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百科 >

桃树树干的常见病害(桃树树干的常见病害图片)

更新:2022-12-05 06:56归类:鲜花百科人气:82

1. 桃树树干的常见病害图片

有两个原因:

非侵染性病因,如机械损伤、病虫害伤、霜害、冻害等伤口引起的流胶或管理粗放、修剪过重、结果过多、施肥不当、土壤粘重等引起的树体生理失调发生的流胶。

侵染性的病因,由真菌引起的,有性阶段属子囊菌亚门,无性阶段属半知菌亚门。

桃树流胶病是当前桃树上普遍发生的病害,而且发病严重,此病影响产量、品质,重者导致死枝死树,威胁着桃树的生产和发展。

怎样解决: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桃树的抗病能力。

对病树多施有机肥 ,适量增施磷、钾肥,中后期控制氮肥。

雨季做好排水,降低桃园湿度。

防治好其它病虫,特别是桃树的枝干害虫,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

在最冷的12月份至1月份进行清园消毒,刮除流胶硬块及其下部的腐烂皮层及木质,集中起来烧毁,然后喷5°Be石硫合剂消毒。

进行树干、大枝涂白,消灭越冬菌源、虫卵。

桃树发芽前,树体上喷5°Be石硫合剂,杀灭活动的病菌。

2. 桃树常见病害图片防治方法

01

细菌性穿孔病

该病是桃树叶部常见病害,有时也会侵染果实、新梢。

初在叶背产生水渍状斑点,不久会在正面显症,并扩大为不规则形,当病斑干枯脱落后,形成穿孔。

5~6月是该病的高发期,多雨高湿利于病害流行。

防治上除做好冬季清园、提升树势外,还应于出芽展叶后、幼果黄豆粒大小时及时用药保护,药剂可选择中生菌素、噻唑锌、喹啉铜等。

02

褐斑穿孔病

属桃树真菌性穿孔病的一种,主要侵害叶片。

发病初期,可在叶片上生圆形或近圆形边缘紫色的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中部干枯脱落,穿孔多的叶片亦脱落严重。

低温多雨时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药剂防治掌握在谢花后,可选择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代森联、代森锰锌·异菌脲等,注意在雨季加强排水,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03

霉斑穿孔病

桃树真菌性穿孔病的另一种。

叶片受害初期,会产生由淡黄绿色后变为褐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中部干枯脱落,若是在幼叶上发病一般不穿孔,而是整叶焦枯。

低温多雨时易发生,缺肥的园子发病重。

药剂防治掌握在桃芽鳞片膨大但尚未露出绿色幼嫩组织时进行,可选择代森锰锌、异菌脲、丙环唑、氟啶胺等。

04

缩叶病

主要危害叶片,病叶皱缩似波纹状,随病情加重,部分卷缩的叶肉会转为红色。

在早春低温多雨的地区或年份该病发生重。

除花芽露红期的清园外,谢花后的用药也关键。药剂可选择苯醚甲环唑、氟硅唑、咪鲜胺、戊唑醇、代森锰锌、嘧菌酯等,可配伍磷钾源库,来帮助保叶保果,快速提升树势。

05

疮痂病

也叫黑星病,主要危害果实。

果实发病多在果实肩部,先产生暗褐色圆形小点,病斑表面长有黑色霉状物,但不凹陷。病斑处果皮不再生长,若是发病较早,易引起裂果。

多雨潮湿时发病较重,果实成熟期是发病高峰。

由于疮痂病潜育期长,所以在谢花后便要着手开始防治,药剂可选择甲基硫菌灵、咪鲜胺、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等。

06

炭疽病

可危害桃树的果实、叶片和新梢。

炭疽病比较常见也比较好认,轮纹的病斑、略微凹陷、潮湿时有红色的小粒点等都是辨识点。

桃树开花及幼果期低温多雨,果实成熟期暖和,多云多雾、高湿有利于发病。

药剂可选择咪鲜胺锰盐、甲基托布津、醚菌酯、嘧菌酯、代森锰锌等。

07

褐腐病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

初期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小病斑,病情发展很快,仅需数日便可扩只全果,果肉变褐软腐,在病部表面生出绒状霉丛,病果腐烂后易脱落,部分失水干枯的可僵挂在枝上。

桃果成熟期,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诱发该病。

果实膨大期或桃解袋后可喷施氟咯菌腈、吡唑醚菌酯、咪鲜胺、戊唑醇、氟硅唑等药剂进行防治。

08

流胶病

可分为非侵染性流胶病和侵染性流胶病两类。

非侵染性流胶病:冻害、日灼伤、水分等环境胁迫,部分虫害如天牛等造成的树体损伤,缺钙、硼等均可诱发此类流胶。

侵染性流胶病:葡萄座腔菌是侵染性流胶病最主要的病原菌,这类流胶通常在伤口流出黑色、奶状的胶体。

由于桃树流胶病难以根治,必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具体措施包括起垄栽培、稳固树势、均衡营养、生理期淋喷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合理负载、减少树体损伤等,对于已流胶处可通过涂刷高浓度杀菌剂如戊唑醇、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

09

木腐病

主要危害桃树的枝干,会从伤口侵入,破坏木质部纤维组织,影响营养传输,树枝韧性降低易断。

老树、病虫弱树、伤口多的园子发病重。

可对发生病害的树体修剪、刮干、涂抹油漆+戊唑醇保护,并注意树体的养护及树势的稳固。

10

根部病害

主要包括根腐病、白绢病、紫纹羽病、白纹羽病、线虫病等。

由于桃树根系长埋地下,所以要根据地上部、土壤情况等加以判断,发现黄叶、落叶等异常情况时及时挖土观察,确诊后应立即采取措施。

刮除、切断病部,后配合药剂如甲霜噁霉灵、络氨铜、氯溴异氰尿酸、噁霉灵·福美双等涂抹灌根,线虫用阿维菌素、噻唑膦、淡拟紫青霉、氟吡菌酰胺、厚孢轮枝菌等。

处理完病部后勿忘养根壮根,可通过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修复受损根系,改善土壤环境。

3. 桃树树枝干枯病图片

桃树的树枝干枯,可能是感染了桃干枯病,这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此病主要是危害枝干部分。在此病的发病初期,枝条染病的部分皮层稍突起,颜色略带紫红色,并且还会出现流胶,最终导致树枝皮层的部分枯死,表面上出现一些黑色的小点。桃干枯病在树势低、修剪过重、冬季枝干受冻的情况下容易出现。

1、要加强农业防治,合理修剪,防止舒适衰退,发病之后要将病斑剔除,然后用在涂20%的抗菌剂在伤口上。

2、修剪病枝,将一些感染病毒的病枝修剪好,再涂上苯菌灵乳油防治。

3、使用药物根治,以防下一次再发所以要在治疗好之后对桃树使用甲基拖布津药剂让桃树的伤口愈合。

4. 桃树干枯病图片

把干枯的地方剪掉即可,当年还会长出新枝条。

肯定是水没有浇透所造成,水你是没少浇但都从孔隙处跑掉了是因没有按时给水造成的土干,土太干了浇不进去了。根部土干与不干的你可用一根织针往盆里扎一下测试,土要是干的就扎下去困难,是湿的轻松扎进去。解决办法把盆放在桶水里浸不出水泡为止,取出正常养护就可以了,下次注意按时浇水。别等干透了才想浇水!

5. 桃树树干常见病害图片防治方法

那不是脓,, 那个是果胶,琥珀就是这类果胶滴下后包裹在昆虫上形成的。是一种病。 1、发病原因桃流胶病是桃树最常见的重要枝干病害。桃流胶病是由真菌,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和侧芽侵入,1年有2次发病高峰(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上旬)。2、防治方法①冬季或开春前,彻底刮除胶痂,刮净后在病疤上纵横刻道深达木质部,细致涂抹50%退菌特50倍液,或涂402抗菌剂,或65%代森锰锌液保护伤口。②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③芽膨大期前,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1次,从4月下旬开始每15—20天喷洒波美0.3度石硫合剂,连续喷洒3次。

6. 桃树枝条病害图片

桃树嫩芽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死亡

一、土壤贫瘠之地

在农村沟边、埝边、山边、土台等干旱地带,如遇到长时间无雨。因此,桃树就缺墒情,所以造成桃树嫩芽干枯死亡。

对症方法:在选择栽种土地时,应在大田利于灌溉便利的土地作为园址。

二、药害

在管理果树中,遇到药害的情况也不少。有些果农在配制农药时不注意剂量,也造成嫩芽卷曲死亡,但对老树叶影响比较小。

对症方法:所以果农在打药时,应知道各种农药的配置度,也可以咨询卖农药的经销处。

三、虫害

在管理桃树当中,有一种虫学名叫天牛,果农叫钻木虫。主要是危害树主杆和枝条的木质髓心部位,其危害处常有粪便排出,粪便堆积于地面。这种虫害对于桃树危害性很大,严重的可毁园,初病端就是你说的嫩芽死亡症状。

治疗方法:有一个果农发现自己的果树上,也没有什么病虫害,肥水也充足,有一棵桃树先从嫩芽干枯死亡,到最后整棵树也死亡了。所以他来求我怎么处理?我说你去看看桃树的主杆和枝条,有没有小圆孔,圆孔下面有没有象红褐色虫粪便。如有,用废针管吸上农药注入圆孔内,然后塞入泥土进行密封。

四、根系病菌

①根癌病

这种病在阴雨天容易传染,土壤含碱性大的,还有土壤中有杂菌的也是病因。这种病菌也是危害桃树嫩芽的病害之一。

治疗方法:用350-450倍抗菌素,挖出病灶外灌根处理。

②根腐病

在植物界,这种病比较常见,对幼苗期作物危害大,对于桃树也是危害极大。在春天从桃树的基部开始发病,最后导致整棵树死亡。特别在12点左右桃树就特别明显,经过烈日爆晒后,桃树嫩芽就焉了直至死亡。

防治办法:均匀灌溉,合理施肥。把根系挖出一部分,让太阳爆晒。回截枝条,积累养分。

以上所述,在果树管理当中,桃树的病虫害也是比较多的。发生嫩芽死亡的原因,笠翁认为大多数为病虫害引起。在做务时应注意技术环节,把握好桃树的习性,只要找到原因,就能防患于未然。

7. 最新桃树十大病害高清图解

桃树的病虫害种类虽然很多,但各地能造成较大为害的病虫害种类确是有限的。目前各桃产区较为普遍发生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二斑叶螨、桃潜叶蛾、桑白蚧、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红颈天牛、桃一点叶蝉、桃蛀螟、大青叶蝉、茶翅蝽、桃天蛾、白星花金龟等;病害有:细菌性穿孔病、炭疽病、根癌病、褐腐病、疮痂病、白粉病、桃流胶病、桃溃疡病、桃根结线虫病、小叶病(缺锌)、黄叶病(缺铁)等。

8. 桃树病害图解

1、树枝溃疡腐烂导致营养输送受阻

枝条溃疡病是导致桃树局部养分运输受阻,导致桃树局部黄化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桃树各枝条的黄化。近年来,由于冬季低温冻害造成的根颈腐烂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果园内整株树木零星衰弱、泛黄。

2、缺铁缺氮等缺肥导致黄化

桃树缺铁的主要原因:

①种植密度大,特别是在保护区,每株种植300-500株植物。每棵树占据的树木面积较小,根与根相互交叉,土壤中释放的铁离子不能满足根系吸收。

②果农通常保留更多的水果,导致树木负荷过大。在果实高峰期,桃的产量一般控制在6000到8000公斤之间。许多桃农放过1万多公斤的果实产量,造成了优先供应由叶片合成的有机化合物用于果实生长,抑制根系生长,削弱根系分泌酸性物质的能力,土壤中的铁离子不能被根系有效吸收。

③受土壤碱性的影响,中性和碱性土壤中的铁离子容易被氢氧根离子固定,形成不溶性的氢氧化铁,不能被桃根吸收造成缺铁症状,主要发生在新叶中。这种土质主要是山地青石黄地表现症状。

3、不合理的修剪会导致黄化

采收前,各种有机和无机养分主要供应果实生长,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收获后,根系迫切需要为叶片提供有机营养。此时,需要对根系进行修剪,大量的营养枝条和叶片丢失,导致地下根系供应不足,毛细根因过度修剪而死亡。根系不能很好地吸收养分,导致地上部养分供应不足。

4、药害肥害导致黄化

许多水果农民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应用农药来解决病虫害。在桃树的夏季使用桃磺混合物和波尔多液混合物导致叶子中毒和变黄。此外,近年来,许多果农过度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导致果树树干或根部引起的腐烂和植物毒性,尤其是除草剂的应用和雨后黄化的发生,这与除草剂的应用。化肥有很多种,长期施用化肥大量施用有机肥,土壤压实,理化性能差,土壤贫瘠,结构差,有机物含量低,土壤活性菌减少,影响土壤养分的分解和释放。果农还种植各种肥料。大田作物的肥料适用于果树。例如,向桃树施用氯化钾肥料会导致根部氯化物中毒。

5、根系病害导致黄化

桃根病是导致桃叶黄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桃树患根癌、紫条羽毛病、蚕病、根腐病等。影响根系生长,阻碍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严重时导致树木活力减弱和植株死亡。

6、果树

上一篇:最常见的草本植物(罕见的草本植物) 下一篇:桃金娘科常见观赏(桃金娘科桃金娘属植物)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