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掌移栽图片(佛手掌移栽图片大全)
1. 佛手掌移栽图片大全
一、移植时间
佛手掌移植的时间通常选在春季,此时的气候温暖,移植后有利于植株服盆,也可以在秋季进行。夏季的温度太高,植株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这个时候移植不利于它恢复。冬季太冷,低温也会影响它的生长发育。
二、盆土配制
准备移植前,先要给它配好盆土,新土一定要松软肥沃,同时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通常用腐叶土、园土以及粗砂混合,盆底还可以垫上碎瓦,同时加入适量的有机肥作为底肥,为其生长提供一定的养分。
三、松土脱盆
移植佛手掌之前,先要将它从原来的盆土中取出。顺着花盆内部松土,握住根部的土球,把它从里面拿出来。之后要抖掉部分宿土,但不要将根部的土壤全部剥离,一旦根部没有土,移栽的成活率就会大大折扣。
四、进行移植
准备新的花盆和盆土,盆底先铺上碎瓦片,然后把植株直立放入到盆中,用配好的盆土进行填充,填土后要适当压实,不要立刻浇水,把它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等待它恢复生长后再进行浇灌。
2. 佛手掌移栽图片大全大图
家庭繁殖通常于9-10月间进行扦插,扦插基质可用干净的湿沙,待切口收干后再将其插入沙床中,维持20℃左右的生根适温,一个月后即可生根,待其新根长至2-3厘米长时,再行移栽上盆。
养护
喜温暖,较耐旱,但畏高温,不耐寒。生长适温18-22度,超过30度生长迟缓,并进入半休眠状态。
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干燥环境,植株生长缓慢且呈半休眠状态。越冬温度须保持在10℃以上。宜于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长。
每年春季换盆,去除干枯叶片。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夏季高温时,浇水需谨慎,盆土宜略干燥。如高温多湿,茎叶易腐烂。此时,需遮阴和通风,以凉爽、半阴为好,达到安全越夏。秋季生长最旺盛,浇水应多些,入冬后气温下降,生长减慢,浇水相应减少。早春开花期,浇水可酌量增加。一般栽培3-4年植株需更新。
培育护理
佛手掌性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也耐半阴和干旱,畏酷暑,怕寒冷,生长适温为18℃至22℃。对土壤要求不严,忌板结和积水,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最佳。
佛手掌的家庭养护应特别重视越冬和过夏期间的管理。当环境气温超过32℃,植株将进入半休眠状态,此时应将盆栽植株搬放至阴凉处,停肥控水,保持盆土略呈干燥,注意环境通风透气,待秋凉后再恢复正常的水肥供应。冬季应保持棚室温度不低于10℃,维持盆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改浇水为喷水,停止施肥,确保其能安全过冬。家庭繁殖通常于9月至10月间进行扦插,扦插基质可用干净的湿沙,待切口收干后再将其插入沙床中,维持20℃左右的生根适温,一个月后即可生根,待其新根长至2厘米至3厘米长时,再行移栽上盆。
3. 佛手掌移栽图片大全视频
佛手瓜的种植时间需要根据种植方式、种植地区来确定。大棚种植的话,种植时间比价宽泛,可以从11月下旬到3月中旬这段时间进行育苗。如果是露地栽培的话,一般在温度稳定在15到25度左右,春季4月下旬左右开始种植。
4. 佛手掌花怎么移植
一是盆土过湿
夏季高温季节,如果盆土中水分过多,加上空气湿度大,而此时植株已进入半休眠状态,吸收水分的功能较差,因而易招致叶片腐烂。应适当遮阴,为其创造一个通风良好、凉爽半阴的环境,使其能安全过夏。
二是施肥失误
如它在秋季生长旺盛,则氮肥不宜过多,否则易导致植株徒长和烂叶,应强调氮、磷、钾三要素的均衡供应。另外,浇施有机肥时,不要将肥液溅落于叶片上,以免引起病斑和腐烂。
三是叶片破损
在栽培养护过程中,如果叶片出现人为破损或虫咬损伤,脏水或病菌易乘虚而入,引起伤口处腐烂,所以应尽量避免叶片出现伤口。
四是病害烂叶
最常见的是佛手掌萎蔫病,病菌从根颈部侵入后,扩展至全株。病部初呈黄褐色至褐色,后根颈部起皱变软,地上部分全面萎蔫干枯,在高温高湿条件易发病。防治方法是:尽量减少伤口,必要时可于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浇灌根颈部。
佛手掌的家庭养护应特别重视越冬和过夏期间的管理。
当环境气温超过32℃,植株将进入半休眠状态,此时应将盆栽植株搬放至阴凉处,停肥控水,保持盆土略呈干燥,注意环境通风透气,待秋凉后再恢复正常的水肥供应。冬季应保持棚室温度不低于10℃,维持盆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改浇水为喷水,停止施肥,确保其能安全过冬。家庭繁殖通常于9月至10月间进行扦插,扦插基质可用干净的湿沙,待切口收干后再将其插入沙床中,维持20℃左右的生根适温,一个月后即可生根,待其新根长至2厘米至3厘米长时,再行移栽上盆
5. 佛手掌移栽图片大全欣赏
大棚里的佛手瓜冬天能移栽。
将佛手瓜种子放在室温约为20摄氏度的房间中。在种瓜的底部撒上约3厘米的细河沙,以保持空气湿润。通常,当佛当瓜苗长到20至30厘米时,可以进行移栽和播种。佛手瓜主要种植在坑中。移栽前必须进行土壤耕作和施肥。
6. 佛手掌怎么移植
在盆栽佛手的过程中,最好每隔1~2年进行换盆处理一次,主要是在春季进行,浇水要保持湿度在70%~90%左右,干燥季节还要向叶面喷水,生长期间每隔十天半个月施加一次稀薄的液肥溶液,以及做好对病虫害的预防即可。
盆栽佛手的栽培管理要点
1、换盆处理
换盆处理是盆栽佛手的栽培管理方法中的基本要求,最好每隔1~2年就要换盆一次,换盆时要将盆土进行彻底的消毒一次,主要是在春季进行,换盆前要在盆底施加足够的饼肥和骨粉作为基肥,这样植株就会生长得更快。
2、合理浇水
佛手在生长过程中,最适宜的湿度是在70%~90%左右,经常要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干燥季节的时候每天要向叶面喷洒1~2次的水分,也可以向周边的地面喷水增加湿度,秋冬季节可以少浇水。
3、适量施肥
佛手是喜肥的植物,在孕蕾期和开花前后施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大概每个星期施加一次,在生长期间每隔十天半个月施加一次稀薄的液肥溶液,天气寒冷的时候要减少施肥次数,否则会影响佛手的坐果。
7. 佛手掌怎么种植
1、土壤
佛手掌最适合的生长在沙土里,透气、排水,不能过于湿润,保持根部的呼吸,防止因为积水或是长期湿润闷热,导致的根部腐烂。要想佛手掌爆盆,首先要给它喜欢的土壤和环境,根部生长好,植株自然长得好。
2、浇水
佛手掌要爆盆,要合理的浇水和施肥。浇水不要过多,佛手掌不喜欢太湿润的环境,根部更不能出现积水,所以,浇水时,保持盆土半湿润即可,夏季要休眠,要控制水量,注意通风降温。
3、施肥
佛手掌生长期,喜欢肥、水,因此要爆盆,就要在生长期多施肥。佛手掌施肥要以磷钾肥为主,不要过多的给其氮肥,氮肥过多,叶子会徒长,失去形状还有可能会腐烂。夏季温度过高,进入休眠期后停止施肥。
4、叶插
佛手掌具有大多数多肉爆盆的方法,叶片扦插。叶插是最快的爆盆方法,直接摘掉佛手掌靠近盆土的叶片,插入土壤里,另外,叶面原来生长的位置也会再长出侧芽,这也有助于爆盆。
5、防虫
佛手掌在进行爆盆养护时,一定要注意防虫,因为,佛手掌很容易被虫子咬,咬食时候的伤口会慢慢的腐烂,影响植株的健康喝生长,咬食的地方多了,就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爆盆。
8. 盆栽佛手图片
室外,佛手花是不适合室内养殖的,是佛手花的生长环境决定的。但是这个对人体是没有什么还出的,而且飘出来的味道是很多人都是可以接受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可以放在室内的。
佛手花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最适生长温度22~24℃,越冬温度5℃以上,放阳台比较好。
9. 佛手移栽方法
5天。
盆栽全部用肥土,管理同大田。 也可栽种在鱼塘埂上,用作鱼池搭棚避荫之用。由于佛手瓜茎叶繁茂,结瓜又多,故需肥也多。为了满足佛手瓜对肥料的需求,在移栽前,应先挖一个深、宽各1米的定植穴,穴内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50-150千克,磷肥、钾肥各0。5~1千克,以及人粪尿5~10千克,肥料应与穴内的泥土充分拌匀。 定植时,瓜种斜置,瓜蒂向下,芽向上。盖土时,以芽露出土面5厘米左右为宜,露出的芽,4~5天后,便由黄白转变为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