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花艺展(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
1. 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
(1)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
①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设计上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征
a.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它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简朴适用的作品。
b.主张采用植物、动物作纹样,强调装饰,注重选材,其设计风格较为朴素、大方、适用。莫里斯与拉斯金等人提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向自然学习等原则,在工业设计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②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范围十分广泛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包括了一批类似莫里斯设计事务所的设计组织,称之为“行会”,并成为工艺美术运动的活动中心。1885年由一批技师、艺术家组成了“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并从此开始定期举办国际设计展览,因而吸引了大批外国艺术家、建筑师到英国参观,这对于传播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精神起了重要作用。他们还花费了大量精力出版了《工作室》杂志,作为宣传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思想的阵地。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随着展览与杂志的介绍很快传到海外,首先在美国和北欧得到反应。这个运动在1896年基本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
(2)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
①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是一场影响深远的设计运动
a.发生背景
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世界上第一次工业产品博览会,由于展出的工业产品粗糙简陋,没有审美趣味,引起设计家们关注,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结合,推崇手工艺,反对机械的美学思想,从而导致了这场设计运动的进行。
b.代表人物
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艺术家威廉·莫里斯和理论家约翰.拉斯金。他们通过撰写文章和亲自设计建筑、家具、灯具乃至壁纸图案等实践,掀起了一场手工艺复兴运动。
c.运动高潮
1888年由莫里斯任主席的“工艺美术展览协会”的成立是这个运动的高潮。协会出版了一份杂志《工作室》,宣传他们用艺术改造生活的主张。
②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有其自身的缺陷
工艺美术运动的缺陷或先天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它反对工业化,否定机械与大批量生产,过于强调装饰,是这次运动明显的不足之处,这使其不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从本质上来讲,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是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无疑是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并没有解决大机器生产中
2. 英国工艺美术设计团体
威廉·莫里斯(1834-1896)出生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
他在五十年代已开始写诗,在“前拉斐尔派”的影响下,写过《地上乐园》(1868-1870)等作品。他早期诗歌大都取材于古代的中古的故事。七十年代,他到冰岛等地去旅行,回国后发表了以北欧古代传说为题材的史诗和抒情诗,其中最重要的是《佛尔松族的西古尔德》(1876)。这些作品都表现了诗人对“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现实的不满,企图从资本主义以前的文学艺术中寻找美好的理想。他举办了一个手工艺工场,生产日常生活所需的实用美术品。艺术设计 莫里斯虽是画家,却主要是致力于工艺美术,用伯恩·琼斯的画稿,作漂亮的绒毯,从事绘画玻璃、陶器、家具、书籍装帧等各方面的工作。在从事这些工作以外,不能忘记的,是他参加拉斯金为中心的“美的社会主义运动”。据说“现代社会的矛盾,生活的丑恶,是机械文明和物质文明过度繁荣的必然结果”,要给由于物质文明而荒芜了的人们的心灵以美的东西,艺术的东西。如果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社会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得到解决。因此,日常的家庭用具、家具、衣服等等都必须作得价廉而物美,因此,工艺美术也就成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批评家爱德华·卡本特、诗人济慈、剧作家王尔德等都参加了这个运动,试图在整个欧洲进行宣传。工业设计 莫里斯于1834年3月24 日出身在埃塞克斯郡(Essex)的一个富商家庭。在17岁那年,他随母亲一道去参观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这次博览会一方面全面地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从反面刺激了设计的改革。博览会的建筑——“水晶宫” 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而“水晶宫”(图2)展出的内容却与其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一种普遍的为装饰而装饰的热情,漠视任何基本的设计原则,其滥用装饰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为市场生产的商品。莫里斯对于当时展出的展品很有反感,这件事对他日后投身于反抗粗制滥造的工业制品有密切关系。 威廉·莫里斯作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是真正实现约翰拉斯金思想的一个重要设计先驱。是拉菲尔前派的主要成员。(拉菲尔前派主张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手工艺传统,设计的目的是诚实的艺术)严格的来看,莫里斯并不是一个现代设计的奠基人: 因为他的探索的重点恰恰否定现代设计赖以依存的中心——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他的目的是复兴旧时代风格,特别是以中世纪、哥特风格,他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他认为只有哥特式、中世纪的建筑,家具、用品,书籍、地毯等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其他的设计风格如果不是丑陋的,也是矫揉造作的。而应该否定,推翻。只有复兴哥特风格和中世纪的行会精神才能挽救设计,保持民族的、民俗的、高品位的设计。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古典风格还是现代风格,都不足取,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中世纪的、哥特的、自然主义这三个来源。他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但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于他来说,依然是采用手工艺的方式,采用简单的哥特式和自然主义的装饰,因而,他的这个局限使他不可能成为真正现代设计的奠基人。 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即 1、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 2、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这两个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发扬光大。 “红屋”的取得了很大成功,不仅仅是采用功能需求为首要考虑,部分吸取英国中世纪、特别是哥特风格细节来设计住宅建筑,从而摆脱了维多利亚时期繁琐的建筑特点,同时还在于莫里斯从统一的方案出发,设计了整个建筑的室内、家具等等。“红屋”的建成引起设计界广泛的兴趣与称颂,使莫里斯感到社会上对于好的设计、为大众的设计的广泛需求,他希望能够为大众提供设计服务,为社会提供真正的好的设计,改变设计中流行的矫揉造作方式,反对维多利亚风格的垄断,也抵御来势汹汹的工业化风格。主要著作 《杰森的生与死》(1867) 《世俗的天堂》(1868-70),一系列讲述希腊和中世纪故事的诗歌 《乌有乡的消息》(1890) 《世界尽头的井》(1892) 《奇迹岛的水》(1896) 评价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Morris,1834—1896)是现代设计的先驱,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产生得益于莫里斯个人的努力。接下来的新艺术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莫里斯的艺术之花在这场遍布整个欧洲装饰运动中竞相开放。德国工业同盟和包豪斯同样是以莫里斯的思想为起点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包豪斯的出现标志着现代主义设计的形成和现代设计风格的成熟。从莫里斯到包豪斯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史单元。然而,莫里斯的一生却充满了矛盾:他对现代设计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昭示作用,同时他又努力地使历史车轮倒转。…
3. 伦敦艺术与手工展览协会
19世纪末,在英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威廉·莫里斯的“美术家与工匠结合才能设计制造出有美学质量的为群众享用的工艺品”的主张影响下,英国出现了许多类似的工艺品生产机构。1888年英国一批艺术家与技师组成了“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定期举办国际性展览会,并出版了《艺术工作室》杂志。威廉·莫里斯的工艺美术思想广泛传播并影响欧美各国。
4. 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出版宣传工艺美术运动精神的刊物
新艺术风格的流行时间大约从1880到1910年左右,是指当时在欧洲和美国开展的装饰艺术运动。
这种艺术新形式带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造型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同时还带有东方艺术的审美特点,也运用工业新材料,包含了当时人们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是人们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过渡时期所有复杂情感的综合反映。这一运动带有较多感性和浪漫的色彩,表现出怀旧和憧憬兼有的世纪末情绪,是传统的审美观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新的审美观念之间的矛盾产物。 社会转型期的新旧更替并不仅仅体现在时间上,还体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以及每天所使用的日用品中。这一时期,欧洲艺术家、手工艺人、建筑师所创造出来的新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新艺术”。 新艺术风格的产生直接受到了19世纪60年代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新艺术运动延续和发展了工艺美术运动的自然植物造型,许多新艺术的艺术家也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参与者。在欧洲传播的东方文化也是新艺术风格产生的灵感来源之一。19世纪的欧洲几乎控制了所有的非洲、东南亚、印度和太平洋国家,从这些国家掠夺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从这些国家引进文化和艺术。在1862年的伦敦博览会上,日本等国的商品在此公开展售,日本的纺织品、扇子、高级瓷器和著名版画家的作品是欧洲市场上的新鲜东西,这些带有异域文化特点的商品成为艺术家所喜爱的收藏品,其风格特征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新艺术运动风格被许多批评家和欣赏者看作是艺术和设计方面最后的欧洲风格,因为在此以后,欧洲几乎再也没有这种地域范围广泛的艺术运动产生,新艺术运动展示了欧洲作为一个统一文化体的最后辉煌。它试图打破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之间的界限,内容几乎涉及所有的艺术领域,包括建筑、家具、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以及雕塑和绘画,而且和文学、音乐、戏剧及舞蹈都有关系。5. 英国国际艺术家协会
厉害。
G-CROSS全球大学生创意奖是由来自英国设计协会、法国梅斯建筑设计协会、西班牙国际艺术家协会、德国工业设计委员会等不同国家的国际性设计协会联合举办的一场全球面向高校学生、教师的一场大型创意奖。也是欧洲最负盛名的大学生艺术创意赛事之一,希望通过此次赛事,挖掘和发现更多优秀的青年设计师,探讨设计的发展、设计教育的未来规划和对于学生设计的培养。
6.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作品
克里斯托弗·德莱塞(Christopher Dreser),理性思考,强调功能性的设计理念和原则。设计了很多充满现代感的工业造型,人称第一位专业的工业设计师,德莱塞与莫里斯一样,也是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一员干将。经常使用金属——尤其是纯银和镀银。
1879年和商人约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开办了Linthorpe陶瓷公司,后来又为一家苏格兰玻璃厂担纲设计。
他设计的许多产品往往都拥有时尚的外形和新颖的功能,在伦敦最时髦的Liberty百货公司里出售。
代表作:水壶——功能与造型完美结合的典范设计
7. 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与艺术与工艺展览会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的运动,是一次内容广泛的、设计上的形式主义运动,涉及十多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画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长达十余年,是设计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形式主义运动。
这场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理论上并没有超越“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8. 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会长
进入20 世纪,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格罗佩斯提出的美术和工艺、建筑相融合的设计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格罗假斯是对现代设计思想体系形成影响最大的设计大师之一,他总结和发扬了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以来各种设计改革运动的精髓。
9. 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官网
1864年英国工艺美术的兴起揭开了现代设计的序幕。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由约翰·罗斯金和威廉·莫里斯倡导的,反对当时过分装饰。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以及机械化批量生产所造成的粗陋外形。
他们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师自然”等。
10. 英国工艺品公司
1.富比拍卖行。 始创于1744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国际知名艺术拍卖行。
2.佳士得拍卖行。 拍品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品、名表、珠宝首饰、汽车和名酒等精品。
3.德国纳高拍卖公司 。创建于1922年, 总部设在德国的斯图加特,是德国四大拍卖公司之一。
4.英国大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英国大维德拍卖成立于20世纪初,是世界著名艺术品拍卖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