种,特别容易养护。喜光,也稍耐阴;喜温暖气候,也能耐低温;喜肥沃湿润土壤,也有耐干旱瘠薄的能力;在酸性、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均能生长。根系发达,萌发力强。寿命较长,可以传世。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甚至在城市干旱的楼顶上或墙壁的缝隙中也能生长,而且能够越冬。
二是北方盛产,素材易得。众所周知,盆景向来是南方热北方冷。有人把北方盆景不发达的原因归结为气候和树种。我认为其实不然,主要还是文化或认识问题。北方盆景如果走就地取材的路子,气候问题、树种问题自然都会迎刃而解。榆树在北方可以说随手可得,山上、田、河畔、路旁、宅边遍地都是。
路旁、宅边遍地都是。
三是树势强健,可塑性强。榆树山野老桩苍劲古朴,虬曲有力,树皮皴裂,树姿奇特,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也从一个角度说明榆树可塑性很强。的确,榆树生性强健,截锯、绑扎、拿弯,各种制作手段均能适用。既可做成直干型、斜干型、曲干型、悬崖型,也可做成大树型、丛林型、文人树型等。所以,北方发展盆景,榆树是个突破口。可惜北方没人把榆树当宝贝,很少有人经营榆树盆景,花木盆景市场也很少见到本地榆树盆景的影子,但愿北方的朋友能够重视这个天赐的好树种。我认为,少量培养,或可野外获取而不至于破坏环境。大量种植,还是以种子繁殖为上,也能随心塑造,快速成型。
3. 盆景造型技艺
石榴树修剪的时候,可以按照通风透光、层次分明、上多下少、疏花疏果的顺口溜进行。修剪一般是在夏季和秋季进行,冬季只需要简单的进行修剪即可。果树上面若是有病枝、老枝和干枯枝的话,就要将其剪除。若修剪不适当的话,就会影响果树的生长,从而会减少结果数量。
4. 盆景艺术家
9:00一18:30。
成都三邑园艺成立于1976年,是由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胡世勋,集几十年创业心血所建立。目前拥有一座占地40余亩的温江盆景艺术展览交易中心,一座盆景博物馆以及300多亩苗木基地。
5. 盆景艺人的鬼斧神工是什么
三山岛在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西南太湖中。为一大二小的山岛,一为主岛三山,余名泽山、厥山。主峰海拔81.2米。相传因春秋末期有吴妃姊妹三人各居一峰而名。唐威通十三年(872年)建有三峰寺。明曹熙《三峰寺庄田记)云:“三峰古刹也,四面皆平湖,……是山屹乎其中,孤绝而巧,世人呼为小蓬莱,胜概甲吴中。”
山上旧有十景之胜。现存者有姑亭,传为梳妆台;板壁峰,人称行山,石峭陡立,恰以一天然的水石盆景;叠石,以石着胜,传为吴王爱女之别馆所在;十二生肖石,石临太湖,玲珑嵌空,似十二生肖之动物形状;其余尚有香炉石、牛背岩等。岛上家家培植盆景。堪称水碧山翠小蓬莱。
此处还有距今一万余年被称为“三山文化”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及哺乳类动物化石遗存。三山岛地处东经120 16 45 12 17 55,北纬31 1 25 31 2 30。居江浙两省交界,历为苏沪杭和锡沪杭及“申芜运河”之咽喉。
1、拜壁峰:谐名板壁峰,石削陡立,被誉为江苏省石景之最,如一座天然的水石盆景,真谓鬼斧神工。
2、十二生肖石:石临湖沿,玲珑剔透,惟妙惟肖,奇形怪状,各有千秋。
3、叠石:有名老虎石,高大雄伟,以石著称,一端架在悬崖上,一端凌空落在峰尖,巧夺天工。
4、龙头山:与长圻渚相望。传说原是一条活龙,被刘伯温窃了龙胆,开凿长江破了法。
5、金鸡石:共有三块,一高二低,对等相叙。石下有洞,传说有一对“金鸡”常栖于此。
6、仙人洞:旁有悬崖峭壁,视夕照佳处。据说为亚洲板块断裂层的断头。因毁关帝庙而塌。
7、牛背石:传说为天上“金牛”下凡,因常偷食太湖边稻谷而被人在尾巴上接上红头绳,后又被人发现,砍掉尾巴,从而化为石身永留在人间。
8、香炉石:一石三鼎足,傍晚提网捕鱼,足间观日落其情其境无穷。
9、石码头:傍岸那条条石船向太湖,旁有看船老人石。
10、马脚印:传说为关公练马所踩脚印。
11、三峰寺:始建于唐朝,历史上香火鼎盛,曾有房屋1080间。
12、大佛字:摩崖石刻,并塑有大型露天观音像。
从农业经济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农业经济
三山岛历来以妇女在家种田种桑、男子出外经商的农商经济为主。1969年集体经济,生产队积极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开山围地造梯田,从浙江引进柑桔,并大量种植,每个生产队的柑桔产量平均50担。1982年社员分红创东山之最,为3.85元/工。1983年三山岛分田分地到户,仍延续以生产花果为主的农业经济。
长毛兔,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桶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国各地不断有人“找”到三山。他们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买兔苗的。这就怪了,这些人干嘛非要千里迢迢,赶到这里来买呢?再说,他们又是怎么知道这个太湖小岛的呢?
说来话长。
三山岛养兔子早就有之,不过那时候是草兔,没多少经济价值。尽管岛上没有黄鼠狼,也没有毒蛇,很适合兔子繁殖,但也没有多少人家饲养。
1980年,村民张柏年第一个饲养拉毛兔,是花3元钱1对从吴江庙港买来的。由于他不会剪毛,繁殖后,只卖兔苗,卖给村上人,还卖给东山人。
同年,沈光华等三家也开始饲养了。是南京外贸公司送给他们的,每家1只公兔,西德种。他们养在家里,跟本地兔子杂交,“下一代”的毛色很好,常有浙江人来收购。他们跟着浙江人学会剪毛。当时的兔毛收购价是每斤102元,沈光华家养了100多只,每年剪五次毛,每次能卖100多元;加上兔苗出售,收入在当时是很丰厚的了。很快,家家户户都饲养了,既剪毛,又卖苗,形成了一定规模。
1985年,国内发生兔疫,各地兔子纷纷病死。南京农科院研究出兔瘟疫苗,控制了兔瘟。独有三山,因为是湖中孤岛,“与世隔绝”,很少受外界感染,兔子大多很健康。村民张侣年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在《农民日报》上登了两次广告,引得各地养兔专业户不断赶到苏州,再到东山,一路辗转“找”到三山,购买兔苗。如此,“兔岛”三山名扬四海,各地不断有人跟着“找”过来,登门求购,其中最远的来自新疆乌鲁木齐。三山人的兔苗收入很快大幅度超过了剪兔毛的收入,养兔人家出现了很多“万元户”。可以说,这是三山人在改革开放之后掘到的“第一桶金”。不少人家的楼房就是那时候造起来的。
但是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国际市场兔毛收购价一路下跌;到九十年代中期,1斤只卖20来元。而饲料价格却逐年上升;加上有些浙江人收了兔毛回去喷水、撒味精,把份量加重了卖给外贸公司。这样,兔毛容易变质,三山兔毛的牌子给砸了,外贸公司不收了。拉毛兔,
6. 盆景艺人的鬼斧神工是谁
三山岛四季花果累累,除有“洞庭红”橘外,更有名果“马眼枣”为全国所罕见,果大二寸许,鲜甜爽口,现尚有百年以上古枣树692棵。临湖秀山之处,素有十大景胜迹:
1、拜壁峰:谐名板壁峰,石削陡立,被誉为我省石景之最,如一座天然的水石盆景,真谓鬼斧神工。
2、十二生肖石:石临湖沿,玲珑剔透,惟妙惟肖,奇形怪状,各有千秋。
3、叠石:有名老虎石,高大雄伟,以石著称,一端架在悬崖上,一端凌空落在峰尖,巧夺天工。
4、龙头山:与长圻渚相望。
传说原是一条活龙,被 刘伯温窃了龙胆,开凿长江破了法。
5、金鸡石:共有三块,一高二低,对等相叙。石下有洞,传说有一对“金鸡”常栖于此。
6、仙人洞:旁有悬崖峭壁,视夕照佳处。
据说为亚洲板块断裂层的断头。因毁关帝庙而塌。
7、牛背石:传说为天上“金牛”下凡,因常偷食太湖边稻谷而被人在尾巴上接上红头绳,后又被人发现,砍掉尾巴,从而化为石身永留在人间。
8、香炉石:一石三鼎足,傍晚提网捕鱼,足间观日落其情其境无穷。
9、石码头:傍岸那条条石船向太湖,旁有看船老人石。
10、马脚印:传说为关公练马所踩脚印
7. 盆景造型师傅
盆栽花椒树的修剪方
修剪方法: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极重短截。
轻短截
剪去枝条的少部分,截后易形成较多的中、短枝,单枝生长较弱,但总生长量大,母枝加粗生长快,可缓和枝势。
中短截
在枝条春稍中上部饱满芽处短截。截后易形成较多的中、长枝,成枝力高,单枝生长势较强。
重短截
在枝条中、下部短截,截后在剪口易抽生1~2个旺枝,生长势较强,成枝力较低,总生长量较少。
极重短截
截到枝条基部弱芽上,能萌发1~3个中短枝,成枝力低,生长势弱。有些对修剪反应比较敏感的品种,也能萌发旺枝。
8. 盆景制作大师都有谁
盆景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深受人们的喜爱。盆景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国内这些年许多地区都建立了盆景生产基地,生产制作各类盆景,不仅在国内市场大量销售,而且还畅销世界各地。那么玩盆景,选哪些树种更保值升值?
1、艺术价值高、经济价值高
要收藏盆景,就需要造型独特,有丰富内涵,意境深远的盆景。最好是可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再来就是经济价值高、较为贵重的产品,其增值的力量的才会更大。
2、增值潜力大,生长缓慢
对于盆景来说,它具有一个其他艺术品所不具备的特性,那就是生长,也代表着变化,这也是它的潜力所在。在选品的时候,需尽可能要那些本身还不是特别完善,能随着后期的生长不断完美的盆景,这就是其潜力的表现。因此,生长缓慢、成型困难、造型越是得来不易的盆景,更有收藏的价值。
3、树种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盆景树种都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今天给大家推荐几种能保值升值的盆景树种。
松柏类
松柏类盆景,堪称为盆景之王,有松柏长青、青松翠柏之说。尤以松类盆景为最,松树四季常绿、耐寒耐高温,特别是耐干旱,生命力可谓强盛。中国国产的松树中,最好的是山松即马尾松。山松树形是松树中最优美的,因而非常珍贵。在当今盆景世界,全球最盛行的盆景树种就是松树!
柏树的美学特征几乎与松树一样,但也有不同之处,除古老、翠绿、坚强、奇特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它的韧性;柏树皮纹理条状旋转如绞绳,树枝不易折断。现在流行的舍利干,大多都是柏类制作而成。盆景工作者喜欢用柏树制作“舍利干”盆景,以表现古木逢春之意。
对节白蜡
对节白蜡是世界仅存的木犀白蜡,物以稀为贵,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树种,其花期在4-5月,果期9月。喜欢光照,耐寒耐干旱,适应能力极强。生长缓慢,寿命长,树形优美,盘根错节,是园林、盆景、根雕家族中的极品,深得盆景大师们的喜爱,是优质的盆景素材之一,都能称得上是活化石了。
黄杨
黄杨是盆景里的老牌贵族了,总有它的一席之地,黄杨树姿优美、叶片密集、枝干苍劲,虽然生长比较的缓慢,但树型很是稳定,还四季常青,一直被人们所青睐,微小型的盆景中黄杨是主力军,大中型的黄杨盆景的价值是很高的。
罗汉松
罗汉松盆景,树姿葱翠秀雅,苍古矫健;叶色四季鲜绿,有苍劲高洁之感。 若附以山石,制作成鹰爪抱石的姿态,更为古雅别致。罗汉松还能和水、竹、组景,更有培养成丛林式的罗汉松盆景,给人以野趣的享受。这些创作而成的罗汉松盆景,结合其长寿的特性,好好养护,迟早会成为一盆极佳的艺术品。
雀梅
雀梅,中国盆景的主要树种之一,因为根杆自然奇特,能提根、能露爪,造型优美、古色古香,是为中国盆景岭南流派的五大名树之一,更是打开美国盆景植物市场的主力军。雀梅不光萌发力好,适应性强,生命力也很强健,适合创作成各种式样的盆景,观赏价值极高,在南方是比较受欢迎的。
金弹子
金弹子根部黝黑,茎干色泽如铁,刚健挺拔,树姿优美,能观花观果,已经具备了成为优质盆景的潜质。根、干、形都有很大的造型空间,是盆景创作者喜爱的素材之一,可以说是集观根、观形、观叶、观花、观果,闻香于一体的盆景佳品,为中国盆景传统流派之一的川派盆景的主要树种。
九里香
九里香盆栽到处可见,但九里香盆景却很稀少。九里香的树姿优雅、枝干矮壮苍劲、盘根错节,是很好的盆景素材之一,尤以制作直干式、双杆式、斜杆式等为佳品,也是岭南派盆景的主要树种之一。
梅
梅花赏老不赏嫩,以老梅桩培养而成的盆景为佳品,其势苍劲、其形挺拔、其性孤傲,古梅桩盆景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从树桩开始培育,虬枝显得苍劲有力,形态特别。
枫树
枫树叶新叶发红,老叶返青,自古就被文人骚客们所喜爱,枫类(槭树)古桩,以其独特的风格及形象,受到广大盆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青睐。
博兰
海南岛的独特树种,大多生长于山沟、悬崖峭壁、石缝等处,其根系发达、虬曲多姿,既耐旱又耐涝,还耐阴,繁殖能力又强,是制作盆景的优良素材,越来越受盆景大师的喜爱,同时也是近十年来,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的树种,野生桩价格高得惊人。
9. 鬼斧神工赏盆景之一
乱石穿空 巉岩林立 洞奇石秀 断岩对峙 匪石匪席 怪石丛生 怪石嵯峨 怪石林立 怪石嶙峋
怪石奇岩 怪石兀立 怪石险峰 怪石牙立 怪石峥嵘 光怪陆离 鬼斧神工 花坛盆景 黄石碧岩
浑然天成 假山奇石 巨山嶙峋 巨石嵯峨 嶙峋起伏 玲珑剔透 乱石嶙峋 乱石纵横 盘石犬牙
奇峰怪石 奇石突兀 奇石异洞 奇形怪状 奇岩怪石 千岩竞秀 千岩万壑 巧夺天工 峭壁巉岩
亲冒矢石 磬石之固 泉石膏肓 犬牙盘石 人非木石 如石投水 若卵投石 山枯石死 山溜穿石
山石错落 山石壮观 山童石烂 射石饮羽 身当矢石 身非木石 石沉大海 石城汤池 石赤不夺
石峰嶙峋 石火电光 石火风灯 石火风烛 石火光阴 石缄金匮 石烂海枯 石烂江枯 石泐海枯
石破天惊 石室金匮 石室金鐀 石心木肠 矢石之难 漱流枕石 漱石枕流 水滴石穿 水枯石烂
水落石出 水清石见 水石清华 烁石流金 铄石流金 搜岩采干
10. 盆景艺术大师
孔泰初大师代表作《春复春》(雀梅)。1964年1月30日,周恩来总理应邀对埃塞俄比亚进行友好访问,将这件作品作为国礼送给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孔泰初作品《斜月帘栊》(九里香)《悬》(雀梅)《艰苦阅历》(雀梅)《朝阳里》(九里香)《一夜春风千万枝》(九里香)
孔泰初(1903―1985),字少岳,广东广州人。他出身商贾世家,是广州西关桨栏路生茂泰茶庄祖业的继承人,岭南盆景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