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桃笋的别名(笋的学名叫什么)
1. 笋的学名叫什么
笔笋的别名叫笔头笋,它是我们家乡河南的一种野笋,很细小,一般在每年的5月上市,可能是笋尖像毛笔头,所以取名笔头笋。配上肉丝,自制的手揉芥菜,那叫一个鲜,爽。
笋(sǔn),是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茎、芽,又称“竹笋”,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竹子的青皮:~席(用竹青编成的席子)。同“榫”。竹为质化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
2. 水笋学名叫什么
1、香蒲
香蒲(学名:Typha orientalis Presl)香蒲科香蒲属的一个种,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根状茎乳白色,地上茎粗壮,向上渐细,叶片条形,叶鞘抱茎,雌雄花序紧密连接,果皮具长形褐色斑点。种子褐色,微弯。花果期5-8月。
2、睡莲
睡莲(学名:Nymphaea L.):睡莲是多年生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厚,直立或匍匐。叶二型,浮水叶浮生于水面,圆形、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钝圆,基部深裂成马蹄形或心脏形,叶缘波状全缘或有齿;沉水叶薄膜质,柔弱。
花单生,花有大小与颜色之分,浮水或挺水开花;萼片4 枚,花瓣、雄蕊多。果实为浆果绵质,在水中成熟,不规律开裂;种子坚硬深绿或黑褐色为胶质包裹,有假种皮。品种不同其形态特征不同。
3、水笋
水笋即菰(茭白),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食用的茭白,别名有很多,如茭瓜、茭笋、菰手、雕胡、高瓜、菰瓜、高笋、篙芭、水笋等。
3. 芦笋的学名叫什么
不是。笋干是以笋为原料,通过去壳切根修整、高温蒸煮、清水浸漂、手工切片/压榨成型处理、自然晾晒/烘干、整形包装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芦笋它的名称当中虽然带有一个笋字,但是它跟笋是完全不搭边的。芦笋其实属于草本植物,是石刁柏的地上茎。
4. 青笋的学名
莴笋尖的别名是: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产期:1-4月。莴苣原产地在地中海沿岸,大约在五世纪传入中国。 地上茎可供食用,茎皮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嫩叶也可食用。
茎、叶中含莴苣素,内含莴苣素(C11H14O4或C22H36O7)。味苦,有镇痛的作用。莴笋的适应性强,可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
5. 青笋的学名叫什么
莴笋
拼音:wō sǔn
莴笋的解释
莴笋(学名:Lactuca sativa L.var. angustanaIrish.)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产期:1-4月。原产中国华中或华北。地上茎可供食用,茎皮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嫩叶也可食用。茎、叶中含莴苣素,内含莴苣素(C11H14O4或C22H36O7)。味苦,有镇痛的作用。莴笋的适应性强,可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
6. 笋的别名是什么
竹笋的常用别名如下:
常用别名:笋、闽笋、竹芽、竹肉、毛笋等。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甘,无毒。归胃、大肠经。
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钙、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 生素C。
食疗功效: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 酸、脂肪、糖类等,可以补充营养不良儿童需 要的营养物质。
7. 竹笋学名叫什么
脑笋学名叫绿竹笋,别名甜竹。 原产于中国南部及东南亚。绿竹笋长在地面下,不易受空气污染,且无农药残留问题,是十分健康卫生的蔬菜,还有其低热量、具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株高约4~8公尺,径约5~7公分,节间28~40公分,叶长椭圆形,长18~21公分,宽2~5公分,地下茎合轴丛生,竹笋由侧芽萌发,笋型呈牛角弯曲,面光滑无毛,肉质细嫩清甜。
8. 笋又叫什么
莴笋不是笋。
莴笋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
产期:1-4月。莴苣原产地在地中海沿岸,大约在五世纪传入中国。 地上茎可供食用,茎皮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
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嫩叶也可食用。
莴笋的适应性强,可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
9. 各种笋的学名
1、尖头青笋
尖头青笋产于浙江杭州,竹杠高3.5-5.5米,横径3-4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笋壳青紫,有褐色小斑点及云纹状斑块,青紫色,两侧青色,笋长33-40厘米,粗4-4.6厘米,单个重0.2-0.35公斤,肉厚味美。亩产春笋200-300公斤。
2、毛竹笋
毛竹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江南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春笋,以笋尖刚露出土面时挖取的春笋品质最好,笋壳底色淡黄,单个重1-1.5公斤。笋体露出土面后,笋壳色泽变褐紫,表面密生棕色小刺毛,称为“毛笋”,单个重2-5公斤。
3、早竹笋
早竹产于浙江和江苏南部,竹秆高3米多,粗3厘米多,有紫头红与芦头青两个变种。紫头红从2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笋,笋壳淡紫,有褐色斑点和小斑块,笋长15-20厘米,基都粗约3厘米,单个重约0.1公斤。
4、甜竹笋
甜笋竹为禾本科刚竹属下的一个种,秆高4-7米,径可达5厘米。叶片下表面密生柔毛,叶片较小,呈矛。新秆密被白粉,秆有细密的纵肋。箨鞘淡棕色,具较密的褐色小斑点并被稀疏而直立的脱落性刚毛。笋期4月中旬,极鲜美,产浙江、湖南、广东及海南等省。
5、红哺鸡笋
红哺鸡笋别称红笋,浙江栽培,竹秆高5-5.3米,横径约6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笋壳褐红,有黑色斑点和小斑块,中央约1/3青色带紫,笋长33厘米左右,基部粗3-5厘米,单个重0.25-0.3公斤,亩产春笋200-250公斤。
6、麻竹笋
麻竹别称甜竹、大叶乌竹等,竹秆丛生,高20-23米,横径10-20厘米,出笋期5-11月,以7-8月最盛。笋壳黄绿色,有暗紫色毛。笋长约26厘米,基部粗约13厘米,单个重1公斤,大的3-4公斤,肉质较粗,主要制笋干和罐头笋。亩产1000-1500公斤。
7、箭竹笋
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它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最喜欢的美食。外脆里嫩,多汁爽滑,略带笋子特有的苦味。因常年供给大熊猫,产量极其稀少,每年采摘量不到一般竹笋的百分之一,只供少数人群食用。
8、雷竹笋
雷竹笋是雷竹的笋,雷竹又名早竹、早园竹,别名雷公竹,由于早春打雷即出笋。是春笋市场上最早上市的笋种。具有出笋早、产量高、笋期长、笋味美等特点。
9、红壳笋
由于笋壳为红色而得名。其笋期基本上是4月中旬到5月中旬,是雷笋之外栽培最多的食用笋,食用期正好和雷笋接上。它们质地洁白,肉质鲜嫩,清香纯正,营养丰富。笋的个头较大,肉质也后,口感在雷笋之上。
10、龙须笋
龙须笋又名珍笋、雪花笋,其竹主要为冷竹,生长在峨眉山脉海拔2000米左右的野生丛林中,在10℃左右的环境中生长,无污染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被称为“山珍”。采摘后将之加工成一束束细如针状的笋丝,所以才叫龙须笋。市面上常见的是已经做成的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