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猪笼草图片大全(红色猪笼草图片大全集)
1. 红色猪笼草图片大全集
瘦小猪笼草的下位笼可高达22 cm,宽至7 cm。下位笼的下半部为卵形,宽大;中部可能会出现笼肩;上半部为圆柱形。笼翼可宽达9 mm,翼须可长达1 cm。唇有光泽,可宽达1.8 cm,其前部较窄,两侧和靠近笼盖处较宽。唇颈处的缝隙可有几毫米宽。唇肋明显,高1.5 mm,间距为1.5 mm。唇齿可长达2 mm。笼盖为椭圆形或卵形,可长达6 cm,宽至5 cm。无附属物。笼盖基部后方的笼蔓尾不分叉,可长达2 cm。下位笼外表面大多数为黄绿色,带有暗红色或紫色斑点。内表面的颜色较瘦小猪笼草的捕虫笼及植株外观浅。唇为绿色或红色,且常带有暗红色或紫色的条纹。笼盖下表面为黄绿色或浅黄色,上表面为橄榄绿,常具有深紫色或黑色的斑点。在斯图尔特·麦克弗森(Stewart McPherson)所观察过的所有瘦小猪笼草的个体中,其下位笼的性状都是一致的。
2. 猪笼草猪笼草图片
是的,猪笼草是属于热带植物,只要温度适宜是四季常绿的植物。如果温度过低会有冷害症状及落叶。
猪笼草属多年生木质长绿藤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广西东部、南部;中南半岛至大洋洲北部均有。以播种、扦插或压条方式繁殖。花期4-11月,果期8-12月。半日照。生长适温22-28度。不择土壤。喜湿润。
猪笼草株高约150厘米。叶互生,长椭圆形,全缘。中脉延长为卷须,末端有一小叶笼,瓶状,瓶口边缘厚,上有盖。瓶状体的瓶盖复面能分泌香味,引诱昆虫。瓶口光滑,昆虫会被滑落瓶内,被瓶底分泌的液体淹死,并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
3. 猪笼草图片大全大图
第一种,鹿角蕨。
鹿角蕨科、鹿角蕨属附生型绿植,其叶通常有两种形式,营养叶及孢子叶。前者个头不大,多以圆形、椭圆形、扇形面目示人,平时喜欢紧密地贴合在附生物上生长;至于后者,它的形状更像是梅花鹿的角,叶子表面被覆一层细密的浅色绒毛,初见为嫩绿,随后逐渐向浅褐色过渡。
注意:此株现已被正式列入国家级保护植物的名录,今后大家再若于野外邂逅它们,可千万要牢牢管住自己的双手,切勿冲动行事、犯下大错。而从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角度看,我们亦需小心保护好,来自大自然的每一位成员。
第二种,橡皮树。
又名橡胶树、巴西橡胶,乃桑科、榕属常绿经典乔木之一,其主要特色为:叶片宽大肥厚,颜色始终油绿如新,枝茎间时有鲜红色的顶芽冒头,一红一绿间,彰显出非凡的风韵。也正是因为橡皮树整体颜值较高的缘故,现下该株已然成为圈内,颇负盛名的观叶盆栽,很适合做室内装饰布置之用,大中小型植株,均有适合它们的去处,于凸显热带风情很有一套。
第三种,猪笼草。
一般多指猪笼草科、猪笼草属的全体植物。众所周知,猪笼草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植株“开局”便自带装备——捕虫笼,此物存在的重要意义是吸取营养,即借助一定的诱捕手段,将引至笼内的小虫彻底消化分解为,机体可吸收的营养成分。外形方面,捕虫笼大体呈圆筒状,上小下大、头上带盖,确实与部分花友口中的“猪笼”一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种,娑罗树。
俗称圣树,为龙脑香科、娑罗双树,高约30多米的多年生乔木,此株原产自印度及马来半岛等,隶属于亚热带雨林的地区里。除树形高大优雅,极具观赏价值外,娑罗树往往还具有味香、木质坚韧牢固等优点,常被用作制造家具和各式各样的建筑材料,是实用性很强的一种植物。
第五种,鸟巢蕨。
小名山苏花,来自铁角蕨科、巢蕨属,本质为多年阴生观叶草木,植株平均高约80~100公分。作为典型的附生蕨植,鸟巢蕨主要出没于亚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部、印度尼西亚、非洲东部……其中,我国就属热带地区的栽植范围最广,而它亦算是非常地道的一款热带植物。
4. 红猪笼草的图片
最好不要。食虫植物基本上卜需要肥料,因为其生长的环境十分贫瘠,这是也为什么进化出吃虫的本领。肥料浓度过高反而不利于生长。施肥要求低浓度(3000~5000倍,低氮肥),如果有需要的话最好是磷钾肥。休眠期不能施肥。喂虫子不要喂太多,不然会加速捕虫器的枯萎。
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最好不要尝试!
ps:猪笼草是食虫植物,往笼子里放虫子就可以了。施肥的人很少的,顶多就是快开花时放点磷酸二氢钾,或是放进去缓释肥,市面上各式各样的,放图片有广告嫌疑
5. 猪笼草资料与图片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猪笼草的盖子是防止进到笼子里的昆虫跑掉。
实际观察发现:蚂蚁爬上瓶口时,瓶盖没有合上;蝴蝶爬到了瓶盖上,瓶盖没有合上;蓝翅蜂爬上瓶口时,瓶盖还是没有合上。原来,猪笼草的瓶盖是不会关上的!
其实猪笼草的笼子内装的是消化液,盖的作用是防雨,防止雨水把消化液冲洗稀。
另外,早先的国外食虫植物资料上还记载着猪笼草能吃树蛙,可是据珠海市金湾区金海岸中学高级教师华跃进观察:身陷猪笼草陷阱的树蛙不仅毫无痛苦感,反而个个怡然自得。每当用茅草伸入其中试探,树蛙们就会跳出来。
由此看来,树蛙并不是猪笼草的受害者,反而是得益者。特别是在春秋季节,树蛙们躲在猪笼草里守株待兔,既安享温暖,又有送上门的食物。
6. 红色猪笼草图片大全集高清
食人花,一种神秘的食肉动物,相信大家都非常感兴趣。我们在很多杂志中看到过有关食人花的报道,并且都非常清楚的描素了它们的形态习性以及生长的在哪里,很多人真的以为食人花是真实存在的,并且真的吞噬鲜活的生命。传说食人花至少要吞食十条鲜活的生命,才能开出一朵花,那么这种可怕的食人植物真的存在吗?
食人花最早出现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在19世纪的时候,有一个探险家叫卡尔里奇,他是一个德国人。他去的是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他说自己亲眼看到了一个能够吃人的树,当地的居民把这棵树称为神树。曾经有个人违反了族里的规定,然后他被驱赶到了这棵树上,结果树上带刺的叶子将这人紧紧的包裹起来,几天之后,叶子再次重新打开的时候只剩下了一堆白骨。这件事听起来非常的惊悚,也非常的让人害怕,于是食人花的传闻也被大众传播开来,但是这个报道的真实性还有待考察,因为有很多科学家都感到疑惑不解,而且也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于是在1971年的时候,南美洲的科学家专门组队到达马达加斯达岛,希望可以找到这颗吃人树,准备进行搜索来证实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可当这支探险队到达马达加斯加的时候,并没有发现传闻中的吃人树,只有一些吃昆虫的猪笼草和能刺人的荨麻类植物而已。这也让科学家非常的怀疑,是否真的存在食人花呢!
1979年英国一位研究食肉植物的科学家认为,在目前的学术界上并没有发现吃人植物的记载和报道,所以真实性有待考察。他查阅了很多关于植物学的巨作,也没有发现记载吃人树的有关信息。所以很多植物学家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能够吃人的植物。
那么肯定有人非常好奇,既然世界上没有吃人植物,那食人花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又会传的这么真切?艾德里安斯克莱和其他的学者认为,这是人们夸大事实的结果,因为很多土著人看到了一些吃昆虫类的植物,所以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肯定也存在吃人的植物,所以就这样以讹传讹,甚至将事情进行误传,导致越描越黑,也出现了人们口中所说的食人花。
世界上确实存在一类植物,它们是食肉植物,这个肉指的是昆虫,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人类,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国,大概有500多种,最著名的也是瓶子草,猪笼草和捕捉水下昆虫的狸藻等。因为这些植物需要长期在雨水的冲刷和缺少矿物质的地带生存,有的时候土地酸碱度不一,又缺乏很多养分,根本没有办法吸收营养,所以它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营养,只衍变成一种吃昆虫的植物。
以昆虫为食物的植物是存在的,但至今都没有发现吃人的植物,更没有传说中的那些:不小心触碰就会被树枝紧紧的缠绕起来,直到把人或动物缠死,然后分泌一些消化液吸取养分。这些都只是传说而已,所以科学家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吃人植物的存在,更不能妄下定论。也可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会存在一些我们想不到的植物,但依据现在的发现跟记载,吃人的树木跟植物是不存在的。
7. 红色猪笼草图片大全集欣赏
豹斑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burbidgeae)呈片状的分布于婆罗洲沙巴的基纳巴卢山及坦布幼昆山附近。其种加词“burbidgeae”来源于弗雷德里克·威廉·伯比奇的姓氏“Burbidge”。
豹斑猪笼草可能是所有产于基纳巴卢山的猪笼草中最稀有的。它典型的原生地为苔藓森林和山地森林中低矮的灌木丛和开阔的陡峭山脊。根据2000年的评估,豹斑猪笼草已被列入了《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保护状况为濒危
8. 猪笼草种子样子图片
一、猪笼草扦插繁殖
1、选取枝条
从猪笼草植株上选取一段带有芽点的枝条,上面至少要带有叶片,最好是有2-3个叶片,但一般会将叶子的1/2到2/3与叶脉垂直的地方剪掉,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剪口一定要平滑,否则容易被微生物感染。
2、选择土壤
扦插前先准备好土壤,一般会用腐叶土或泥炭土,搭配蛭石、珍珠岩来混合做成培养土,既能保证肥沃,同时也能让插穗容易生根,生根后发育会更快。
3、开始扦插
枝条和土壤准备好后猪笼草怎么繁殖?将枝条插入到土壤中,深度为芽点要露在土壤外面,如果有2-3个芽点,可以将最下面的芽点埋入土壤中,如果用茎部作为插穗,可以在切口上涂抹生根粉,它可以提高扦插成立。
4、养护管理
扦插完毕后应该将花盆放到湿度较高的地方,为了保湿可以套上塑料膜,每天观察土表湿润情况,干式要注意喷水。注意光照要半阴或者有明亮的散射光,不要放在阳光下,否则插穗很容易枯萎,耐心养护一段时间即可生根,最顶端的芽点如果有效突起不久后即可形成新芽。
二、猪笼草播种繁殖
很少人会用播种来繁殖猪笼草的原因,是由于它播种方法并不容易,其中种子就不耐保存,可尝试将种子采集后放在4度的冰箱中贮藏,但通常人们会用随采随播的方式来播种,这样避免种子保存时间长后不容易生根,如果用播种猪笼草怎么繁殖?方法如下:
因猪笼草种子非常细小,所以在播种前先将它与泥炭等基质混合拌匀,然后均匀的播撒在基质上,让基质保持湿润,注意空气湿度的变化,可盖上塑料膜来保湿,放在有一定光照的环境中,1个月左右即可发芽,之后按照猪笼草的养殖方法进行正常管理。
三、猪笼草高空压条
在猪笼草顶芽下方2-3个节间的位置进行环状剥皮,然后在切口处涂抹生根粉以及杀菌剂,用塑料袋包裹湿水苔,捆扎在切口处,要逃的位置要包裹铝箔纸来遮光,黑暗状态下生根会较快,切口在2-4个月就会长根,之后可以切断然后单独种植。
9. 红色猪笼草图片大全集视频
阿滕伯勒猪笼草为陆生草本或藤本植物。茎直径可达3.5厘米,可高达1.5米,呈圆柱形。叶阿滕伯勒猪笼草的叶片无柄或具小叶柄。莲座状植株的叶片可长达30厘米,宽至10厘米,而攀缘茎的叶片可长达40厘米,宽至15厘米。叶片为椭圆形,叶尖为钝尖,叶基渐狭,包住茎部周长的三分之二,下延2至3厘米。
捕虫笼阿滕伯勒猪笼草可产生非常巨大的捕虫笼,有时甚至可以超过马来王猪笼草(N.rajalh)捕虫笼典型的尺寸。阿滕伯勒猪笼草捕虫笼的容积通常可超过1.5升,偶尔可超过2升。其下位笼很脆,为钟形,可高达30厘米,宽至16厘米。笼蔓长30至40厘米,直径为4至9毫米。笼蔓扁平,截面为扁圆形。阿滕伯勒猪笼草的上位笼与下位笼类似,但一般为漏斗形,可高达25厘米,宽至12厘米。
花序阿滕伯勒猪笼草的花序为总状花序,可长达80厘米。雄性花序约有100个具花梗的花朵,花序轴可长达45厘米,曾记录到雄性花序分叉。花朵无苞片,具红色的花被片。花被片为宽卵形,具钝尖。雌性花序较短,可长达65厘米,不分叉,约有70个具花梗的花朵,花序轴可长达20厘米。花被片为褐色至紫色,卵形,具急尖。
生长环境
阿滕伯勒猪笼草
巨型猪笼草又名阿滕伯勒猪笼草,是巴拉望省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海拔分布范围为1600米至1726米。生长在海拔1600米至1726米的维多利亚山上,后又在维多利亚高地的山峰Sagpaw山及相连的山脊上发现了阿滕伯勒猪笼草。其生长于高0.8至1.8米的灌木丛中。其与其他几种猪笼草物种同域分布。
分布范围
是巴拉望省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植物分布于菲律宾的巴拉望省等地区。原仅发现于维多利亚山,之后在又在维多利亚高地最大的山峰Sagpaw山及相连的山脊上发现了阿滕伯勒猪笼草。其散布于高0.8至1.8米的灌木丛中。其与其他几种猪笼草物种同域分布,但尚未发现它们之间的自然杂交种。
10. 猪笼草 图片
猪笼草是猪笼草属全物体的总称,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大陆热带地区,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型,下半部稍膨大,龙笼口上具有盖子,因其形状像猪笼而得名。猪笼草属植物共有野生种约170种,中国广东地区仅产一种,另外园艺种超过1000种。猪笼草有128个原生种,现在有20个自然杂交种。其中有两个比较著名的变种,一个是海盗猪笼草,一个是飞碟唇猪笼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