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百科 >

芦荟繁殖图片(芦荟的繁殖技术)

更新:2022-11-03 20:15归类:鲜花百科人气:83

1. 芦荟的繁殖技术

芦荟喜高温湿润气候,喜光,耐旱,忌积水,怕寒冷,当气温降至0℃时即遭寒害。对土壤要求不严,种在旱、瘠土壤上叶瘦色黄,在肥沃土壤中叶片肥厚浓绿。

繁育方法:用分株和芽插繁殖。分株繁殖:于3~4月或9~11月,将母株周围分蘖出来的小苗,连根挖取,并切断与母株连接的地下茎,按行株距50厘米×50厘米定植,每穴1株。牙插繁殖:从母株上切取顶芽和侧芽,长5~10厘米扦插育苗,约20天生根定植。

2. 芦荟的繁殖方式是什么繁殖

芦荟是用茎进行扦插繁殖的,成活率比较高。要注意扦插的时间和方法。时间通常选在生长旺季进行,具体是春季或者秋季的时候,气候温度更适宜,插后管理更方便。要提前调制疏松,透气性好且排水性能好的土壤。配好后消毒处理,然后将茎部插入基质中,放在温暖,通风好的地方就行,环境适宜很快就可生根。

3. 芦荟植株的繁殖方式

芦荟是一种很好繁殖的花卉植物,很多人喜欢用扦插的方法来繁殖芦荟,推荐大家使用茎叶扦插的方式来繁殖芦荟,不要使用叶插的方法来繁殖,叶插繁殖成活率非常低,很容易导致芦荟扦插死亡。

1 第1步:选择扦插插穗

芦荟插穗采自芦荟的茎或主茎长出的分枝,以具有4—6片叶,高6—10厘米的分枝为宜。也可以在主茎顶端切下10—15厘米芦荟枝茎作为扦插的插穗,因为根是在茎杆的叶柄处生长出来的。

2 第2步:晾干伤口

选好插穗后,便用锋利的小刀在芦荟其茎的中部的节位处切断,或是茎底部切断,注意上段留有5—7片叶,切下的茎段晾干3—7天,这样可以让切口自己愈合干燥,防止在泥土中烂根等疾病。

3 第3步:准备盆土

用田园土,加适量煤渣配成扦插基质土壤,然后放在烈日下曝晒二天,起到消毒杀虫作用,然后加水拌至半湿,湿度为握紧放开能成团,一碰就散的状态。有条件的可以先用沙土生根后再移栽到田园土中种植。

4 第4步:扦插植株

扦插前先向基质(田园土或沙土)浇少量水,然后用竹杆或木棍插一个小洞,然后将芦荟插穗插入,并压实即可。

4. 芦荟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

①第一种方法是将它的茎从原本的植株上直接掰下来,也可以将它根部长出的新的植株分离出来,然后把掰下来或者分离出来的植株栽种到土中即可。

②第二种方法是将它的小苗和原本的植株用刀分离开,但是不需要把它拿出来,只要让它继续留在原来的位置,半个月之后它就可以长出自己的根,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植了。

③最后一种方法是将它从原本的植株分离之后放在通风的地方干燥几天,等它的创口差不多恢复之后再进行栽种,并及时补水。

5. 芦荟的繁殖技术和管理

1、筛选土地,平整土壤

芦荟对其生长条件是有要求的,要想种好芦荟,就要摸透它的脾性,它更独钟于土质疏松、肥力充足且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土壤要偏碱性为好,排水性能也要保证,不然排水不好,土壤易板结,这样不仅妨碍芦荟对养分的索取,还加重了芦荟的不良发育。

平整土地之前,可以在土壤中加入有机肥料,比如腐叶草灰、粪便、尿素均可。最后再深翻土地,将土地整平,切记不可在积水地带种植,按照宽度为1.5米左右开沟,这样有利于后期芦荟的排水和引流。

2、科学选苗,合理栽种

芦荟属多年生本草植物,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株繁殖方法,把芦荟的幼株与母体分离开来,再另行栽植,栽植的前提需确保幼株健壮,这样才能保证每株芦荟的成活率。栽种时间也是有要求的,尽量选择在阴雨天前后,这样既避免了幼株被太阳直射,又保证了幼株栽种的喜阴条件。

3、控制密度,勤查勤看

芦荟的繁殖能力比其他花卉要强很多,虽然繁殖能力强盛,但栽种期间也是要留意许多细节的,首先芦荟株与株之间的密度一定要控制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定植,有经验的花农大部分把每株芦荟的距离控制在40厘米-50厘米之间,每行距离控制到60厘米-70厘米之间 ,这个密度确保了芦荟从幼株期到成熟期所需的空间,期间,花农还要频繁去田间观察,看是否有死颗出现,如若发现,要及时做好补苗工作。

4、定期施肥,合理灌水

每个花农都想自己养殖的芦荟又肥又嫩,这样的芦荟,不仅外观好看,还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芦荟生长期间对肥料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啦,俗话说得好,再好再健壮的幼苗离开了肥沃的土壤,也会变得不堪一击。

根据芦荟种植的密度,适当的进行施肥,如若芦荟的叶片呈现干枯缺水的状态,那花农们就以尿素或者粪尿水进行施肥,同时还要学会合理灌溉,芦荟对水分的需求量并不大,如果田间有积水,芦荟的根茎就容易腐烂,所以我们要及时给芦荟排水,芦荟成长期间,给水控制在10天左右一次即可。

5、定期松土,辛勤除草

芦荟对所依附的土地还是比较有要求的,更独钟于那种疏松的生长环境,所以花农们经常去田间为芦荟松土,与此同时也为芦荟除害,清除那些杂草,省得那些肆无忌惮的杂草争夺养分,这样既提高了土壤的松软程度,又方便芦荟汲取土壤中的养分。

6、生长成才,合理采摘

细心孕育的芦荟,一般等到芦荟长满一年后方去采摘,这样的芦荟已长至成熟,叶片也较为饱满,在采收期间,一般都会选择那种叶面光滑、叶肉通透的进行采收

6. 芦荟怎样繁殖

芦荟喜高温湿润气候,喜光,耐旱,忌积水,怕寒冷,当气温降至0℃时即遭寒害。对土壤要求不严,种在旱、瘠土壤上叶瘦色黄,在肥沃土壤中叶片肥厚浓绿。

繁育方法:用分株和芽插繁殖。分株繁殖:于3~4月或9~11月,将母株周围分蘖出来的小苗,连根挖取,并切断与母株连接的地下茎,按行株距50厘米×50厘米定植,每穴1株。牙插繁殖:从母株上切取顶芽和侧芽,长5~10厘米扦插育苗,约20天生根定植。

(1)分生繁殖是芦荟的主要繁殖方法

通过人工的方法,将芦荟幼株从母体分离出来,另行栽植,形成独立生活的芦荟新植株。分生繁殖在芦荟整个生长期中都可进行,但以春秋两季做分生繁殖时温度条件最为适宜。春秋分生繁殖的芦荟新苗返青较快,易成活,只要土床保持良好的通气透水状态,芦荟分生苗很快可以恢复生长。在分生繁殖过程中,具体操作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由芦荟茎基或根部的吸芽长成的,带有幼根的幼株直接从母体剥离下来,然后移栽到苗圃或生产田中。另一种方法是用分株刀具将母株萌发出的幼苗与母株分离,但不要拨出来,仍让幼苗留在原位,使其生长一段时间(一般半个月左右),形成独立的根系,达到完全自养状态,再将幼苗做带土移栽,定植在大田中,及时浇一遍定植水。如果芦荟幼苗采用切离,再带土移栽的方法,基本上无“缓苗期”。芦荟幼苗生长快,在春夏秋季都可以随时进行,但比较费时间。

(2)扦插繁殖也是芦荟良种繁殖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扦插繁殖与分生繁殖的区别是,分生繁殖是将带根的完整的芦荟幼苗植株,从母体上分离下来,进行繁殖。然而,扦插繁殖是利用不带根芦荟主茎和侧枝的下端可以发生不定根的特性,分离繁殖芦荟新的植株,这对于分株发达和茎节容易伸长的芦荟品种特别适宜。在去除顶芽以后,侧芽迅猛地发育,长成的很多分枝可以用做扦插繁殖材料。芦荟的扦插主要采用茎插和根插,而叶插很难成功。芦荟扦插可以露地进行,也可以在大棚保护地或温室内进行。露地扦插可以利用露地床进行大量繁殖,依季节不同,可以适当地采取塑料覆盖保护或荫棚遮阳等措施,促进芦荟枝条发根和不定芽产生,以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

移盆芦荟生长不是特别快,因此很少需要移盆。芦荟在春天时倾翻他们的盆或已停止增长。使用快速排水盆栽混合三分之一的沙或卵石。

7. 芦荟的繁殖技术有哪些

家庭盆栽芦荟的繁殖方法主要是分生繁殖和扦插繁殖。

(1)分生法

在芦荟的根际和近盆土表面的地上茎叶腋间常发生一些短缩的呈莲花状的短枝,植物学上称为吸芽。芦荟吸芽可以带有自生不定根,本身具有吸收土壤水分、养分的能力,因此将其与母株分离后,比较容易成活。分生繁殖在芦荟整个生长期都可以进行,但以春、秋两季温度条件最为适宜,此期进行分生繁殖,芦荟小苗返青比较快,成活率高。

分生繁殖的方法有两种:

①将由芦荟茎基或根部的吸芽长成的、带有幼根的幼株直接从母体剥离下来进行移栽。刚移栽的幼苗,由于脱离了母株,自生根尚未扎入土壤,根系的发育形成需要一段时间,此时应适当遮阳,促进芦荟恢复生长,若受到烈日照射,苗色呈红褐色,外叶干缩。

②用分株刀具将母株萌发的幼苗与母株分离,但不要拔出来,让幼苗留在原位,使其生长半个月左右,形成独立的根系后,再将幼苗带土移植,定植在新花盆中。采用这种方法繁殖,芦荟基本上无缓苗期。

在进行分生繁殖时,也可先将幼苗从母株上剥离出来,然后放到阴凉通风处干燥几天,使其剥离伤口完全愈合后再作定植,这样可以促进植株发根,缩短缓苗期,可提高成活率。

(2)扦插法

扦插繁殖是利用芦荟不带根的主茎和侧枝的下端可以发生不定根的特性,繁殖新的植株。这对于分枝发达、茎节容易伸长的芦荟品种特别适宜。在去除顶芽以后,侧芽迅速发育,长成的很多分枝可以用作扦插材料。

芦荟的扦插是在芦荟生长期采取生长充实的主茎或侧枝作为插穗。为了避免枝条切口被杂菌感染并促进生根,在插穗取下后,应置于通风干燥处,使其伤口愈合后再进行扦插。

对于采收芦荟叶后形成的过高“秃秆”的老龄植株,可采用断茎和去掉生长点的方法进行繁育。断茎和去掉生长点可以促使茎基部多形成侧芽。根据茎秆的长短,一株芦荟可以进行多次切断。切断的方法是:用刀在其茎的中部节位处切成水平状断面。注意芦荟的叶片是抱茎而生的,切割时要注意只切断茎部而不要伤叶。上段留有5~7片叶,下段留3~4片叶,切下的茎段晾7~10天,然后去掉离切口最近的两片叶,将其插入花盆。此时茎部站立不稳,可用竹竿或木棍进行固定。1个月左右,根已深入土中,可以浇水。在此之前不要浇水,但要向盆土和芦荟苗喷雾水,以保持盆土有相当的湿度,在天气干旱闷热时,早晚对幼苗喷雾水尤为重要。

另外,用碧卡根聪聪生根剂处理晾放后的扦插芦荟苗,可提高幼苗成活率并提早生根。

8. 芦荟的繁育方法

扦插时间:芦荟扦插的适宜温度在20-25℃之间,所以春季的4-5月份合适扦插,能保证扦插的成活率。

扦插材料:想要芦荟扦插成功,选取合适的扦插叶片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一般选择生长健壮、饱满、无病害,并且长在最外侧的叶片,长度大概在8cm以上,然后小心地剪切下来,放在阴凉地晾上几天,等待伤口愈合。

砍头剩下的底部由于没有生长点了,底下会快速的爆出多个侧芽来,侧芽长到2~3对叶片后,剪取下来可以作为扦插材料,直接从根部连接的位置剪下来。对伤口进行消毒,等伤口干燥后,可以拿来扦插繁殖。

扦插土壤:土壤要求疏松透气且肥沃的沙质土壤,可用使用腐叶土+园土+河沙混合配制,土壤放在阳光下暴晒几日,进行消毒,处理好之后将土壤浇湿润。盆底可以铺一层砾石,防止排水孔被堵住,提高排水性能。

扦插方法:将插穗直立插在准备的培养土中,插入土中的深度大概是叶片的三分之一,大概有2cm就可以了。土壤保持湿润,放在温暖有散光照射的地方,大概1个月就能生根。

9. 芦荟 繁殖方式

(1)分株法:万年青地下茎萌率力强,可于春、秋用利刀将根茎处新萌芽连带部分侧根切下,伤口涂以草木灰,栽入盆中,略浇水,放置荫处,1-2天后浇透水即可。亦可将整个植株从盆中倒出,视植株大小,用利分割为几部分,待伤口晾干一天或涂以草木灰,上盆如前述管理即可。

(2)播种法:分播一般在3-4月间进行。播于盛好培养土的花盆中,浇水后暂放遮荫处,保持湿润,在25-30℃的条件下,约25天即可发芽。

上一篇:刺草花图片(带刺花草图片) 下一篇:鸢尾木图片(木质鸢尾花)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