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灰霉病(花卉灰霉病的症状特点)
1. 花卉灰霉病的症状特点
1、灰霉病症状特点
发生在果实主要引起果实顶部变软、腐烂,后期腐烂、出现灰色霉层;
在叶部主要是有掉落的花瓣、卷须等腐烂引起发病,后期灰色霉层;
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萎病死。
一句话:在果实顶部和叶片有腐败的落花卷须处
2、霜霉病症状特点
主要在中下部叶片发生,在叶片背部出现水渍状小点,后期呈现不规则状病斑(受叶脉影响,即病斑不能跨越叶脉),后期如水浸泡般,出现黑色霉层。天气潮湿时,白菜,葡萄于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状物,菠菜,莴苣,花椰菜背面产生紫黑色的霉层。发病严重时,病叶枯焦,早期脱落。
一句话:中下部叶片,背面。
2. 花卉灰霉病用什么药治疗
能用
切花玫瑰是所有切花中栽培难度最大、病虫害最严重的花卉,特别是在切花出口市场上不允许有药斑和灰层存在,确保美观无病虫害。作为设施大棚花卉,大多采用硫磺熏蒸,辅以药剂喷施,挂粘虫板诱杀虫害,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切花玫瑰主要的三大病害是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三大虫害是红蜘蛛、蓟马、蚜虫。
霜霉病:玫瑰发病后很难防治,几天就开始掉叶子,主要药剂有苯醚甲环唑、普力克、咪鲜多菌灵、氟菌.霜霉威、阿米西达。
3. 花期灰霉病
灰霉病复发率极高,如若当季感染,一定要做好清园。冬季清园时结合修剪,如有感染,一定要剪除病枝叶烧毁,花期发病可以手工摘除病花。
灰霉病高发于低温、高湿、少阳光、树势弱及花期。由于连续阴雨,让果树很难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供给养分,树势的减弱也是灰霉病高发的一大原因。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给果树补充营养,维持树势。另外,灰霉病的特性,一般都是从花开始侵染,因此也更高发与花期。判断柑橘是否感染了灰霉病,一般首要观察花朵是否产生病斑、霉层及腐烂。树势就和人的抵抗力差不多,抵抗力弱就容易感病。为了防治树势过弱,使灰霉病菌有机可乘,一定要在生长衰弱期以及植株长势差的结果期施加有机营养肥,增强树势。
要及时喷药保护,谢花期间阴雨连绵天气居多,预防灰霉病应选用持效期较长的杀菌剂。可选择药剂主要有嘧霉胺、腐霉利、乙霉威、异菌脲、菌核净、啶酰菌胺、氟唑菌胺等,这些药
4. 植物灰霉病为什么病害
灰霉病。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地上部位均可发病。幼苗发病,叶片和叶柄上产生水渍状腐烂,之后干枯,表面产生灰霉,严重时可扩展到幼茎,使幼茎产生灰黑色病斑,腐烂折断。成株期叶片发病,叶尖开始时出现水渍状浅褐色病斑,病斑呈"V"字形,并逐渐向内发展,潮湿时病部长出灰霉,边缘不规则,干燥时病斑呈灰白色。茎部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病斑,高湿时长出灰色霉层,病部以上逐渐枯死。果实发病主要出现在青果期,多从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开始发病,后向果面和果梗发展,果皮变成灰白色、水渍状、软腐,病部长出灰绿色绒毛状霉层,后期病部产生黑褐色鼠粪状
晚疫病。幼苗染病,先由叶染病,病叶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当向叶脉和茎蔓延后,可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最终导致植株萎蔫或倒伏,高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白色霉层;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不规则的水浸状病斑,后转为褐色。高湿时,叶背病、健部交界处长出白霉,整个叶腐烂,可蔓延到叶柄和主茎。茎杆染病产生长条状暗褐色凹陷条斑。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病斑呈不规则云纹状,稍凹陷,边缘明显,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5. 植物灰霉病发病原因
花腐病是植物的叶面上出现黄色斑点,而灰霉病是叶的背面长灰色毛粉。
6. 花卉灰霉病图片
1。种子消毒。为杀灭附着在花卉种子表面的真菌,种子可用10%磷酸三钠液浸20分钟,流水冲洗40分钟后使用。也可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晾干后备用。
2。客土栽植。病菌主要在土中越冬,因此,无论是园栽还是盆栽,一律要求土壤是无病新土,并对盆土、花盆、种球进行消毒。
3。合理施肥。尽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时注意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而加重病害。
4。棚内管理。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内干净,做到通风透光好。
7. 菜花灰霉病特征
在生长中后期,特别是花球形成增长期间,植株老叶发黄萎垂叶柄基部出现黑色湿腐条斑,茎基部出现湿润状淡褐色病斑,中下部包叶在中午似失水状萎蔫,初期早晚尚可恢复,反复数天萎蔫加重就不再能恢复,茎基部的病斑不断扩大逐渐变软腐烂,压之呈黏滑稀泥状;腐烂部位逐渐向上扩展致使部分或整个花球软腐。
8. 花卉灰霉病的症状特点图片
主要危害花、叶片及嫩枝。开始花瓣上出现水渍状小斑或花瓣尖部、边缘变成褐色,迅速扩展、萎蔫、腐烂,最后整花褐变枯萎。潮湿条件下可见灰绿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园艺防治:去除发病花苞、花、枝条;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控制温、湿度;棚室覆盖选用无滴薄膜。 预防发病,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发病初期选60%多菌灵盐酸盐水溶性粉剂600~1500倍液,丙烯酸.香芹酚500~8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800~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3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交替轮换用药。
9. 农作物灰霉病的症状
灰霉病大葱叶片发病有三种主要症状:即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其中白点型最为常见,叶片出现白色至浅褐色小斑点,扩大后成棱形至长椭圆形,潮湿时病斑上有灰褐色绒毛状霉层,后期病斑相互连接,致使大半个叶片甚至全叶腐烂死亡。 干尖型病叶的叶尖,初呈水渍状,后变为淡绿色至灰褐色,后期也有灰色霉层。湿腐型叶片呈水渍状,病斑似水烫一样微显失绿,斑上或病健交界处密生有绿色绒霉状物,严重时有恶腥味、变褐腐烂。
霜霉病花茎表面形成一层疏松的绒毛状霉层,白色到淡紫色。干燥时叶片变为污白色或淡黄色,逐渐枯死。有时只有叶片尖端部分发病,变白枯死。局部侵染的叶片和花茎上,产生卵圆形、圆形病斑,大小不一,白色或淡黄色,边缘不明显,潮湿时表面生绒毛状霉层,干燥时变为枯斑。叶片中下部发病,则叶片上方下垂干枯。霜霉病的诊断特征为病斑黄白色,表面生有白色到淡紫名绒毛状霉层,病叶软化易折。后期病部有时孽生腐生性真菌,出现黑霉,需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