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盆栽图(紫苏叶盆栽)
1. 紫苏叶盆栽
紫苏可通过播种来种植制成盆栽,播种时间选在春季4月份。提前准备好大小合适、材质通透的花盆,土壤可用园土、沙土、有机肥混合。准备好种子,将种子浸泡清水吸水,之后均匀播种到土壤表面。在盆栽养护管理时,应该保持适宜的温度,养在光线明亮处,及时浇水、施肥保证好水肥,注意防治好病虫害。
一、种植方法
1、播种时间:紫苏可以通过播种的方法来种植,它喜欢在温暖环境中种植,播种时间可选在春季4月份。
2、准备盆土:提前准备好大小适合、材质通透的花盆,土壤可用园土、沙土、有机肥混合,之后将配制好的土壤填充到花盆中。
3、准备种子:确定好喜欢的品种,准备好种子,提前将种子浸泡到清水中,大约浸泡4小时左右捞出。
4、进行播种:将土壤平整好,将紫苏种子均匀播撒在土壤表面,覆盖上薄薄细土盖住种子,浇水后保持温度,等待种子出苗。
二、养护管理方法
1、保持温度:紫苏在养护管理时,应该保持适宜的温度,它较喜欢温暖,可将温度保持在18-25度左右。
2、光线照射:紫苏比较喜光,应该养在光线明亮的位置,保持好阳光照射,它耐不住强光,应该避开直射光。
3、及时浇水:它适合在湿润环境中生长,在生长旺盛期一定要及时浇水,保持好充足的水分。
4、适量施肥:生长期定期追肥保证养分,还需配合喷施营养液。
5、病虫害防治: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治好病虫害。
2. 紫苏 盆栽
紫苏,我家里人都叫做紫苏,盆栽的植物紫苏有一种特性就是能润微镇咳、叶子晒干后泡水还能防感冒。
3. 紫苏叶盆栽的方法
盆栽紫苏花叶蔫一般是平时浇水过湿所引起的现象,浇水不易过湿容易引起烂根出现叶片失水后产生的叶片发皱下垂发黄等症状。盆土长期未松土容易引起盆土板硬产生盆土过干出现根系干枯死亡,因根系干枯死亡导致紫苏叶片失水萎缩下垂,最好的办法是适当的松盆土,使盆土疏松利排水,有利紫苏恢复生长。松土后的七天内不易晒太阳以防脱水死亡,可放在室内向阳通风处有利光合作用,减少黄叶徒长
4. 紫苏叶好种植吗
6000斤。
紫苏,在我国种植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而人们对于紫苏的种植从未减少,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在增加,这是因为人们也在不断发现紫苏的重要价值。最初的紫苏是作为一种医用药材而受到关注的,而随着人们对于紫苏的食用性以及经济价值的发掘,人们才开始大量栽培,我国各地均有种植。
5. 紫苏盆栽图片大全
2-3棵
紫苏可通过播种来种植制成盆栽,播种时间选在春季4月份。提前准备好大小合适、材质通透的花盆,土壤可用园土、沙土、有机肥混合。准备好种子,将种子浸泡清水吸水,之后均匀播种到土壤表面。在盆栽养护管理时,应该保持适宜的温度,养在光线明亮处,及时浇水、施肥保证好水肥,注意防治好病虫害。
6. 紫苏叶植物
紫苏叶其实是一个统称,它有两个典型的品种,一个是皱紫苏,另一个则是尖紫苏。两者的功效相同,只是颜色不一样,形态上有差异。
紫苏叶的种类
1、皱紫苏又名赤苏,紫苏,红紫苏。一年生草本,具特异芳香。茎直立,高30~100厘米,紫色或绿紫色,圆角四棱形,上部多分枝,具有紫色关节的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5~7.5厘米,有紫色或白色节毛。
2、尖紫苏又名:野生紫苏。全体被疏柔毛。叶长卵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具粗圆齿,两面均平坦,不皱,紫色而被毛。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小坚果褐色至淡黄色。
皱紫苏
紫苏叶皱,卵形或圆卵形,长4~12厘米,宽2.5~10厘米,先端突尖或长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面紫色;两面疏生柔毛,下面有细油点。
尖紫苏
紫苏有两种,其中一种叶背紫色,有芳香清甘之味,常用此种鲜紫苏叶和嫩姜捣烂加盐拌白切猪肉,白切鸭肉食用;或用鲜紫苏叶加大蒜头,食盐捣烂为凉拌菜食用。有行气健胃,帮助消化,发汗祛寒之作用。
7. 紫苏叶植物图片
是。苏子叶和紫苏叶名字很相似,因此有的人会问苏子叶和紫苏叶一样吗,其实它们是一样的,有的地方还会将紫苏叶称为香苏叶。紫苏叶属于唇形科一年生植物,在南方地区会在每年7~8月成熟,在北方地区会在8~9月成熟。
紫苏叶多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它的植株是直立生长的,最高能长到2米,它的叶片呈绿色或紫色,它的叶子呈阔卵形或圆形。紫苏叶会在每年8~11月开花,期间也会结果,它的果实到了12月下旬才会开始掉落。
8. 紫苏叶盆栽能活吗
想要紫苏叶长的多,需要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上种植为好。苗床宜选向阳温暖处,施足基肥,并配加适量过磷酸钙,于4月先浇透水,然后撒种,覆细土约1厘米。如果气温低,可覆盖塑料薄膜,幼苗出土后揭除,栽后及时浇水1-2次,即可成活。
紫苏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排水良好,沙质壤上、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后、沟边地边,肥沃的土壤上栽培,生长良好。前茬作物以蔬菜为好。
9. 紫苏的盆栽种植方法
1、种植土地的选择,紫苏的生长适应能力很强,对环境的要求不高,耐瘠薄、适应性强,只要有植物生长的地方紫苏就能生长,一般生长在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土、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后、沟边地边。如果土质良好、温暖湿润适宜生长的土壤,紫苏生长旺盛、产量更高、品质更好。土地瘠薄,水肥条件差,紫苏的植株矮小,植株茎叶和种子产量很低。要达到高产,必须选择肥沃、疏松、湿润的土地种植。
2、育苗:育苗地要选择在向阳温暖的地方,在4月上旬播种,在播种前浇一次水等水渗透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育苗地上,同时覆盖细泥土1厘米左右,稍加压实就可以。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气候干旱时要早晨和晚上浇水,一般在7—8天就可以出苗。齐苗后进行间苗,疏去过密的幼苗,并且经常除草,适时浇水。
3、移栽:当苗高15—20厘米时,在6月上旬选择阴天进行移栽。按55—60厘米的行距开沟,深度为15厘米左右,将苗按30厘米的株距排列在沟的一侧,然后覆盖泥土踏实,随后进行浇水。
4、管理:在植株高30厘米以上时进行追肥,每亩施人畜粪尿1000—1500公斤,或者施硫酸钙5—1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在行间开沟施下,或者均匀地撒在行间,然后松土培土,将肥料覆盖好。孕蕾期根据土壤的湿润情况浇水1—2次。雨后要及时排水。当植株长大封垄后就不再管理。
5、病虫害防治
锈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株先在下部叶背面生黄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到全株甚至于邻株,在潮湿的情况下蔓延更快。严重的时候,叶背面密布黄褐色斑点,叶片枯黄,翻卷脱落。
防治方法:提早收购,并清除田间落叶。开沟排水降低地面湿度。发病初期可用97%敌锈钠300—400倍液加入少量洗衣粉,或者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
斑枯病:初期在叶面上出现大小、形状都不相同的褐色或黑褐色小斑点,之后发展为圆形或者多角形的大病斑,直径一般在0.2—2.5厘米。病斑在紫色叶片上不明显,但在绿色叶片上比较明显,干枯后常常形成空洞,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掉落。
防治方法,选留没有病的植株种子作种。注意土壤的排水,合理密植,避免种植过密。在发病初期开始,用80%可湿性代森锌800倍液,或者1:1:200波尔多液喷雾。每隔7天1次,连喷2—3次。
苏子卷叶螟:幼虫危害叶片和顶梢,多吐丝将顶梢叶片卷曲成一团并在其中取食。采用50%磷胺乳油1000倍液或者50%杀螟松1000倍液喷雾防治。
红蜘蛛:6月到8月天气干旱,湿度高的时候极易出现。红蜘蛛成虫细小,一般为橘红色,有时黄色。红蜘蛛聚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初期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后在叶面可以看见较大的黄褐色斑点。斑点扩展后,全叶变黄,叶子随之脱落。早期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杀防治。
10. 紫苏叶盆栽可在室内养吗
紫苏可以放在室内养。
紫苏:别名有桂荏、白苏、赤苏等,它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至11厘米,宽5至9厘米,原产中国,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中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紫苏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排水良好,沙质壤上、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后、沟边地边,肥沃的土壤上栽培,生长良好。
11. 紫苏叶种植方法
1、种植时间: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育苗后再移栽。南方气候温暖,3-4月份直接播种就可以;北方气候寒冷,多是先在棚室内完成育苗,然后4-5月份移栽到露地。
2、育苗方法:紫苏幼苗植株还是挺大的,最好选用直径为8-10厘米的营养钵育苗,选用育苗专用营养土。紫苏种子发芽率不是很高,每个营养钵放5、6粒种子,保证每个营养钵能够长出2-3株幼苗。播种后覆土1.5cm,最后好覆盖地膜或者稻草保温保湿,利于出苗。
3、移栽:紫苏幼苗移栽对大小要求不是很严格,植株长到4-8片叶之间都可以移栽。大田移栽前要先施足底肥,整平土壤,做宽1.3米的高畦,畦沟宽40厘米 ,沟深15-20厘米 ,四周开好排水沟。